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明朝 孫承宗 崇禎 明熹宗 茶後歷史 茶後歷史 2017-10-23

孫承宗是明末軍事戰略家、教育家、學者和詩人,號稱明末文壇領袖,曾經是明熹宗的老師,在軍事方面也很有戰績。孫承宗歷任兵部尚書、太子少師、東閣大學士等,修築關寧錦防線,收復失地四百餘里;京城防禦皇太極,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如此功勳卻遭魏忠賢妒忌,辭官回鄉。清軍進攻高陽時,孫承宗又率家人和百姓抗擊清兵,最終城破自縊,後人多戰死,滿門忠烈。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巡行遼東

  天啟元年(1621年),孫承宗官升少詹事。同年,後金入侵遼東,瀋陽、遼陽先後被攻陷,遼東經略袁應泰自殺。御史方震孺奏請朱由校以孫承宗代替崔景榮為兵部尚書,朝中大臣也認為孫承宗知曉兵事,推舉孫承宗為兵部添設侍郎,主持遼東防務。

  天啟二年(1622年),王在晉確定在八里鋪築城,並上報朝廷。此舉遭到其部下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孫元化等人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築城“非策”,極力勸阻,並寫信給首輔葉向高,申訴己意。由於情況不明,葉向高難以斷定可否。孫承宗遂提出前往實地考察,再作決斷。他抵達山海關後,當即認真巡視山海關及王在晉所主張建築的八里鋪新城,又前往考察了中前所、一片石和黃土嶺等處的戰略地勢。在閱察八里鋪新城時,孫承宗曾與王在晉展開過激烈的爭論。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孫承宗詢問王在晉:“新城修築好以後,是不是要將舊城的兵馬移四萬人來駐守?”王在晉說:“應該另外設立一支四萬人的軍隊。這樣一來,八里鋪就有八萬兵了,可是一片石西北不派兵駐守嗎?在八里鋪內修築重關,新城後面就是舊城,舊城前面埋的地雷是用來對付敵人的,還是用來對付自己新兵的?新城可以守的話,還用得著舊城嗎?新城要是不能守,四萬守兵倒戈,你是打算開關放敵人進來,還是閉關投降敵人?”“如果這樣的話,敵人兵臨城下,士兵像先前那樣逃跑,哪裡還用得上重關?”孫承宗說:“準備在山上建三座營寨,防止士兵潰逃。”王在晉說:“士兵沒有潰敗就修築營寨等待他們,你這是在教士兵逃跑嗎?況且逃跑的士兵可以進來,敵人也可以尾隨他們進來。你現在不為恢復做打算,卻在這閉關自守,把關外防線全部撤離,還天天在朝廷爭鬥,京都以東還有安寧之日嗎?”孫承宗無話可說,孫承宗於是召集諸將商議關外防守的問題。袁崇煥主張守寧遠,閻鳴泰主張守覺華島,王在晉主張守中前所。孫承宗採用袁崇煥的建議,並親自鎮守關門。而後明熹宗在孫承宗的建議下罷免了王在晉的遼東經略之職。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督師薊遼

  天啟二年八月,孫承宗自請為督師,還讓薊、遼等原來的將領監管各處,見機行事時不必受到其他人的限制。孫承宗用閻鳴泰為遼東巡撫,又用鹿善繼、王則古為贊畫,並請求從國庫帶走八十萬錢。皇帝朱由校同意後,親自將孫承宗送出宮門,並賜給孫承宗尚方寶劍、坐蟒等,內閣大臣將孫承宗直送到崇文門外。

  孫承宗上任後,讓江應詔制定軍事編制,讓袁崇煥建造營房,李秉誠訓練火器裝備,鹿善繼、王則古處理軍需物資,沈棨、杜應芳維修甲仗,孫元化修築炮臺,宋獻、程侖購買軍馬,萬有孚採伐樹木,祖大壽輔助金冠守覺華島,陳諫助趙率教守前屯,魯之甲拯救難民,楊應乾招募遼人編製成軍隊。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孫承宗坐鎮遼東的四年裡,與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遙相呼應,“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在這樣相對安定的大背景下,按照戰功來衡量,似乎孫承宗有些碌碌無為。然當時的兵部尚書王永光對孫承宗積極防禦的一番作為作過很中肯的評價:“兵家有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孫閣老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為建奴知道他能打仗,再加上登萊兩軍鎮袁軍門的水軍牽制,後金不肯貿然來碰他的黴頭,所以兩年下來,孫閣老和袁軍門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閣老在無形中為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首輔孔貞運評價道:“公久歷海上,凡地形險易,軍儲盈縮,將吏能否,虜情向背皆洞若燭照,故登萊終公(袁可立)之任銷鋒臥鼓。”(《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這也從另一方面肯定了孫承宗和袁可立積極防禦之功。令人惋惜的是,正當孫、袁二公積數年之力準備大有作為組織大反攻之時,閹黨已全面掌控局勢,逼迫袁可立和孫承宗先後去職。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再次上任

  崇禎元年(1628年),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其弟明思宗朱由檢即位,王在晉得以入朝為兵部尚書,王在晉十分怨恨孫承宗,於是極力詆譭孫承宗以及馬世龍,阻攔孫承宗的出仕。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先前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又擅自與清軍講和,後來為了議和又設計矯詔將牽制清軍的東江毛文龍殺死,將登萊巡撫袁可立積數年之力經營的海上防務瓦解殆盡。同年十一月,清軍大舉進攻,從大安口直取遵化,快要直逼都城。朝中大臣奏請朱由檢應該召來孫承宗。於是朱由檢下詔仍以孫承宗原來的官職兼任兵部尚書去駐守通州。孫承宗入宮後,朱由檢在平臺召見,問孫承宗的退敵策略,孫承宗說:“我聽說袁崇煥駐守薊州,滿桂駐守順義,侯世祿駐守三河,這是防守的好策略。但又聽說尤世威回昌平,侯世祿駐守通州,有些不合時宜。”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朱由檢問:“你打算守三河是什麼意思?”孫承宗說:“守三河可以阻止敵人西奔,遏制敵人南下。“朱由檢覺得孫承宗的計策很好,又問:“那又要怎麼保衛京都。”孫承宗說:“在危急的時刻,不能讓守城人忍受飢餓寒冷,整備好軍備,犒勞將士們,鞏固人心。”孫承宗的計策朱由檢都覺得很好,於是對孫承宗說:“你可以不去通州,就在京城總督內外軍務,運籌帷幄。”於是孫承宗讓首輔韓爌修築關防,又親自到都城各處巡防,第二天半夜,朱由檢突然傳旨讓孫承宗去守通州。孫承宗於是領二十七名騎兵出東便門,直奔通州,與保定巡撫解經傳、御史方大任、總兵楊國棟固守通州。但不久之後,清軍繞道直逼京都,孫承宗於是派遣尤岱率領三千騎兵支援,派遣劉國柱率領二千兵馬與尤岱回合,調三千密雲兵駐守東直門,五千保定兵駐守廣寧門,又派人收復馬蘭、三屯二城。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同年十二月,袁崇煥因一系列罪行被下獄,將領祖大壽在城外與清軍作戰時被自家軍隊用炮石砸擊,祖大壽進退兩難,與副將何可綱率領五千人往東潰走。孫承宗得知後,急忙派遣賈登科帶著自己的書信去撫慰祖大壽,又派石柱國撫慰其它將士。祖大壽卻不為所動。但孫承宗也認為袁崇煥有罪,但仍然上書朱由檢,力保祖大壽,說祖大壽不會真的反叛。孫承宗又派人讓祖大壽上奏章說明自己為什麼往東潰逃,祖大壽於是向皇帝朱由檢上書,朱由檢非常高興,不怪罪祖大壽。而遼東將士大多馬世龍部曲,朱由檢命孫承宗移鎮關門,潰逃的將領聽聞孫承宗與馬世龍到來,才安心迴歸。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崇禎三年(1630年),清軍佔據遵化、永平、遷安,又分兵攻取撫寧,撫寧是史可法在守,清軍攻取不下,又轉攻山海關,又攻不下,於是清軍又攻撫寧及昌黎,可還是攻不下。而孫承宗撫慰潰軍,祖大壽等重歸於麾下,又有馬世龍及四方援軍,孫承宗又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衛直達京師。

  京都戒嚴後,全國各地來勤王的士兵多達二十萬,在薊門及京畿一帶駐紮。馬世龍於是建議孫承宗先收復遵化,但孫承宗認為遵化在北,容易攻取卻很難守,不如收復灤州。計劃好後,孫承宗於是令東西各營一起進兵。五月,祖大壽、尤世祿等攻克灤州,王維城等攻克遷安,孫承宗佔據永平,謝尚政攻克遵化,清軍潰敗而走。皇帝朱由檢於是加封孫承宗為太傅,再賜蟒服、金幣等,子孫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

  崇禎四年(1631年),孫承宗巡視松山、錦州等,上書朱由檢關內外政事,朱由檢全部採納,又加孫承宗太傅,兼領尚書的封路,子孫世襲尚寶司丞,又賞賜蟒服錢幣等。

  同年七月,因先前高第盡撤寧錦防線,右屯、大淩河等城被毀,孫承宗派人對其進行重新修築,但不久之後清軍卻突然來圍攻。孫承宗趕赴錦州,派遣吳襄、宋偉前往救援,而遼東巡撫邱禾嘉多次改變出師的日期,導致吳襄、宋偉在長山被清軍大敗。十月,祖大壽投降,大淩河剛被修好就被損毀。朝中大臣於是責怪孫承宗修復舊城導致失敗,喪師辱國。孫承宗於是以病請辭。而後孫承宗在高陽城回鄉居住。
他是大明王朝第一軍事戰略家卻不得善終

  滿門壯烈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大舉進攻,十一月,進攻高陽。賦閒在家的孫承宗率全城軍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縊而死(《初學集》、《明史》及民國版《高陽縣誌》等均持此說。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孫承宗時年七十六歲。朱由檢聞訊後哀傷悲嘆,命有關官員從優撫卹。

  弘光元年(1644年)九月十三日,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贈孫承宗太師,諡號“文忠”。

  清朝乾隆年間,撰《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追諡孫承宗“忠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