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錦大戰丨明清最後的大決戰,13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

明朝 洪承疇 崇禎 軍事歷史 陸軍 戰爭藝術001 2018-11-28

1

明朝是中國古代火器的集大成者,明軍的火器裝備在中國古代也是首屈一指,在明軍裝備的諸多火器中,最耀眼的莫過於後來居上的紅夷大炮

海灣戰爭戰斧巡航導彈一戰成名一樣,紅夷大炮在明清戰爭中逆天表現,也使得這種舶來品威名遠揚,進而奠定了紅夷大炮在此後兩百多年裡無可撼動的“神威無敵大將軍”地位。

鬆錦大戰丨明清最後的大決戰,13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

紅夷大炮是16世紀初歐洲製造的前裝滑膛加農炮,最初是軍艦上的艦載火炮。與中國本土生產火炮(大口徑火銃)相比,紅夷大炮炮管更長(3米左右),管壁更厚(口徑110-130毫米),並且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

此外,紅夷大炮還可以以炮耳為軸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同時設有準星照門,可以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先進的技術,自然會產生更強大的威力。中國傳統鐵銃的射程一般是二三裡,紅夷大炮可輕鬆打到七八里之外,最遠甚至能打到十里遠。並且射速更快,射擊精度更準。

在很多反映明清兩朝戰爭的影視劇中,大家常常能看到紅夷大炮的身影,大炮一響,地動山搖,爆炸一片,人仰馬翻——這其實是扯淡,紅夷大炮轟擊時不會產生爆炸,就像武林高手拼內力時不會產生爆炸一樣。

紅夷大炮發射的炮彈有兩種,一種是實心彈,是用石、鐵、鉛等材料製成的球體,通過高速飛行的彈丸打擊目標;一種是霰彈,即炮彈由數斤鉛鐵小丸構成,也有裝填碎石的,射擊時如天女散花,一打一大片。

此外,作為艦載炮時,紅夷大炮也發射鏈彈(用鐵鏈將兩顆小炮彈串聯),破壞敵艦的桅杆和風帆。

不論是實心彈、霰彈還是鏈彈,它們裡面都沒有裝火藥,不會落地爆炸。落地爆炸的開花彈要等到19世紀才會大規模出現在戰場上。

明軍對付後金軍隊往往是憑堅城以用大炮,這種戰法說白了就是將後金軍隊引入城頭火炮射程範圍之內,然後遠的用實心彈轟擊,近的用霰彈掃射。

面對密集衝鋒的敵人,高速飛行的鐵球射過去,猶如一道鐵犁,能在敵人的陣中耕出一道血肉之路,如果打在堅硬的地面,鐵球還能形成跳彈,到處飛濺。被打中的人,肢骸亂飛,腦漿迸裂,血肉模糊,死狀可怖。即使被彈丸擦傷,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十有八九也是會死的。

所以即使是實心彈,一炮也能砸死十幾二十人,在拿破崙戰爭時代,一炮砸死幾十人也是常見的事。物理殺傷是其次,更恐怖的是精神殺傷。

面對紅夷大炮,無論你武功多高、鎧甲多厚,一炮過來都玩完,與一般的刀砍槍刺不同,紅夷大炮的炮彈中頭頭爆裂,中四肢四肢飛濺,中身體身體分屍,慘烈程度類似手撕鬼子

在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數次狂略後,後金痛定思痛,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仿製紅夷大炮。1631年,後金利用俘虜的漢人工匠成功仿製出了紅夷大炮,並創造了“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對火炮的不同部位進行復雜的退火、淬火處理,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

1633年,原明軍將領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投靠後金,為後金帶去了大量紅衣大炮、優秀炮手以及鑄炮工匠,第二年,後金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專門的炮兵部隊。此後,後金的火炮質量和數量開始反超明軍,並在野戰和攻城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

言歸正傳,再說鬆錦大戰。

錦州被包圍後,崇禎皇帝深感事態嚴重,隨即命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及副將以下官員二百餘名,步騎13萬,火速馳援錦州。

崇禎皇帝的意思是,要玩就玩大的,徹底改變關外局面。

於是,九邊重鎮的精銳被抽調一空,能征善戰的將領盡數出征。

8名總兵是什麼概念?明末總兵是鎮守地方的最高軍事長官,類似於今天的軍區司令,全國不超過20個。

擺出這陣仗,明顯就是在玩命,在賭國運。

鬆錦大戰丨明清最後的大決戰,13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

1641年春,洪承疇率軍出征了,他沒有立即殺向錦州解圍,而是把大軍駐紮在寧遠,窺探錦州方面的勢態。

鑑於薩爾滸之戰明軍分兵被各個擊破的教訓,洪承疇將13萬大軍緊緊的集中在一起,採取“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且戰且守,勿輕浪戰”的戰略,企圖將清軍逼走攆走。

這是一種最穩妥的打法,可以說是萬無一失,無論滿清的野戰多厲害,也不可能在佔據地利優勢的13萬重兵面前討到什麼便宜,13萬大軍步步為營,清軍要麼攻擊明軍陣地,要麼滾蛋。

從軍事上講,洪承疇的戰略雖然保守,但是基本沒錯。這13萬大軍是大明帝國最後一支機動野戰部隊,不容有失,所以應該穩紮穩打,只要逼迫清軍放棄錦州,就是勝利。

兵部尚書陳新甲反對洪承疇的戰略。

陳新甲:不能只考慮軍事問題,還要考慮政治經濟問題。13萬大軍集結關外,九邊重鎮為之一空,如果清軍趁虛翻牆而入怎麼辦?這樣的政治災難你想過沒呢?此外,13萬大軍長期駐屯關外,每天人吃馬嚼,耗費糧草無數,大明帝國財政都快破產了,根本經不起這種消耗。所以,必須速戰速決!

鬆錦大戰丨明清最後的大決戰,13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

兩邊意見相左,問題自然就到了崇禎皇帝這裡。

很明顯,這是一個兩難問題,而對崇禎皇帝而言,他的一生都在被無數個兩難問題困擾。

三餉徵不徵?不徵,沒錢解決內憂外患,徵,官逼民反,造反更甚。

議不議和?不議和,明顯打不過,議和,沒面子被罵死。

遷不遷都?不遷,等死,遷,拋棄宗廟社稷、偏安一隅,被罵死。

令人遺憾的是,崇禎並不善於解決兩難問題:嗯,洪愛卿的戰略很穩妥,啊,陳愛卿思慮更周全,怎麼辦呢?崇禎看了看自己的補丁衣服,決定支持陳新甲。

於是,陳新甲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前往寧遠監軍,又遣兵部職方主事馬紹愉出關贊畫軍務(參謀長)。

這兩個人到寧遠的目的很明確,分洪承疇的指揮權,催促洪承疇迅速出戰。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放在袁崇煥身上很有效,但是放在洪承疇身上無效。

前面說過,洪承疇深諳為官之道,什麼是為官之道?多磕頭少說話,讓領導高興。仗打敗了,頂多是領導不力,屬於政治錯誤,但是不尊聖意,那就是立場問題,屬於組織錯誤。

寧犯政治錯誤,不犯組織錯誤,這是混社會混官場的基本常識。

洪承疇妥協了!

3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軍出戰。二十八日,明軍前鋒抵達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

清軍方面,前線總指揮多爾袞率右翼駐守在乳峰山東面的東石門,豪格率左翼駐守在乳峰山西面的西石門,阻止明軍進入錦州城。兩路清軍共計4萬人左右。

洪承疇得知清軍的部署後,決定兵分兩路,以優勢兵力壓迫清軍。為了立於不敗之地,明軍立車為營,環以木城,構築了堅固的防禦體系。

二十九日,洪承疇命楊國柱率軍攻打西石門,卻遭清軍伏擊,楊國柱中箭身亡,明軍首戰受挫。八月二日,多爾袞率軍攻打明軍營寨,被明軍擊退,清軍傷亡慘重。

鬆錦大戰丨明清最後的大決戰,13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


祖大壽見援軍已至,率軍從城內衝出,想與援軍會合。然而,他們只突破了清軍的兩道防線,第三道防線始終衝不過去,最後被清軍趕回城內。

乳峰山距離錦州城只有五六裡,清軍就擋在乳峰山和錦州城之間。洪承疇見狀,命人將大炮搬上乳峰山,居高臨下轟擊清軍,錦州城內的祖大壽見狀,也命令城頭的大炮轟擊清軍,清軍腹背受敵,傷亡慘重。

多爾袞異常焦灼不安,一面拼命鼓舞士氣,阻擊明軍解圍,一面派人向瀋陽的皇太極求援。

收到多爾袞的求援時,皇太極正在流鼻血。

一聽說明軍來者甚眾,皇太極果斷下達了總動員令:傳檄各部兵馬,星集京師

阿濟格:人手好像還是不夠啊。

皇太極:悉發清蒙之兵,年十五以上,一律隨軍出征

滿人和蒙古人,男丁,15歲以上的,通通跟我走。

阿濟格:皇兄,還是等兩三天鼻血止住了再親征吧。

皇太極:我已經等了三天了,三天之後又三天,三天之後又三天,何時是頭?兵貴神速,我恨不得長翅膀飛過去,怎麼能等?再等就只能等死!

皇太極親率3000騎兵,縱馬飛馳,晝夜兼程500餘里,於八月十八日抵達錦州前線。

鼻血怎麼辦?

沒辦法,一路止不住的流。為了不影響皇帝形象,皇太極沒有用紙或者棉布塞住鼻孔,而是一手握韁繩控馬,一手託碗接鼻血,畫面自己腦補~

皇太極這次總共動員了約8萬大軍,加上多爾袞和豪格的4萬多人,清軍總兵力與洪承疇率領的援軍數量相當。

洪承疇雖然把多爾袞打得頭都抬不起來,但到底沒有擊敗多爾袞解圍錦州。於是,洪承疇以步兵在乳峰山和松山城北之間設立7個營,以騎兵駐紮松山於東、北、西三面。

4

八月十九日,皇太極率領親兵深入松山、杏山等前沿陣地,登高觀察明軍營寨和部署,但見明軍甲仗鮮明、部署嚴整,嘆曰:人言承疇善用兵,信然!

窺視良久,皇太極發現洪承疇的佈署頭重腳輕,前陣重兵集結,後陣頗弱。

後陣頗弱,那就從後陣入手。

皇太極將清軍主力部署在松山和杏山之間,橫截大路,綿亙築營。然後命令士兵開挖壕溝,一天之間,清軍就挖好了三條長達幾十裡、直通大海的壕溝,切斷了松山與杏山之間的聯繫。

鬆錦大戰丨明清最後的大決戰,13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

為什麼挖的這麼快?因為清軍挖的壕溝非常巧妙,壕溝橫截面呈倒三角形,挖起來更快,而且壕溝上面寬一丈二尺,下面窄的只有一腳寬。這種壕溝馬躍不過去,人掉下去之後也上不來,效果不比矩形壕溝差。

錦州已經被圍,現在松山和杏山被分割,至此,錦州、松山以及後方的寧遠被清軍分割,彼此孤立無援。皇太極也轉移戰略方向,將重點從圍困錦州調整為包圍松山明軍主力。

松山被清軍反包圍後,戰場局勢急轉直下,洪承疇決定收縮兵力突圍。

八月二十日,洪承疇命令明軍向清軍發動進攻,企圖突破包圍,皇太極親自督陣,指揮清軍拼命阻擊,兩軍大戰良久,損失相當,明軍除幾千人突圍出去逃往杏山之外,大部隊退回松山城內。當天,皇太極令阿濟格率軍進攻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糧草。

形勢越來越嚴峻。二十一日,洪承疇召開軍事會議,與諸將共謀對策。

洪承疇主張趁清軍圍城未固,速戰解圍,只要各部選出精銳部隊,迅猛出擊,或許可以成功。

對於洪承疇解圍制勝的主張,諸將意見不一。

關鍵時候,洪承疇大聲說道:以前你們都說要報效國家,現在報效的時候來來了,目前我們糧盡被圍,應當告訴士兵們:堅守是死,不戰也是死,如果戰還有一絲贏的機會。我決定奮力一戰,明天希望諸軍努力奮戰。

洪承疇的提議遭到大部分總兵的反對,沒有糧食了,還打個毛,不如回寧遠補給。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監軍張若麒也支持回寧遠就食。

洪承疇成了孟什維克,還能說什麼呢?

當年洪承疇指揮自己的洪軍征剿農民軍時,一向說一不二,異常果斷,但是現在不一樣,八大總兵只有曹變蛟是洪承疇的鐵桿,其他幾個軍頭不一定買洪承疇的賬;更何況代表皇帝和兵部的張若麒也支持突圍回寧遠,洪承疇很難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於是,洪承疇將解圍制勝的佈署改成了突圍難撤:兵分兩路,王廷臣率領左路軍,馬科率領右路軍,初更時一起突圍。

突圍撤退的命令一下達,明軍軍心動搖,士氣狂降。

清軍方面,皇太極獲知了明軍突圍南逃的情報,立即做出了周密的圍追堵截佈署。

5

二十一日夜,總兵王樸沒有等到全軍約定的突圍時間,率領部眾率先逃跑,其他總兵見狀,競相逃走,一時間明軍陣腳大亂,黑暗中馬步兵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此時,埋伏的清軍突然殺出,明軍兵敗如山倒,前有大海,後有追兵,明軍赴海死者,不計其數。

張若麒、馬紹愉等由海上乘漁舟逃回寧遠,吳三桂、王樸逃入杏山,馬科、李輔明(接替楊柱國)逃入塔山。洪承疇、曹變蛟、王廷臣、邱民仰(遼東巡撫)等人突圍未成,退守松山城。

二十二日,皇太極大營紮在了松山城外,四面挖壕圍困松山。當天夜裡,洪承疇再次組織明軍分道突圍,但是都未成功,只有曹變蛟率部衝破重圍,差點殺進皇太極的大營。激烈拼殺後,曹變蛟負傷退入松山城。

錦州、松山被團團包圍,只有杏山還沒被清軍控制,吳三桂和王樸在此收容了大批潰散的明軍。

皇太極判斷吳三桂和王樸不會堅守杏山,肯定要退回寧遠,於是在杏山通往寧遠的必經之地高橋設伏。二十六日,吳三桂、王樸果然率軍撤出杏山奔赴寧遠,行至高橋時,遭遇多鐸伏兵,明軍大敗,吳三桂和王樸僅以身免。

至此,明軍被清軍斬殺五萬三千餘人,赴海而死者,數以萬計,13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後來吳三桂在寧遠陸續收容了三萬多人,這便是後來吳三桂鎮守山海關的本錢)

明軍主力雖敗,但是錦州、松山、杏山三城還在明軍手中。

皇太極沒有強攻堅城,而是採取長期圍困策略,逼迫守軍投降。

為了防止明軍突圍,清軍在城外修築了恐怖的預警系統——挖地為壕,壕上有樁,樁上有繩,繩上有鈴,鈴邊有犬。

洪承疇是來解圍的,沒想到現在自己被圍。作為明軍高級將領,洪承疇當然知道帝國的內幕——不可能再有援兵來為自己解圍了。

幾次突圍,皆告失敗。糧食漸漸吃完,殺戰馬充飢,戰馬吃完,人相食。

絕望的空氣越來越凝重,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1642年3月,在夏承德的配合下,清軍攻破松山城,除夏承德部下和洪承疇、祖大樂(祖大壽堂弟)外,其餘人全部被處決,松山城北被夷為平地。

不久,洪承疇投降滿清。

松山失陷後,祖大壽也絕望了。三月八日,在祖大樂的勸降下,祖大壽率部下投降清軍,錦州遂陷。

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塌杏山城牆,守城副將呂品奇率部投降。

鬆錦大戰,以清軍的全勝告終。

鬆錦大戰失敗後,明帝國的滅亡已經板上釘釘,好在鬆錦大戰之後一年皇太極就死了,滿清內部權力鬥爭遲緩了清軍南下的腳步。不過,要明帝國命的不只有滿清,還有農民軍。

1639年,張獻忠再次宣佈造反,率軍進入四川;1640年,蟄伏已久的李自成也正式出山,進入河南,一時間應者雲集,一呼百萬。

癌症加車禍,誰能躲得過?

對崇禎而言,鬆錦大戰是一場災難;對洪承疇而言,鬆錦大戰開啟了事業第二春;對吳三桂而言,鬆錦大戰因禍得福——大軍頭們都死了,吳三桂成了關寧一線的老大。

作為一顆冉冉上升的政治軍事明星,吳三桂的事業第二春註定要比洪承疇更加燦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