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故事」推碾子

農業 故事 呼和浩特新聞網 呼和浩特新聞網 2017-10-16

現在我們吃點米麵,多方便呀,只要你兜裡有錢,到街裡的超市、米店任你選,還可以網購。

我們那個年代可不行。生產隊按人頭每人一年360斤糧食,都是帶皮的,沒有成品糧。這些帶皮的糧食怎麼辦呢?就得靠碾子壓。

那時我們村有十來個碾子房,俗稱碾道。由於人多碾子少,要想推碾子,你就得首先佔碾子。佔碾子有用葫蘆瓢的,有用簸箕的,有用驢套的,有用驢矇眼兒的,等等五花八門。

剛解放那陣子,由於很多人家沒有毛驢,推碾子只能抱碾杆。抱碾杆可一個人,也可兩個人。兩個人推碾子,前者抱碾杆,後者扶著碾框。前者用笤帚在不斷掃碾盤鋪成的糧食的裡圈外圈;後者則不斷地用手“撲拉”碾盤上的糧食,使之更均勻地碾碎。

1979年春天,我調到家鄉哲裡木盟(今通遼市)科左後旗常勝鎮常勝中學時,我和愛人,還在街裡武佔山家門口的露天碾房,抱碾杆壓過玉米麵呢!抱碾杆推碾子,一般都是壓面,況且,量也比較少。如果碾米了,那個年代非得用毛驢不可。有毛驢的自然會用毛驢,沒有毛驢的就只能厚著臉皮跟人家借了。

我們村由於人多碾子少,因為佔碾子也會經常打架,甚至有人惡作劇。腰街有一個因為佔碾子沒佔著便宜,挺大的一個老小夥子,偷著往碾盤上拉屎,還抱碾杆推了好多圈兒,碾盤上、碾軲轆上沾滿了人屎,弄得好長時間沒有人敢使那個碾子。後來也不知道是誰用沙土蹭,用穀糠串,用水衝,費了好大勁,才把碾子弄乾淨,有誰再使那個碾子,心裡都犯嘀咕,老是噁心。但是,生活還得繼續呀,沒辦法,你就得繼續使用這個碾子。

1997年2月4日,我們村才通電。我三弟小倉在全村第一個開起了磨米廠。南北二屯的都爭著、搶著到他這來磨米、磨面,打牲畜料。這下可方便多了,這村100多戶,500多人口,再也不用抱碾杆、毛驢拉推碾子了,再也不用因為佔碾子撕破臉皮打架了。

最近幾年我常回家看看,在村子裡,再也見不到昔日的碾房了,碾盤、碾軲轆更是不見蹤跡。家鄉的碾房成了遠去的鄉村符號。我要想再見到它,除非在夢裡。

從抱碾杆,毛驢拉,到機器磨,可以說徹底解放了農村婦女——當年母親、愛人,連同全村的婦女,在碾房推碾子的場景讓它載入史冊吧!文/白守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