以色列農業補貼:重在農業,而非補貼

農業補貼,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項巨大的且必要的開支,但是補貼的多少,一直令各國相關政府煩惱。農業補貼費用最為高昂的莫過於日本了,也因此,我國很多人都很羨慕日本農民。但是,補貼高並不一定是好事。

以色列農業補貼:重在農業,而非補貼

日本高昂的農業補貼將本國農產品價格與國外農產品價格拉開了較大的距離,再加上日本農產品數量少,長期依賴進口,一旦國外農產品市場出現意外,將給日本農產品市場帶來極大的傷害。而且,長期高額的農業補貼也會給政府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

相比於日本的農業補貼,以色列的農業補貼優勢更加突出。

以色列政府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免費幫農民建立研究中心(基布茲和莫沙夫)。憑藉以色列獨有的農業組織形式,研究中心可以與農戶無縫銜接,技術推廣服務人員工作的核心部分在農場、田間、果園完成,而不是像其它國家在辦公室或培訓中心進行研究,再把他們的成果推薦給農業經營者。以色列這樣的農技工作更能適時地尋求和開發新技術,並進行試驗,同時針對農業經營者的具體生產條件進行示範工作,各種農業技術能夠方便、高效、實用地提供給農民使用。

基布茲,是希伯來語“團體、集體”的意思。以色列政府《合作社團登記冊》規定:基布茲是一個供人定居的組織,它是在所有物全體所有制的基礎上,將成員組織起來的集體社會,沒有私人財產。它的宗旨是在生產、消費和教育等一切領域實行自己動手、平等與合作。簡單地來講,基布茲就是一個公有社會,成員共同勞動,按需分配,實現內部民主和平等,外部人員加入基布茲,必須充公其財產,基布茲成員外出打工,收入也歸基布茲所有。

基布茲曾在以色列建國初發揮了極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色列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約24%的12萬人,生產了以色列全國農業總產值的40%,工業總產值的9%,國民生產總值的12%,出口創匯的6.5%。

以色列農業補貼:重在農業,而非補貼

莫沙夫,是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村莊。它是一種農業合作組織,既是一個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會服務和經濟管理的雙重功能。莫沙夫的原則為:土地國有;家庭是農場的主要勞動力;成員需互相幫助,服從於集體利益;莫沙夫統一銷售各農場產品,並向農民提供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設備。社區的主導思想是:相互支持、相互負責,但家庭成員取得酬勞多少完全憑熟練程度和個人努力,莫沙夫須為合作社和社區服務支付費用。現今,以色列大約有450個“莫沙夫”,以佔農村人口約33%的17萬人生產了以色列45%以上的農業總產值。

很多人不能理解基布茲模式真正的積極意義所在。事實上,基布茲模式最重要的是,提供瞭如何在有較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實現耕地生產率最大化的模式。

以色列並不是將農業補貼發放給農民,而是更多投資給了農業生產方面,帶來更多的實際效益。

以色列農業補貼:重在農業,而非補貼

以色列在勞動生產率上達到日本的3倍、中國的12倍、美國60%(含季節性農場工人)的同時,耕地生產率世界最高,達到了美國的近5倍,比以精耕細作著稱的日本和我國還高1/3以上。

在美國高補貼農業的壓力下,發達國家對農業補貼實際已經成了常態。法國的補貼標準是:每公頃農田每年補貼400歐元,每養一頭牛每年補貼300歐元,另外還有很多其他補貼項目。日本不僅形形色色的補貼項目高達約470種,如大米種植戶每公頃可獲高達30萬日元的農業補貼,並且還有超高的農產品關稅壁壘,例如大米的進口關稅為778%,乳製品進口關稅為360%。唯一的例外是以色列,他們在農業保險補貼之外,並不直接補貼農產品和農戶,卻有95%的糧食靠自己生產,每年生產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歐洲出口。

​此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