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影響千萬學前兒童家長的教育家:什麼是真正的愛與自由

提起蒙臺梭利,很多人都有一種熟悉感。

特別是當前,很多以蒙臺梭利命名的早教和幼兒園,蒙臺梭利到底有怎麼的理念影響著這麼多的教育者和家長,她是怎麼走上研究孩子這條路的呢?

這是我的疑問,所以帶著疑問我走進了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和醫生,但她最廣為人知的,還是在教育方面的貢獻。

誰都無法否認,在世界教育史中,蒙臺梭利佔有重要的地位,就連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都稱她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教育家。”

蒙臺梭利,影響千萬學前兒童家長的教育家:什麼是真正的愛與自由

一、生平

蒙臺梭利是幸運的,她很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後來還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學習,這段學習經歷讓她成為意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女醫學博士。

畢業後,蒙臺梭利就職於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診所,成了一名助理醫生,同時她開始對弱智兒童展開研究,後赴一家弱智兒童學校擔任主任教師。

在1907,學有所成的蒙臺梭利終於在羅馬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那些貪婪、暴力的窮孩子,效果驚人,孩子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不僅讓孩子們受益良多,也讓蒙臺梭利收穫頗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她發現了兒童發展的真正祕密,形成了獨特的早期教育觀念。

與此同時,蒙臺梭利也開始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後來,蒙臺梭利將這些教育思想編輯成書,陸續出版,成為經久不衰的兒童教育經典。

蒙臺梭利,影響千萬學前兒童家長的教育家:什麼是真正的愛與自由


二、教育觀點

讀過蒙臺梭利系列圖書的讀者會發現,自己彷彿經歷了一場脫胎換骨般的成長和蛻變,並從中感受到了綻放的生命之美和人性的光輝。

蒙臺梭利教育法尊重孩子、尊重生命,並從人性與生命的角度揭示了兒童成長的祕密以及教育的本質,這是以往的教育法所不具備的。

概括來說,蒙臺梭利的教育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兒童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內在生命力具有無窮的力量,教育者要讓兒童通過這種力量獲得自然的、自由的發展。

2、兒童發展有“心理(精神)胚胎期”,0-3歲的兒童正處於這個胚胎期,教育者要給兒童提供適合精神發展的環境,使其發育健全。

3、兒童具有敏感期,如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等。在敏感期裡,培養兒童的能力最容易,教育也最有效。教育者要給予兒童正確、及時的幫助,避免錯過教育時機。

4、兒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能通過無意識地吸收環境中的事物來學習,這主要發生在精神胚胎期,教育者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兒童學習語言、認識環境、形成個性等。

5、兒童在“工作”中成長,蒙臺梭利將兒童使用教具的活動稱為“工作”,兒童身心的發展必須通過“工作”來完成。通過反覆操作教具,兒童可以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創造,並構建自我人格。

基於以上理論,蒙臺梭利提出在教育兒童的過程中,教育者要給兒童最大限度地自由,讓兒童進行獨立地嘗試性探索並以此達到身心發展的目的。

三、成長事例

1.開始對弱智兒童進行研究

蒙臺梭利說:“實際上,我在兒童之家所使用的這些教育方法和經驗,很多是我在之前的弱智兒童學校工作時得到的啟發。”

大約15年以前,我還在羅馬大學精神病診所當助理醫生。那時,我常常去精神病院為診所挑選研究對象,以此展開針對精神病人的研究。

當時,我常常接觸一些有智力缺陷的兒童,我對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興趣的引導下,在每天的助理醫生工作結束後,我便開始對弱智兒童進行研究。

後來,在一次教育學大會上,我發表了一篇題為《精神教育》的演講,表達了自己的這一觀點。

我的觀點在外科醫生和教師中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我的導師蓋都.巴克西里——這位偉大的教育部長的邀請下,我給羅馬大學的教師們講了一堂有關弱智兒童教育的課。

後來,在一所慈善機構的幫助下,我們建立了一所醫學教育學校。在這所學校裡,我們接收了一些公共學校的兒童,並接收了羅馬各精神病院的全部弱智兒童。

當時,我對這項工作有著非常強烈的信念,並時時被它鼓舞著。我放棄了其他一切工作,準備去從事這一項未知的事業。

看到這裡,我真的很感動。為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業而歡呼,為她的不斷探索和深造而欽佩。

是的,我們也許沒辦法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但是生活會告訴我們,在我們一直努力向前走的時候,生活會指引我們走到喜歡的事物旁邊。真是太神奇了!

2.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

1907年1月,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這種兒童學校位於一些居民居住的公寓裡,它把住戶家裡3-7歲的孩子都集中起來,由教師統一管理和教育。

這又是一次歷史性的進步,蒙臺梭利終於可以實現曾經的夢想,把對弱智兒童的教育方法應用到正常兒童教育中。

蒙臺梭利在兒童之家的教育方法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影響到兒童之家的工作,我們就會把他們送回家待一段時間,讓父母督促他們改正。

這種做法可以給父母一些壓力,尤其是那些生活質量差、愛打架、行為粗魯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更容易被送回家,所以他們更能感到教育孩子的壓力。

我們要求父母按照協會的要求去做,努力配合教師的工作,這樣教師也才會更願意教他們的孩子。母親每週至少要與教師交流一次,瞭解孩子的狀況,接受教師有益的建議,雙方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是啊,家庭教育很重要,只有家長以身作則了,重視孩子教育了,我們老師才能更好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者。

3、自由

在兒童之家,我要求教師必須對孩子進行細緻的觀察,要系統觀察他們的形態發育、行為等。

要觀察孩子,我們就要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由的表達自己。

我最先想到的是環境,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他們可以自由活動、自由表達的環境。

作為學校環境的重要部分,一個帶花園的大操場必不可少,操場要和教室直接相通,使孩子們可以自由進入。

只有在自由的環境中,孩子才能學會設法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為。

而在兒童之家,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做出文雅、得當的舉止,他們呢也明白了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獲得的這種能力對其一生都有用。

文中還舉了一個例子:在米蘭的一所兒童之家,教師在教室窗戶下邊放了一個狹長的架子,架子上放著小桌子,小桌子上面放著一些金屬幾何模型。

只是這個架子太窄,而且放得有些傾斜,孩子在選擇金屬模型時,常常會碰到小桌子。而小桌子一旦掉在地上,上面的金屬模型也一同掉落下來,發出很大的噪聲。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打算把架子加寬、加固,就約了木匠,要他幫忙維修。

可是木匠很久都沒有來。就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裡,教師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變化:孩子們學會了小心地去拿金屬模型,以免碰到桌子,而桌子和金屬模型再也沒有掉落下來。

這個狹長的架子成了孩子們的老師,使他們學會了指導自己如何更小心地行動,從而克服狹長架子的不足。

是啊,生活即學習,孩子在操作過程鍛鍊了自己的各種能力。

我在心裡也再次為蒙臺梭利的壯舉而歡呼:創辦兒童之家,可以專心的研究孩子的行為及特點,為兒童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讓孩子在自由的環境,自由探索,找到了和自然相處的模式。

蒙臺梭利,影響千萬學前兒童家長的教育家:什麼是真正的愛與自由


4、平衡紀律與自由

教師要具有引導孩子遵循紀律或規則的特殊技能,使孩子逐步達到自律、不斷完善自己的自制狀態。

教師培養孩子具有這樣的紀律,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如果孩子在學校裡學會了自由地行走而不影響他人,不破壞環境,孩子不用強迫也能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那麼,他就成了一個真正守紀律的人。

此時,孩子不是為了別人而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守紀律,而是在為自己將來的生活做準備。

在自由中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而不是散亂的自由而不加束縛。

現在很多人沒有真正讀懂蒙臺梭利所說的自由,以為自由就是什麼都給孩子,任其發展,其實不是的。

所以我們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看他是否有衝撞別人、激怒他人、傷害他人的舉動,是否有粗魯的、不禮貌地行為,是否有破壞周圍環境的行為等。

如果孩子有以上行為,教師就要適時干預,幫助孩子改正這些錯誤行為。

至於除此以外的行為,不管是什麼樣的行為,也不管以怎樣的方式表現出來。教師一方面要允許孩子去做,另一方面還必須對孩子進行細緻地觀察,瞭解孩子的狀態和需要,以便給予孩子及時、有效地幫助,這是非常重要地一點。

我們要求,教師必須是一個被動的觀察者,而不要總是主動對孩子施加影響,不要總是主動去“教”孩子,要允許孩子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

人類在幼年時期表現出來的個性非常寶貴,我們必須尊重孩子最初展現的個性,就像虔誠地尊重上帝一樣。

看到這一段文字,真的是解決了我的一個大困惑。畢業後剛到幼兒園實習的時候,帶班老師和我說要及時撲滅孩子一切造反的苗頭,看到不良行動,馬上制止。

那時候,我在想這樣到底對嗎?如果非要老師壓制著才能安靜這會很累,而且也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吧?那到底怎麼樣的行為該制止什麼樣的行為需要觀察引導呢?

今天,我終於在書中得到了滿意的結果了。

原來蒙臺梭利早就給了答案,只是我現在才遇到。

真是相見恨晚啊,有一種感激涕零地感覺。

這種感覺太奇妙了,也會指引著我繼續走好接下來的育兒之路。

開始的時候,班級混亂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都還沒有養成自律的習慣。

我要求教師,實在不行,她就什麼都不用做,只是看著孩子們就可以了。

新教師對實驗心理學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越豐富,她就越能快速地適應這項工作,越能快速地創造自己生命中的奇蹟。

經過一段時間地教育實踐和練習,教師就會對觀察法越來越熟練,就能更快地辨別孩子哪些行為應該進行干預,哪些行為應該進行觀察。

教師只有明白了這些,並正確地行動,才能幫助孩子辨別好與壞,使其發展有益的行為,並修正某些錯誤的行為。

對教師來說,最開始的日子裡往往最困難。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建立一種積極的、工作的和有益的紀律,而不是不動的、被動的和順從的紀律。

為了能夠形成真正的紀律,積極遵守這種紀律,孩子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辨別好與壞的行為。

而對教師而言,她的職責就是,觀察孩子有沒有混淆好與壞的概念。

孩子在教室裡安靜地、自由地走來走去,自發地去做一些有益地、充滿智力的練習活動,同時沒有任何粗魯行為或傷害自己、傷害其他孩子和環境地舉動,這樣的孩子就是真正的守紀律的孩子。

普通學校建立秩序靠的是命令和強制,而我們則是讓孩子在自由中學會自律和服從。

我們會盡力讓孩子們明白,這樣的井然有序看起來很好,這是一件好事,令人愉快。

經過不斷練習,孩子會記住好與壞,他們的紀律性會增強,無紀律的活動就會越來越少。

自由的基礎是獨立,沒有獨立就沒有真正的自由。

差不多到了三歲,孩子就能在更大程度上獨立自由的表現自己了,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需求和感覺,自由地選擇自己要做地事情、要吃的食物等。

在教育中,我們不能奴役孩子,而要引導幫助他們走向獨立。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獲得個性的自由。

我們所有對孩子的教育活動,若要行之有效,就必須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向獨立。

獨立教育是我們教育孩子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幫助孩子獲得各種獨立的能力,讓他們達到真正的獨立。

事實上,孩子的內在需求是,他們要自己去做那些事情,大自然賦予了他們學習做各種事情的本能,而我們的職責就是為孩子創造做這些事情的條件和環境。

如果母親沒有設法教孩子自己怎麼拿住勺子,怎麼舀飯並放到嘴裡,沒有給孩子示範她是怎麼做到這些事的,那她就不是一個好母親,因為她傷害了孩子最基本的尊嚴,阻礙了孩子本能的發展。

母親們都知道,教孩子自己吃東西,自己穿衣服不僅單調乏味,而且很煩瑣、很困難,這比親自喂孩子、親自給孩子穿衣服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最好的愛是放手,在自由中教會孩子獨立,在自由中教會孩子紀律。

而我們只是孩子的觀察者和引導者。

感謝蒙臺梭利,讓我們瞭解孩子生命成長的規律,尊重孩子的生命本身並對其進行教育,給予其正確的幫助。

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快樂、更出色,我們才能更加幸福,整個社會才會變得更加進步、更加美好!

“因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線工作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