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農村的這種“綠黃金”,畝產1萬斤,為什麼農民卻不敢種植
未名創客小農人
1/9 第一次看到圖片上的這種植物,是不是很多人也跟小編一樣,不知此為何物?
2/9 這種作物俗稱為綠茄子,今天圖上的這類品種,有一個響亮的名稱:北斗綠棒,據介紹,他的種子是跟隨北斗衛星,在太空中孕育而成。
3/9 這種綠茄子的批發價,是一般普通茄子市場價的2-3倍,而且生長週期較短,大約在120天左右,就可上市。
4/9 說起名字的由來,由於外表長長的,還是綠色的,遠遠看去,有點像還未成熟的玉米棒子,種子又是太空中孕育而成,因此取名“北斗綠棒”。
5/9 對於他的產量,也是比較驚人,一畝地大約在1萬斤左右,與普通的綠茄子相比,增產率大約為30%-40%,即適合露地栽培又適合棚栽,應用前景比較看好,但是有個明顯的問題,讓很多農民並不敢大面積種植。
6/9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那就是消費市場的認可度,由於是新品種,很多消費者並不買賬,往往是叫好不叫座,讓很多農民朋友不敢放開手腳,大範圍種植。
7/9 至於為什麼說應用前景看好呢,首先有一點,無論是從培育環境還是生長環境,都是凝結著眾多的科技成果在裡面。圖為其棚栽的生長環境,根是在培養基裡面,靠營養液與水分的滋養,杜絕了農藥與土壤汙染的可能,健康安全是其最大的優點。
8/9 這一根根的導管,就是在向其根部輸送營養液。
9/9 從這一顆顆的茄子苗身上,幾乎可以預見未來規模化、現代化、科技化農業的雛形,大家是否看好這種現代農業的生產模式呢,如果保證價格與供給的話,你是否願意種植這種作物?
2017-06-0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