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最美村幹部”陳建軍的故事

通訊員 燕兆林

陳建軍,男,漢族,35歲,中共黨員,現任康縣白楊鎮竹園村黨支部書記。2019年4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18年度康縣“最美村幹部”。

竹園村位置偏闢交通落後,是白楊鎮的貧困村之一,距鄉政府10多里路,常年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們出行僅靠一條狹窄彎多的水泥路連通,交通十分不便,嚴重影響該村的經濟發展。面對著這樣惡劣的生活生產環境,年富力強的竹園村黨支部書記陳建軍,沒有像以前祖輩那樣安於現狀,特別是當他進入竹園村領導班子之後,他那顆不安現狀努力進取的心更加強烈,在他心中已經產生改變村莊面貌、帶領幹群走富路、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擔任村幹部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如何加快通村公路擴寬硬化,作為村幹部的他知道,要發展自己的村莊不但要依靠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但更需要的是自己本村村民的自力更生,只有自己努力做好了,黨委、政府才能看到群眾的積極性,才會給予更大的支持和幫扶。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白天挨家挨戶宣傳政策、協調地方,晚上開會商議可行方案,他的行動得到了全村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村民們積極配合,在村兩委班子的積極爭取和不懈努力下,竹園村被白楊鎮被縣委、政府列為2017年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經過近一年來的建設,通村公路實現了硬化,現在走進竹園村,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條條幹淨整潔的鄉間小道、一戶戶別緻多樣的農家小樓呈現在視野裡。

陳建軍始終認為,要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基層工作,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作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夠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黨在農村工作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深學常思,任務再重,工作再忙,從未動搖。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了為民服務意識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尤其是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更是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鬥力,團結出政績,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事情都會徵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對於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在他的倡導下,村“兩委”班子工作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為了促進該村經濟發展,他帶領群眾走致富道路。竹園村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全村經濟主要以外出務工和傳統種植業收入為主,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臺階,身為黨支部書記的他,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全面分析本村的資源優勢,經過深入群眾瞭解、走訪市場調查行情,確定在竹園村發展魔竽產業。他積極爭取鄉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支持,在他的帶領下,成立了綠園魔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種植大戶30多戶,種植面積達48畝。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發展6戶香菇種植示範戶,新建大棚6個。為了使產業達到多元化,他籌資金、跑項目,在他的積極努力下,該村已發展成集魔芋、香菇、天麻、豬苓、生薑、川烏等種植和中蜂、大鯢養殖為主的10多個特色產業。基本上達到戶戶有產業、家家致富有門路。

他心繫群眾,為了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引導村民參加各項健康有益的活動,他積極與縣科技局聯繫,為群眾爭取購買了高級音響設備、體育用品等,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生活,受到大家一致好評;結合新農村建設,修建了笑臉牆,在村裡開展了各項評選活動,通過典型引導,榜樣帶動,全體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現在村裡社會治安安定,鄰里和睦,村民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的新風尚正在形成。

一個80後農村青年,一個土生土長的竹園人,十年如一日,他把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的獻給了竹園村的各項事業,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著共產黨人的豐富內涵,如今的竹園村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從過去落後的貧窮村,逐漸向富裕小康村轉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