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延安: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農村 合作社 農民 農業 宜川微訊 2017-04-19

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陝西延安: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宜川縣推行“精細化”黨建新模式,聚焦問題、精準發力,區分層次、分類指導,切實解決了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大而化之”、“籠而統之”等現象,使各領域、各行業、各類別黨建工作標準化、具體化、差異化。

組織建設精細化。在鄉鎮結合小村並大村成立黨小組;先後在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建立黨組織、在5個行業系統中建立非公聯合黨支部、在民辦學校中建立1個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在2個居民小區中建立黨支部,將原來的城區4個黨支部劃分為4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將原來的宜川中學支部劃分為1個黨總支5個年級(辦公室)支部並設若干黨小組,將原來的縣紀委支部劃分為1個總支7個黨支部,將原來的信合支部劃分為1個黨委3個黨支部。通過精細化組織設置,解決由於距離遠組織生活不便、人數過多不便管理等問題,做到有效覆蓋。

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陝西延安: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宜川縣推行“精細化”黨建新模式,聚焦問題、精準發力,區分層次、分類指導,切實解決了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大而化之”、“籠而統之”等現象,使各領域、各行業、各類別黨建工作標準化、具體化、差異化。

組織建設精細化。在鄉鎮結合小村並大村成立黨小組;先後在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建立黨組織、在5個行業系統中建立非公聯合黨支部、在民辦學校中建立1個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在2個居民小區中建立黨支部,將原來的城區4個黨支部劃分為4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將原來的宜川中學支部劃分為1個黨總支5個年級(辦公室)支部並設若干黨小組,將原來的縣紀委支部劃分為1個總支7個黨支部,將原來的信合支部劃分為1個黨委3個黨支部。通過精細化組織設置,解決由於距離遠組織生活不便、人數過多不便管理等問題,做到有效覆蓋。

陝西延安: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黨員管理精細化。按照黨員分佈、職業情況、生活情況、年齡情況等,將黨員分為:在職黨員、無職黨員、帶富黨員、老年黨員、流動黨員、居民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等7類。針對不同黨員具體實際,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對在職黨員實行“責任清單式”管理,對無職黨員實行“設崗定責式”管理,對農村帶富黨員落實“富裕黨員+貧困戶”機制,對老年黨員實行“走訪慰問式”管理,對流動黨員實行“信息互動式”管理,對社區居民黨員實行“網格式”管理,對生活困難黨員實行“關愛式”管理。通過黨員管理精細化,使黨員管理更加科學有效,每個黨員都有發揮作用的平臺。

分類指導精細化。將全縣基層黨組織分為農村(升級晉檔好類村、較好類村、一般村、貧困村、軟散村)、社區、機關(黨群機關、行政機關、執法監督機關、事業單位、窗口單位)、學校、國企、非公和社會組織(有黨組織、無黨組織)7個領域19個類別黨組織。根據各類別黨組織現狀、存在問題,分門別類制定工作載體和措施。比如,在產業好類村推行“支部+合作社+電商”模式,在有企業村推行“雙聯雙加”模式,在貧困村推行“三聯三抓三促”模式;在軟散村建立整頓工作組進行整頓;在機關建立“定查評”工作機制,在窗口單位開展“三亮三比三評”活動;在非公企業推行“黨商共建”模式;在街道社區建立“網格化管理、親情化服務”模式;在學校推行“青春黨建”模式。

推進措施精細化。建立黨建聯繫點制度,縣級黨員領導每人聯繫1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和1個農村、1個機關、1個非公或社會組織黨建聯繫點。堅持全年有工作總清單、季度有重點任務清單、月有具體工作清單,將每項工作具體到人,明確措施和時限。建立《關於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六項機制》,採取月督查、季講評、專項督查、現場觀摩等方式推進,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滯後的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陝西延安:宜川縣“精細化”管理 構建黨建新格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