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橋,聯通生態建設與百姓福利

農業 三農 中國聯通 婺源 科學網 2017-06-07

5月底的江西饒河源國家溼地公園,一種體型小巧的鳥兒,輕盈地在有著數百年曆史的樹林裡嬉戲,白色尾翼在參天的古樹間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跟隨“綠鏡頭·發現中國——走進江西”活動,記者目睹了全球只有200多隻的瀕危鳥類藍冠噪鶥與自然環境、與臨水而居的人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也從中感知到了江西打造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所付出的努力。

人與自然的平衡

穿梭過鱗次櫛比的徽派建築,一片依偎著清澈河流的茂密樹林出現在記者眼前——珍稀鳥類藍冠噪鶥的棲息地到了。

73歲的當地村民俞深源,看似悠閒地坐在唯一一座通往那片樹林的小橋橋頭,實則肩負著藍冠噪鶥守護者的重擔。

每年4月到7月在藍冠噪鶥的繁殖期,它們會出現在這裡孕育下一代。此時,許多攝影愛好者、遊人也會慕名而來。俞深源的責任便是將藍冠噪鶥的“思慕者”攔截在橋的這一頭,好讓它們安心繁育下一代。

進入藍冠噪鶥的棲息地前,陪同記者的當地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張林再三囑咐,聲音小一點、不要開閃光燈、脫掉顏色鮮豔的外套。

張林和她同事每天的工作,就是監測藍冠噪鶥棲息地的狀況。這片10公頃的林地,是九十多隻藍冠噪鶥賴以生存的家,其中也分佈著張林和同事佈置的環境質量監測設施。“主要是監測水質量、空氣質量等。”張林說。

水好、樹好、空氣好,周邊的村民也友好,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因素,讓藍冠噪鶥在這裡安心紮根並日益壯大。而俞深源也因為看護藍冠噪鶥,從當地林業部門獲得了一個月約1500元的收入。生態保護與百姓福利在婺源縣這個白牆灰瓦的小村莊裡,達成了平衡。

從砍山到看山

生活在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的孫功嬌,在自己位於九嶺山脈武陵巖山麓的家鄉經營著民宿客棧的生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而3年前,她還背井離鄉地在外謀生。

她告訴記者,1997年她離開家鄉時,這座小村莊的百姓還靠著砍樹、賣毛竹過活,微薄的收入難以支撐生計,她不得已到了九江謀生計。

隨著江西省林改工作不斷推進,每年回鄉探親的孫功嬌看到了家鄉的變化。“禁伐二十年,呵護原生態”的理念,讓家鄉逐步變成了“山美、水美、空氣美”的“聚寶盆”。

“看到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在外面賺錢就不如回家葉落歸根。”孫功嬌說。如今她的農家樂,已經能夠為遊客提供14間房、16張床,發展為村裡規模最大的民宿之一。

而當地97%的森林覆蓋率、每平方釐米15萬個負氧離子的自然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孫功嬌計劃著,依山再建設一個木屋,帶領同鄉致富。

在距離孫功嬌家不遠處,一片100多棵千年古紅豆杉組成的古樹林分外引人注目。擁有800年以上樹齡的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樹種紅豆杉,讓附近長水村六組的村民年收入,從過去砍山時的幾千元增加到了4萬多元。

羅坪鎮鎮長謝守梅說,當地百姓收入增加了,管林、護林、育林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釋放生態紅利背後的科技經

無論是在婺源還是在武寧,記者都看到,江西省的生態紅利正在轉化為經濟紅利,服務於百姓生活,進而進一步助推當地生態文明建設日益趨好。

而隨著採訪深入,記者也瞭解到,這樣的良性循環背後,體現著政府保護生態的決心,更體現著科技工作者科學籌謀的智慧。

“江西的優勢是生態,但不能只管生態不吃飯,我們思考的就是如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年華說。

他告訴記者,依據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科學家經過調研開始主導當地生態產業發展,最早開始的便是生態旅遊。

從當地三清山的保護及旅遊資源的開發,到武寧生態小鎮的發展,科技工作者利用山水優勢充分挖掘當地旅遊資源的建議,從百姓的獲得感上得到了正反饋。

事實上,科技工作者在江西大好山水中發揮的作用不止如此。譬如,旅遊景區特別是山區的氣象服務保障、地質災害預警、農村汙水處理等等,處處都體現著科技工作者的智慧。

雖然,當下江西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推進有序而有效,但戴年華卻仍覺得有壓力。

“我們的生態環境橫向比不錯,但縱向比壓力比較大。”他說。因而通過科技手段為江西尋找到更好的生態文明建設抓手,將是下一步他們持續關注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