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邦斬蛇起義,平定天下,又約定“非劉氏者不王”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秦代不再有諸侯王,所以列侯之上就是皇帝。而漢代因為郡國並行,諸侯王又再度出現,所以列侯又位於諸侯王之下。日本學者西嶼定生認為漢代天子本人其實也屬於爵制秩序中的一員,西嶼定生把天子作為第一等級的貴族,諸侯王為第二等級,而列侯是第三等級。應該說,這個觀點是符合漢代皇權一元化支配手段的實際情況的。劉邦“白馬盟誓”規定了“非劉氏不王”,所以位於第三等級的列侯,就是非劉氏血親的異姓所能取得的最高爵位。蘇俊林老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根據西漢的印綬體系來觀察西漢的秩位體系,諸侯王為“金璽盩綬”,“徹侯金印紫綬”,而丞相也是“金印紫綬”,同樣得出了列侯位於第三等級的結論。

列侯在整個國家爵制結構中,屬於第三等級,那麼西漢時代的列侯內部還有沒有等級差異呢?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論功行賞之時,根據功臣的功勞大小定了十八侯第。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她命令丞相陳平“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這裡所說的“朝位”,其義不甚明確。有人說,這就說明同為列侯,但是卻有等級尊卑高低,蕭規曹隨中的蕭何曹參就有誰該位列第一的爭論。然而筆者覺得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從封戶來看,蕭何封八千戶,曹參卻達到了一萬六百戶。而在朝位上,蕭何卻位次第一。從封戶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定朝位”應該並非體現列侯的等級。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邦斬蛇起義,平定天下,又約定“非劉氏者不王”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秦代不再有諸侯王,所以列侯之上就是皇帝。而漢代因為郡國並行,諸侯王又再度出現,所以列侯又位於諸侯王之下。日本學者西嶼定生認為漢代天子本人其實也屬於爵制秩序中的一員,西嶼定生把天子作為第一等級的貴族,諸侯王為第二等級,而列侯是第三等級。應該說,這個觀點是符合漢代皇權一元化支配手段的實際情況的。劉邦“白馬盟誓”規定了“非劉氏不王”,所以位於第三等級的列侯,就是非劉氏血親的異姓所能取得的最高爵位。蘇俊林老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根據西漢的印綬體系來觀察西漢的秩位體系,諸侯王為“金璽盩綬”,“徹侯金印紫綬”,而丞相也是“金印紫綬”,同樣得出了列侯位於第三等級的結論。

列侯在整個國家爵制結構中,屬於第三等級,那麼西漢時代的列侯內部還有沒有等級差異呢?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論功行賞之時,根據功臣的功勞大小定了十八侯第。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她命令丞相陳平“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這裡所說的“朝位”,其義不甚明確。有人說,這就說明同為列侯,但是卻有等級尊卑高低,蕭規曹隨中的蕭何曹參就有誰該位列第一的爭論。然而筆者覺得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從封戶來看,蕭何封八千戶,曹參卻達到了一萬六百戶。而在朝位上,蕭何卻位次第一。從封戶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定朝位”應該並非體現列侯的等級。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呂后時期“定朝位”,並非列侯等級的體現

而且,自漢文帝開始,整個西漢一代,就再也沒有類似“定朝位”的列侯排序活動了。

應該說,西漢時期列侯之間確實沒有等級差異,已經成為學界的一個共識了。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漢制,列侯所食邑皆為侯國西京侯者,封戶有多少,所食或盡一縣,或止一鄉一亭,皆以侯國稱之。所食不過一鄉,皆別於縣,而自為侯國,恩有降殺,秩無尊卑也。”這裡錢大昕已經注意到,雖然列侯之間食邑雖然有差別,有些列侯只有一個鄉,但是這個鄉也會從原來的上級單位縣獨立出來,單獨成為一個侯國。所以,在西漢時期,無論食邑是鄉還是縣,列侯本身都是縣侯。嚴耕望先生也有和錢大昕類似的看法:“西漢列侯僅縣侯一等,或雖食僅一鄉,然皆離故縣而獨立;至於爵位,更無殊判也。”這裡嚴耕望先生所說的“更無殊判”,其含義和錢大昕所說的“秩無尊卑”是完全一樣的。

瞭解到西漢並無鄉侯,我們再來看本文開篇所說的《三國志》關於劉貞“陸城亭侯”的說法,就可以確定這確實是一個錯誤的記載。又據《地理志》,“涿郡無陸城,陸城中山國之屬縣也。”劉貞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所以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邦斬蛇起義,平定天下,又約定“非劉氏者不王”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秦代不再有諸侯王,所以列侯之上就是皇帝。而漢代因為郡國並行,諸侯王又再度出現,所以列侯又位於諸侯王之下。日本學者西嶼定生認為漢代天子本人其實也屬於爵制秩序中的一員,西嶼定生把天子作為第一等級的貴族,諸侯王為第二等級,而列侯是第三等級。應該說,這個觀點是符合漢代皇權一元化支配手段的實際情況的。劉邦“白馬盟誓”規定了“非劉氏不王”,所以位於第三等級的列侯,就是非劉氏血親的異姓所能取得的最高爵位。蘇俊林老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根據西漢的印綬體系來觀察西漢的秩位體系,諸侯王為“金璽盩綬”,“徹侯金印紫綬”,而丞相也是“金印紫綬”,同樣得出了列侯位於第三等級的結論。

列侯在整個國家爵制結構中,屬於第三等級,那麼西漢時代的列侯內部還有沒有等級差異呢?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論功行賞之時,根據功臣的功勞大小定了十八侯第。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她命令丞相陳平“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這裡所說的“朝位”,其義不甚明確。有人說,這就說明同為列侯,但是卻有等級尊卑高低,蕭規曹隨中的蕭何曹參就有誰該位列第一的爭論。然而筆者覺得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從封戶來看,蕭何封八千戶,曹參卻達到了一萬六百戶。而在朝位上,蕭何卻位次第一。從封戶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定朝位”應該並非體現列侯的等級。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呂后時期“定朝位”,並非列侯等級的體現

而且,自漢文帝開始,整個西漢一代,就再也沒有類似“定朝位”的列侯排序活動了。

應該說,西漢時期列侯之間確實沒有等級差異,已經成為學界的一個共識了。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漢制,列侯所食邑皆為侯國西京侯者,封戶有多少,所食或盡一縣,或止一鄉一亭,皆以侯國稱之。所食不過一鄉,皆別於縣,而自為侯國,恩有降殺,秩無尊卑也。”這裡錢大昕已經注意到,雖然列侯之間食邑雖然有差別,有些列侯只有一個鄉,但是這個鄉也會從原來的上級單位縣獨立出來,單獨成為一個侯國。所以,在西漢時期,無論食邑是鄉還是縣,列侯本身都是縣侯。嚴耕望先生也有和錢大昕類似的看法:“西漢列侯僅縣侯一等,或雖食僅一鄉,然皆離故縣而獨立;至於爵位,更無殊判也。”這裡嚴耕望先生所說的“更無殊判”,其含義和錢大昕所說的“秩無尊卑”是完全一樣的。

瞭解到西漢並無鄉侯,我們再來看本文開篇所說的《三國志》關於劉貞“陸城亭侯”的說法,就可以確定這確實是一個錯誤的記載。又據《地理志》,“涿郡無陸城,陸城中山國之屬縣也。”劉貞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所以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貞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關於西漢列侯內部並無等級差異,這個問題似乎可以收尾了,但是這裡似乎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漢書·馮參傳》:

“綏和中,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中山王見廢,故封王舅參為宜鄉侯,以慰王意。”

《漢書·何武傳》:

“武更為大司空,封汜鄉侯,食邑千戶。”

馮參和何武都是漢成帝時期的大臣,他們俱在西漢,為什麼又有“鄉侯”之名呢?其實這只是一種對於食邑為鄉的列侯的一種稱呼而已,就爵制而言,整個西漢是沒有鄉侯爵名的,更沒有縣侯和鄉侯的等級差異。這和東漢的鄉侯作為列侯等級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嚴耕望先生對此有過結論,“此所以各為等級,異於西漢也。”。但是,因為這種“鄉侯”的大量存在,又對東漢最終出現了制度上的鄉侯和亭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東漢等級明確的列侯制度

光武中興之後,東漢時代的列侯爵制基本承繼了西漢。但是列侯的等級差異,已經開始出現並被細化。前面我們說過,西漢的列侯都是縣侯,而東漢開始則出現了縣侯、鄉侯和亭侯三級,後來還進一步增加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最終將列侯的等級定格為五等。在本文的開篇,我們曾經引用《趙孝王傳》,指出漢光武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自此之後,將鄉、亭冠於爵名之中的記載就屢見於史籍之中。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邦斬蛇起義,平定天下,又約定“非劉氏者不王”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秦代不再有諸侯王,所以列侯之上就是皇帝。而漢代因為郡國並行,諸侯王又再度出現,所以列侯又位於諸侯王之下。日本學者西嶼定生認為漢代天子本人其實也屬於爵制秩序中的一員,西嶼定生把天子作為第一等級的貴族,諸侯王為第二等級,而列侯是第三等級。應該說,這個觀點是符合漢代皇權一元化支配手段的實際情況的。劉邦“白馬盟誓”規定了“非劉氏不王”,所以位於第三等級的列侯,就是非劉氏血親的異姓所能取得的最高爵位。蘇俊林老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根據西漢的印綬體系來觀察西漢的秩位體系,諸侯王為“金璽盩綬”,“徹侯金印紫綬”,而丞相也是“金印紫綬”,同樣得出了列侯位於第三等級的結論。

列侯在整個國家爵制結構中,屬於第三等級,那麼西漢時代的列侯內部還有沒有等級差異呢?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論功行賞之時,根據功臣的功勞大小定了十八侯第。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她命令丞相陳平“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這裡所說的“朝位”,其義不甚明確。有人說,這就說明同為列侯,但是卻有等級尊卑高低,蕭規曹隨中的蕭何曹參就有誰該位列第一的爭論。然而筆者覺得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從封戶來看,蕭何封八千戶,曹參卻達到了一萬六百戶。而在朝位上,蕭何卻位次第一。從封戶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定朝位”應該並非體現列侯的等級。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呂后時期“定朝位”,並非列侯等級的體現

而且,自漢文帝開始,整個西漢一代,就再也沒有類似“定朝位”的列侯排序活動了。

應該說,西漢時期列侯之間確實沒有等級差異,已經成為學界的一個共識了。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漢制,列侯所食邑皆為侯國西京侯者,封戶有多少,所食或盡一縣,或止一鄉一亭,皆以侯國稱之。所食不過一鄉,皆別於縣,而自為侯國,恩有降殺,秩無尊卑也。”這裡錢大昕已經注意到,雖然列侯之間食邑雖然有差別,有些列侯只有一個鄉,但是這個鄉也會從原來的上級單位縣獨立出來,單獨成為一個侯國。所以,在西漢時期,無論食邑是鄉還是縣,列侯本身都是縣侯。嚴耕望先生也有和錢大昕類似的看法:“西漢列侯僅縣侯一等,或雖食僅一鄉,然皆離故縣而獨立;至於爵位,更無殊判也。”這裡嚴耕望先生所說的“更無殊判”,其含義和錢大昕所說的“秩無尊卑”是完全一樣的。

瞭解到西漢並無鄉侯,我們再來看本文開篇所說的《三國志》關於劉貞“陸城亭侯”的說法,就可以確定這確實是一個錯誤的記載。又據《地理志》,“涿郡無陸城,陸城中山國之屬縣也。”劉貞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所以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貞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關於西漢列侯內部並無等級差異,這個問題似乎可以收尾了,但是這裡似乎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漢書·馮參傳》:

“綏和中,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中山王見廢,故封王舅參為宜鄉侯,以慰王意。”

《漢書·何武傳》:

“武更為大司空,封汜鄉侯,食邑千戶。”

馮參和何武都是漢成帝時期的大臣,他們俱在西漢,為什麼又有“鄉侯”之名呢?其實這只是一種對於食邑為鄉的列侯的一種稱呼而已,就爵制而言,整個西漢是沒有鄉侯爵名的,更沒有縣侯和鄉侯的等級差異。這和東漢的鄉侯作為列侯等級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嚴耕望先生對此有過結論,“此所以各為等級,異於西漢也。”。但是,因為這種“鄉侯”的大量存在,又對東漢最終出現了制度上的鄉侯和亭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東漢等級明確的列侯制度

光武中興之後,東漢時代的列侯爵制基本承繼了西漢。但是列侯的等級差異,已經開始出現並被細化。前面我們說過,西漢的列侯都是縣侯,而東漢開始則出現了縣侯、鄉侯和亭侯三級,後來還進一步增加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最終將列侯的等級定格為五等。在本文的開篇,我們曾經引用《趙孝王傳》,指出漢光武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自此之後,將鄉、亭冠於爵名之中的記載就屢見於史籍之中。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

《後漢書·西羌傳》:

“建光元年春,馬賢率兵召盧忽斬之,因放兵擊其種人,首虜二千餘人……璽書封賢安亭侯,食邑千戶……順帝永建元年……進封賢都鄉侯。”

《後漢書·董卓傳》:

“時眾軍敗退,唯卓全師而還,屯於扶風,封斄鄉侯,邑千戶……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尋進卓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從這兩段記載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馬賢因為軍功從亭侯“進封”為鄉侯;董卓專權以後,也“更封”為縣侯級別的郿侯,自然也高於其之前的“斄鄉侯”。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東漢時期的列侯內部等級差異已經實際出現,並按照“縣、鄉、亭”遞降。不僅如此,後來又出現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按照嚴耕望先生的研究,都鄉侯等級介於縣侯和鄉侯之間,而都亭侯的等級則介於鄉侯和亭侯之間。那麼,為什麼列侯爵制會在東漢時代出現等級差異,並被進一步細化呢?筆者認為可能和東漢的政治現實以及西漢的列侯爵制實際運行情況有關。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邦斬蛇起義,平定天下,又約定“非劉氏者不王”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秦代不再有諸侯王,所以列侯之上就是皇帝。而漢代因為郡國並行,諸侯王又再度出現,所以列侯又位於諸侯王之下。日本學者西嶼定生認為漢代天子本人其實也屬於爵制秩序中的一員,西嶼定生把天子作為第一等級的貴族,諸侯王為第二等級,而列侯是第三等級。應該說,這個觀點是符合漢代皇權一元化支配手段的實際情況的。劉邦“白馬盟誓”規定了“非劉氏不王”,所以位於第三等級的列侯,就是非劉氏血親的異姓所能取得的最高爵位。蘇俊林老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根據西漢的印綬體系來觀察西漢的秩位體系,諸侯王為“金璽盩綬”,“徹侯金印紫綬”,而丞相也是“金印紫綬”,同樣得出了列侯位於第三等級的結論。

列侯在整個國家爵制結構中,屬於第三等級,那麼西漢時代的列侯內部還有沒有等級差異呢?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論功行賞之時,根據功臣的功勞大小定了十八侯第。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她命令丞相陳平“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這裡所說的“朝位”,其義不甚明確。有人說,這就說明同為列侯,但是卻有等級尊卑高低,蕭規曹隨中的蕭何曹參就有誰該位列第一的爭論。然而筆者覺得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從封戶來看,蕭何封八千戶,曹參卻達到了一萬六百戶。而在朝位上,蕭何卻位次第一。從封戶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定朝位”應該並非體現列侯的等級。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呂后時期“定朝位”,並非列侯等級的體現

而且,自漢文帝開始,整個西漢一代,就再也沒有類似“定朝位”的列侯排序活動了。

應該說,西漢時期列侯之間確實沒有等級差異,已經成為學界的一個共識了。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漢制,列侯所食邑皆為侯國西京侯者,封戶有多少,所食或盡一縣,或止一鄉一亭,皆以侯國稱之。所食不過一鄉,皆別於縣,而自為侯國,恩有降殺,秩無尊卑也。”這裡錢大昕已經注意到,雖然列侯之間食邑雖然有差別,有些列侯只有一個鄉,但是這個鄉也會從原來的上級單位縣獨立出來,單獨成為一個侯國。所以,在西漢時期,無論食邑是鄉還是縣,列侯本身都是縣侯。嚴耕望先生也有和錢大昕類似的看法:“西漢列侯僅縣侯一等,或雖食僅一鄉,然皆離故縣而獨立;至於爵位,更無殊判也。”這裡嚴耕望先生所說的“更無殊判”,其含義和錢大昕所說的“秩無尊卑”是完全一樣的。

瞭解到西漢並無鄉侯,我們再來看本文開篇所說的《三國志》關於劉貞“陸城亭侯”的說法,就可以確定這確實是一個錯誤的記載。又據《地理志》,“涿郡無陸城,陸城中山國之屬縣也。”劉貞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所以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貞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關於西漢列侯內部並無等級差異,這個問題似乎可以收尾了,但是這裡似乎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漢書·馮參傳》:

“綏和中,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中山王見廢,故封王舅參為宜鄉侯,以慰王意。”

《漢書·何武傳》:

“武更為大司空,封汜鄉侯,食邑千戶。”

馮參和何武都是漢成帝時期的大臣,他們俱在西漢,為什麼又有“鄉侯”之名呢?其實這只是一種對於食邑為鄉的列侯的一種稱呼而已,就爵制而言,整個西漢是沒有鄉侯爵名的,更沒有縣侯和鄉侯的等級差異。這和東漢的鄉侯作為列侯等級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嚴耕望先生對此有過結論,“此所以各為等級,異於西漢也。”。但是,因為這種“鄉侯”的大量存在,又對東漢最終出現了制度上的鄉侯和亭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東漢等級明確的列侯制度

光武中興之後,東漢時代的列侯爵制基本承繼了西漢。但是列侯的等級差異,已經開始出現並被細化。前面我們說過,西漢的列侯都是縣侯,而東漢開始則出現了縣侯、鄉侯和亭侯三級,後來還進一步增加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最終將列侯的等級定格為五等。在本文的開篇,我們曾經引用《趙孝王傳》,指出漢光武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自此之後,將鄉、亭冠於爵名之中的記載就屢見於史籍之中。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

《後漢書·西羌傳》:

“建光元年春,馬賢率兵召盧忽斬之,因放兵擊其種人,首虜二千餘人……璽書封賢安亭侯,食邑千戶……順帝永建元年……進封賢都鄉侯。”

《後漢書·董卓傳》:

“時眾軍敗退,唯卓全師而還,屯於扶風,封斄鄉侯,邑千戶……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尋進卓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從這兩段記載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馬賢因為軍功從亭侯“進封”為鄉侯;董卓專權以後,也“更封”為縣侯級別的郿侯,自然也高於其之前的“斄鄉侯”。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東漢時期的列侯內部等級差異已經實際出現,並按照“縣、鄉、亭”遞降。不僅如此,後來又出現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按照嚴耕望先生的研究,都鄉侯等級介於縣侯和鄉侯之間,而都亭侯的等級則介於鄉侯和亭侯之間。那麼,為什麼列侯爵制會在東漢時代出現等級差異,並被進一步細化呢?筆者認為可能和東漢的政治現實以及西漢的列侯爵制實際運行情況有關。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董卓的郿侯是縣侯,高於鄉侯

東漢王朝是一個由地主豪強和世家大族為統治基礎,建立起來的政權。在東漢建立以後,地主豪強和世家大族的經濟實力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隨著他們的經濟地位的抬升,必然會開始尋求相應的政治地位。由於西漢武帝之後侯國基本都是以縣立國,東漢時代在授予爵位的時候就只能在縣級以下來進行。在現實政治需求和歷史傳統的共同作用下,基於西漢食鄉,食亭的列侯制度最終發展成為東漢時代等級明確的五級列侯爵制

應該說,東漢時期的列侯等級的明確,並被進一步細化,其實就是源自西漢的列侯爵制不斷髮展和規範的結果,體現的則是授封列侯者的功勳大小,以及與天子之間的親疏關係。

"

《三國志》被譽為千秋良史,但是依然白璧微瑕,有一些錯誤或者不準確的地方。造成這些各種各樣錯誤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些是因為材料的缺失或者記載的牴牾,這並不妨礙《三國志》的史料價值和史學地位。但是,這其中有一處錯誤,卻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似乎陳壽不應該有如此的低級錯誤,這就是關於劉備出身的記載。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三國志》這個記載有著明顯的問題

《三國志·先主傳》: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這裡關於劉備先祖劉貞的爵位“陸城亭侯”,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西漢並沒有亭侯,只有縣侯。俞正變在《癸巳類稿》裡說:“特其爵名鄉侯、亭侯,則實始於光武。《趙孝王傳》建武三十年有此名也。”雖然亭侯縣侯都屬於列侯的一種,但是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的事了。那麼,縣侯、亭侯和鄉侯,這三種侯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問題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亭侯”的出現已經是東漢時代的事了

一、漢代列侯的起源

現在談起漢代的列侯制度,一般都認為是直接繼承於秦代的二十等爵制。而秦代的二十等爵制,又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西周是一個宗法社會,等級極其森嚴。這種等級上的嚴格界限,不僅僅體現在平民和貴族之間,即使在貴族的內部,也同樣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周代的諸侯被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國語·周語上》:

“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

《漢書·地理志》裡對五等爵的土地佔有情況,還做了進一步的介紹。“周爵五等,而土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滿為附庸,蓋千八百國。”然而,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諸侯強大,漸漸有壓倒周天子的趨勢,以宗法血緣關係作為準則的五等爵制,其政治功能自然就開始逐步喪失。秦國推行軍功獎勵機制,不管是什麼身份,貴族也好,庶人也好,甚至是奴隸,只要有軍功都可以被賜予爵位。在秦國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秦二十等爵制也伴隨著這個漫長的過程逐漸成型了,而秦二十等爵制就是漢代二十等爵制的直接來源

隨著秦並天下,分封制被郡縣制所取代,西周的五等爵制也就此消失,但是從五等爵制母體孕育出的秦漢列侯制,卻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秦二十等爵制是在秦並天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從上面對列侯制發展歷史的簡短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漢代的列侯在本質和實際內容上,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緊密的歷史聯繫,西周時期的五等爵制可以被看做是漢代列侯的起源

《漢書·百官公卿表》: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徹侯金印紫緩,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

從這份關於秦二十等爵制完整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列侯屬於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一級。在秦代,列侯的名字其實是徹侯,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因為避諱改名為列侯,本文只討論列侯的等級問題

二、西漢列侯爵的等級並無差異

前文我們談到,西周爵制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法社會下的等級體現。而漢代爵制雖然在實際內容上,和西周爵制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爵制用以體現等級秩序這個功能,依然傳承了西周爵制的精神。列侯作為西漢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一級,顯然就具有維護統治階層的秩序這個性質。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邦斬蛇起義,平定天下,又約定“非劉氏者不王”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秦代不再有諸侯王,所以列侯之上就是皇帝。而漢代因為郡國並行,諸侯王又再度出現,所以列侯又位於諸侯王之下。日本學者西嶼定生認為漢代天子本人其實也屬於爵制秩序中的一員,西嶼定生把天子作為第一等級的貴族,諸侯王為第二等級,而列侯是第三等級。應該說,這個觀點是符合漢代皇權一元化支配手段的實際情況的。劉邦“白馬盟誓”規定了“非劉氏不王”,所以位於第三等級的列侯,就是非劉氏血親的異姓所能取得的最高爵位。蘇俊林老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他根據西漢的印綬體系來觀察西漢的秩位體系,諸侯王為“金璽盩綬”,“徹侯金印紫綬”,而丞相也是“金印紫綬”,同樣得出了列侯位於第三等級的結論。

列侯在整個國家爵制結構中,屬於第三等級,那麼西漢時代的列侯內部還有沒有等級差異呢?

經過四年的楚漢相爭,劉邦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論功行賞之時,根據功臣的功勞大小定了十八侯第。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她命令丞相陳平“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這裡所說的“朝位”,其義不甚明確。有人說,這就說明同為列侯,但是卻有等級尊卑高低,蕭規曹隨中的蕭何曹參就有誰該位列第一的爭論。然而筆者覺得此說難以成立,因為從封戶來看,蕭何封八千戶,曹參卻達到了一萬六百戶。而在朝位上,蕭何卻位次第一。從封戶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定朝位”應該並非體現列侯的等級。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呂后時期“定朝位”,並非列侯等級的體現

而且,自漢文帝開始,整個西漢一代,就再也沒有類似“定朝位”的列侯排序活動了。

應該說,西漢時期列侯之間確實沒有等級差異,已經成為學界的一個共識了。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漢制,列侯所食邑皆為侯國西京侯者,封戶有多少,所食或盡一縣,或止一鄉一亭,皆以侯國稱之。所食不過一鄉,皆別於縣,而自為侯國,恩有降殺,秩無尊卑也。”這裡錢大昕已經注意到,雖然列侯之間食邑雖然有差別,有些列侯只有一個鄉,但是這個鄉也會從原來的上級單位縣獨立出來,單獨成為一個侯國。所以,在西漢時期,無論食邑是鄉還是縣,列侯本身都是縣侯。嚴耕望先生也有和錢大昕類似的看法:“西漢列侯僅縣侯一等,或雖食僅一鄉,然皆離故縣而獨立;至於爵位,更無殊判也。”這裡嚴耕望先生所說的“更無殊判”,其含義和錢大昕所說的“秩無尊卑”是完全一樣的。

瞭解到西漢並無鄉侯,我們再來看本文開篇所說的《三國志》關於劉貞“陸城亭侯”的說法,就可以確定這確實是一個錯誤的記載。又據《地理志》,“涿郡無陸城,陸城中山國之屬縣也。”劉貞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所以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劉貞很可能是封的中山國的陸城縣侯

關於西漢列侯內部並無等級差異,這個問題似乎可以收尾了,但是這裡似乎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漢書·馮參傳》:

“綏和中,立定陶王為皇太子,以中山王見廢,故封王舅參為宜鄉侯,以慰王意。”

《漢書·何武傳》:

“武更為大司空,封汜鄉侯,食邑千戶。”

馮參和何武都是漢成帝時期的大臣,他們俱在西漢,為什麼又有“鄉侯”之名呢?其實這只是一種對於食邑為鄉的列侯的一種稱呼而已,就爵制而言,整個西漢是沒有鄉侯爵名的,更沒有縣侯和鄉侯的等級差異。這和東漢的鄉侯作為列侯等級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嚴耕望先生對此有過結論,“此所以各為等級,異於西漢也。”。但是,因為這種“鄉侯”的大量存在,又對東漢最終出現了制度上的鄉侯和亭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東漢等級明確的列侯制度

光武中興之後,東漢時代的列侯爵制基本承繼了西漢。但是列侯的等級差異,已經開始出現並被細化。前面我們說過,西漢的列侯都是縣侯,而東漢開始則出現了縣侯、鄉侯和亭侯三級,後來還進一步增加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最終將列侯的等級定格為五等。在本文的開篇,我們曾經引用《趙孝王傳》,指出漢光武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自此之後,將鄉、亭冠於爵名之中的記載就屢見於史籍之中。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建武三十年是列侯劃分為縣鄉亭之始

《後漢書·西羌傳》:

“建光元年春,馬賢率兵召盧忽斬之,因放兵擊其種人,首虜二千餘人……璽書封賢安亭侯,食邑千戶……順帝永建元年……進封賢都鄉侯。”

《後漢書·董卓傳》:

“時眾軍敗退,唯卓全師而還,屯於扶風,封斄鄉侯,邑千戶……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尋進卓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從這兩段記載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馬賢因為軍功從亭侯“進封”為鄉侯;董卓專權以後,也“更封”為縣侯級別的郿侯,自然也高於其之前的“斄鄉侯”。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東漢時期的列侯內部等級差異已經實際出現,並按照“縣、鄉、亭”遞降。不僅如此,後來又出現了都鄉侯和都亭侯。按照嚴耕望先生的研究,都鄉侯等級介於縣侯和鄉侯之間,而都亭侯的等級則介於鄉侯和亭侯之間。那麼,為什麼列侯爵制會在東漢時代出現等級差異,並被進一步細化呢?筆者認為可能和東漢的政治現實以及西漢的列侯爵制實際運行情況有關。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董卓的郿侯是縣侯,高於鄉侯

東漢王朝是一個由地主豪強和世家大族為統治基礎,建立起來的政權。在東漢建立以後,地主豪強和世家大族的經濟實力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隨著他們的經濟地位的抬升,必然會開始尋求相應的政治地位。由於西漢武帝之後侯國基本都是以縣立國,東漢時代在授予爵位的時候就只能在縣級以下來進行。在現實政治需求和歷史傳統的共同作用下,基於西漢食鄉,食亭的列侯制度最終發展成為東漢時代等級明確的五級列侯爵制

應該說,東漢時期的列侯等級的明確,並被進一步細化,其實就是源自西漢的列侯爵制不斷髮展和規範的結果,體現的則是授封列侯者的功勳大小,以及與天子之間的親疏關係。

從《三國志》中一則錯誤記載說起,漫談兩漢列侯制度中的等級

琅琊有武鄉縣,所以武鄉侯一般被認為是縣侯

結論

我們從《三國志》關於劉備先祖劉貞“陸城亭侯”這一記載入手,先簡單回顧了漢代列侯制度的起源。並對西漢時代的列侯制度的等級問題進行考察,發現西漢的列侯都是縣侯,其內部並沒有等級差異,確定了在西漢是沒有“亭侯”的,從而進一步確認了陳壽的“陸城亭侯”之說,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列侯等級的明確劃分,並進一步細化則是在東漢時代,它由西漢的食鄉亭發展而來,並最終在漢光武帝時期得到了確立,並作為皇權的附屬和政治統治手段而長久存在了下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