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二住三致富” 達州萬源市不斷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

農村 農民 交通 農業 達州發佈 達州發佈 2017-09-14

“一路二住三致富” 達州萬源市不斷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

近年來,達州萬源市著眼於“人”這個根本,以“一路二住三致富”為突破口,以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與獲得感為落腳點,不斷完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使該市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一著下活“整盤棋”

據瞭解,長期以來,牛卯坪村的村民面臨著“出行難”的困惑。前些年,村裡的青壯年陸續外出務工,在家的都是老弱婦孺,傳統的種養殖業收入微薄。2013年底,該村人均純收入僅有3700餘元。令人欣慰的是,自2014年以後,該村的貧困境況逐年發生了改觀,因為以公路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了。

為改變貧困村基礎設施薄弱現狀,近年來,萬源市全面加強道路建設,設立“四項基金”1.3億元,整合財政、貸款等資金8億元精準投放貧困村、貧困戶發展,全面打響“交通大會戰”,啟動實施58個預退出貧困村新建道路107公里、改建道路121公里。截至目前,萬源已基本形成了以襄渝鐵路、達陝高速公路、國道210線和國道347線為主動脈,縣道為主骨架,鄉道和專用道以及村道為支線的區域交通運輸網絡。全市通車公路里程3300多公里,道路通達深度和廣度明顯提升……公路建設這一著下活了萬源發展“整盤棋”,有力地帶動了全市的水利、農電、通訊、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隨之改善。

  環境倒逼改陋習

“喂,張老漢,我看你那雙鞋恐怕還是要放進鞋櫃裡才叫話吧!你以為還是住在山上那黑殼殼屋裡!”遭老伴一頓數落,張永春臉窘得通紅,立刻將脫在陽臺上的膠鞋放進鞋櫃。這是8月20日在萬源市八臺鎮易地搬遷聚居點發生的有趣一幕。

張永春一家三口原來住在桅杆坪村的大山上,由於住居條件逼窄,他和其他鄉鄰一樣,存在一些菸灰亂撣、髒衣服亂扔等生活陋習。自從作為易地搬遷戶來到天池壩新的聚居點後,面對漂亮整潔的新居室,他們開始一點一滴慢慢改變養成已久的不良習慣。

去年以來,萬源市紮實推進農村安全住房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快全市異地搬遷、農村危房改造、風貌改造建設工作。截至8月上旬,全市共完成異地搬遷2240餘戶,受益群眾6700多人。同時大力實施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將4萬餘戶農村土坯房納入規劃,打包併成功招商,全面打響土坯房殲滅戰。此係列舉措的落實,為廣大群眾形成良好習慣、滋養健康體魄提供了必要的環境條件。

以上這些事例,只是萬源市實施產業扶貧、示範引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萬源市依託區位交通和特色資源優勢,將茶葉、馬鈴薯、獼猴桃等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引導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脫貧產業;同時制定貧困戶發展“五小”庭院經濟每戶不超過3000元的獎補政策,積極引導貧困群眾主動通過“蔬菜籬笆園+N”模式,發展庭院小畜牧、小種植、小果木、小加工、小商貿,實現就地持續穩定增收。如今,“五小庭院經濟”已在全市52個鄉鎮371個村全面實施,受益農戶達1.2萬多戶。

  入戶提升滿意度

在堰塘鄉向家壩村二社甘國禮的農家小院,該鄉黨委書記阮文斌正幫著甘家人手撕剛下稈的玉米棒子。

“阮書記他們鄉、村的領導經常來我們這些困難戶家裡幫忙幹農活……”沒等到甘國禮發言,妻子朱文超就搶著彙報“情況”。

阮文斌表示,“我們除了給他們物質幫助、政策優惠外,最重要的,還應該幫助他們樹立起脫貧奔康的信心,這是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的重要一環!”

據統計,今年來,萬源市幹部月均入戶1.2萬餘人次,入戶率為100%。

“一路二住三致富”的工作思路,全面打開了萬源整個脫貧攻堅工作的新局面。截至8月底,該市已實現貧困戶“兩不愁”7570戶,實現9841名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義務教育有保障,完成全年任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