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

依據我身邊的經驗,在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月薪基本會穩定在四千左右。我是山東的,山東這邊拿得上臺面的城市,就舉青島吧,認識的一個做房產銷售的姑娘,從濟南打拼到青島,天天加班,工資在五六千左右。一個朋友做攝影的工作室,作為領頭人,工資也才拿四千多。

而在發達一些的地方,同等資質的年輕人,月薪大概會翻番。我一個朋友跟我講她的小閨蜜,在深圳做文員,連ppt也做不好的主兒,在深圳拿六千。

而題主你在知乎見到的月薪過萬的,大多數是有點兒本事的那種。

我一個學妹就這種人,有點兒本事,上

為什麼感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

大學的時候就很活躍,畢業去了北京做金融,月薪好像剛去就過萬了。她的朋友圈和知乎裡那些大神一樣,天天就是配個蘋果在咖啡廳裡在辦公室裡寫表格,要不然就是新馬泰旅遊,還養了只拉布拉多。去年人家還結婚了,在北京,據說是男友炒股掙了錢。

所以我覺得月薪過萬不算普遍。

第一月薪過萬,得滿足你有本事或者踩了狗屎,或者有本事到隨便踩狗屎。會鑽營,會取巧,會吃苦,會進取,哪一樣幹到極致,月薪過萬都不是夢。有能耐,到哪兒都吃香。而我們很大一部分人,既沒有本事,也沒把握好環境。有的人北京待好幾年工資都上不了五位數,有的人就能。這沒法說,成功的途徑很多,但哪一條路都不會特別好走。

第二是行業的問題。恕我見識少,我是沒見過技術要求低的崗位上出現過月薪過萬的人。平時打個表格的小職員,公司呼來喝去的,哪能過萬啊。你看那些發帖的,做銷售的,幹工程的,自主創業的,哪有個街道清潔的的出來說自己月薪過萬。而從目前的環境看,技術要求低的崗位,仍然是主流啊,畢竟是基層。基層待遇好了,誰還想著往上爬啊是吧。

第三就是某些答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不少人有虛榮心,無可厚非,但很多人的虛榮心和本身的價值不匹配。你說你用的是蘋果嘴上抹的是YSL挎的是香奈兒去的是遊輪度假,家裡擺的是頂配電腦外加所有主機約的是極品大長腿,可有多少是真正靠自己,不是靠著家庭背景和另一半得來的,有多少是在自己月薪過萬的承受範圍內得來的。有的人,父母給買套房覺得是自己的,另一半給買到購物車清空覺得是自己的,還著上萬的花唄覺得是自己的。拜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主兒,自己心裡沒點兒數是怎麼著。

還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普遍這個詞兒怎麼定義。

我是覺得,十個人裡面,一個人月薪過萬我就認為這事兒普遍了。

但現在的情況是,十億人裡,有幾十萬人掙得多,在社交圈子裡一晒,人們就覺得普遍。

網絡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也拉低了人們的智商和下限。

綜上,我覺得不算普遍。

月薪過萬的人雖然很多,真的很多。

但這世上,多的還是苟且著的普通人。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冒犯了諸位,請多包涵。數據對不對的,反正我這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人,對於身邊的感觸就是這樣,錯了也沒法改咯。

在知乎灌水一年,看慣了某些人的沾沾自喜,多少有些反胃。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不該有這麼多的優越感。大家開開心心地坐在苞谷地裡一塊兒聊聊天喝喝酒多好。

非得坐在埃菲爾鐵塔尖兒上凍屁股,我還跟你喝酒呢,去你的吧。


有了很多贊,而且這次居然少見的沒有來抬槓的,十分開心,感謝大家。

再次聲明,我就是個窩在山東不想出去的主兒,但多少跟著創了幾年業,也見過有錢人見過官兒,可能比普通人見的多一點點,所以上面所列舉的數據都是本人經驗,一些道聽途說來的消息,我就不在這兒獻醜了。

有同志提到倖存者偏差的問題,簡單解釋下就是你在什麼階段就只能看到什麼階段的人。我的話,個人認為自己的答案是在規避這個,因為舉例中出現的既有普通人也有幹得不錯的人,下面還補充了一個真正的有錢人。我相信我所舉的例子,算是目前年輕人中的常態。

補充一點,我沒有多少北上廣的朋友,但我知道的一點是,無論在哪兒,“土著”永遠是最賺便宜,過得最好,最不用擔心工資問題的。所以很多人不管年輕多麼倔強,最後都灰溜溜地回家了。

原先認識個三線城市的富二代,人挺謙和的,畢業以後就進了他爸爸的公司,一個月拿五六千。可人家沒有抱怨什麼,把所有資金都賠在了自己的創業項目上,最後安安穩穩地在他爹買的大豪宅裡準備結婚。

還認識一個上海的網友,去年結婚,比我小兩歲,在本地念書找女朋友,沒聽說有工作,朋友圈裡天天開著豪車帶女朋友玩。

而很多不是本地人的,月薪過萬根本不夠活。例如北京吧,我知道的一個月三千,吃飯也得花個三千吧,平時還得有開銷啥的,一個月一萬左右,甚至剩不下幾百塊錢。你說過了一萬吧,又想搬家;過了五萬吧,還想買房。可你看看那兒的房價,是真讓人頭疼。退一步,二線城市的房價同樣的讓月薪過萬的人都負擔不起。我舉例煙臺,最偏遠的南火車站附近,房價八千多一平。你說一萬多的月薪,你買得起嗎。

所以我想說的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儘管很消極,但我這個平民老百姓看到的,就特麼是這個事兒。

哎不說了,不能給大家傳播這種負能量影響生活。

生活生活,先生再活。

咱們只是想著如何活著,已經比過去好太多了。

過去二十年,連生都要好好掂量呢。


知友們熱情好高啊哈哈哈,我這個答案真的是僅憑自己經驗和道聽途說得來的,如果有朋友能拿出具體事例來指正一下我的觀點我將會把指正的朋友的評論或私信放到精選裡。裡面有紕漏的,大家權當看一樂呵吧,我是把我知道的和聽說的都說了,具體真不真,看各位理解。

內容太多,每次回覆都得斟酌一下,所以最終我決定不一 一回復了,整天盯著電腦屏幕太累了。各位後來的知友非常抱歉,不能及時回覆,我會選比較好的評論上精選。

還想補充一下圈子的問題。

我是在想,如果我真的進入了過萬月薪的圈子,我就會覺得普遍嗎?好像也不是。我回答的本質大致就是在說,這個過萬月薪的圈子本身就不能算太大,而是被現在的媒體放大了,和我在什麼圈子裡不沾邊。我就算不在過萬月薪的圈子裡,也不妨礙我知道身邊有這個圈子,不妨礙我上述例子的表述。說我們在萬元圈子裡就不會覺得月薪過萬人多的朋友,我覺得說法欠妥,我們兩方舉例的前提就不一樣。

再次感謝大家的熱情。


2019.1.22更新

實在沒想到,我這麼一個根據周遭環境得出的主觀性較強的答案成了熱門,實屬惶恐。

更新一下,我對於城市定位有一定的偏差,很多二三線城市的舉例,其實還涵蓋四線城市,比如某些小縣城。

至於說圈子的我會再強調一遍,我是真的從大層面估計的,你所說的圈子我也有涉及。

然後是答案裡的爭議點,既北京一個月如何吃到伙食費三千以及我學妹的男朋友炒股的問題。伙食費那個,你可以當我是胡說,我想如果是每天自己做飯,大概一個月伙食能控制在一兩千左右。但我知道,就算是在山東的三線城市,靠從伙食費裡省錢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不好好理財,你每個月的錢就算省也不知道會消費到哪裡。

再說學妹男朋友的問題,你也可以當我胡說了,因為我不知道男方是怎麼個情況。看他們朋友圈的情形,應該是男方很爭氣地在北京做到了金融大佬的小跟班的地步,也許是購買了金融產品。男女雙方我都沒有太多瞭解,因此這些消息都是自己從朋友圈得知的消息裡推測出的。

如果讓我再次瞭解,我也沒有辦法了,因為已經刪除了兩人的好友。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沒什麼話說。上次人小姑娘找上我,問我要如何組織一場幾千粉絲的公眾號活動,我直接跟她說我幹編輯幾年從沒參與過粉絲運營,至今我小破號粉絲還不到五十,怎麼教。之後小姑娘就再沒跟我說過話啦,不過小姑娘自己很牛逼,紅藍白出事兒那會兒, 人家自己去現場搞了次採訪,就這麼運營起來了。這點我是服氣的,因為有本事的人,就應該站在沒本事的人頭上。

最後在這裡小小地奉勸一下大夥兒。

月薪過萬,如果你是有技術或者有背景或者有能力的前提下,兩到三年就可以達到。

而如果技術不過關或者沒有背景或者能力不足,可能你一輩子都達不到。

說個很殘酷的事兒。

我爹從剛剛成年就在我們這個小縣城當了國企的工人,到現在即將退休,都沒月薪過萬。

所以你想月薪過萬?要麼你本地背景厚,要麼你學門好技術,要麼你提升能力,鑽營的能力也好,工作的能力也好。

滿足願望,天時地利人和是無可避免的。成功就是這麼艱辛。別指望餡餅能砸你頭上。想想吧,投胎的時候咱就沒被餡餅砸過,不然咱就不用在這兒問這問題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也很喜歡GAI的《虎山行》裡那句炸耳的歌詞:“一往無前虎山行,撥開雲霧見光明。”

投胎沒投好,政策達不到,年輕耽擱了,沒趕上好時代。

現在說這些,好聽是好聽,沒用啊。

要麼混吃等死,要麼,就站著再拼一把吧。

共勉。


2019.1.26大概率最後一次更新

我眼界不高,但你不能說我,說我我就急眼哼!

有些同志就是願意隨隨便便給人找不自在,讓人不舒服,你這不是損人不利己是啥。至此,能收到回覆的小可愛都是讓我滿意的,嘴裡全是火藥味兒的我就不管了。

一些吹逼的話我就不改了,您別太計較。計較也沒用,除了給我找不自在,你沒收到任何好處。

所以,某些愛找不自在的同志,別那麼多話!

最後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各位豬年大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