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美股 亞信 運營商 投資 田溯寧 香港財華社 2018-12-17


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前言:

資本市場風雲變幻,2014年,亞信科技(01675-HK)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後,在創始人田溯寧的帶領下,歷時4年精耕勵治,再戰資本市場,已於2018年11月23日通過港交所聆訊,預計12月19日上市。

那麼,盈利狀況剛剛由負轉正,轉型之路異常艱難的亞信科技,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呢?

正文:

時勢造英雄,亞信科技的命運起落完美的註釋了這一點。而不甘於衰落的運勢,亞信科技在創始人田溯寧重新迴歸後,經歷4年轉型,重整旗鼓赴港上市。

近日,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的亞信科技(01675-HK),目前正在招股,擬全球發售85,652,000股,其中香港發售8,565,600股,國際發售77,086,400股,90%配售,10%公開發售,另有15%超額配股權。

發行區間為10.5到13.5港元(可下調至9.45港元),本次集資最多11.6億港元,上市開支約1.09億元人民幣,按每手400股計算,入場費5,454.42港元。

昔日美股驕子,為何赴港上市?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亞信科技曾有極其輝煌的歷史。它是中國最大的電信軟件產品及相關服務商,在中國國家信息基礎建設成立及歷史發展過程中擔任過重要角色。

200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交易第一天裡該公司的股價就突破了100美元的大關,市值達到45億美元。但遺憾的是,亞信科技並沒有完成抓住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產業紅利,多少有些落寞。2014年,創始人田溯寧重新迴歸亞信科技,從納斯達克退市私有化,開啟向“客戶運營商”戰略轉型。

4年過去了,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衝擊下,亞信科技不想再錯過一個時代,田溯寧欲帶著亞信科技重回資本市場,他們將這一站選在了香港。

亞信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選擇在香港上市不但可以增加未來集資的機會,且有助提升品牌及公司形象。亞信科技上市集資淨額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和拓展數字化運營服務、物聯網及網絡智能化等新業務,償還銀行貸款、戰略投資及收購等。

去年剛剛盈利,原因何在?

我們都知道前二十年是電信領域的紅利期,不僅三大運營商,就是那些背靠運營商上下游企業也都賺得盆滿缽滿。亞信科技擁有忠實的客戶背書,效益應該不會差。事實上呢?我們就近幾年的營收來看下。

招股書顯示,田溯寧重掌亞信科技後,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收益由2015年的47.65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增長至2016年的48.56億元,並在2017年進一步增長至49.48億元。

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相較於節節高升的業績,亞信科技去年溢利才開始扭虧為盈。2015年和2016年都處於虧損放大,由2015年虧損1.1億元擴大至2016年的2.21億元。2017年開始盈利,錄得溢利3.1億元,淨利潤率為6.4%。

而導致過去數年虧損的重要原因在於亞信科技高居不下的銷售成本,2015至2017年銷售成本分別約為30.0億元、31.8億元、32.8億元,呈現逐年上漲趨勢。受之影響,毛利在2015至2017年分別約為17.73億元、16.72億元、16.70億元,呈現下降。

對此,亞信科技的解釋是2016至2017年間聘請了大量員工趕工手頭的軟件項目,導致銷售成本增加,毛利率下降。藉此可以大概判斷出,亞信科技的項目執行和交付效率有待提高。

過度依附三大運營商,路越走越窄

亞信科技的業務主要包括軟件業務、網絡安全業務兩大業務板塊,其主營業務仍以面向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為主,擁有212家電信運營商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總部、省級公司、地市級公司、專業化公司和合營企業(中國鐵塔)等,支撐全國超過10億用戶。

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亞信科技軟件業務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收益分別為41.44億元、43.14億元、46.45億元,分別佔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的87.0%、88.9%、93.9%。如此來看,亞信近年做得業務轉型似乎功課不夠,其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收入非但沒有減少,反而依賴性更重了。

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另外,亞信科技也提供網絡安全服務,不過其網絡安全業務一直沒有做大,所以亞信科技預計2020年底前關閉該項業務。

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於亞信科技而言,坐擁三巨頭為客戶,不愁生意和財源,想邁開腿走出去,或者二次創業那自然是難上難。或許沉溺於無競爭的環境太久,在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勢力大行其道的今天,微信等流量江湖崛起,電話、短信等傳統通訊方式沒落。倘若亞信科技長期依附合作夥伴,業務也比較單一,不謀求業務拓展,未來之路或將越走越窄。

傳統軟件供應商,非電信業務轉型不易

二十年一個新世界,回想創業之初,亞信科技在電信骨幹數據網的構架和系統集成方面幾無對手。現在勢頭變了,與競爭對手華為、中興等相比,亞信科技沒有硬件優勢;與騰訊、百度等巨頭相比,又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軟件,只能依附電信運營商過活,久而久之,不免落下替人打工之嫌。

下圖為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佈的2018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綜合競爭力排名,亞信科技排名第23位。

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亞信科技似乎也察覺到了自己大幅落後於競爭對手,近年積極拓展非電信業務,向“客戶運營商”轉型。但是2016年以來,該公司軟件業務中來自中小企業的營收佔比呈現持續下滑趨勢,截至2018年上半年,來自中小企業的軟件營收僅1484萬元,同比下降59%。

昔日美股嬌子,亞信科技投資價值尚在?

新業務拓展不易,主營業務也面臨被蠶食的風險。在一眾競爭對手的追趕下,亞信科技長期合作的運營商夥伴也相繼出現經營“瓶頸”,隨著互聯網流量江湖的崛起,電信通話信息業務收入銳減,進而影響到運營商的收入。

科技界拼的是速度,不發展就要被淘汰。亞信科技早年沒有抓住移動互聯帶來的紅利,其投資價值也是值得我們審視的。不過在物聯網、5G等新機遇下,亞信科技能否完成華麗轉身?其未來價值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李瑩

編輯:夏雨辰 賀秋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