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紮實開展就業扶貧工作

農民 創業 合作社 社會保險 正北方網 2017-06-08

近年來,通遼市制定出臺就業創業扶貧行動實施方案,全力開展就業扶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勞動力錄入75582人,通過政策幫扶、技能培訓、園區建設、崗位幫扶、精準服務、信息臺賬“六個進村入戶”,完成就業扶貧24468人。

建立動態臺賬,實現就業精準扶貧。依託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對登記建檔的貧困戶進行普查,瞭解貧困群體的人員結構、培訓意願、就業創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幫扶,努力實現就業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

強化就業培訓,提升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加強市旗兩級就業市場空崗信息情況的通報,依據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意願,結合空崗企業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推薦低收入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提升低收入家庭成員就業能力。同時,根據培訓職業(工種)、技術等級、培訓時間等,給予培訓費補貼。

發揮產業促進作用,拓寬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在農村牧區圍繞當地主導產業,積極發揮產業促進就業作用。目前,全市已打造養牛村、葡萄村、養雞村、食用菌村、設施農業村等專業村112個。奈曼旗圍繞旗政府確定的“果菜草畜”四大主導產業,以扶持大戶帶動小戶、小戶帶動貧困戶的方式,推動地方主導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居家就業1300餘人。

實施就業援助,引導勞動力轉移就業。年初以來,我市先後開展了“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活動”,共舉辦專場招聘會17場,提供就業崗位5.3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7萬人。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491戶,新認定符合條件的未就業困難人員562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61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267人,提供勞動維權和法律援助911人。同時,依託“東西部勞務對接”“京津冀勞務對接”等平臺,要求每個旗縣在勞務輸出集中地區至少建立一處以上轉移就業服務點,培育一支以上穩定轉移就業的勞務經紀人隊伍,積極促進貧困勞動力通過勞務對接實現就業。扎魯特旗積極組織輸出本地貧困勞動力到山東龍口地區轉移就業,對於缺乏勞動技能的,通過崗前培訓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為適齡勞動力繳納“五險”,年齡偏大的不需繳納社會保險,安排到社會公益服務或後勤保障崗位工作。截至目前,已轉移安置19戶、54人。

加強創業帶動,扶持貧困勞動力創業。對有創業意願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扶貧對象,給予免費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等政策扶持。對有創業能力且有創業願望的貧困勞動者,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等創業培訓,並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為創業培訓合格的貧困勞動者提供項目推介、政策諮詢等免費服務。各旗縣市區積極依託當地優勢產業和現有存量資源,整合發展了16個規模型返鄉農牧民工創業園,為入駐創業孵化園區的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減免租金、物業費等相關優惠政策。積極組織女企業家協會與返鄉女農牧民工開展牽手對接活動。成立了女手藝人電商創業聯盟,發展以“網絡平臺+配送中心+村屯社區服務站”的經營方式,建成110家村屯社區服務站,為農牧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便利。科左後旗貧困戶張秀春在創業指導老師和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扶持下,註冊成立了草原牧雞合作社,帶動18戶養殖戶集體脫貧。目前,合作社的鮮雞蛋和成品雞已成為本地品牌產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