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
"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在秦嶺大山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身上有一樣寶貝既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還是稀有的中藥材、一些急救藥的重要原料,它就是林麝。雄性林麝身上的麝香價值不菲,每克可達400元,被稱為“軟黃金”。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林麝野生量在260~300萬頭左右,到2014年全國野生林麝下降到不足5萬頭。一位來自陝西安康大山深處的創業者鄧庚,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致力於人工養殖林麝,希望通過打造“秦嶺香源”滿足市場藥用需求,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在秦嶺大山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身上有一樣寶貝既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還是稀有的中藥材、一些急救藥的重要原料,它就是林麝。雄性林麝身上的麝香價值不菲,每克可達400元,被稱為“軟黃金”。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林麝野生量在260~300萬頭左右,到2014年全國野生林麝下降到不足5萬頭。一位來自陝西安康大山深處的創業者鄧庚,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致力於人工養殖林麝,希望通過打造“秦嶺香源”滿足市場藥用需求,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鄧庚出身貧寒,兒時的他時常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那時,他的夢想是考上大學,走出深山。然而在2001年前後,病魔摧垮了母親和哥哥的身體,也打碎了他的大學夢。初中畢業的他決定放棄學業,幫父親一起撐起這個危難的家。鄧庚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在秦嶺大山裡尋找致富的機會。他先後養殖過大鯢、土雞、山羊,種植過板栗、核桃、五味子、重樓等多種經濟作物和中藥材。

"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在秦嶺大山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身上有一樣寶貝既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還是稀有的中藥材、一些急救藥的重要原料,它就是林麝。雄性林麝身上的麝香價值不菲,每克可達400元,被稱為“軟黃金”。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林麝野生量在260~300萬頭左右,到2014年全國野生林麝下降到不足5萬頭。一位來自陝西安康大山深處的創業者鄧庚,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致力於人工養殖林麝,希望通過打造“秦嶺香源”滿足市場藥用需求,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鄧庚出身貧寒,兒時的他時常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那時,他的夢想是考上大學,走出深山。然而在2001年前後,病魔摧垮了母親和哥哥的身體,也打碎了他的大學夢。初中畢業的他決定放棄學業,幫父親一起撐起這個危難的家。鄧庚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在秦嶺大山裡尋找致富的機會。他先後養殖過大鯢、土雞、山羊,種植過板栗、核桃、五味子、重樓等多種經濟作物和中藥材。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起初鄧庚憑著一腔熱血,養殖大鯢,但是5年辛勤培育和編織的夢想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沖走了。50條大鯢最終只找回了4條,更多長成的大鯢被洪水衝的不知去向。但不服輸的鄧庚沒有放棄,最終攻克了當時稱為行業難題的大鯢種苗繁殖技術。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二字,我靠著剩下的4條大鯢,慢慢翻身,堅持了三年,終於迎來了一百多萬元的財富。”從一個窮娃子,一躍成為創業能手,鄧庚深知貧窮帶來的苦痛,他希望秦嶺大山裡的老鄉們也能走上富裕之路。於是他帶著鄉親成立了合作社,搞起特色養殖。在他的帶動下,全鎮大鯢養殖戶在2012年達到300餘戶。特色養殖成為當時該鎮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門路。

"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在秦嶺大山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身上有一樣寶貝既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還是稀有的中藥材、一些急救藥的重要原料,它就是林麝。雄性林麝身上的麝香價值不菲,每克可達400元,被稱為“軟黃金”。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林麝野生量在260~300萬頭左右,到2014年全國野生林麝下降到不足5萬頭。一位來自陝西安康大山深處的創業者鄧庚,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致力於人工養殖林麝,希望通過打造“秦嶺香源”滿足市場藥用需求,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鄧庚出身貧寒,兒時的他時常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那時,他的夢想是考上大學,走出深山。然而在2001年前後,病魔摧垮了母親和哥哥的身體,也打碎了他的大學夢。初中畢業的他決定放棄學業,幫父親一起撐起這個危難的家。鄧庚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在秦嶺大山裡尋找致富的機會。他先後養殖過大鯢、土雞、山羊,種植過板栗、核桃、五味子、重樓等多種經濟作物和中藥材。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起初鄧庚憑著一腔熱血,養殖大鯢,但是5年辛勤培育和編織的夢想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沖走了。50條大鯢最終只找回了4條,更多長成的大鯢被洪水衝的不知去向。但不服輸的鄧庚沒有放棄,最終攻克了當時稱為行業難題的大鯢種苗繁殖技術。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二字,我靠著剩下的4條大鯢,慢慢翻身,堅持了三年,終於迎來了一百多萬元的財富。”從一個窮娃子,一躍成為創業能手,鄧庚深知貧窮帶來的苦痛,他希望秦嶺大山裡的老鄉們也能走上富裕之路。於是他帶著鄉親成立了合作社,搞起特色養殖。在他的帶動下,全鎮大鯢養殖戶在2012年達到300餘戶。特色養殖成為當時該鎮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門路。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隨著市場的轉換,2014年鄧庚發現了一個新項目,並認準了其中的商業價值,這就是人工養殖林麝。當年他在荒山上建設養殖廠,請來村裡的貧困戶,有的給林麝種植飼草,有的到山上為林麝採摘各種野生樹葉、中草藥。對有條件的貧困戶,就把林麝寄養在家中,教給他們養殖技術,他與周邊85戶貧困戶簽訂了扶貧協議,帶動每戶年均增收八千多元。

"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在秦嶺大山中生長著一種神奇的動物,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身上有一樣寶貝既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還是稀有的中藥材、一些急救藥的重要原料,它就是林麝。雄性林麝身上的麝香價值不菲,每克可達400元,被稱為“軟黃金”。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林麝野生量在260~300萬頭左右,到2014年全國野生林麝下降到不足5萬頭。一位來自陝西安康大山深處的創業者鄧庚,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致力於人工養殖林麝,希望通過打造“秦嶺香源”滿足市場藥用需求,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鄧庚出身貧寒,兒時的他時常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那時,他的夢想是考上大學,走出深山。然而在2001年前後,病魔摧垮了母親和哥哥的身體,也打碎了他的大學夢。初中畢業的他決定放棄學業,幫父親一起撐起這個危難的家。鄧庚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在秦嶺大山裡尋找致富的機會。他先後養殖過大鯢、土雞、山羊,種植過板栗、核桃、五味子、重樓等多種經濟作物和中藥材。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起初鄧庚憑著一腔熱血,養殖大鯢,但是5年辛勤培育和編織的夢想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沖走了。50條大鯢最終只找回了4條,更多長成的大鯢被洪水衝的不知去向。但不服輸的鄧庚沒有放棄,最終攻克了當時稱為行業難題的大鯢種苗繁殖技術。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二字,我靠著剩下的4條大鯢,慢慢翻身,堅持了三年,終於迎來了一百多萬元的財富。”從一個窮娃子,一躍成為創業能手,鄧庚深知貧窮帶來的苦痛,他希望秦嶺大山裡的老鄉們也能走上富裕之路。於是他帶著鄉親成立了合作社,搞起特色養殖。在他的帶動下,全鎮大鯢養殖戶在2012年達到300餘戶。特色養殖成為當時該鎮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門路。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隨著市場的轉換,2014年鄧庚發現了一個新項目,並認準了其中的商業價值,這就是人工養殖林麝。當年他在荒山上建設養殖廠,請來村裡的貧困戶,有的給林麝種植飼草,有的到山上為林麝採摘各種野生樹葉、中草藥。對有條件的貧困戶,就把林麝寄養在家中,教給他們養殖技術,他與周邊85戶貧困戶簽訂了扶貧協議,帶動每戶年均增收八千多元。

十八年發掘“秦嶺之寶”,他帶領鄉親走出貧困,以“香”致富

為提高養殖技術,鄧庚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省動植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截至目前,已建成林麝養殖基地3個;建設現代農業園區2個,養殖林麝300餘隻,種植林麝飼草、中藥材500餘畝,申請了林麝顆粒飼料等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項,帶動貧困戶85戶。公司先後獲得了“寧陝縣創業示範企業”“精準扶貧行動先進單位”等稱號。

“人窮志不短,有手有腳就能幹”。十多年來,鄧庚靠著不怕吃苦的精神執著打拼,不僅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份事業,還帶動了鄉親們脫貧致富。他說“我深知貧窮的滋味不好受,不想讓父老鄉親繼續過窮日子,我的肩上有他們的信任和希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週五21:48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

本期編輯:邵冠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