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軟件”讓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農村 三農 經濟 農民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 2017-09-05

政策觀察 本報記者 胡畔

作為我國當前的“朝陽產業”,旅遊業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再一次超出預期。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25.37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3.5%。其中,城鎮居民17.57億人次,增長15.8%;農村居民7.80億人次,增長8.5%。國內旅遊收入2.17萬億元,增長15.8%。其中城鎮居民花費1.71萬億元,增長16.1%;農村居民花費0.46萬億元,增長14.8%。

旺盛的旅遊市場需求,有力地帶動了經濟增長。同時,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旅遊業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在吸納勞動力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僅就鄉村旅遊而言,從農業部發布的數據來看,2016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從業人員就有845萬,還帶動了672萬戶農民受益。

不難看到,與其他類型的旅遊不同,鄉村旅遊以農村為發展地,在促進農民就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更大。而為促進鄉村旅遊發展,國家和各地出臺的相關政策已經不勝枚舉。

例如,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其中包括豐富鄉村旅遊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遊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遊企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改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森林康養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在重點村優先實現寬帶全覆蓋。完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行業標準,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環境保護等監管規範。支持傳統村落保護,維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整體風貌,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連片保護和適度開發等。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則提出,2017年,全國鄉村旅遊實際完成投資達到約5500億元,年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鄉村旅遊消費規模增至1.4萬億元,帶動約900萬戶農民受益的目標。

儘管國家政府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由此衍生的大量就業崗位將能有效促進農民就業、吸納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但要讓鄉村旅遊能可持續發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事實上,我國當前的鄉村旅遊發展還存在著業態不豐富、產品層次不夠、從業人員素質不夠、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同時,隨著“互聯網+”的推進,信息技術不斷向消費領域滲透,鄉村旅遊市場也不可避免地要跟緊時代的步伐。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就將交通旅遊服務等生活類信息消費列為了重點領域之一。

可以說,鄉村旅遊要可持續發展,除在硬件上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外,在軟件上,還應重視對從業農民的教育投資,提升其技術水平和各方面素質。

記者以為,對於從業人員素質不夠、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出政府主導的作用,通過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方共同參與的投入機制,引導從業農民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要培養農民的服務意識,通過曉之以理、持之以恆,提高鄉村旅遊的服務水平,讓鄉村旅遊業能可持續地發展,從而起到更強的就業促進作用。

此外,對於業態不豐富、產品層次不夠等問題,一方面可以因地制宜,挖掘各地的旅遊潛能,發展一批富有當地文化內涵的旅遊特色產業;另一方面,可構建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發展文化遺產旅遊、休閒體育旅遊等旅遊形式來豐富其業態和產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