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腎功能,等著醫生耐心講解指標意義!!先來自己學起來

尿毒症 白血病 貧血 痛風 腫瘤 吹走你的夢 2019-07-01
查了腎功能,等著醫生耐心講解指標意義!!先來自己學起來

1.血尿素氮(BUN):是蛋白質代謝產物,經腎小球濾過,小部分被腎小管重吸,大部分隨尿排出。增高:急慢性腎炎、重症腎盂腎炎、各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障礙,心衰、休克、燒傷、失水、大量內出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降低:飢餓,營養不良。注意:但只有當60%~70%腎單位功能受損時,BUN才會升,因此,BUN不能作為腎功能早期受損的指標。另外,BUN還易受機體蛋白攝入量、分解水平、腎臟血流、某些藥物等因素影響。

2.血肌酐(Scr):是肌酸的代謝產物,經腎小球濾過,腎小管有少量分泌。

增高:腎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楊酸鹽類治療等。既往慢性腎衰竭依據血肌酐數值分期。

代償期:血肌酐133~177μmol/L,失代償期(又稱氮質血癥期):血肌酐177~442μmol/L,

腎衰竭期:血肌酐(Scr)442~707μmol/L,尿毒症期或腎功能不全終末期:血肌酐(Scr)>707μmol/L。

查了腎功能,等著醫生耐心講解指標意義!!先來自己學起來

降低:進行性肌萎縮,白血病,貧血等。注意:只有當GFR下降至正常1/3時,血Cr才明顯上升。血Cr還受肌肉量、蛋白攝入量等因素的影響。兒童、老年人、消瘦者偏低,不能作為早期腎臟損害指標。

3.血尿酸(UA)。增高:痛風、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貧血、腎衰、肝衰、紅細胞增多症、妊娠反應、劇烈活動及高脂肪餐後等。

查了腎功能,等著醫生耐心講解指標意義!!先來自己學起來

4.尿肌酐(Cr)。增高:飢餓、發熱、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劇烈運動後等。降低:腎衰、肌萎縮、貧血、白血病等。

5.內生肌酐清除率。

(1)內生肌酐清除率低於參考值的80%以下者,則表示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

(2)內生肌酐清除率低至50~70ml/min,為腎功能輕微損害。

(3)內生肌酐清除率31~50ml/min,為腎功能中度損害。

(4)內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以下,為腎功能重度損害。

(5)內生肌酐清除率低至11~20ml/min,為早期腎衰竭,即尿毒症早期,一般需要開始透析治療。

(6)內生肌酐清除率低至6~10ml/min,為晚期腎衰竭。

(7)內生肌酐清除率低於5ml/min,為腎衰竭終末期。

注意:

①在慢性腎炎或其他腎小球病變的晚期,由於腎小管對肌酐的排泌相應增加,使其測定結果較實際者高。同樣,慢性腎炎由於腎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內生肌酐從腎小球排出,其測得值也相應增高。

②內生肌酐清除率與血肌酐在慢性腎衰竭的分期常常不對應,一般血肌酐水平滯後反應腎衰竭程度,故慢性腎衰竭臨床分期應參考內生肌酐清除率為主。

6.尿素氮/肌酐比值:BUN/SCr比值(毫克之比)一般為10/1。增高(>20):腎灌注減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變,高蛋白飲食,高分解代謝狀態,腎小球病變,應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等。降低(<10):急性腎小管壞死,蛋白攝入量少或攝入水過多等。

7.甲狀旁腺激素(PTH)。增高: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缺乏,氟中毒,假性痛風等。慢性腎衰竭時甲狀旁腺受到持久和強烈的刺激,可分泌過多的甲狀旁腺激素,引起腎性骨病。降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結節病等。

8.血清鐵蛋白:是監測促紅素劑量的指標之一。增高:原發性血色病、繼發性鐵負荷過大、炎症、腫瘤、白血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肝壞死、慢性肝病等。減低: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大量失血、長期腹瀉、營養不良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