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 ◆ ◆ ◆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 ◆ ◆ ◆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 ◆ ◆ ◆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 ◆ ◆ ◆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 ◆ ◆ ◆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幾年前,我聽到這樣一句話:翻譯就是世界文字。這話讓我吃驚,可冷靜一想,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沒有翻譯,從何談世界文學呢?現在,中國政府、文學組織機構、中國作家對翻譯的熱情很高,希望要讓中國作家的作品被更多地翻譯出去,翻譯得更好、更準、更豐滿。而當下的中國,作家極其多,作品極其多。

在這麼龐大的作家群和作品堆裡,怎麼去識別哪些是有價值的作品,哪些是意義不大的作品,哪些作品值得被翻譯出去,哪些作品需要下功夫去重點翻譯?我這樣說著是容易的,其實做起來非常難。

別說翻譯家,就是中國的文學專業人員也難以做到。

雖然對於一部作品的優劣高低鑑別,是自有一種標準和感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它會口口相傳,產生出影響。但是當不可能把所有作品都讀過或無法從整體上來把握時,具體到某一部作品,常常是各人有各人的解讀。

我的意思是,能多讀些作品儘量去多讀些作品,從中國文學的整體上去把握和掌控。當把豆子平放在一個大盤裡,好的豆子和不好的豆子自然就發現了。要了解孔子,不僅要讀孔子,還有必要讀老子、荀子、韓非子等等,這樣更能瞭解孔子。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在這種整體把握當下中國文學的基礎上,就可以來分辨:中國之所以是中國,它的文學與西方文學有什麼不同?與東方別的國家的文學有什麼不同?它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生活?傳達了當今中國什麼樣的精神氣質?這些生活這些精神這些氣質,在世界文學的格局裡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樣就可能遴選出一大批作品來。這些作品因作家的經歷和個性不同、思想和審美不同,他們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就必然在形態、色彩、聲響、味道上各異。如何進一步解讀?我認為這就涉及兩個問題,那就是了解中國的文化、瞭解中國的社會。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把它提出來。雖然這是非常大的話題,不可能在這裡說清說透,我只能從文學的角度上粗略地談一下我的認識。

說到了解中國的文化,現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藝術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中國文化的表現。但那都是明清以後的東西,而明清是中國社會的衰敗期,不是中國社會的鼎盛和強勁期。

那些拳腳、燈籠、舞獅、吃餃子、演皮影等等,那只是一些中國文化的元素,是淺薄的、零碎的、表面的東西。元素不是元典,中國文化一定要尋到中國文化的精髓上、根本上。

比如,中國文化中太陽曆和陰陽五行的建立,是關於中華民族對宇宙自然的看法、對生命的看法。這些看法如何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它的哲學觀點?比如中國的儒、釋、道,道是講天人合一,釋是講心的轉化,儒是講自身的修養和處世的中庸。這三教是如何影響著中國的社會構成和運行的?

比如,除了儒釋道外,中國民間又同時認為萬物有靈,對天敬畏。中國文化中這些元典的東西、核心的東西,才形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和性格。它重整體、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關係、重秩序。深入瞭解這些,中國的社會才能看得懂,社會上發生的許多事情才能搞明白。

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性格、宗教和哲學,進而影響和左右著中國人的審美,形成了它的不同於西方的特點。我早年曾說過,我們的寫作,要在作品的境界上向西方的文學學習,目光要盯住全人類的主流東西,而在作品的表現形式上又一定要是中華民族的東西。

我舉了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乘坐過飛機,我們認為天是陰晴的,月是圓缺的,雲是聚散的,當我們乘坐了飛機,才發現雲層之上都是陽光,穿過任何一朵雲,無論這朵雲是導致著下雨或是冰雹雷電,穿過去,都是陽光。如果把陽光比喻為人類共通的東西,我們的作品一定要穿過這些雲朵直至陽光處。而同時,我們是存在於某一朵雲下的,即使這雲朵在下雨下冰雹,我們也不必從這朵雲下跑去另一朵雲下,就在這一朵雲下努力穿過去到陽光處。

這朵雲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穿過,就是我們的表現形式。為了穿過我們的雲層,我也曾經把我們的戲劇與西方的話劇做過比較,把我們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做過比較,把我們的中醫與西醫做過比較。戲劇更多的是寫意,話劇更多的是寫實,水墨畫更多的是線條,油畫更多的是色塊,中醫更多的是綜合,西醫更多的是分析。我講這些,大致的意思是,在解讀中國故事時,不僅要看到這個故事是否傳奇、是否熱鬧、是否精彩,更要看到這個故事是怎麼講的,看它的思維、方法、語言是否是中國式的。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再說到了解中國的社會。中國是長期的農耕文明社會,又是長期的封建專制社會。農耕文明使中國人的小農經濟意識根深蒂固,封建專制又是極強化秩序和統一的。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多地廣,資源匱乏,又閉關鎖國,加上外來的侵略和天災人禍,積貧積弱,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法制等等方面處於落後。這種積貧積弱的現實與文化的關係,使中國的精英們歷來在救國方略上激烈爭論。

上世紀20年代,一種意見是現代西方文化為科學,中華文化為玄學,所以它落後,所以要批判和摒棄;另一種意見是中華民族並不是一開始就愚昧不堪,不是我們的文化不行,是我們做子孫的不行。這種爭論至今並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它的經濟得以極快的發展後,中國社會長期積攢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社會處於大轉型期,秩序鬆弛,人變得浮躁甚或極端。改革越深化,問題越轉向了政治、文化和體制。在這個年代,中國是最有新聞的國家,每天都幾乎有大新聞。

所以,它的故事也最多,什麼離奇的荒唐的故事都在發生。它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豐富性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現象對人類的發展是有啟示的,提供了多種可能的經驗,也給了中國作家寫作的豐厚土壤和活躍的舞臺。

之所以說這兩點,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故事,無論是什麼樣的故事,它都離不開這兩點。故事的好與壞、精彩或簡陋,就看這兩個問題表現得充分不充分,飽滿不飽滿。

我還要說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引發的我另外的一些認識:一個是什麼樣的故事才可能是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故事?再是從中國故事裡可以看到政治,又如何在政治的故事裡看到中國真正的文學?

在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裡,最著名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達到國人歷來共識的,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的,其文學性最高的是《紅樓夢》。

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是體現中國文化的標本。它人與事都寫得豐富飽滿,批判不露聲色,敘述蘊藉從容,語言爐火純青,最大程度地傳導了中國人的精神和氣息。從讀者來看,社會的中下層人群是喜歡讀《水滸傳》的,中上層人群尤其知識分子更喜歡讀《紅樓夢》。

我在少年時第一次讀《紅樓夢》,大部分篇章是讀不懂的;青年時再讀,雖讀得有興趣,許多地方仍是跳著讀;到了中年以後,《紅樓夢》就讀得滿口留香。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中國人推崇魯迅。魯迅作品中充滿了批判精神,而經歷了“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在推崇魯迅外也推崇起了沈從文,喜歡他作品中的更濃的中國氣氛和味道。從中國文學的歷史上看,歷來有兩種流派,或者說有兩種作家和作品。我不故意把它們分為什麼主義。

我打個比喻,把它們分為陽與陰,也就是火與水。火是奔放的、熱烈的,它燃燒起來,火焰炙發,色彩奪目;而水是內斂的、柔軟的,它流動起來,細波密紋,從容不迫,越流得深沉越顯得平靜。火給我們激情;水給我們幽思。火容易引人走近,為之興奮;但一旦親近水了,水更有誘惑,魅力久遠。火與水的兩種形態的文學,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學史,它們分別都產生過偉大作品。

從研究和閱讀的角度看,當社會處於革命期,火一類的作品易於接受和歡迎,而社會革命期後,水一類的作品卻得以長遠流傳。中華民族是陰柔的民族,它的文化使中國人思維象形化,講究虛白空間化,使中國人的性格趨於含蓄、內斂、忍耐。所以說,水一類的作品更適宜體現中國的特色,僅從水一類文學作家總是文體家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而歷來也公認這一類作品的文學性要高一些。

基於中國的歷史和現實,中國文學的批判精神歷來是強烈的。當我們在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這些東西時,我們又或多或少地以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模式來掙扎著反抗著批判著,從而影響了文學的品格品質。

同時,中國國內的文學家和讀者群,也在呼喚著、尋找著、努力創作著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從社會現實生活中萌生的有地氣的有氣味和溫度的、具有文學品格的作品,不再欣賞一些從理念出發編選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離奇熱鬧,但它散發的是一種虛假和矯情。我的意思是,中國當代文學在這十幾年裡,幾乎是全面學習著西方,甚或在模仿。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而到了今天,這種學習甚至模仿可以說畢業了,它正在形成和圓滿著自己的品格和形象。多年來,中國的文學作品被翻譯了不少,包括中國人的電影、電視等藝術種類,也有相當多的作品被介紹出去,讓世界更多人知道了中國,瞭解了中國、關注了中國。

而我想,我們不但要讓世界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歷史、體制,更要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真實的中國社會基層的人是怎樣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幹什麼、想什麼、嚮往什麼。

只有通過這樣的作品,才能深入地細緻地看清中國的文化和社會。在這樣的作品裡鑑別優秀的作品,它的故事足以體現真正的中國,體現出中國文學的高度和意義。

中國的主要民族是漢族。“漢”字如果用繁體字寫,可以看出那是一個人身上捆綁了好幾道繩索。這是說這個民族受的束縛多,說話常不用肯定語,但他的含義卻在。

選自:《不過是歲月,變成了生活》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作家簡介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 ◆ ◆ ◆ ◆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

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賈平凹:什麼樣的故事,才是中國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