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重塑經濟發展動力

農村 經濟 投資 西寧特鋼 西寧晚報社 2017-05-25

供給側改革:重塑經濟發展動力

本報記者 嘯宇

提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少老百姓或許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其實它“空前貼近民生”,關係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教育、醫療、養老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省十三次黨代會,將發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動員令。“四個轉變”正在指引全省站在新起點、搶抓新機遇、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

在全省上下全力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在準確定位基礎上,西寧先行先試,著力構建“去、降、補”統籌推進的政策體系、“點、極、帶”有機統一的供給體系、“黨、政、企”協調聯動的動力體系,明確制定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工業、醫療衛生、教育、住房、脫貧攻堅、城鎮貧困群眾救助、打造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等N個重點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方案……這套“1+N”的頂層設計和工作格局,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工作穩步前行。

淘汰落後產能、優化房地產供給結構、降低企業稅費成本、推進脫貧攻堅、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當前,一系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讓老百姓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的願望實現得越來越豐滿。

供給側改革:重塑經濟發展動力

經濟穩增長

百姓生活更殷實

自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我市著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個“西寧難題”,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精神引領建設“幸福西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一個階段以來最大的成效便是經濟實現穩步增長,產業轉型升級明顯,居民生活更加殷實。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我市堅持供需兩端同時發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夯實壯大綠色發展產業支撐。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5億元,增長9.6%。

【居民生活更加殷實】工資性收入增長、居民獲得的各類補貼資金增多。一季度,全體居民收入增長快於GDP,增速達到9.8%。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鳳凰山快速路、西城大街等關鍵工程的實施,拉動西寧投資,促進全市建設規模。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3億元,增長10.3%。在投資上我市更加註重補短板,基礎設施和第三產業投資較快增長,服務業投資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企業效益提升。

【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佔比穩定在95%,餐飲行業延續了2015年以來的回暖勢頭。以網絡購物為代表的新興消費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消費帶動效應明顯,對我市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不斷顯現。

供給側改革:重塑經濟發展動力

供給側改革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促進了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突破。

【二三產業協同拉動】我市實現了由二產拉動為主向二三產業協同拉動的轉變,構築了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機制探索推進。

【新型工業化異軍突起】今年一季度,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9.7%、高技術產業增長30.4%、裝備製造業增長15.6%。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和節能環保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壯大,八大產業集群縱向延伸、橫向耦合的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形成。

【現代服務業快速提升】今年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1%,快於全省1.7個百分點。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高原旅遊集散功能快速提升,金融業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供給側改革:重塑經濟發展動力

【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高原綠色有機品牌加快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增強。

點極帶 讓西寧經濟煥發新活力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點極帶”發展格局已成為西寧的“形體”,讓西寧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不斷煥發活力,成為撬動西寧新一輪經濟發展的“金鑰匙”。

【傳統產業創新升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電解鋁等部分重點產品技術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互聯網平臺助力藏毯絨紡業發展。

【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鋰電產業快速發展,依託我省鋰資源優勢,全力打造鋰電產業鏈。比亞迪12吉瓦時鋰電池及配套材料等重大項目落地開工;新華聯等大型高端商業業態引領發展新趨勢。

【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三縣在產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進步。去年,三縣投資、消費、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速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發展】國家級高新區生物醫藥集聚區不斷壯大等,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3家,佔全省的25%。

【優勢產業集群加速成型】甘河工業園區積極打造有色金屬延伸加工產業集群,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步伐加快,南川工業園區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正加速成型等。

【多巴建設全面推進】多巴新城優先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同時啟動多巴新城水系治理,加快建設新華聯國際旅遊城等重點項目,為建設高標準城市副中心打好基礎。

【寧大北川高新技術經濟帶拓展】北川片區積極組建鋁鎂新材料研發中心,抓緊高端鋁材等產業鏈延伸項目建設,朝陽物流園區、青海物產北川工業物流園逐步建立現代物流體系。

【多沙沿湟現代服務業經濟帶拓展】充分釋放多巴至沙塘川沿湟水河流域城市主軸風情線發展潛力,夯實服務業發展基礎。

【魯多—西塔優勢產業經濟帶拓展】加快建設魯沙爾民族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高標準啟動塔爾寺旅遊大景區建設等。

去、降、補 百姓初嘗改革甜頭

淘汰落後產能、優化房地產供給結構、降低企業稅費成本、推進脫貧攻堅、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我市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讓百姓初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甜頭。

【積極穩妥去產能】淘汰西寧特鋼等企業105萬噸落後產能。關停出清天泰制鈉等9家企業,關停橋頭鋁電5臺12.5萬千瓦火電機組,降低綜合能耗。今年一季度生鐵、粗鋼產量分別下降12.6%、10.7%。

【分類施策去庫存】推動產銷對接,努力拓展市場,今年一季度完成上下游產業對接57.09億元,實現產銷率97.2%。優化房地產供給結構,到今年一季度,商品房庫存待售面積下降15.8%。

【防控風險去槓桿】今年一季度,全市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88.8億元,金融為151戶中小微企業擔保貸款24.7億元。強化企業財務槓桿約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3.2%。

【多措並舉降成本】加大國家和省市扶持政策落實力度。支持電解鋁、鐵合金企業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落實天然氣價優惠政策,降低用電用氣成本3.7億元,降低企業運輸成本1.92億元。推動企業挖潛增效降成本,能耗大幅下降,產品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抓住關鍵補短板】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補齊農村“走教點”、基層衛生“三家服務”等公共服務短板。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為近十年來最低水平。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8.9%。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去年全年共引進項目306個,到位資金276.8億元。

本版圖片均由 黎曉剛 攝

供給側改革:重塑經濟發展動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