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王曙光:農商行的制度變革與品牌文化建設

《中國金融》|王曙光:農商行的制度變革與品牌文化建設

導讀:在農信社改革不斷深入推進進程中,一些農商行開始意識到品牌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品牌,農商行還存在很多認識誤區

《中國金融》|王曙光:農商行的制度變革與品牌文化建設

作者|王曙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副會長」

文章|《中國金融》2019年第12期

制度變革引領農商行的轉型發展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體系的前身是農村合作金融(農村信用合作社),農商行是農村合作金融體系商業化的產物。1996年,隨著農信社獲得獨立地位,其運行機制和運作績效發生了若干積極的變化。然而,農村信用合作體系產權關係混亂、不良貸款規模巨大、資產質量差、管理體制不順等痼疾,並沒有得到徹底改善。整個農村合作金融體制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已經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2003年國務院出臺《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新一輪改革拉開序幕。該方案指出,按照“明晰產權關係、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度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加快農信社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三農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這一新的定位,意味著合作制的時代落下了帷幕,商業化的時代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合作制的終結,其標誌是農信社體系中產權結構的變化。2003年之後,農村信用合作體系中的資格股逐漸被清退和取消,而投資股逐漸增大,到2015年左右,全國大部分地方的農村信用合作體系中的資格股幾乎全部消失了。資格股的消失,意味著合作制的真正消亡。不可否認,農村信用社產權結構的調整確實在經營機制和運作方式上給農信社帶來了深刻的變化。農信社的競爭意識在逐漸增強,在21世紀的前十年,農信社抓住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中國農村迅猛轉型的歷史時機,以更靈活的經營方式、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逐漸佔領了縣域及縣域以下市場,甚至在很多地方,農信社成為極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在與商業銀行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縣域市場的發展也給農信社(農商行)體系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在這十年黃金時代中,很多農村商業銀行實現了“華麗轉型”,由經營機制僵化、產品創新能力弱的金融機構,轉變成為真正具備現代市場意識、善於經營的現代銀行機構。在中國大面積的農村地區,農信社以及後來改制而成的農村商業銀行,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農村金融市場的主力軍,成為支持中國三農的主力軍。在商業化進程中,農商行的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培養了一批有眼光、有學識、有市場意識的管理型人才。當然,在農商行競爭實力逐步提升的過程中,國家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農商行體系剝離了大量不良資產,使其輕裝上陣。

省聯社體制的形成是最近十五年農信社(農商行)體系制度變革的重點。在農信社改制的頂層設計中,省政府是農信社最終的風險承擔者,這就是所謂的“地方政府負責”。不可否認,各地的省聯社在成立後的十幾年間對各縣級法人的發展和變革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省聯社在爭取省政府的政策支持方面更具談判能力和博弈能力,其在資金實力、技術開發能力、資源的跨區域配置能力等方面,確實優於縣級法人。因此,在省聯社成立後,各地農信社改革突飛猛進,而且,越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省聯社在技術開發、配置資源、統籌資金、培育人才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就越大。相反,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由於各縣級農村商業銀行(以及部分地區級農村商業銀行)具有較強的資金實力和經營管理能力,能夠吸引大量優秀的人才,能夠進行較大規模的技術開發,擁有較強的產品創新能力,其獨立決策、獨立經營的能力非常強,在這些地區,省聯社的積極干預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就較為有限,而帶來的負面效應就非常明顯。省聯社是由各地縣聯社入股而形成的,然而在管理體制上又是縣聯社的管理者、風險監督者以及最後的風險兜底者。在這個頂層設計下,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悖論:各縣聯社作為一級法人機構出資建立了省聯社,它們是省聯社的股東和主人,然而省聯社卻成為縣聯社的上級機構,負責對縣聯社進行管理。這樣一個悖論導致省聯社的行為發生了異化,其治理結構、管理模式都具有濃厚的行政化色彩,其對縣聯社的高層人事安排、人力資本管理甚至業務管理都有可能進行實質性的干預和介入。這種行為模式嚴重地影響了基層法人機構(縣級農村商業銀行以及某些地區級農村商業銀行)作為一級法人的獨立經營權、獨立決策權、人事決定權,扭曲了基層法人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使公司法人治理形同虛設。因此,有必要對省聯社體制進行深入而系統的審視,對整個管理模式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變革。省聯社的行政管理色彩不淡化,縣級法人的公司治理結構就是一紙空文。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強調幹預的省聯社已經逐漸成為地方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束縛和制約力量。下一步,省聯社深化改革將提上議事日程,各地要總結經驗教訓,尤其是擺正省聯社和縣聯社之間的關係,給省聯社一個準確的定位,發揮其長處,規避其短處。

……『全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中國金融》當期印刷版進行瀏覽』■

(責任編輯 植鳳寅)

《中國金融》|王曙光:農商行的制度變革與品牌文化建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