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烏桓和鮮卑相繼南下後,一個名叫柔然的帝國在遼闊的蒙古草原上開出了繁花,美麗而燦然。然而筆者參觀內蒙古歷史博物館時,竟找不到有關他的任何文字。 一個民族在某一時段並沒有什麼預兆就突然從沉默中崛起,然後又在某一時段同樣神祕地突然變得平庸,或從此消失,或若有若無,留下的只是一個名字和一段記憶。 柔然就是這樣。 柔然,字面意義為天國,一個不亞於“香格里拉”的詩意的名字。柔然人來自哪裡,祖先是誰,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東胡苗裔,還有人說是匈奴別種、塞外雜胡。我據以推測,他們是多個草原部落的混血兒。

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柔然原名蠕蠕(ruan)、芮芮、茹茹、柔蠕。始祖是一位名叫木骨閭的草原流浪漢。公元3世紀末,身為拓跋鮮卑騎奴的木骨閭糾集100多名同夥逃到陰山北部的意辛山一帶。從此,他實現了擔任一名首領的願望。後來,也確實被柔然排名為第一任可汗。 確切地講,他還不是柔然的創始人,充其量算是一名奠基者,因為那時他們的部落還相當弱小,而且沒有正式名稱,還只是瓶子裡的春天。 為部落冠名“柔然”的是木骨閭的兒子車鹿會。

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因此,許多人對歷史將他稱為第二任可汗頗為不滿。隨後的部落首領是車鹿會之子吐奴傀(gui)、吐奴傀之子跋提、跋提之子地粟袁。他們儘管都自稱“首領”,但在名義上仍然隸屬於拓跋鮮卑。因為他們明白,一個民族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是舉足輕重的大汗國,還是微不足道的小部落,只要有其他民族或國家存在於你的周圍,你就會成為座標中的一個點,而這個點必然有著縱向和橫向的聯繫。因此,一個民族的外交取向有時候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存亡。

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他們在外交上也確實迷失了一次。當代國被前秦滅掉,拓跋鮮卑最需要聲援的時候,他們卻轉而依附於鐵弗匈奴劉衛辰部。於是,拓跋珪在恢復代國,宣佈成立魏國後,向“叛逆”--柔然發動了突然進攻,柔然兩大首領匹候跋和溫紇提(並立的第六任可汗)宣佈無條件歸降。從此,他們接受高聲訓斥,無奈地給新主人牽馬,被迫隨時獻上漂亮女人。更可悲的是,他們喪失了從前的獨立地位,跌入了無邊的深淵。

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如同情節跌宕起伏的戲劇,英雄總是在暗夜無邊、眾生呼喚的時候誕生。這一次是溫紇提的兒子,名叫社侖。他從繼承了父親之位的那天起,就踏上了一條佈滿荊棘的路,因為部落內部的另一位首領匹候跋不僅貪圖安逸、甘為人臣,而且時時以長輩自居,藉助鮮卑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壓他。公元4世紀末,社侖依託日漸高漲的民族復興呼聲,果斷殺掉了守舊的匹候跋,控制了整個柔然部落。在大肆搶劫五原以西各郡的財物之後,他率部逃往遙遠的漠北,遠離了北魏的視線。

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有理想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就在漠北這個人跡罕至、無人打擾的地方,社侖及其部下頑強且快樂地生存下來,創造了“千人為軍,軍置將一人;百人為幢,幢置帥一人”的部落軍事編制,通過了“先登者賜以虜獲,退懦者以石擊首殺之”的軍事獎懲辦法。這再次印證了一個歷史定律:一個政權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外延。在內部制度還未健全的情況下,即便是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也將難以持續。

一天,蒸發了許久的柔然人像鬼魂一樣從大漠深處冒出來,人們印象中羸弱不堪的孩子已經變成了令人恐怖的巨人。他們首先征服了高車,佔據了鄂爾渾河、土拉河一帶水草豐茂的牧場。隨後,又吞併了蒙古草原西北的匈奴餘部拔也稽。就這樣,他們成為漠北草原新的主人,首領社侖於北魏道武帝天興五年(402)自稱“丘豆伐可汗”“丘豆伐”意為駕馭開張之王,“可汗”意為皇帝,“可汗”這一稱呼後為突厥、回紇、蒙古及中亞遊牧國家沿用。柔然汗國從此誕生。

蒙古草原第三帝國——柔然汗國!

汗國還比較原始,沒有文字,以羊屎粒記錄兵將數量,用刻木記載軍國大事。但官員的設立已經有了國家的模樣,可汗之下設有國相、俟(si)力發(主管一方軍政,相當於九卿)、吐豆發(相當於御史大夫或尚書令)、俟利(直屬於俟力發,相當於大夫)、吐豆登(直屬於吐豆發,相當於御史和尚書)、莫何(即大人、渠帥,相當於部落酋長)。 汗國明智地採取了征伐漠北、結好中原的策略,到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漠北地區的統一。這時的汗國東起大興安嶺;南達陰山,與北魏對峙;西逾阿爾泰山,佔有準噶爾盆地,與天山以南的焉耆交界;北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完全佔有了匈奴故地。 他們是蒙古草原上繼匈奴、鮮卑之後的第三帝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