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寵妃,為其生下四女,開創皇子為庶母守孝的先河

明朝 朱元璋 朱橚 歷史 明清史話 明清史話 2017-08-28

朱元璋寵妃,為其生下四女,開創皇子為庶母守孝的先河

導讀:成穆貴妃(1343-1374),孫氏,陳州人,其父為當時的士族和卿,兄長為孫藩,後為元帥馬世熊收為義女。

孫氏年幼時,父親為了謀官,便帶著她的生母晁氏,去往常州定居。在元末兵荒馬亂的時候,她的父母相繼去世,只留下她與二哥相依為命,孫氏還有一個長兄孫瑛外出遠遊,一直未歸。而當時戰火殃及常州,年僅十三歲的孫氏便不得不隨著她的二哥前往江都一代逃難,但是江都城淪陷,戰亂之中,作為孫氏當時唯一依靠的二哥在戰亂中不幸被殺。十三歲的孫氏孤苦無依,舉目無親,又在戰亂之時,如何能生存下去。青軍元帥馬世熊將得之,育為義女。而孫氏為何能得到馬世熊的青睞,令人不能得知。

朱元璋寵妃,為其生下四女,開創皇子為庶母守孝的先河

孫氏十八歲的時候,被朱元璋納為妾侍,而這距離孫氏被馬世熊收為義女不過五年時間。在史料中,對這段有所記載:上求有容德者納宮中,人或以妃告,及按果然,遂納之。妃敏慧端麗而嫻禮法,言動皆中矩。高後嘗謂上曰:“古賢女也。”這五年內,即使孫氏再怎麼聰慧好學,不過當時是一個十三歲的小丫頭,何況自幼便在兵荒馬亂中逃生,如何能夠端莊有禮?怕是馬應熊專門的培訓,之後在向朱元璋透露口風,將孫氏獻於朱元璋,來得到庇護罷了。因而便可以如此猜測,當初孫氏能夠被馬應熊收為義女,孫氏的貌美自然無可辯駁,而被收為義女自然是順勢而為之。

朱元璋寵妃,為其生下四女,開創皇子為庶母守孝的先河

洪武元年(1368年),在朱元璋登基時,二十五歲的孫氏被冊封為貴妃,位於眾妃之上。而在後宮之內。作為僅次於皇后的貴妃,孫氏與馬後共同管理後宮,馬後以慈,孫氏以法。二者相互彌補,也不能不說是一種相互的競爭,而孫氏曾相繼為朱元璋生下四女,其所受的寵愛在朱元璋的後宮中可謂只此一例。

朱元璋寵妃,為其生下四女,開創皇子為庶母守孝的先河

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孫氏去世,終年三十四歲。朱元璋對於孫氏的去世十分悲傷,賜其諡號為成穆,因為孫氏沒有生下過皇子,朱元璋甚至命令周王朱橚為孫氏服孝三年,太子和其他皇子也要根據情況為她守孝。而皇子為庶母守孝的先河,也從她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