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下鄉”政策已出多時,為何農民參與度不高,聽聽老農怎麼說

農民 農村 三農 經濟 鄉村軼事 鄉村軼事 2017-10-1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的收入越來越高,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腰包逐漸鼓起來了。汽車作為曾經的奢侈品,現在也離農民越來越近。走進鄉村,不少農民的院落前已經停放著小汽車,蓋著小洋樓。

“汽車下鄉”政策已出多時,為何農民參與度不高,聽聽老農怎麼說

買車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大事,畢竟生活在農村,交通不便,另外,擁有一輛小汽車,也足以可以在親戚鄰里之間炫耀一番,因此,很多農村家庭也將買車提升了日程。另外,國外也大力倡導農民消費,鼓勵買車,為此還專門出臺了“汽車下鄉”等政策,給予農民一些補貼,減輕農民買車的負擔。然而,筆者從周圍買車的村民那裡瞭解到,真正享受到“汽車下鄉”優惠政策的農民卻很少,這是為啥?

“汽車下鄉”政策已出多時,為何農民參與度不高,聽聽老農怎麼說

(一)對車型及排量要求嚴格

從補貼範圍來看,補貼的車型僅僅是針對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等,而現有的大多數車型基本上是在1.5L以上比較常見,因此,1.3L以下農民可以選擇的車型很少。另外農村的路況比較複雜,對車的底盤要求比較高,因此,現在很多農民買車,首先考慮的就是suv,很明顯,這些車型不在補貼範圍之內,因此,雖然有補貼,大多數農民也享受不上。

“汽車下鄉”政策已出多時,為何農民參與度不高,聽聽老農怎麼說

(二)購買點較少

眾所周知,一般買車都要去城裡邊的4s店,汽車下鄉,雖然在不少地區都設置的有銷售點,很是相比於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銷售網點依然很少,所以,雖然政策已經出臺多年,但是很多人並不知情。另外,政策出臺是在2009年,後延續至2010年,時間期限比較短。

(三)好面子

另外有些農民好面子,總覺得花錢買這種車在親戚朋友面前總覺得沒面子,還不如自己多掏點錢,買個好的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