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這些崗位基本上都是鄉村學校的崗位,再一次暴露出鄉村教師面臨斷層的危險。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現在很多鄉村教師,基本上由一批中師畢業的老教師苦苦支撐著,這些老師馬上就要面臨退休,一旦退休,鄉村教師出現斷層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不會選擇去農村當老師,這是因為:

1、農村教師不僅待遇差,而且看不到未來:如果去城裡當老師,給你每個月3000元的工資,去鄉村給你5000元工資,你會選擇哪個?多數人可能會選擇前者,因為3000元的工資雖然不多,但是在城裡,會有更多晉級、提升自己的機會,而在鄉村則基本上沒有。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2、為了另一半,為了孩子,很多人不可能選擇鄉村:大學畢業生去了農村,找對象怎麼辦?在農村找?這似乎不太現實,即便找了,不僅交流有困難,而且還要承擔生活的困難。在城裡工作,找個正式單位上班的對象不難,雖然老師工資不高,但是兩人工資加起來也並不算少,在農村則不可能。再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在農村,你能夠給他更好的教育嗎?你能讓他去學鋼琴、學跳舞、學美術嗎?你能帶他每週去博物館、去書店、去電影院嗎?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3、農村孩子不願回,城裡孩子不願去:作為農村考出去的大學生,本身就是為了脫離農村才好好學習的,因為老師告訴我們學習改變命運,如果大學畢業又回到農村,我們的命運改變了嗎?不要說自己接受不了,父母臉上也無光,也可能會被人家看笑話。城裡長大的孩子,讓他回農村?想都別想!

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而且似乎是無法改變的難題!是單純通過提高教師待遇也無法解決的問題。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那麼,然後才能破解這些難題?我覺著恢復中師招生,也許是一個解決方案!

從1983年到1999年,為了緩解農村小學師資不足的問題,實行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就讀中等師範學校、學生畢業後到城鄉小學任教的招生政策。這些學生畢業後,紮根農村,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堅固基石。

小編上初中時,已經是實行中師招生的後期,高中更受歡迎,但是即便這樣,我也很清楚的記得我們班級學習最好的那個女生,報的是中師,那個時候的中師生,確實是班裡最優秀的學生,優秀到什麼程度呢?我曾經聽過這麼兩個例子:

一所中師學校,在1983年錄取的新生中,有一個學生最終放棄了中師而上高中,後來這個學生在高中階段參加全國物理奧賽並獲得一等獎,被清華大學錄取,現在已經是全國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的教授了。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另一個例子就是一個被錄取的中師生因為在複查時被查證是復讀生,因此勸退,只好去上高中,後來高中畢業後考了軍校,現在已經是一名大校了。

而他們的同學,現在依然掙扎在農村教學一線,雖然這是時代、命運和個人的選擇,現在無法後悔,但是也證明了當時的中師生確實是一個優秀的群體。

而這些學生到了中師學校後,進行的是全才教育,不僅學各科文化課,還要學習音體美、粉筆字、普通話、心理學等各個方面,可謂是多才多藝,而這些實用性很強的教育,遠遠比現在的師範大學教育更符合教育的實際,所以那些中師生雖然學歷不高,但是他們依然能夠在工作崗位上發展成名師、特級教師等。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現如今,讓一個大學畢業生回農村去拿兩三千的死工資,他們是絕對不允許的,他們寧願“漂”在城裡,也不願意回農村,即便回農村,也是為了拿到教師編,然後“曲線救國”,實現工作調動,根本沒有紮根農村的可能。

與其這樣,不如從初中中直接招收師範生,尤其是偏遠的農村,可以招一些甚至是考不上高中的“優秀”學生進入中師學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給他們編制,讓他們紮根農村,也許比吸引大學生回農村更加現實可行。

廣西教師招考,1835個崗位無人問津,農村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為什麼說沒考上高中的也是優秀的學生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資源分佈很不平衡,有些考不上高中的學生,並不一定是個人不努力而是受制於客觀因素,如果給他們提供條件,他們一定也不會差。其實,在小學教育中,想不想當老師比能不能當老師更重要!

這些學生起點低,期望值相對較低,又能回答父母身邊,而且還能減少上學的時間,如果再能有編制,拿著一份在農村令人羨慕的工資,我覺著這份工作就會有吸引力,你認為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思考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