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帝師孫承宗

1、關於朝政黨爭:天啟二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輕信宵小、戰守失當以至“廣寧慘敗”,消息傳來,東林黨人為了迴護王化貞(東林黨核心人物,當朝首輔葉向高的弟子)而將大部責任推諉給熊廷弼。一時間,言官交章疊奏,相互推諉、多方扯皮,“廣寧之敗”的事情反被痣諸一旁,無人問津。對此深惡痛絕的天啟不得不親自下詔加以申斥:

朕覽科道官,屢疏紛囂,全無正論。遼左繼陷,皆因經撫不和,以致官民塗炭。……江秉謙妄言亂政,已從輕薄罰,今又結黨瀆奏,各逞已見。不恤國家之急……爾部院便傳與大小各官,以後務要虛心……務著實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亂言,溷淆是非的,決不姑息。”

嗣後,眼見百官聚訟紛紛擾擾、各逞私見,坐糜糧秣的現象並未有所改善,天啟帝不得不再次嚴詔申斥:

前有旨,不許擅出私……全無為國為民,肆行狂噪,囂訟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論難泯,自奴酋發難以來……未見恢復奇謀……新進後輩,遽司耳目,全無秉公,專行報復。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已後科道各官俱要虛心盡職,共襄國事。再有結黨排誣的,朕遵祖制憲章決不姑息。

由此可見,向被汙為不學無術的天啟帝,對朝廷大事顯然有著切懷之痛,對朝廷上人浮於事、結黨鑽營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帝師孫承宗

1、關於朝政黨爭:天啟二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輕信宵小、戰守失當以至“廣寧慘敗”,消息傳來,東林黨人為了迴護王化貞(東林黨核心人物,當朝首輔葉向高的弟子)而將大部責任推諉給熊廷弼。一時間,言官交章疊奏,相互推諉、多方扯皮,“廣寧之敗”的事情反被痣諸一旁,無人問津。對此深惡痛絕的天啟不得不親自下詔加以申斥:

朕覽科道官,屢疏紛囂,全無正論。遼左繼陷,皆因經撫不和,以致官民塗炭。……江秉謙妄言亂政,已從輕薄罰,今又結黨瀆奏,各逞已見。不恤國家之急……爾部院便傳與大小各官,以後務要虛心……務著實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亂言,溷淆是非的,決不姑息。”

嗣後,眼見百官聚訟紛紛擾擾、各逞私見,坐糜糧秣的現象並未有所改善,天啟帝不得不再次嚴詔申斥:

前有旨,不許擅出私……全無為國為民,肆行狂噪,囂訟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論難泯,自奴酋發難以來……未見恢復奇謀……新進後輩,遽司耳目,全無秉公,專行報復。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已後科道各官俱要虛心盡職,共襄國事。再有結黨排誣的,朕遵祖制憲章決不姑息。

由此可見,向被汙為不學無術的天啟帝,對朝廷大事顯然有著切懷之痛,對朝廷上人浮於事、結黨鑽營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啟帝朱由校

2:關於遼東戰守之策:據《熹宗實錄》所載,天啟帝不僅勤政好學、機敏善辯,而且對遼東戰局、邊防事宜更是留心記掛,頃刻不敢或忘。

同樣是天啟二年,面對王在晉“裁撤藩籬,退守山海關”的戰略規劃,深覺茲事體大的天啟帝隨即命令老師孫承宗親赴遼東考察,“綜核實際以驗方略之可行否”。而在得到孫承宗“在晉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的評斷後。即力排眾議的命孫承宗為薊遼督師,賜尚方寶劍,許“便宜從事,臨陣取決”之權。全權負責修築“關寧錦防線”。這種“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態度,“審定規劃,當機立斷”的果決,哪裡有所謂“宦豎秉權,形同傀儡”的樣子?而在孫承宗馳赴遼東之後,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專任之權,再加上內外順遂毫無掣肘的形勢,才識宏博的孫承宗大膽啟用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等年輕軍事將領。又建設性的提出以毛文龍駐守葫蘆島、沈有容進據廣鹿島的建議,以此達到南北夾擊,東西呼應、鉗制後金的目的。而在孫承宗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建造之後,遼東防線得以建立,局勢大定。終天啟一朝,後金也沒能逾關一步。

眼見遼東戰局日漸穩定,天啟帝卻不僅沒有鬆懈。反而更加的警惕和關注。天啟六年,薊遼督師袁崇煥上章條奏,以為“土屯墾牧、築城頓守”就足以消耗後金,迫其投降。對此,年方弱冠的天啟帝不但沒有麻痺大意,反而以極其嚴肅的語氣批評袁崇煥,責以“輕敵驕縱”期其“蹈實而做,需時而動,切莫生怠惰之心”。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不僅如此,就是在清修的《明史》中,也曾提到天啟頗重邊事,經常排除內廷太監到京城內外和邊關地區收集有關遼東的消息和材料。

“帝好察邊情,時令東廠遣人詣關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帝師孫承宗

1、關於朝政黨爭:天啟二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輕信宵小、戰守失當以至“廣寧慘敗”,消息傳來,東林黨人為了迴護王化貞(東林黨核心人物,當朝首輔葉向高的弟子)而將大部責任推諉給熊廷弼。一時間,言官交章疊奏,相互推諉、多方扯皮,“廣寧之敗”的事情反被痣諸一旁,無人問津。對此深惡痛絕的天啟不得不親自下詔加以申斥:

朕覽科道官,屢疏紛囂,全無正論。遼左繼陷,皆因經撫不和,以致官民塗炭。……江秉謙妄言亂政,已從輕薄罰,今又結黨瀆奏,各逞已見。不恤國家之急……爾部院便傳與大小各官,以後務要虛心……務著實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亂言,溷淆是非的,決不姑息。”

嗣後,眼見百官聚訟紛紛擾擾、各逞私見,坐糜糧秣的現象並未有所改善,天啟帝不得不再次嚴詔申斥:

前有旨,不許擅出私……全無為國為民,肆行狂噪,囂訟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論難泯,自奴酋發難以來……未見恢復奇謀……新進後輩,遽司耳目,全無秉公,專行報復。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已後科道各官俱要虛心盡職,共襄國事。再有結黨排誣的,朕遵祖制憲章決不姑息。

由此可見,向被汙為不學無術的天啟帝,對朝廷大事顯然有著切懷之痛,對朝廷上人浮於事、結黨鑽營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啟帝朱由校

2:關於遼東戰守之策:據《熹宗實錄》所載,天啟帝不僅勤政好學、機敏善辯,而且對遼東戰局、邊防事宜更是留心記掛,頃刻不敢或忘。

同樣是天啟二年,面對王在晉“裁撤藩籬,退守山海關”的戰略規劃,深覺茲事體大的天啟帝隨即命令老師孫承宗親赴遼東考察,“綜核實際以驗方略之可行否”。而在得到孫承宗“在晉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的評斷後。即力排眾議的命孫承宗為薊遼督師,賜尚方寶劍,許“便宜從事,臨陣取決”之權。全權負責修築“關寧錦防線”。這種“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態度,“審定規劃,當機立斷”的果決,哪裡有所謂“宦豎秉權,形同傀儡”的樣子?而在孫承宗馳赴遼東之後,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專任之權,再加上內外順遂毫無掣肘的形勢,才識宏博的孫承宗大膽啟用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等年輕軍事將領。又建設性的提出以毛文龍駐守葫蘆島、沈有容進據廣鹿島的建議,以此達到南北夾擊,東西呼應、鉗制後金的目的。而在孫承宗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建造之後,遼東防線得以建立,局勢大定。終天啟一朝,後金也沒能逾關一步。

眼見遼東戰局日漸穩定,天啟帝卻不僅沒有鬆懈。反而更加的警惕和關注。天啟六年,薊遼督師袁崇煥上章條奏,以為“土屯墾牧、築城頓守”就足以消耗後金,迫其投降。對此,年方弱冠的天啟帝不但沒有麻痺大意,反而以極其嚴肅的語氣批評袁崇煥,責以“輕敵驕縱”期其“蹈實而做,需時而動,切莫生怠惰之心”。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不僅如此,就是在清修的《明史》中,也曾提到天啟頗重邊事,經常排除內廷太監到京城內外和邊關地區收集有關遼東的消息和材料。

“帝好察邊情,時令東廠遣人詣關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閹黨魏忠賢

“今人只說天啟昏,寵任閹黨摒賢能”可誰又曾想過,如果天啟真是個一無是處的昏君,那他又憑什麼平定“奢崇明之亂“,力挽“遼東危局”呢?說是寵任閹黨,不過是東林黨人眾口鑠金之舉,倘若天啟朝真是宦官專政秉權,那為何東林黨魁孫承宗能夠始終在任,且頗受聖眷?可見,魏忠賢對東林黨的打壓完全是得到天啟默許的,而打壓本身又是有所區判和甄別的。但這種大規模的政治鬥爭,會有公報私仇的行為是在所難免的。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帝師孫承宗

1、關於朝政黨爭:天啟二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輕信宵小、戰守失當以至“廣寧慘敗”,消息傳來,東林黨人為了迴護王化貞(東林黨核心人物,當朝首輔葉向高的弟子)而將大部責任推諉給熊廷弼。一時間,言官交章疊奏,相互推諉、多方扯皮,“廣寧之敗”的事情反被痣諸一旁,無人問津。對此深惡痛絕的天啟不得不親自下詔加以申斥:

朕覽科道官,屢疏紛囂,全無正論。遼左繼陷,皆因經撫不和,以致官民塗炭。……江秉謙妄言亂政,已從輕薄罰,今又結黨瀆奏,各逞已見。不恤國家之急……爾部院便傳與大小各官,以後務要虛心……務著實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亂言,溷淆是非的,決不姑息。”

嗣後,眼見百官聚訟紛紛擾擾、各逞私見,坐糜糧秣的現象並未有所改善,天啟帝不得不再次嚴詔申斥:

前有旨,不許擅出私……全無為國為民,肆行狂噪,囂訟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論難泯,自奴酋發難以來……未見恢復奇謀……新進後輩,遽司耳目,全無秉公,專行報復。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已後科道各官俱要虛心盡職,共襄國事。再有結黨排誣的,朕遵祖制憲章決不姑息。

由此可見,向被汙為不學無術的天啟帝,對朝廷大事顯然有著切懷之痛,對朝廷上人浮於事、結黨鑽營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啟帝朱由校

2:關於遼東戰守之策:據《熹宗實錄》所載,天啟帝不僅勤政好學、機敏善辯,而且對遼東戰局、邊防事宜更是留心記掛,頃刻不敢或忘。

同樣是天啟二年,面對王在晉“裁撤藩籬,退守山海關”的戰略規劃,深覺茲事體大的天啟帝隨即命令老師孫承宗親赴遼東考察,“綜核實際以驗方略之可行否”。而在得到孫承宗“在晉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的評斷後。即力排眾議的命孫承宗為薊遼督師,賜尚方寶劍,許“便宜從事,臨陣取決”之權。全權負責修築“關寧錦防線”。這種“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態度,“審定規劃,當機立斷”的果決,哪裡有所謂“宦豎秉權,形同傀儡”的樣子?而在孫承宗馳赴遼東之後,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專任之權,再加上內外順遂毫無掣肘的形勢,才識宏博的孫承宗大膽啟用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等年輕軍事將領。又建設性的提出以毛文龍駐守葫蘆島、沈有容進據廣鹿島的建議,以此達到南北夾擊,東西呼應、鉗制後金的目的。而在孫承宗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建造之後,遼東防線得以建立,局勢大定。終天啟一朝,後金也沒能逾關一步。

眼見遼東戰局日漸穩定,天啟帝卻不僅沒有鬆懈。反而更加的警惕和關注。天啟六年,薊遼督師袁崇煥上章條奏,以為“土屯墾牧、築城頓守”就足以消耗後金,迫其投降。對此,年方弱冠的天啟帝不但沒有麻痺大意,反而以極其嚴肅的語氣批評袁崇煥,責以“輕敵驕縱”期其“蹈實而做,需時而動,切莫生怠惰之心”。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不僅如此,就是在清修的《明史》中,也曾提到天啟頗重邊事,經常排除內廷太監到京城內外和邊關地區收集有關遼東的消息和材料。

“帝好察邊情,時令東廠遣人詣關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閹黨魏忠賢

“今人只說天啟昏,寵任閹黨摒賢能”可誰又曾想過,如果天啟真是個一無是處的昏君,那他又憑什麼平定“奢崇明之亂“,力挽“遼東危局”呢?說是寵任閹黨,不過是東林黨人眾口鑠金之舉,倘若天啟朝真是宦官專政秉權,那為何東林黨魁孫承宗能夠始終在任,且頗受聖眷?可見,魏忠賢對東林黨的打壓完全是得到天啟默許的,而打壓本身又是有所區判和甄別的。但這種大規模的政治鬥爭,會有公報私仇的行為是在所難免的。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木匠器械

三:少年心性,機敏好學興趣廣泛的朱由校

每每說到天啟帝,跳出腦海的必然是“木匠皇帝、寵任太監”等關鍵詞。但我想說的是,皇帝也是人,為何就不能有些個人喜好呢?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我們並不能以慣常的“仁義道德”作為要求,譬如趙惠文王有“弒父”之嫌,漢文帝有“殺侄”之疑,唐太宗有“殺兄娶弟媳”之名,宋太宗有“燭影斧聲”之傳。但即便如此,也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明君令主。為何到了天啟身上這種“純屬個人喜好的私德”就成了他荒廢朝政的罪證呢?

誠然,我今日如是說,勢必會大招詬病,但這有何妨?最早關於天啟因“侍弄奇技淫巧而荒廢朝政”的記載源於明朝太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但這本書的創作卻有一個大前提,即:彼時崇禎登基,為攬大權而剷除閹黨,劉若愚身居嫌疑之地,自然不敢對魏忠賢有所阿附,不然一旦與崇禎的大政方針相齟齬,勢必會萬劫不復。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在文中隱晦的點明,喜好遊戲漆雕的天啟並沒有“怠政”。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帝師孫承宗

1、關於朝政黨爭:天啟二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輕信宵小、戰守失當以至“廣寧慘敗”,消息傳來,東林黨人為了迴護王化貞(東林黨核心人物,當朝首輔葉向高的弟子)而將大部責任推諉給熊廷弼。一時間,言官交章疊奏,相互推諉、多方扯皮,“廣寧之敗”的事情反被痣諸一旁,無人問津。對此深惡痛絕的天啟不得不親自下詔加以申斥:

朕覽科道官,屢疏紛囂,全無正論。遼左繼陷,皆因經撫不和,以致官民塗炭。……江秉謙妄言亂政,已從輕薄罰,今又結黨瀆奏,各逞已見。不恤國家之急……爾部院便傳與大小各官,以後務要虛心……務著實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亂言,溷淆是非的,決不姑息。”

嗣後,眼見百官聚訟紛紛擾擾、各逞私見,坐糜糧秣的現象並未有所改善,天啟帝不得不再次嚴詔申斥:

前有旨,不許擅出私……全無為國為民,肆行狂噪,囂訟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論難泯,自奴酋發難以來……未見恢復奇謀……新進後輩,遽司耳目,全無秉公,專行報復。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已後科道各官俱要虛心盡職,共襄國事。再有結黨排誣的,朕遵祖制憲章決不姑息。

由此可見,向被汙為不學無術的天啟帝,對朝廷大事顯然有著切懷之痛,對朝廷上人浮於事、結黨鑽營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啟帝朱由校

2:關於遼東戰守之策:據《熹宗實錄》所載,天啟帝不僅勤政好學、機敏善辯,而且對遼東戰局、邊防事宜更是留心記掛,頃刻不敢或忘。

同樣是天啟二年,面對王在晉“裁撤藩籬,退守山海關”的戰略規劃,深覺茲事體大的天啟帝隨即命令老師孫承宗親赴遼東考察,“綜核實際以驗方略之可行否”。而在得到孫承宗“在晉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的評斷後。即力排眾議的命孫承宗為薊遼督師,賜尚方寶劍,許“便宜從事,臨陣取決”之權。全權負責修築“關寧錦防線”。這種“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態度,“審定規劃,當機立斷”的果決,哪裡有所謂“宦豎秉權,形同傀儡”的樣子?而在孫承宗馳赴遼東之後,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專任之權,再加上內外順遂毫無掣肘的形勢,才識宏博的孫承宗大膽啟用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等年輕軍事將領。又建設性的提出以毛文龍駐守葫蘆島、沈有容進據廣鹿島的建議,以此達到南北夾擊,東西呼應、鉗制後金的目的。而在孫承宗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建造之後,遼東防線得以建立,局勢大定。終天啟一朝,後金也沒能逾關一步。

眼見遼東戰局日漸穩定,天啟帝卻不僅沒有鬆懈。反而更加的警惕和關注。天啟六年,薊遼督師袁崇煥上章條奏,以為“土屯墾牧、築城頓守”就足以消耗後金,迫其投降。對此,年方弱冠的天啟帝不但沒有麻痺大意,反而以極其嚴肅的語氣批評袁崇煥,責以“輕敵驕縱”期其“蹈實而做,需時而動,切莫生怠惰之心”。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不僅如此,就是在清修的《明史》中,也曾提到天啟頗重邊事,經常排除內廷太監到京城內外和邊關地區收集有關遼東的消息和材料。

“帝好察邊情,時令東廠遣人詣關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閹黨魏忠賢

“今人只說天啟昏,寵任閹黨摒賢能”可誰又曾想過,如果天啟真是個一無是處的昏君,那他又憑什麼平定“奢崇明之亂“,力挽“遼東危局”呢?說是寵任閹黨,不過是東林黨人眾口鑠金之舉,倘若天啟朝真是宦官專政秉權,那為何東林黨魁孫承宗能夠始終在任,且頗受聖眷?可見,魏忠賢對東林黨的打壓完全是得到天啟默許的,而打壓本身又是有所區判和甄別的。但這種大規模的政治鬥爭,會有公報私仇的行為是在所難免的。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木匠器械

三:少年心性,機敏好學興趣廣泛的朱由校

每每說到天啟帝,跳出腦海的必然是“木匠皇帝、寵任太監”等關鍵詞。但我想說的是,皇帝也是人,為何就不能有些個人喜好呢?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我們並不能以慣常的“仁義道德”作為要求,譬如趙惠文王有“弒父”之嫌,漢文帝有“殺侄”之疑,唐太宗有“殺兄娶弟媳”之名,宋太宗有“燭影斧聲”之傳。但即便如此,也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明君令主。為何到了天啟身上這種“純屬個人喜好的私德”就成了他荒廢朝政的罪證呢?

誠然,我今日如是說,勢必會大招詬病,但這有何妨?最早關於天啟因“侍弄奇技淫巧而荒廢朝政”的記載源於明朝太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但這本書的創作卻有一個大前提,即:彼時崇禎登基,為攬大權而剷除閹黨,劉若愚身居嫌疑之地,自然不敢對魏忠賢有所阿附,不然一旦與崇禎的大政方針相齟齬,勢必會萬劫不復。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在文中隱晦的點明,喜好遊戲漆雕的天啟並沒有“怠政”。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行鄙事而聽朝政

“先帝好馳馬,好看武戲,又極好作水戲,……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朝夕營造,成而喜,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或有緊切本章,……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

文中“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一句就足以說明,少年心性的天啟帝始終沒有遺忘自己身為“一國之君”的職責。而所謂的“所以太阿之柄下移”不過是劉若愚的猜測之語罷了,當然這更像是為了迎合當下而說的諂諛之言。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可一旦謠言被不明真相或是有心之人利用,那就將是滔天大禍,難以止息了。劉若愚的“供狀”到了清朝,經過王士禛的演繹就變成了:

“有老宮監言:‘明熹宗在宮中,好手製小樓閣,斧斤不去手,雕鏤精絕。魏忠賢每伺帝制作酣時,輒以諸部院章奏進,帝輒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閹權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的滅亡向來最為人們所痛惜遺憾。數十年來,人們不斷追索明亡的原因,試圖找出真正的罪魁。所謂“愛之深而責之切”繼明亡於萬曆之後,明亡於天啟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畢竟,在主流的歷史輿論中,天啟帝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喜做木工,寵溺宦豎,徵逐聲色之外,他幾乎一無是處。而正是他的昏聵無能造就了權傾天下的閹黨,他們黨同伐異、排除異己、戕戮賢良、魚肉百姓,徹底攪亂了蕩蕩乾坤,葬送了錦繡河山。但,事實這樣嗎?對此,我將就天啟帝的“昏聵無能”談些想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由校

一:為君之道——小皇帝的平衡術

公元1620年,在位僅30天的泰昌帝因為吃錯藥(紅丸案)而猝然而逝,年僅十六的朱由校在東林黨人的奉持之下繼位登基,建號“天啟”。

初繼位的天啟或是感戴東林黨人的擁立之功,或是尚且迷信文人的緣故,朝政大權盡在東林之手,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不僅對江河日下的大明朝毫無裨益,反而進一步刺激了東林黨人建立“東林帝國”的野心。他們同氣連枝、上下聲援、黨同伐異、清除異己。把拒絕合作的和墨守中立的百官同僚按照屬籍劃為“齊黨、楚黨和浙黨”。然後,又藉著“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每六年進行一次)”的由頭,以“行為苟且、尸位素餐、乃國之大蠹”的罪名將他們或罷官奪職、或貶謫出京。此後,他們又將“魏忠賢和客巴巴為首的宦官內侍稱為閹黨”,以“迫害先帝舊臣,違制干預朝政,導引君惡,亂逞淫威”的罪名要求天啟帝“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其正國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東林黨人雕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正為東林黨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而心焦的天啟帝。索性借乘著楊蓮等人要求誅殺的魏忠賢的大風,反其道而行之,一舉提拔魏忠賢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統領內廷庶務,輔佐皇帝處理機要。話說,市井浮浪子弟出身的魏忠賢能有多少本事?自幼即受其照料的天啟帝豈能不知?但之所以提攜魏忠賢不也正是因為他的狡黠卻無大才、庸劣而易於駕馭嗎?

拔擢了魏忠賢的天啟帝趁勢退居幕後、深藏禁宮,從而避開與東林黨的正面交鋒。一方面鑽研喜愛的木匠工藝,另一方面則操縱棋子,遙控時局。

明朝的宦官與漢唐不同,他們對自己的定位異常清晰——皇家的惡犬,生性狡獪的魏忠賢在登臨絕頂之後。對主子的心思自是洞若觀火,他開始大肆收攏被東林黨排擠打壓的齊楚浙三黨黨眾。同心協力、和衷共濟的抗衡東林黨人。在崔呈秀等人的籌劃下,藉著“鑄幣案”和“清查貪腐”的由頭幾乎清洗在京的東林黨“清流”。之後又借“王文彥之獄”的大風以"黨同伐異,貪權納賄”的罪名整死了東林黨黨魁楊漣等人。東林黨聲勢大挫,分崩離析,完全喪失興風作浪的能力。魏忠賢“閹黨”的迅速崛起成功制衡了屢遭蹉跌的東林黨。波詭雲譎、暗礁密佈的朝廷暫得安寧。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經略遼東之地。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氣五年遼東形勢圖

二:少年天子重邊功。留心遼東,多有謀略善韜略

“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勳臣寫圖本,長將殿裡作屏風”。 傳統輿論中,由於《明史》的刻意渲染和清楚筆記的有心雕琢,天啟帝在人們的影像中除了喜歡做木工,就是寵任太監魏忠賢,是個不折不扣的無道昏君。但事實呢?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帝師孫承宗

1、關於朝政黨爭:天啟二年,遼東巡撫王化貞輕信宵小、戰守失當以至“廣寧慘敗”,消息傳來,東林黨人為了迴護王化貞(東林黨核心人物,當朝首輔葉向高的弟子)而將大部責任推諉給熊廷弼。一時間,言官交章疊奏,相互推諉、多方扯皮,“廣寧之敗”的事情反被痣諸一旁,無人問津。對此深惡痛絕的天啟不得不親自下詔加以申斥:

朕覽科道官,屢疏紛囂,全無正論。遼左繼陷,皆因經撫不和,以致官民塗炭。……江秉謙妄言亂政,已從輕薄罰,今又結黨瀆奏,各逞已見。不恤國家之急……爾部院便傳與大小各官,以後務要虛心……務著實整理,毋事空言。再有仍前亂言,溷淆是非的,決不姑息。”

嗣後,眼見百官聚訟紛紛擾擾、各逞私見,坐糜糧秣的現象並未有所改善,天啟帝不得不再次嚴詔申斥:

前有旨,不許擅出私……全無為國為民,肆行狂噪,囂訟弗已,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論難泯,自奴酋發難以來……未見恢復奇謀……新進後輩,遽司耳目,全無秉公,專行報復。逞意妄言,淆亂國政……已後科道各官俱要虛心盡職,共襄國事。再有結黨排誣的,朕遵祖制憲章決不姑息。

由此可見,向被汙為不學無術的天啟帝,對朝廷大事顯然有著切懷之痛,對朝廷上人浮於事、結黨鑽營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天啟帝朱由校

2:關於遼東戰守之策:據《熹宗實錄》所載,天啟帝不僅勤政好學、機敏善辯,而且對遼東戰局、邊防事宜更是留心記掛,頃刻不敢或忘。

同樣是天啟二年,面對王在晉“裁撤藩籬,退守山海關”的戰略規劃,深覺茲事體大的天啟帝隨即命令老師孫承宗親赴遼東考察,“綜核實際以驗方略之可行否”。而在得到孫承宗“在晉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的評斷後。即力排眾議的命孫承宗為薊遼督師,賜尚方寶劍,許“便宜從事,臨陣取決”之權。全權負責修築“關寧錦防線”。這種“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態度,“審定規劃,當機立斷”的果決,哪裡有所謂“宦豎秉權,形同傀儡”的樣子?而在孫承宗馳赴遼東之後,因為得到了皇帝的專任之權,再加上內外順遂毫無掣肘的形勢,才識宏博的孫承宗大膽啟用馬世龍、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等年輕軍事將領。又建設性的提出以毛文龍駐守葫蘆島、沈有容進據廣鹿島的建議,以此達到南北夾擊,東西呼應、鉗制後金的目的。而在孫承宗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建造之後,遼東防線得以建立,局勢大定。終天啟一朝,後金也沒能逾關一步。

眼見遼東戰局日漸穩定,天啟帝卻不僅沒有鬆懈。反而更加的警惕和關注。天啟六年,薊遼督師袁崇煥上章條奏,以為“土屯墾牧、築城頓守”就足以消耗後金,迫其投降。對此,年方弱冠的天啟帝不但沒有麻痺大意,反而以極其嚴肅的語氣批評袁崇煥,責以“輕敵驕縱”期其“蹈實而做,需時而動,切莫生怠惰之心”。

“這本內說,奴子不降,必定成擒……以朕計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蹈實而做,需時而動。正也,奇在其中矣。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

不僅如此,就是在清修的《明史》中,也曾提到天啟頗重邊事,經常排除內廷太監到京城內外和邊關地區收集有關遼東的消息和材料。

“帝好察邊情,時令東廠遣人詣關門,具事狀奏報,名曰‘較事’”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閹黨魏忠賢

“今人只說天啟昏,寵任閹黨摒賢能”可誰又曾想過,如果天啟真是個一無是處的昏君,那他又憑什麼平定“奢崇明之亂“,力挽“遼東危局”呢?說是寵任閹黨,不過是東林黨人眾口鑠金之舉,倘若天啟朝真是宦官專政秉權,那為何東林黨魁孫承宗能夠始終在任,且頗受聖眷?可見,魏忠賢對東林黨的打壓完全是得到天啟默許的,而打壓本身又是有所區判和甄別的。但這種大規模的政治鬥爭,會有公報私仇的行為是在所難免的。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木匠器械

三:少年心性,機敏好學興趣廣泛的朱由校

每每說到天啟帝,跳出腦海的必然是“木匠皇帝、寵任太監”等關鍵詞。但我想說的是,皇帝也是人,為何就不能有些個人喜好呢?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我們並不能以慣常的“仁義道德”作為要求,譬如趙惠文王有“弒父”之嫌,漢文帝有“殺侄”之疑,唐太宗有“殺兄娶弟媳”之名,宋太宗有“燭影斧聲”之傳。但即便如此,也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代明君令主。為何到了天啟身上這種“純屬個人喜好的私德”就成了他荒廢朝政的罪證呢?

誠然,我今日如是說,勢必會大招詬病,但這有何妨?最早關於天啟因“侍弄奇技淫巧而荒廢朝政”的記載源於明朝太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但這本書的創作卻有一個大前提,即:彼時崇禎登基,為攬大權而剷除閹黨,劉若愚身居嫌疑之地,自然不敢對魏忠賢有所阿附,不然一旦與崇禎的大政方針相齟齬,勢必會萬劫不復。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在文中隱晦的點明,喜好遊戲漆雕的天啟並沒有“怠政”。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行鄙事而聽朝政

“先帝好馳馬,好看武戲,又極好作水戲,……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朝夕營造,成而喜,喜不久而棄,棄而又成,不厭倦也。……或有緊切本章,……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奏請畢,玉音即曰:‘爾們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之柄下移。”

文中“一邊經管鄙事,一邊傾耳注聽”一句就足以說明,少年心性的天啟帝始終沒有遺忘自己身為“一國之君”的職責。而所謂的“所以太阿之柄下移”不過是劉若愚的猜測之語罷了,當然這更像是為了迎合當下而說的諂諛之言。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可一旦謠言被不明真相或是有心之人利用,那就將是滔天大禍,難以止息了。劉若愚的“供狀”到了清朝,經過王士禛的演繹就變成了:

“有老宮監言:‘明熹宗在宮中,好手製小樓閣,斧斤不去手,雕鏤精絕。魏忠賢每伺帝制作酣時,輒以諸部院章奏進,帝輒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閹權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天啟不死,大明不亡——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帝王生涯

《池北偶談》作者王士禛

話說,這王士禛又是何人呢?他的祖父本是明朝的布政使王象晉,明亡後,並無“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覺悟的王氏一族,迅速傍上滿清王朝的大腿。王士禛本人更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參加滿清科舉 考試。自順治七年(1650年)始,先後經過鄉試、會試及戊戌科殿試等諸番考驗,然後順利步入官場,成了大清朝的“忠臣”。至於其兄王士祿、王士禧、王士祜等,並有才名,名重一時。

“書中層層是陷進,撥開迷霧見真金。從來才幹文章外,勸君讀書多思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