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不但如此,最近大人做什麼,孩子會跟著做什麼。早上,我做飯的時候,孩子居然把他的小玩具都掏出來,放進一個淺盒子裡,拿著一個小棍在裡面來回攪拌,過一些嘴裡還叨咕著,放點鹽、放點醋……結果把洗衣粉、牛奶統統倒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孩子手裡端著一小盒的小雪花片玩具過來了:“媽媽,你嚐嚐胡蘿蔔片好吃不?”

最近這樣的事在我家屢見不鮮,感覺孩子太搞笑了。但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孩子會模仿他感興趣的所有行為,比如:學大人打電話、做飯,甚至打噴嚏、咳嗽,還學動畫片《聰明的順溜》裡那些摸爬滾打的動作,而我們的沙發就成了孩子的根據地和戰場,不但如此,還學小朋友說髒話,朝別人吐口水……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看什麼學什麼,都學壞了。於是當孩子模仿爺爺們在路邊打撲克時,奶奶便不斷地打斷他,告訴他不能玩這些沒用了,來咱們數數吧,結果孩子扔下撲克就跑了。

其實呀,我們都誤解孩子了,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講到,你做什麼孩子都跟著做,意味著模仿敏感期到了。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不但如此,最近大人做什麼,孩子會跟著做什麼。早上,我做飯的時候,孩子居然把他的小玩具都掏出來,放進一個淺盒子裡,拿著一個小棍在裡面來回攪拌,過一些嘴裡還叨咕著,放點鹽、放點醋……結果把洗衣粉、牛奶統統倒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孩子手裡端著一小盒的小雪花片玩具過來了:“媽媽,你嚐嚐胡蘿蔔片好吃不?”

最近這樣的事在我家屢見不鮮,感覺孩子太搞笑了。但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孩子會模仿他感興趣的所有行為,比如:學大人打電話、做飯,甚至打噴嚏、咳嗽,還學動畫片《聰明的順溜》裡那些摸爬滾打的動作,而我們的沙發就成了孩子的根據地和戰場,不但如此,還學小朋友說髒話,朝別人吐口水……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看什麼學什麼,都學壞了。於是當孩子模仿爺爺們在路邊打撲克時,奶奶便不斷地打斷他,告訴他不能玩這些沒用了,來咱們數數吧,結果孩子扔下撲克就跑了。

其實呀,我們都誤解孩子了,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講到,你做什麼孩子都跟著做,意味著模仿敏感期到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實際上,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模仿了,只是沒有那麼明顯。在不斷的模仿中,孩子才能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識,這是孩子變得有主見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也看到了外在的世界,對提高認知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模仿行為受阻礙,模仿行為就會滯後,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甚至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給他們成長的自由,放手讓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幫助。

孩子每模仿一次,智力便得到一次開發。

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孩子和媽媽玩點餐遊戲,孩子在模仿餐廳的服務員,對點餐的流程,從詢問食物、飲品到記錄都非常詳細,用手機當點餐機的樣子也非常認真。可見孩子真的有認真觀察過服務員的舉止,才能模仿的如此成功。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不但如此,最近大人做什麼,孩子會跟著做什麼。早上,我做飯的時候,孩子居然把他的小玩具都掏出來,放進一個淺盒子裡,拿著一個小棍在裡面來回攪拌,過一些嘴裡還叨咕著,放點鹽、放點醋……結果把洗衣粉、牛奶統統倒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孩子手裡端著一小盒的小雪花片玩具過來了:“媽媽,你嚐嚐胡蘿蔔片好吃不?”

最近這樣的事在我家屢見不鮮,感覺孩子太搞笑了。但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孩子會模仿他感興趣的所有行為,比如:學大人打電話、做飯,甚至打噴嚏、咳嗽,還學動畫片《聰明的順溜》裡那些摸爬滾打的動作,而我們的沙發就成了孩子的根據地和戰場,不但如此,還學小朋友說髒話,朝別人吐口水……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看什麼學什麼,都學壞了。於是當孩子模仿爺爺們在路邊打撲克時,奶奶便不斷地打斷他,告訴他不能玩這些沒用了,來咱們數數吧,結果孩子扔下撲克就跑了。

其實呀,我們都誤解孩子了,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講到,你做什麼孩子都跟著做,意味著模仿敏感期到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實際上,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模仿了,只是沒有那麼明顯。在不斷的模仿中,孩子才能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識,這是孩子變得有主見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也看到了外在的世界,對提高認知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模仿行為受阻礙,模仿行為就會滯後,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甚至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給他們成長的自由,放手讓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幫助。

孩子每模仿一次,智力便得到一次開發。

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孩子和媽媽玩點餐遊戲,孩子在模仿餐廳的服務員,對點餐的流程,從詢問食物、飲品到記錄都非常詳細,用手機當點餐機的樣子也非常認真。可見孩子真的有認真觀察過服務員的舉止,才能模仿的如此成功。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當孩子反過來模仿顧客時,媽媽模仿服務員同樣問孩子需要吃什麼食物和飲品,孩子說:“我要一份兒童套餐,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媽媽又誘惑他,如果加一份奶昔,可以送玩具。這時孩子苦惱了好一會,告訴服務員媽媽:“不用了,這就足夠了。”

原來上次在餐廳點兒童套餐時,還點了其它東西,分量比較多,都沒吃完,都打包帶回的,現在孩子居然知道拒絕點過多的食物,而且還能不受玩具的誘惑,剋制自己。

從本質上說,孩子的模仿是為了學習,因為孩子也要耐心地觀察模仿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完成這個行為,所以說並不是取悅父母或者故意搗亂。

要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模仿敏感期,就需要多給他提供環境,提供各種刺激和感受,豐富他的腦神經網絡。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分不清楚對錯,好的壞的都會模仿怎麼辦呢?

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方式,模仿了好的行為,會給他們成長帶來好處;而模仿壞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好多孩子上幼兒園後,你會發現,他會說髒話罵人了,父母們剛剛發現的時候,會感覺很新奇,有的還會感覺好玩,便以此和孩子逗趣。但隨著孩子不斷地模仿說髒話,父母都會非常嚴肅地批評孩子,告訴他說髒話罵人是不對的。這時候你越不讓孩子模仿,孩子就越要模仿,逐漸地就會形成習慣。

生活中,家庭和社會是孩子學習的兩大陣地,我們決定不了孩子在外面學習了什麼,但父母的態度會決定這些模仿行為會維持多久。

你會發現,當我們看到孩子模仿來的壞行為,我們越是生氣、斥責孩子,把關注點放在這些行為上,孩子就會頻繁地做出這種行為。

也就是說,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我們可以多多的關注,而對壞的模仿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慢慢地孩子就會感覺沒有意思而放棄了。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不但如此,最近大人做什麼,孩子會跟著做什麼。早上,我做飯的時候,孩子居然把他的小玩具都掏出來,放進一個淺盒子裡,拿著一個小棍在裡面來回攪拌,過一些嘴裡還叨咕著,放點鹽、放點醋……結果把洗衣粉、牛奶統統倒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孩子手裡端著一小盒的小雪花片玩具過來了:“媽媽,你嚐嚐胡蘿蔔片好吃不?”

最近這樣的事在我家屢見不鮮,感覺孩子太搞笑了。但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孩子會模仿他感興趣的所有行為,比如:學大人打電話、做飯,甚至打噴嚏、咳嗽,還學動畫片《聰明的順溜》裡那些摸爬滾打的動作,而我們的沙發就成了孩子的根據地和戰場,不但如此,還學小朋友說髒話,朝別人吐口水……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看什麼學什麼,都學壞了。於是當孩子模仿爺爺們在路邊打撲克時,奶奶便不斷地打斷他,告訴他不能玩這些沒用了,來咱們數數吧,結果孩子扔下撲克就跑了。

其實呀,我們都誤解孩子了,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講到,你做什麼孩子都跟著做,意味著模仿敏感期到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實際上,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模仿了,只是沒有那麼明顯。在不斷的模仿中,孩子才能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識,這是孩子變得有主見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也看到了外在的世界,對提高認知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模仿行為受阻礙,模仿行為就會滯後,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甚至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給他們成長的自由,放手讓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幫助。

孩子每模仿一次,智力便得到一次開發。

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孩子和媽媽玩點餐遊戲,孩子在模仿餐廳的服務員,對點餐的流程,從詢問食物、飲品到記錄都非常詳細,用手機當點餐機的樣子也非常認真。可見孩子真的有認真觀察過服務員的舉止,才能模仿的如此成功。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當孩子反過來模仿顧客時,媽媽模仿服務員同樣問孩子需要吃什麼食物和飲品,孩子說:“我要一份兒童套餐,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媽媽又誘惑他,如果加一份奶昔,可以送玩具。這時孩子苦惱了好一會,告訴服務員媽媽:“不用了,這就足夠了。”

原來上次在餐廳點兒童套餐時,還點了其它東西,分量比較多,都沒吃完,都打包帶回的,現在孩子居然知道拒絕點過多的食物,而且還能不受玩具的誘惑,剋制自己。

從本質上說,孩子的模仿是為了學習,因為孩子也要耐心地觀察模仿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完成這個行為,所以說並不是取悅父母或者故意搗亂。

要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模仿敏感期,就需要多給他提供環境,提供各種刺激和感受,豐富他的腦神經網絡。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分不清楚對錯,好的壞的都會模仿怎麼辦呢?

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方式,模仿了好的行為,會給他們成長帶來好處;而模仿壞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好多孩子上幼兒園後,你會發現,他會說髒話罵人了,父母們剛剛發現的時候,會感覺很新奇,有的還會感覺好玩,便以此和孩子逗趣。但隨著孩子不斷地模仿說髒話,父母都會非常嚴肅地批評孩子,告訴他說髒話罵人是不對的。這時候你越不讓孩子模仿,孩子就越要模仿,逐漸地就會形成習慣。

生活中,家庭和社會是孩子學習的兩大陣地,我們決定不了孩子在外面學習了什麼,但父母的態度會決定這些模仿行為會維持多久。

你會發現,當我們看到孩子模仿來的壞行為,我們越是生氣、斥責孩子,把關注點放在這些行為上,孩子就會頻繁地做出這種行為。

也就是說,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我們可以多多的關注,而對壞的模仿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慢慢地孩子就會感覺沒有意思而放棄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剛剛我們聊的是如何幫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的,其實在孩子0——6歲期間有語言、動作、閱讀、社會規範等九大敏感期。說到敏感期,不得不提起《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可以不誇張的說,這是一本決定孩子未來擁有何種人生的育兒聖經!書中通過100個真實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孩子不同敏感期時的不同行為特點,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積極的心態,助力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讓孩子的心智性格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這本書的作者李芷怡早期在北上廣等蒙臺梭利幼兒園做高級老師提導,後赴美國進修教育學,從事老師,並提供專業的育兒諮詢和治療,所以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和長期的經驗累積。作者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0——6歲的階段,孩子從對世界一無所知到逐漸學會探索和認識世界,是多麼巨大的進步呀。

助力孩子的敏感期,讓孩子輕鬆獲得各種能力。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會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而且作者還發現孩子的敏感期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智力會迅速發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時擁有很強的安全感,對自己也充滿信心。

這樣說你可能還有點迷糊,具體點吧,就是孩子在敏感期學到的一切,成人即使花上50年的時間,也未必能學好。也就是說,敏感期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每個孩子都擁有神奇而又充滿微妙的“九大敏感期”。

按照蒙臺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這“九大敏感期”分別是: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範的敏感期、書寫敏感期、閱讀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在進入每個敏感期前,都會有相應的行為表現,也有相應的內容需要學習。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不但如此,最近大人做什麼,孩子會跟著做什麼。早上,我做飯的時候,孩子居然把他的小玩具都掏出來,放進一個淺盒子裡,拿著一個小棍在裡面來回攪拌,過一些嘴裡還叨咕著,放點鹽、放點醋……結果把洗衣粉、牛奶統統倒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孩子手裡端著一小盒的小雪花片玩具過來了:“媽媽,你嚐嚐胡蘿蔔片好吃不?”

最近這樣的事在我家屢見不鮮,感覺孩子太搞笑了。但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孩子會模仿他感興趣的所有行為,比如:學大人打電話、做飯,甚至打噴嚏、咳嗽,還學動畫片《聰明的順溜》裡那些摸爬滾打的動作,而我們的沙發就成了孩子的根據地和戰場,不但如此,還學小朋友說髒話,朝別人吐口水……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看什麼學什麼,都學壞了。於是當孩子模仿爺爺們在路邊打撲克時,奶奶便不斷地打斷他,告訴他不能玩這些沒用了,來咱們數數吧,結果孩子扔下撲克就跑了。

其實呀,我們都誤解孩子了,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講到,你做什麼孩子都跟著做,意味著模仿敏感期到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實際上,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模仿了,只是沒有那麼明顯。在不斷的模仿中,孩子才能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識,這是孩子變得有主見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也看到了外在的世界,對提高認知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模仿行為受阻礙,模仿行為就會滯後,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甚至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給他們成長的自由,放手讓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幫助。

孩子每模仿一次,智力便得到一次開發。

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孩子和媽媽玩點餐遊戲,孩子在模仿餐廳的服務員,對點餐的流程,從詢問食物、飲品到記錄都非常詳細,用手機當點餐機的樣子也非常認真。可見孩子真的有認真觀察過服務員的舉止,才能模仿的如此成功。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當孩子反過來模仿顧客時,媽媽模仿服務員同樣問孩子需要吃什麼食物和飲品,孩子說:“我要一份兒童套餐,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媽媽又誘惑他,如果加一份奶昔,可以送玩具。這時孩子苦惱了好一會,告訴服務員媽媽:“不用了,這就足夠了。”

原來上次在餐廳點兒童套餐時,還點了其它東西,分量比較多,都沒吃完,都打包帶回的,現在孩子居然知道拒絕點過多的食物,而且還能不受玩具的誘惑,剋制自己。

從本質上說,孩子的模仿是為了學習,因為孩子也要耐心地觀察模仿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完成這個行為,所以說並不是取悅父母或者故意搗亂。

要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模仿敏感期,就需要多給他提供環境,提供各種刺激和感受,豐富他的腦神經網絡。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分不清楚對錯,好的壞的都會模仿怎麼辦呢?

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方式,模仿了好的行為,會給他們成長帶來好處;而模仿壞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好多孩子上幼兒園後,你會發現,他會說髒話罵人了,父母們剛剛發現的時候,會感覺很新奇,有的還會感覺好玩,便以此和孩子逗趣。但隨著孩子不斷地模仿說髒話,父母都會非常嚴肅地批評孩子,告訴他說髒話罵人是不對的。這時候你越不讓孩子模仿,孩子就越要模仿,逐漸地就會形成習慣。

生活中,家庭和社會是孩子學習的兩大陣地,我們決定不了孩子在外面學習了什麼,但父母的態度會決定這些模仿行為會維持多久。

你會發現,當我們看到孩子模仿來的壞行為,我們越是生氣、斥責孩子,把關注點放在這些行為上,孩子就會頻繁地做出這種行為。

也就是說,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我們可以多多的關注,而對壞的模仿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慢慢地孩子就會感覺沒有意思而放棄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剛剛我們聊的是如何幫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的,其實在孩子0——6歲期間有語言、動作、閱讀、社會規範等九大敏感期。說到敏感期,不得不提起《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可以不誇張的說,這是一本決定孩子未來擁有何種人生的育兒聖經!書中通過100個真實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孩子不同敏感期時的不同行為特點,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積極的心態,助力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讓孩子的心智性格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這本書的作者李芷怡早期在北上廣等蒙臺梭利幼兒園做高級老師提導,後赴美國進修教育學,從事老師,並提供專業的育兒諮詢和治療,所以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和長期的經驗累積。作者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0——6歲的階段,孩子從對世界一無所知到逐漸學會探索和認識世界,是多麼巨大的進步呀。

助力孩子的敏感期,讓孩子輕鬆獲得各種能力。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會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而且作者還發現孩子的敏感期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智力會迅速發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時擁有很強的安全感,對自己也充滿信心。

這樣說你可能還有點迷糊,具體點吧,就是孩子在敏感期學到的一切,成人即使花上50年的時間,也未必能學好。也就是說,敏感期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每個孩子都擁有神奇而又充滿微妙的“九大敏感期”。

按照蒙臺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這“九大敏感期”分別是: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範的敏感期、書寫敏感期、閱讀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在進入每個敏感期前,都會有相應的行為表現,也有相應的內容需要學習。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比如,孩子你發現孩子在路上走時,突然對地上的石子、小葉子、小蟲子等感興趣,會抓起來看看,很認真的樣子,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獨一無二的敏感期,父母要學會等待,等待孩子自己成長。

在小區裡,經常聽到有的媽媽說,你看人家孩子一歲多就會說話了,我們這個都兩歲半了還只會叫媽媽。事實上,每個孩子的敏感期都不是完全相同,有的孩子早些,有的孩子晚些,這都是正常的。只是孩子的各個敏感期一生只有一次,時間持續的長短也不同。所以我們要在孩子的敏感期到來之時,為孩子提供最有利的條件,讓他們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更好地發展與成長。就像孩子在模仿敏感期時,我們可以儘量的帶孩子去不同的環境中進行體驗,然後和孩子多做一些像過家家一樣的模仿遊戲,讓孩子的心智得到更多的刺激和發展。

敏感期最重要的原則:給孩子最大限度的愛和自由。

在敏感期時,孩子總會做出一些父母看起來覺得很怪的事,或者讓父母很煩惱的事:在地上撿到一些髒東西就放進嘴裡;看到抽屜就亂翻;看到高處就想爬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父母呢出於關心總是阻止孩子,讓孩子這不要動,那不要去,而孩子會為了迎合父母而放棄探索時,他們的內在的發展也受到了抑制,對敏感期感興趣的事物也就被抹殺了。所以在敏感期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要理解孩子的行為,給孩子最大限度的愛和自由。

具體怎麼做呢?不干涉孩子的行為,並且努力給他創造好的環境,讓他能盡情地探索。

比如:孩子在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時,在路邊可以等一等,不要催孩子,讓他慢慢的觀察自己喜歡的小石子或者小螞蟻,甚至帶孩子多看看不同的樹葉、小草、花朵等等滿足孩子的興趣。

"

下班後,發現2歲半的孩子一副“葛優躺”的姿勢在沙發上看動畫片,最近就感覺這孩子咋這麼懶了呢?再看看他旁邊那同樣姿勢在玩著手機的老爸,瞬間找到關鍵點,拿起拖鞋拍向孩兒他爸……

孩兒他爸竟然沒躲,還發呆了,原來是孩子在沙發上跳了起來,拿起自己的小拖鞋也在拍爸爸!本想狠狠的收拾他爸爸一頓,結果因孩子那惟妙惟肖的模仿我打爸爸的樣子,結束了這場戰鬥。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不但如此,最近大人做什麼,孩子會跟著做什麼。早上,我做飯的時候,孩子居然把他的小玩具都掏出來,放進一個淺盒子裡,拿著一個小棍在裡面來回攪拌,過一些嘴裡還叨咕著,放點鹽、放點醋……結果把洗衣粉、牛奶統統倒了進去……過了一會兒,孩子手裡端著一小盒的小雪花片玩具過來了:“媽媽,你嚐嚐胡蘿蔔片好吃不?”

最近這樣的事在我家屢見不鮮,感覺孩子太搞笑了。但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孩子會模仿他感興趣的所有行為,比如:學大人打電話、做飯,甚至打噴嚏、咳嗽,還學動畫片《聰明的順溜》裡那些摸爬滾打的動作,而我們的沙發就成了孩子的根據地和戰場,不但如此,還學小朋友說髒話,朝別人吐口水……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看什麼學什麼,都學壞了。於是當孩子模仿爺爺們在路邊打撲克時,奶奶便不斷地打斷他,告訴他不能玩這些沒用了,來咱們數數吧,結果孩子扔下撲克就跑了。

其實呀,我們都誤解孩子了,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講到,你做什麼孩子都跟著做,意味著模仿敏感期到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實際上,孩子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模仿了,只是沒有那麼明顯。在不斷的模仿中,孩子才能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識,這是孩子變得有主見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孩子的觀察力,也看到了外在的世界,對提高認知會有很大幫助。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模仿行為受阻礙,模仿行為就會滯後,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智發展,甚至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我們要理解孩子,給他們成長的自由,放手讓孩子完成這個過程,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幫助。

孩子每模仿一次,智力便得到一次開發。

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孩子和媽媽玩點餐遊戲,孩子在模仿餐廳的服務員,對點餐的流程,從詢問食物、飲品到記錄都非常詳細,用手機當點餐機的樣子也非常認真。可見孩子真的有認真觀察過服務員的舉止,才能模仿的如此成功。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當孩子反過來模仿顧客時,媽媽模仿服務員同樣問孩子需要吃什麼食物和飲品,孩子說:“我要一份兒童套餐,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媽媽又誘惑他,如果加一份奶昔,可以送玩具。這時孩子苦惱了好一會,告訴服務員媽媽:“不用了,這就足夠了。”

原來上次在餐廳點兒童套餐時,還點了其它東西,分量比較多,都沒吃完,都打包帶回的,現在孩子居然知道拒絕點過多的食物,而且還能不受玩具的誘惑,剋制自己。

從本質上說,孩子的模仿是為了學習,因為孩子也要耐心地觀察模仿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完成這個行為,所以說並不是取悅父母或者故意搗亂。

要想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模仿敏感期,就需要多給他提供環境,提供各種刺激和感受,豐富他的腦神經網絡。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孩子太小,理解力有限,分不清楚對錯,好的壞的都會模仿怎麼辦呢?

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只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方式,模仿了好的行為,會給他們成長帶來好處;而模仿壞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好多孩子上幼兒園後,你會發現,他會說髒話罵人了,父母們剛剛發現的時候,會感覺很新奇,有的還會感覺好玩,便以此和孩子逗趣。但隨著孩子不斷地模仿說髒話,父母都會非常嚴肅地批評孩子,告訴他說髒話罵人是不對的。這時候你越不讓孩子模仿,孩子就越要模仿,逐漸地就會形成習慣。

生活中,家庭和社會是孩子學習的兩大陣地,我們決定不了孩子在外面學習了什麼,但父母的態度會決定這些模仿行為會維持多久。

你會發現,當我們看到孩子模仿來的壞行為,我們越是生氣、斥責孩子,把關注點放在這些行為上,孩子就會頻繁地做出這種行為。

也就是說,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我們可以多多的關注,而對壞的模仿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視而不見,不聞不問,慢慢地孩子就會感覺沒有意思而放棄了。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剛剛我們聊的是如何幫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的,其實在孩子0——6歲期間有語言、動作、閱讀、社會規範等九大敏感期。說到敏感期,不得不提起《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這本書,可以不誇張的說,這是一本決定孩子未來擁有何種人生的育兒聖經!書中通過100個真實的案例,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孩子不同敏感期時的不同行為特點,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積極的心態,助力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讓孩子的心智性格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

這本書的作者李芷怡早期在北上廣等蒙臺梭利幼兒園做高級老師提導,後赴美國進修教育學,從事老師,並提供專業的育兒諮詢和治療,所以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和長期的經驗累積。作者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0——6歲的階段,孩子從對世界一無所知到逐漸學會探索和認識世界,是多麼巨大的進步呀。

助力孩子的敏感期,讓孩子輕鬆獲得各種能力。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會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而且作者還發現孩子的敏感期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智力會迅速發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時擁有很強的安全感,對自己也充滿信心。

這樣說你可能還有點迷糊,具體點吧,就是孩子在敏感期學到的一切,成人即使花上50年的時間,也未必能學好。也就是說,敏感期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每個孩子都擁有神奇而又充滿微妙的“九大敏感期”。

按照蒙臺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的觀察與研究,這“九大敏感期”分別是:語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動作敏感期、社會規範的敏感期、書寫敏感期、閱讀敏感期和文化敏感期。在進入每個敏感期前,都會有相應的行為表現,也有相應的內容需要學習。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比如,孩子你發現孩子在路上走時,突然對地上的石子、小葉子、小蟲子等感興趣,會抓起來看看,很認真的樣子,這就是孩子進入了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獨一無二的敏感期,父母要學會等待,等待孩子自己成長。

在小區裡,經常聽到有的媽媽說,你看人家孩子一歲多就會說話了,我們這個都兩歲半了還只會叫媽媽。事實上,每個孩子的敏感期都不是完全相同,有的孩子早些,有的孩子晚些,這都是正常的。只是孩子的各個敏感期一生只有一次,時間持續的長短也不同。所以我們要在孩子的敏感期到來之時,為孩子提供最有利的條件,讓他們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更好地發展與成長。就像孩子在模仿敏感期時,我們可以儘量的帶孩子去不同的環境中進行體驗,然後和孩子多做一些像過家家一樣的模仿遊戲,讓孩子的心智得到更多的刺激和發展。

敏感期最重要的原則:給孩子最大限度的愛和自由。

在敏感期時,孩子總會做出一些父母看起來覺得很怪的事,或者讓父母很煩惱的事:在地上撿到一些髒東西就放進嘴裡;看到抽屜就亂翻;看到高處就想爬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父母呢出於關心總是阻止孩子,讓孩子這不要動,那不要去,而孩子會為了迎合父母而放棄探索時,他們的內在的發展也受到了抑制,對敏感期感興趣的事物也就被抹殺了。所以在敏感期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要理解孩子的行為,給孩子最大限度的愛和自由。

具體怎麼做呢?不干涉孩子的行為,並且努力給他創造好的環境,讓他能盡情地探索。

比如:孩子在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時,在路邊可以等一等,不要催孩子,讓他慢慢的觀察自己喜歡的小石子或者小螞蟻,甚至帶孩子多看看不同的樹葉、小草、花朵等等滿足孩子的興趣。

成人50年未必能學會的,孩子在敏感期輕鬆掌握,神奇的兒童敏感期

在敏感期裡,孩子會強烈地想認識世界,這是學習的好時機,父母應該儘量做到不干涉,提供更好的條件讓孩子自由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