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精準扶貧助“家門口就業”

農村 三農 經濟 農民 黃山在線 2017-06-13

6月9日,歙縣桂林鎮建檔立卡貧困戶葉鳳娟,像往常一樣開開心心地來到歙縣經濟開發區裡的明明德軸承有限公司上班,“在家鄉企業上班可以照顧家庭,每月有2500元的工資,政府還有崗位補貼,照這樣幹幾年,我們家庭脫貧有指望啦!”

葉鳳娟是桂林鎮宋村村人,父親2015年患病去世,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家中有兩個小孩,一個在上大學,一個讀五年級,丈夫在家務農並照顧岳母,農業收入十分有限。2016年3月,葉鳳娟在縣人社局組織的春風行動招聘會上,被推薦進入黃山明明德軸承有限公司,還參加了該縣人社部門組織的崗位技能培訓,當年工資收入就達25000元左右,還有政府發放崗位補貼1500元。企業對貧困家庭人員十分關愛,還幫助葉鳳娟女兒申請金秋助學貸款4000元,公司另拿出2000元資助她就學。政府和企業對貧困勞動者的關愛讓葉鳳娟在企業乾得很開心。

在歙縣經濟開發區,像葉鳳娟一樣通過“家門口就業”逐步走上脫貧路的村民還有200多人,僅明明德軸承有限公司成立的“就業扶貧車間”,就解決了7戶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近年來,歙縣依託該縣經濟開發區大力開展就業扶貧基地創建工作,建立了“就業扶貧產業園區+就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的模式,發揮園區企業在轉移就業扶貧方面的輻射帶動效應,重點引進一批節能環保、經濟效益顯著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引導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加快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幫助廣大農村貧困勞動者就近、穩定就業。

(下轉第二版)

產業園區帶基地,點面結合促合力。該縣人社、財政、扶貧部門聯合制訂出臺《歙縣就業扶貧基地和居家就業扶貧基地認定和補貼辦法》,對就業扶貧基地的認定範圍和條件、認定程序、責任分工作出明確規定。目前,該縣經濟開發區被認定為縣級就業扶貧產業園區,黃山金馬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明明德軸承有限公司、黃山強峰鋁業有限公司等70餘家一批熱心公益、能提供就業崗位、待遇穩定的企業被認定為縣級就業扶貧基地,就業基地圍繞吸納貧困勞動者的崗位要求,提供了一大批門檻較低的就業扶貧崗位。

吸納就業有獎補,企業個人雙受益。歙縣出臺企業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獎補政策,對企業和貧困勞動者雙方分別給予獎勵和補貼。其中對在就業扶貧基地就業並與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勞務協議)的貧困勞動者,按規定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截至目前,歙縣就業扶貧產業園區70餘家就業扶貧基地針對貧困勞動者就業需求穩定提供就業扶貧崗位1800個,已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210人,其中2016年已有90人實現脫貧,落實首批就業扶貧基地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獎補資金54.24萬元。“就業扶貧產業園區+就業扶貧基地+就業扶貧車間”的穩定運行為貧困勞動者實現就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堅實的就業保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