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清朝末年,社會動盪,發生了無數的奇案,這其中有四件奇案,驚動了朝野上下,牽涉其中的人數不勝數。而刺馬案又居這四件奇案之首,因為這件案子牽涉到的人數最廣,影響最深,甚至朝廷大員都被牽扯進來,還差點動搖了國本。

然而慈禧卻在緊要關頭做出妥協,放過真凶,那麼慈禧為何不敢處置真凶呢?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真凶到底是誰。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刺馬案的發生很簡單,同治九年的某一天,當時的兩江總督是馬新貽,他在演武廳參加完檢閱之後,在護衛的保護下,徒步回去。這時候,路邊一個人突然衝了出來,並且下跪,請求馬新貽救濟一下。眾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全然沒有注意到另外一邊有個人竄了出來,這個人先是向馬新貽問安,在馬新貽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抽出一把利劍,刺向了他,而護衛們都沒反應過來。

等行刺完畢,刺客並沒有逃走,眾人將他拿下,刺客甚至沒有任何反抗,只喊道:“刺客是我張汶祥”。而馬新貽雖然被緊急搶救,但是依然在半夜因為傷重不治身亡。經過多次審理之後,以張文祥是太平軍餘孽挾恨報復結案,最後將張汶祥凌遲處死。

過程很簡單明瞭,凶手也被當場抓住,審理後的判罰也符合殺人償命的規則。但是清廷卻很恐慌,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已經不僅僅是一件謀殺案了,因為死的是馬新貽,所以背後牽扯了太多人進來。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為何張汶祥要刺殺馬新貽?按照民間的版本來說,是馬新貽與竇一虎,張汶祥是結拜兄弟,三個人曾經一起出生入死,但是馬新貽卻出爾反爾,出賣了自己的朋友,殺了兄弟並且霸佔了他的妻子,張汶祥因此決定復仇並殺了馬新貽。這個版本的故事後來被李連杰等人拍成了電影。

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馬新貽之所以能坐到兩江總督這個位置,是靠著假報軍功,巴結權貴得來的。他曾經與匪首等人義結金蘭,然後又導演一出匪徒佔領地方,馬新貽出兵收復失地的戲,以此獲得了遷升。而後來匪首兄弟們來投靠馬新貽,卻被馬新貽擺了一道,不僅殺了匪首,還霸佔了他的妻室,除張汶祥一人逃脫外,其他人都死了,隨後張汶祥決定復仇,最後才有了張汶祥刺殺馬新貽的案子。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當然,上面兩種都是民間的說法,真實性太低,而官方是將張汶祥定性為太平天國漏網的餘孽,然後勾結海盜,伺機進行報復。這種說法也經不起推敲,要知道那時候太平天國早就失敗好多年了,當年南京城破,城裡的人幾乎被屠盡,而另外一支石達開的隊伍也在大渡河邊被清軍全部剿滅,清廷在南京經營多年,太平軍餘孽已經幾乎沒有了,再說了勾結山賊都比勾結海盜來的靠譜。

那麼到底馬新貽為何被殺?張汶祥顯然是個替死鬼,而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誰呢?

刺馬案之所以能列四大案之首,是因為此案的背後牽扯到了清廷和湘軍巨大的政治利益和祕密。要知道太平天國在南京經營長達十一年,後期的太平天國生活逐漸腐化,聚斂了大量的財富,而當年曾國藩攻陷南京,消滅太平軍之後,將太平天國所有的金銀全部收繳,但是上繳清廷的數量非常少,所以引起了清廷的懷疑。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慈禧曾經特意召見馬新貽,可能就是為了弄清楚這筆財富到底在哪,是否被曾國潘的湘軍給吞了。而且太平天國被滅後,湘軍獨大,反倒成了清廷隱患,因此清廷將曾國潘調離了南京,馬新貽成了新的兩江總督。所以一般史學家,都覺得湘軍才是刺馬的凶手,理由如下:

第一就是南京是湘軍的勢力範圍,馬新貽的到來就相當於在湘軍中按了個釘子,湘軍必然欲除之後快。湘軍在1864年攻陷南京,而馬新貽是在1868年調任的兩江總督,在這段時間內,湘軍早已經將南京,甚至江南經營成為自己的地盤,許多政府要職都是湘軍的自己人,而江南的賦稅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這樣一股龐大的勢力盤踞在江南,讓清廷不得不對湘軍提防。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另外清廷一邊裁撤湘軍,一邊派馬新貽到南京履職,顯然就是為了提防湘軍做大。此時的馬新貽才四十多歲,幾乎沒有軍功,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鎮得住湘軍大佬,即使曾國潘被調走了,其他人也不會服馬新貽的,而且馬新貽的到來明顯就是來監視湘軍的,換誰都不舒服。

第二,湘軍被裁撤後,很多人無所事事,到處劫掠,組成一股黑勢力,成為社會的一大危害。馬新貽在任上兩年,對這股勢力的打擊非常狠,抓到這些人直接就地正法。所以即使這些人已經不是湘軍了,但是湘軍依然對馬新貽恨之入骨。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第三,上面有提到天平天國的財富,很可能被湘軍吞了,所以馬新貽的上任有可能是為了尋找這批財富的下落。俗話說得好,斷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當時的清廷,因為太平天國的事情,還有國外的賠款等緣故,早已經國庫空虛,所以急需太平天國的這筆金銀珠寶來彌補財政虧空。馬新貽的到來,大家都知道他的目的,可能就是來找錢的,肯定不是來玩的,既然這樣,你馬新貽敢查湘軍,湘軍自然敢對馬新貽下手。

所以,馬新貽的死大概率上是和湘軍有關,既跟湘軍和清廷之間的政治角逐有關,也和財富有關。正因為如此,清廷很快就明白了這起案件背後的原因,立刻調曾國潘回南京,以防止局勢發生進一步惡化。而且結案後,曾國潘上書說,沒有別的隱情可查了,清廷就立馬中止了刺馬案的繼續調查,顯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沒必要徹底撕破臉皮。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凶?

馬新貽的死,是一個政治悲劇,他只是這場政治格局中的一個棋子而已,換做是其他非湘軍派系的人來坐鎮,結果都是一樣的。而刺馬案也成為了清廷晚期頹勢的一個縮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