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統一中國嗎?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闖王”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十九日清晨,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後面的煤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不久,便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結果,吳三桂投降滿清,引清軍入關,並在山海關大戰中打敗了李自成。此後,清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最終統一了中國。

許多人為這段歷史感到惋惜,認為李自成辛辛苦苦幹了十幾年革命工作,最後卻讓滿清摘了現成的桃子。那麼,如果假設當時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坐穩江山,統一中國嗎?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闖王”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十九日清晨,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後面的煤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不久,便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結果,吳三桂投降滿清,引清軍入關,並在山海關大戰中打敗了李自成。此後,清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最終統一了中國。

許多人為這段歷史感到惋惜,認為李自成辛辛苦苦幹了十幾年革命工作,最後卻讓滿清摘了現成的桃子。那麼,如果假設當時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坐穩江山,統一中國嗎?

如果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統一中國嗎?

首先,要坐穩江山,統一中國,身邊必須要有一群精幹的人才。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同樣也是泥腿子出身,但身邊網羅了一大群優秀的將帥和謀士。武有徐達、常遇春、馮勝;文有李善長、劉基、宋濂。這些人個個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大才。反觀李自成身邊,排名第一的將領是權將軍劉宗敏。此人打仗還算勇猛,但離真正的將帥之才還差一大截。至於其他武將,則連劉宗敏都還不如。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闖王”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十九日清晨,崇禎皇帝在紫禁城後面的煤山自縊殉國,明朝滅亡。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不久,便親率十萬大軍奔赴山海關征討明朝遼東總兵吳三桂。結果,吳三桂投降滿清,引清軍入關,並在山海關大戰中打敗了李自成。此後,清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最終統一了中國。

許多人為這段歷史感到惋惜,認為李自成辛辛苦苦幹了十幾年革命工作,最後卻讓滿清摘了現成的桃子。那麼,如果假設當時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坐穩江山,統一中國嗎?

如果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統一中國嗎?

首先,要坐穩江山,統一中國,身邊必須要有一群精幹的人才。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同樣也是泥腿子出身,但身邊網羅了一大群優秀的將帥和謀士。武有徐達、常遇春、馮勝;文有李善長、劉基、宋濂。這些人個個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大才。反觀李自成身邊,排名第一的將領是權將軍劉宗敏。此人打仗還算勇猛,但離真正的將帥之才還差一大截。至於其他武將,則連劉宗敏都還不如。

如果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統一中國嗎?

李自成身邊有三個重要謀士:牛金星、李巖、宋獻策。其中,牛金星、李巖兩人都是舉人學歷,宋獻策則是一江湖術士。三人中,應當屬李巖能力最強,而且是“官二代”出身。但由於“三觀”和其他人不同,加上能力太強遭人嫉妒,最後被牛金星誣陷,慘遭殺害。至於牛金星和宋獻策,以他們二人的能力,給起義軍出出主意,打幾場漂亮的游擊戰是沒問題的,但把整個國家機器交到此二人手中,他們絕對是沒能力讓其正常運轉起來的。

因此,從人才儲備的角度而言,李自成的班底實在是有點LOW。想要奪取天下,光靠這班人是很難實現的。

如果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統一中國嗎?

其次,李自成勢力所佔據的地理位置不理想。明朝末年,北方連續遭遇大災,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紛紛站出來造反。這種情況對李自成推翻大明王朝的統治是個很大的優勢,因為造反的百姓多,他的軍隊就有源源不斷的兵員。可是一旦明王朝被推翻,這種原本的優勢就變成了劣勢。因為他所佔據的地方,大多都是窮鄉僻壤,根本無法長期為他的軍隊提供足夠的財力和糧草支援。

比這更要命的是,李自成所佔據的地盤正處在各方勢力的中間,三面臨敵。北方是虎視眈眈的滿清八旗軍;南方是還有百萬兵馬的南明朝廷;西南方是和李自成同樣起義軍出身的張獻忠勢力。我們假設滿清八旗軍不入關,那麼來自北方的威脅可以解除。但南明朝廷和西南的張獻忠勢力都不是省油的燈。南明統治著南方的半壁江山,其中還包括了魚米之鄉的江南在內。張獻忠勢力則佔據著四川,憑藉地理位置優勢,進可攻,退可守。以李自成軍隊的實力,想將這兩股勢力中的任何一股擊敗,都非常困難。

如果清軍沒入關,李自成能統一中國嗎?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以李自成軍隊當時的實力,想要統一中國可能性還是非常渺茫的。如果清軍沒入關,中國最大的可能是會形成像三國時期那種三足鼎立的局面,或者是五代十國時期那種群雄割據的局面。至於最終誰會打破這個格局,建立新的大一統王朝,自然就是他們中的最強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