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兩邊池塘中間路”,下半句是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農村 農民 經濟 豬友巴巴 2019-05-16

文/豬友巴巴

農村俗語“兩邊池塘中間路”,下半句是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衣食住行”對於每一個鄉親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這無關貧富!在三十年前,農村經濟發展有限,在“衣食住行”上的講究也不多,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穩固提升,在“衣食住行”上,更加的優越!比如說,過去為了吃頓飽飯在努力,而在今天更是為了健康!而對於居住環境來說,過去房屋破舊,很多時候,一大家子人要擠在有限的房間內,相互間也沒有所謂的“隱私”,而在今天,愈發多的鄉親,甘願為了提升居住環境而努力,很多家庭也過上了“樓上樓下”的生活!當然,今天我們談論的焦點,在於農村的房屋,這其中有很多的俗語反映了農村住宅與環境的關係,比如說“兩邊池塘中間路”,其實,下半句更是精華,可嘆,十人九不知!

農村俗語“兩邊池塘中間路”,下半句是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時光荏苒,對於農村的住宅來說,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發生著變化,這其中有新材料的應用,新觀念的形成,更多的還是在於村民自己的考量!俗語說“做工不由主,累倒幹活人”,也是這個含義!北方的農村,四合院形制的建築,雖然歷經了幾百年,依然備受人們喜愛,這源於其佈局的嚴謹,突出反映了人與環境的統一!對於“兩邊池塘中間路”來說,字面的解釋是,房屋的周邊環境,有一條出行的道路,兩邊是池塘,家人每天出行都需要經過的!

農村俗語“兩邊池塘中間路”,下半句是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在一些人看來,這樣的環境應該是很好的,畢竟俗語有“墳墓向山,房屋向水”,在大門前有河流經過,是很有寓意的!但是,對於這句俗語,它的下半句是“家敗人亡子不歸”,才是精華,可嘆十人九不知!那麼為啥有這種不好的寓意呢?

的確,對於房屋前是“兩邊池塘中間路”的,道路將池塘一分為二,雖然門前有水,但是相互不交融,形不成流動,很多以“水塘”死水的形式存在,也就少了流水如“留財”的含義!在者,對於這條路來說,是家人必經之地,兩邊池塘有具有危險性,因此,對於行走在道路上的家人來說,有潛在的安全隱患!這也是所謂的“家敗人亡子不歸”!其實,雖然就有誇張的含義,但是,這句俗語提醒大家,對於居住在這樣環境中的農民,要時刻提防潛在的威脅!

農村俗語“兩邊池塘中間路”,下半句是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綜上所述,對於俗語“兩邊池塘中間路,家敗人亡子不歸”來說,雖然有些誇張的成分在其中,但是,這句老祖宗留下的語句,卻也是具有顯著訓誡含義的!尤其是在如今,“低頭族”大量存在,對於這些人也算是一種訓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