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明朝 皇太極 崇禎 洪承疇 山海關 昊天觀歷史 2018-12-18

鬆錦大戰以後,關內外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此時,明王朝不但鬆錦兵敗,損兵折將,苦心經營十多年的錦寧防線為清軍攻破,而且一度轉入低潮的明末農民大起義,又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規模之大、發動之廣、威力之猛,都是空前的,因此明朝處於東有清軍,西有農民起乂軍的夾擊之中。當洪承疇兵敗退守松山城的消息傳到京師後,明廷上下十分恐慌,崇禎皇帝一方面“屢旨剿援”,實際上“未發一兵,未通一信”;另一方面命兵部尚書陳新甲召集群臣,商討解圍之策,可是他們指不出“剿虜奇策”,只是“有云解圍宜先通消息者,有云或用水師搗巢者,有云宜設法運糧者”,就連陳新甲也說:“甲憂勞欲死,今日解圍無策。”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在這種無兵可援,無策可施的情況下,有些廷臣總結過去兩線作戰失敗的教訓,主張對清議和陳新甲亦有此意,所以“兵部會議御奴之策,大端以息兵為言”。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企圖向清謀和,集中力量鎮壓農民起義軍。因此,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陳新甲通過大學士謝升向崇禎帝建議與清議和。八日,崇禎召新甲詰責,新甲叩頭謝罪。升進曰:倘肯議和,和亦可恃。帝默然,尋諭新甲密圖之,而外廷不知也”。陳新甲領旨後,積極準備,獲悉二月十八日松山城破為清軍佔領,於是三月中旬命職方郎中馬紹愉、兵部主事朱濟之、副將周維墉等人祕密岀關議和,他們到達寧遠後,派人到錦州與清方接觸,並以崇禎皇帝給陳新甲的敕書作為明廷求和的證明,書曰:“諭兵部尚書陳新甲,據卿部奏,遼瀋有休兵息民之意,中朝未輕信者,亦因以前督撫各官未曾從實奏明。今卿部屢次代陳,力保其岀於真心,我國家開誠懷遠,似亦不難聽從,以仰體上天好生之仁以復還我祖宗恩義,聯絡之舊,今特諭卿便宜行事。”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皇太極閱畢非常氣憤,對諸王貝勒大臣說:“明之筆札,多為不實若謂與我國之舊,何雲諭兵部尚書陳新甲,既謂與陳新甲,又何用皇帝之寶,況其所用之寶,大而且偏,豈有制寶不循定式之理,此非真寶明矣。”因此,清拒絕談判,明使馬紹愉等人只好回京稟奏,在此期間錦州、杏山、塔山相繼被清軍佔領,寧錦防線也不復存在了。四月底,陳新甲又一次奉旨,再遣馬紹愉、朱濟之等人前往瀋陽議和,此次明清議和談判,在清的內部有兩種意見:一是以滿族貴州為主的一方反對議和,他們認為“明之國運將亡,正宜尋此機會,攻取燕京,安用和為”;二是以漢官為主的一方支持議和,他們認為“明寇盜日起,各方饑饉,兵力竭而倉廩虛,徵調不前,勢如瓦解,守邊文武重臣,皆為我擒,兵將散失八九,今遣使乞和,計必南遷,應邀其納貢稱臣,劃地以黃河為界”。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皇太極是位足智多謀的決策者,他已經看到關內的形勢變化,於是暫時採納了漢官的意見,實際上既談判,又觀望。清與明使經過二十多天的反覆磋商,到了六月三日為馬紹愉等人設宴餞行時,他在致崇禎皇帝書中提出了議和條件:、兩國有凶吉大事,則當遣使慶弔二、每歲明饋清金萬兩,銀百萬兩,清贈明人蔘千斤,貂皮千張三、明清雙方潛入境內的逃人,一律遣還對方四、明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界,清以塔山為界,並以連山為適中之地,明清兩方在此進行互市貿易以上所提條件表面上看並非苛刻,實際上皇太極不是想索取更多的土地和財物,而是要明王朝承認清是獨立的政權,明清雙方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兩國。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但是明廷還沒有來得及研究以上條款,議和一事就夭折了,這是因為崇禎皇帝遣使赴清議和是祕密進行的,所以馬紹愉等人離開瀋陽回到寧遠後,立即派人把議和談判情況密報陳新甲,陳新甲閱後時疏忽,將來書放在几上,結果被家人誤作塘報送岀傳抄,於是滿朝聞之譁然,許多廷臣上疏彈劾陳新甲私行議和。此時崇禎不是自己承擔全部責任,卻為了保全皇上的面子,採取文過飾非的態度,把責任全部推給陳新甲,不久陳新甲作為替罪羊被處死,明清議和告吹。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皇太極對明清議和中輟,沒有引起反響,因為鬆錦大戰後,明清力量對比已發生很大變化,正如明遼東巡撫黎玉田所言:“我之所以制酋者,向推火器為先,蓋因我有而酋無,故足以取勝,後來酋雖有而我獨多,猶足以僥倖也。今……酋鑄百炮而有餘,我鑄十炮而無力;酋之搶掠萬馬立放,我之市駿一騎無增,以至器械等項,件件措處為限,獨以空言,直欲滅虜,不更可危乎?……奴器械精、糧草備、人馬健、將酋勇我軍馬草,火器少、餉銀無、地勢孤迄於今而鑄炮造藥十倍於我之神器矣;搶奪馬匹器械,百倍於我之馬匹器械矣;虜掠丁壯兵民,又不啻十數萬生聚矣;捆載輜重金帛,又不止百千萬財寶矣。其富而強,蓋以驕悍之性,無厭之慾,方張之勢,內攻山海,外攻寧遠此必至之情,必然之勢也。”

鬆錦大決戰後,明清雙方為何選擇議和?

所以皇太極在明清議和停止後,便於九月五日對祖可法、張存仁等漢官說:“取燕京如伐大樹,須先從兩旁砍削,則大樹自僕,朕今不取關外四城,豈能即克山海。今明國精兵已盡,我兵四圍縱略,彼國勢日衰,我兵力日強,從此燕京可得矣。”由上可見,鬆錦大戰的社會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它促使明王朝早日退岀歷史舞臺,併為清王朝的建立鋪平道路,正如康熙皇帝把薩爾滸大戰與鬆錦大戰比較時所指出的:“太祖一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而帝業定。”這樣評價前後兩次明清大戰的歷史意義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