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石虎去世之後,整個北方一分為三,分別是西北、河北和中原。

西北地區以杜洪(長安)、苻洪(枋頭)和姚弋仲(灄頭)三大實力派為主,苻洪最終統一西北,建立前秦帝國。

河北地區以慕容儁(薊城)、石閔(鄴城)和石祗(襄國)三大實力派為主,慕容儁最終統一河北,建立前燕帝國。

很多人說枋頭和灄頭都在關東,所以不能算在西北戰場。但苻洪和姚弋仲的重心一直都是攻略西北,所以我把苻洪和姚弋仲歸類於西北實力派。

中原地區的情況比較複雜,因為中原是四戰之地,幾乎所有實力派都與中原有所牽扯。最終的結果也很明確:西北、河北和江南三大勢力集團各佔一部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角逐之後,逐漸形成了前秦帝國(苻氏)佔據西北,前燕帝國(慕容氏)佔據河北,東晉帝國(司馬氏)佔據江南的三足鼎立格局,其它實力派只能在三股力量之間投機。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苻氏和姚氏一直是西北的地頭蛇,無論北方的統治者是劉淵父子還是劉曜,是石勒還是石虎,苻氏和姚氏的代表人物(苻洪、姚弋仲)都可以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是在石虎統治期間,苻氏和姚氏從西北遷入了內地。

石虎去世之後,苻氏和姚氏都想重返西北。為什麼?可不僅僅是想返回故鄉,而是希望以西北為依託,進而逐鹿中原,因為秦和漢都是立足西北進去中原,進而一統一天下。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他們無力在河北爭霸,因為當時的河北已經由三大實力派瓜分,強行插足難度太大。

當時的西北異常空虛,為後趙帝國坐鎮西北的是樂平王石沛,但他在皇族內訌中被石遵挾持到了河北;而代替石沛坐鎮西北的高級將領王朗,此刻也已率軍前往河北戰場爭霸。頂替王朗坐鎮西北的是杜洪,杜洪只是王朗手下的一個司馬,無論是資歷還是實力,杜洪都差了許多,根本不足以控制西北的局勢。

吃柿子挑軟的捏,苻氏和姚氏都瞧不起杜洪,認為自己只要殺回去,就能一舉控制西北。

但一山不容二虎,苻氏和姚氏都想攻略西北,就必須想辦法解決對方。所以在進入西北之前,苻氏和姚氏就進行了一場決戰,結果是苻氏棋高一著,率先進入西北;姚氏功敗垂成,只能留在中原撿漏。

苻氏打敗姚氏之後,任命南安人雷弱兒為輔國將軍,安定人樑楞為前將軍兼左長史;馮翊人魚遵為右將軍兼右長史;京兆人段陵為左將軍兼左司馬,天水人趙俱,隴西人牛夷和北地人辛牢為從事中郎,氐族首領毛貴為單于元輔。

從苻氏重用的這些人的籍貫和民族可以看出:他們應該都是西北利益集團的代表人物,這給苻氏進入西北創造了足夠的社會基礎。換言之:只要苻氏能夠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就可以順利地控制廣闊的西北地區。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但就在苻氏摩拳擦掌,準備在西北大幹一場的時候,苻氏的族長苻洪卻被降將麻秋毒死了。苻洪的兒子苻健為父報仇之後,成為苻氏家族的新一代族長。

秋說洪西都長安,洪深然之。既而秋因宴鴆洪,將並其眾,世子健收而斬之。——《晉書》·卷一百十二·載記第十二

苻洪被毒死,苻健上位,他獲得了弟弟苻雄(符堅的父親)和堂兄苻菁的支持,卻沒有像石氏那樣內訌。因為他們此時還沒有成功掌控西北,還沒有內鬥的資本。

但也正是由於沒有內訌,在支持苻健上位之後,苻雄和苻菁的地位獲得了極大的提升。苻氏進入西北後,苻雄和苻菁一直都是獨當一面的大軍統帥。

苻氏齊心協力,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成功統一西北,並建立了前秦帝國。而在苻健去世之後,這場被推遲的內訌還是爆發了:苻菁被殺,苻雄的兒子苻堅成為皇帝,苻健的兒子被殺光。

在此後的三十年時間裡,前秦帝國一直在擴張。直到淝水之戰前夕,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前秦帝國可以統一天下,但苻堅最終兵敗淝水,前秦帝國也在瞬間崩潰。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慕容氏是鮮卑族,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的人物慕容復就是這個家族的後裔。

慕容氏一直都是東北的地頭蛇,與慕容氏實力相當的還有段氏和宇文氏。三家一直在東北你爭我奪,直到石虎執政時期,慕容氏才統一東北地區。

石虎去世之後,石氏皇族為權力大打出手。慕容氏眼看河北地區一片混亂,立刻決定南下爭奪河北控制權。當強大的慕容氏進入河北之後,石氏皇族卻沒有聯手禦敵的打算,反而鬥得更起勁了。

即使在後趙全盛之時,石虎親自率軍事主力都被慕容氏打得大敗而回。現在的後趙帝國一片混亂,慕容氏想征服這片混亂地區,應該不會有太多懸念。

但慕容氏遇到了和苻氏差不多的情況:就在石虎去世前半年,慕容家族的首腦慕容皝去世了。

慕容皝留下的軍政資源足夠強大,憑這種資本打敗石氏殘餘力量應該不難。但就如石虎去世之後,石氏皇族立刻開始內訌一樣。如果慕容皝去世之後,慕容氏也立刻開始內訌,那慕容氏對陣石氏就難言勝敗了。

可問題是:慕容皝去世之後,慕容氏卻沒有內鬥。這種現象在整個兩晉南北朝時期都是罕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慕容皝去世之後,他的三個兒子最有影響力,分別是慕容儁、慕容恪和慕容垂。

慕容儁是慕容皝指定的接班人,但從人格魅力和軍政才能上看,他不如慕容恪。慕容皝雖然指定慕容儁為接班人,卻給慕容儁留下了遺言:“中原尚未平定,正是依靠賢人豪傑經綸世事之時。你的四弟慕容恪智勇雙全,才能足以任重,你要將國政託付給他,以完成我的志向!”慕容皝在遺言裡把話說得這麼明白,慕容恪自然有足夠的機會攬權。

皝將終,謂俊曰:“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濟,汝其委之。”及俊嗣位,彌加親任。——《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

慕容儁雖然是慕容皝指定的接班人,但慕容皝最疼愛的卻是五兒子慕容垂,也曾一度希望慕容垂可以當自己的接班人。而且從征伐河北的戰爭過程來看,慕容垂的軍政才能顯然也不可小覷。雖然慕容垂最終沒能成為接班人,但他在家族中依然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老父親病逝,三個實力強大的兒子誰都不是善茬。從表面上看,慕容氏爆發內訌的概率一點也不比石氏低。尤其是在兩晉南北朝那個奇葩遍地的年代,家族內訌不是什麼大新聞,不內訌才是新鮮事。

慕容氏的三兄弟沒有內訌,我們需要尋找一下原因。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先看客觀環境:如果有強大的外敵威脅,家族內部就有很大的概率聯手對抗外敵。雖然石氏沒能做到這一點,但苻氏和姚氏都做到了這一點。

可在南下河北之前,慕容氏一直在經營東北。那是一塊相對獨立的區域,並沒有強大的外敵能夠威脅慕容氏,所以這一條不能成立。

再看主觀原因:慕容恪絕對有資格當亂臣賊子,因為他的實力、能力、資歷和地位都是上上之選,但慕容恪似乎一直對接班人的寶座視而不見。

從史料來看,慕容恪有著近乎完美的形象。他總能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作為下屬,他會站在上司的角度思考問題;作為上司,他又會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作為統帥,他會站在普通士兵的角度思考問題;作為統治者,他會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

正是因為慕容恪擁有這種近乎完美的形象,所以他們兄弟之間就有了足夠的緩衝空間。

有慕容恪存在,慕容垂面對慕容儁的緊逼,就不會產生輕舉妄動的念頭,因為他相信慕容恪會主持公道。慕容儁如果緊逼慕容垂,就等於把慕容垂推向了慕容恪一邊。以慕容恪的實力、能力、資歷和地位,再加上慕容垂的相助,慕容儁恐怕就只有靠邊站了。

根據主觀原因,我做出一個判斷:慕容皝去世之後,慕容三兄弟之所以沒有內訌,主要原因就是慕容恪的存在。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如果慕容恪想做接班人,就一定會想辦法收拾慕容儁;慕容儁不甘受制,就一定會想辦法反擊慕容恪;兩位兄長大打出手,慕容垂可能偏幫一位兄長打敗另外一位兄長,然後兄弟二人進行最終的決賽;也有可能坐山觀虎鬥,等兩位兄長打得差不多了,再出手收拾殘局。

但也正是因為慕容恪擁有近乎完美的形象,所以他在爭奪權勢之時,從來都是適可而止,絕不會給世人留下貪婪和不忠的印象。我相信:慕容儁對慕容恪一定充滿了猜忌,但表面上卻依然能與慕容恪緊密合作。

慕容垂雖然受寵,但他比起慕容恪還是要弱一些。慕容恪沒有動手,慕容垂也不會有什麼機會。

慕容恪這種形象是不是刻意營造的?我不知道。但事實是:如果慕容恪刻意營造了這樣一種形象,就等於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當家族處於上升階段之時,在家族還有機會維持穩定、和睦的背景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絕不會冒險內訌。只有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充分估計爭權奪利的難度;只有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充分估計家族團結的利益。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在我看來:慕容恪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足以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的優秀人物。

慕容恪當然很了不起,但慕容儁和慕容垂也值得一提。如果慕容儁因為恐懼而率先向弟弟們發難,如果慕容垂因為貪婪而率先向慕容儁發難,慕容恪還能否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呢?不好說。

正如諸葛亮在蜀國大權獨攬,如果劉禪沒完沒了地給諸葛亮使絆子,諸葛亮還能否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呢?不好說。

在劉備和諸葛亮的影響下,劉禪剋制住了自己的恐懼和貪婪。我們應該肯定諸葛亮的優秀,但也不能忘記劉禪的剋制與容忍。

在慕容恪的影響下,慕容儁和慕容垂剋制住了自己的恐懼和貪婪。我們應該肯定慕容恪的優秀,但也不能忘記慕容儁和慕容垂的剋制與容忍。

諸葛在世,周公復生:慕容恪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