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03情緒管理

計劃的最大敵人是情緒。

計劃因為理性而產生,而情緒天生會影響理性。管理得好,情緒會讓你如虎添翼;管理得不好,情緒會讓你功虧一簣。

情緒是大象,理性是騎象人。大象最忌諱壓力和焦慮,當焦躁時,它會到處亂撞,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它也可能原地打轉,就是不動窩,讓我們一籌莫展。

當我們遇到自己不給力的時候,理性的我不應該打壓責怪情緒的我。或許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又或許這個事情本應可以提前預防,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而不是懊惱和憤怒。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03情緒管理

計劃的最大敵人是情緒。

計劃因為理性而產生,而情緒天生會影響理性。管理得好,情緒會讓你如虎添翼;管理得不好,情緒會讓你功虧一簣。

情緒是大象,理性是騎象人。大象最忌諱壓力和焦慮,當焦躁時,它會到處亂撞,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它也可能原地打轉,就是不動窩,讓我們一籌莫展。

當我們遇到自己不給力的時候,理性的我不應該打壓責怪情緒的我。或許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又或許這個事情本應可以提前預防,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而不是懊惱和憤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當我們因為累而不願意早起訓練時,我們不應該責怪自己就是個懶人,根本就完不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需要想象自己成功衝線的振奮場景;

當我們訓練當中精疲力竭不想再繼續的時候,不要怪自己慫,或者罵自己腦子進水了,怎麼就非要訓練趟這趟渾水?我們要在腦海中浮現跑友們以我們為榜樣,他們羨慕的眼神、熱烈的追隨的樣子,這會讓我們滿血復活!

當訓練計劃和家庭、工作衝突時,我們應該果斷調整計劃,而不是鐵打不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平時早起2個小時訓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把訓練放在晚上或白天,則彈性不足,一旦當天有事,就無法迴旋,然後就會影響情緒。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03情緒管理

計劃的最大敵人是情緒。

計劃因為理性而產生,而情緒天生會影響理性。管理得好,情緒會讓你如虎添翼;管理得不好,情緒會讓你功虧一簣。

情緒是大象,理性是騎象人。大象最忌諱壓力和焦慮,當焦躁時,它會到處亂撞,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它也可能原地打轉,就是不動窩,讓我們一籌莫展。

當我們遇到自己不給力的時候,理性的我不應該打壓責怪情緒的我。或許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又或許這個事情本應可以提前預防,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而不是懊惱和憤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當我們因為累而不願意早起訓練時,我們不應該責怪自己就是個懶人,根本就完不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需要想象自己成功衝線的振奮場景;

當我們訓練當中精疲力竭不想再繼續的時候,不要怪自己慫,或者罵自己腦子進水了,怎麼就非要訓練趟這趟渾水?我們要在腦海中浮現跑友們以我們為榜樣,他們羨慕的眼神、熱烈的追隨的樣子,這會讓我們滿血復活!

當訓練計劃和家庭、工作衝突時,我們應該果斷調整計劃,而不是鐵打不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平時早起2個小時訓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把訓練放在晚上或白天,則彈性不足,一旦當天有事,就無法迴旋,然後就會影響情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04身體管理

如果說情緒是達成目標的影響因素,則身體是達成目標的根本。我們在訓練中要密切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防止訓練過度,導致身體傷害。

>>>>保證睡眠

休息是訓練的一部分,不管是肌肉,還是有氧能力,其增強過程都是靠超量恢復的原理,訓練就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狀態的“超量”,而休息則是“恢復”,變強正是發生在休息期間。所以訓練日之間的休息十分重要。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03情緒管理

計劃的最大敵人是情緒。

計劃因為理性而產生,而情緒天生會影響理性。管理得好,情緒會讓你如虎添翼;管理得不好,情緒會讓你功虧一簣。

情緒是大象,理性是騎象人。大象最忌諱壓力和焦慮,當焦躁時,它會到處亂撞,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它也可能原地打轉,就是不動窩,讓我們一籌莫展。

當我們遇到自己不給力的時候,理性的我不應該打壓責怪情緒的我。或許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又或許這個事情本應可以提前預防,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而不是懊惱和憤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當我們因為累而不願意早起訓練時,我們不應該責怪自己就是個懶人,根本就完不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需要想象自己成功衝線的振奮場景;

當我們訓練當中精疲力竭不想再繼續的時候,不要怪自己慫,或者罵自己腦子進水了,怎麼就非要訓練趟這趟渾水?我們要在腦海中浮現跑友們以我們為榜樣,他們羨慕的眼神、熱烈的追隨的樣子,這會讓我們滿血復活!

當訓練計劃和家庭、工作衝突時,我們應該果斷調整計劃,而不是鐵打不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平時早起2個小時訓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把訓練放在晚上或白天,則彈性不足,一旦當天有事,就無法迴旋,然後就會影響情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04身體管理

如果說情緒是達成目標的影響因素,則身體是達成目標的根本。我們在訓練中要密切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防止訓練過度,導致身體傷害。

>>>>保證睡眠

休息是訓練的一部分,不管是肌肉,還是有氧能力,其增強過程都是靠超量恢復的原理,訓練就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狀態的“超量”,而休息則是“恢復”,變強正是發生在休息期間。所以訓練日之間的休息十分重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關注心率

晨脈是反映身體恢復狀況的晴雨表,如果晨脈比平時的高,說明訓練量過大,或者休息不足,總之是相對於訓練量,恢復不足。

>>>>體察身體反應

如果當天起來,渾身無力,異常疲憊,啥也不想幹,那就休息,不管有沒有課表。這是身體發出的警告,需要休整。

如果腳掌、腳跟痛或者腳踝痛,要注意。首先自查技術動作是不是有問題,很多時候動作不對,造成身體傷害。如果動作問題不大,看看是否訓練量過大?如果也不是,就要加強相關力量訓練,並減少跑步訓練量。防止最弱的一環拖垮整個鏈條。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03情緒管理

計劃的最大敵人是情緒。

計劃因為理性而產生,而情緒天生會影響理性。管理得好,情緒會讓你如虎添翼;管理得不好,情緒會讓你功虧一簣。

情緒是大象,理性是騎象人。大象最忌諱壓力和焦慮,當焦躁時,它會到處亂撞,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它也可能原地打轉,就是不動窩,讓我們一籌莫展。

當我們遇到自己不給力的時候,理性的我不應該打壓責怪情緒的我。或許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又或許這個事情本應可以提前預防,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而不是懊惱和憤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當我們因為累而不願意早起訓練時,我們不應該責怪自己就是個懶人,根本就完不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需要想象自己成功衝線的振奮場景;

當我們訓練當中精疲力竭不想再繼續的時候,不要怪自己慫,或者罵自己腦子進水了,怎麼就非要訓練趟這趟渾水?我們要在腦海中浮現跑友們以我們為榜樣,他們羨慕的眼神、熱烈的追隨的樣子,這會讓我們滿血復活!

當訓練計劃和家庭、工作衝突時,我們應該果斷調整計劃,而不是鐵打不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平時早起2個小時訓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把訓練放在晚上或白天,則彈性不足,一旦當天有事,就無法迴旋,然後就會影響情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04身體管理

如果說情緒是達成目標的影響因素,則身體是達成目標的根本。我們在訓練中要密切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防止訓練過度,導致身體傷害。

>>>>保證睡眠

休息是訓練的一部分,不管是肌肉,還是有氧能力,其增強過程都是靠超量恢復的原理,訓練就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狀態的“超量”,而休息則是“恢復”,變強正是發生在休息期間。所以訓練日之間的休息十分重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關注心率

晨脈是反映身體恢復狀況的晴雨表,如果晨脈比平時的高,說明訓練量過大,或者休息不足,總之是相對於訓練量,恢復不足。

>>>>體察身體反應

如果當天起來,渾身無力,異常疲憊,啥也不想幹,那就休息,不管有沒有課表。這是身體發出的警告,需要休整。

如果腳掌、腳跟痛或者腳踝痛,要注意。首先自查技術動作是不是有問題,很多時候動作不對,造成身體傷害。如果動作問題不大,看看是否訓練量過大?如果也不是,就要加強相關力量訓練,並減少跑步訓練量。防止最弱的一環拖垮整個鏈條。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關於這一點,我本人有過教訓,當時備戰馬拉松時,在訓練的第二階段,腳底疼、腳踝也疼,但是一直沒有重視,一直帶傷訓練,最終傷痛在比賽時爆發,腳踝和腳底痛得無法跑步,最終比賽失利,所有訓練化作泡影,腳傷也2個多月才好。

"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小李是個馬拉松愛好者,年初以來,連著報了幾個大型的馬拉松,總是不中籤,這次終於中籤了!這次賽事是小李心儀已久的賽事,而且聽跑友說,這裡的賽道容易PB。

熱血沸騰,下定決心要系統訓練的小李,想在這次賽事中PB,完成自己的心願,為自己的跑步生活樹一個里程碑。小李已經在腦中想象著自己在跑過終點後,望著計時屏上的2:59緊握雙拳揚天長嘯的情景……

三年前,小李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是隨意跑。一開始進步很快,從跑5公里,到10公里,到15公里,半馬,前後也不過3個月,而且越跑越快,5公里、10公里、半馬不斷PB。隨著成績不斷提升,小李想挑戰全馬。

聽一些跑過馬拉松的跑友說,跑全馬也不難,賽前1個月多拉幾個30km,全馬就可以跑下來了。於是小李就這樣訓練,後來果然跑完了全馬。雖然期間幾度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下來了。賽後小李難受了好幾天,不過很快就恢復了。

在後面的日子裡,小李不斷挑戰自我,更加勤奮地跑,二年時間全馬從510到430再到破400、330,一路勢如破竹,但當他全馬跑到315時,成績就開始徘徊不前。而且,原來屢屢突破的5km、10km現在也不再有突破了。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這讓他有些沮喪,他也開始思考並不斷請教,得知跑步是有技術的,有系統的知識和訓練方法,於是決定嘗試系統訓練。

這次中籤,小李覺得是上天給的機會,賽事是6大賽事之一,賽道好易PB,而且距開賽還有3、4個月時間,有足夠的時間備賽,正好也剛學習了系統的訓練方法。

小李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的訓練順序,先開始訓練有氧基礎,感覺比較輕鬆,每次訓練完都期待下次的課表。

到了拉強度第一階段,每次訓練都熱血沸騰,雖然累但也卻酣暢淋漓;到了第二階段,由於每週有LSD,還有強度越來越大的間歇訓練和乳酸閾訓練,小李有些頂不住了,居然有了厭跑的情緒,這可是這幾年來頭一次不想跑。訓練已經過半,比賽逐漸臨近,小李告訴自己要咬牙堅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就這樣小李繼續按計劃訓練,但總感覺沒有了以前的激情和期待,反而多了糾結和懷疑:今天好累,就不要起這麼早去訓練了吧?好不容易到週末,孩子想讓陪著玩,但要跑LSD啊!訓練佔用很多時間和精力,搞得工作、生活太緊張,有時候難免在工作時狼狽、沒有時間盡家庭義務,領導不滿,家人也埋怨,要不要繼續下去呢?

從一開始的豪氣沖天,到現在的沮喪糾結,小李的困境是很多跑友在備戰馬拉松時會遇到的情況。

很多跑友從自己隨意練的野路子到科學正規的系統訓練,對訓練節奏訓不熟悉、對訓練強度未曾有過體感,對於完成訓練任務過於樂觀,低估了整個訓練計劃的持續時間(一般3~4個月,最短2個月),忽視了訓練對工作和家庭的影響。當遇到現實的問題時,不得不痛心地中斷訓練,放棄目標,實為可惜。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實際上,要順利完成一次系統的馬拉松備戰訓練,也是有辦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01基本認知

馬拉松的備戰訓練是一項系統工程,是艱鉅的、漫長的,甚至有些變態的,及其考驗個人意志和自我管理能力。這方面的心理建設要提前進行。

馬拉松的核心精神是“慢以致遠”,以慢為快。通過大量的低強度有氧訓練,發展慢肌纖維、線粒體和毛細血管,肌肉端有氧能力由此獲得較大提升,保證完賽和基本目標主要靠它。整個訓練中60%以上的訓練量都是慢跑,這很關鍵,決不能因為輕鬆跑而忽視它。而這,正是訓練中的“打基礎”。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當前主流的訓練邏輯基本上是按照“打基礎”→“拉強度”→“適應比賽”來進行。

除了上面說的打基礎訓練,拉強度訓練是提升心肺端有氧能力,對於提升比賽成績有較大幫助,提高基礎目標之外的“殺傷力”。適應比賽訓練,則屬於優化性操作,確保穩定發揮,同時也是高強度大訓練量之後的休整。

02計劃管理

正規的訓練計劃,按周安排計劃。每天的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量=訓練強度×訓練時長)都十分明確。雖然會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但整體的方向和訓練量可以提前得知。因此個人工作、家庭的日程安排是可以提前參照的,但制定訓練計劃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

留足休息時間,多安排輕鬆跑課表。這樣的話,有事可以靈活調整。原則上,當週只要完成核心課表(一般每週2-3次)就可以,其餘時間輕鬆跑和休息。這樣遇到有事情就不至於搞得太狼狽,把跑步和生活搞得太對立,也給後面計劃的完成造成隱患。

>>>>安排不同的訓練科目穿插

可以增加訓練的多樣性,例如週二是速度訓練,週四是中長距離訓練,週六就可以進行越野路面跑步訓練。這樣一週都有不同的訓練科目,身體感受會更好,心理上也會因為不同而產生趣味性。同時,每週縱向去比較也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錯過的課表,不要補課

補課會打亂訓練節奏。對身體恢復不利,更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但當你經常發生有事擠掉課表,你則要反思自己的日程安排了,需要作出一些改變,而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不要連續2天進行大訓練量訓練

強度訓練日要隔開,中間用休息和輕鬆跑調整恢復精力。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03情緒管理

計劃的最大敵人是情緒。

計劃因為理性而產生,而情緒天生會影響理性。管理得好,情緒會讓你如虎添翼;管理得不好,情緒會讓你功虧一簣。

情緒是大象,理性是騎象人。大象最忌諱壓力和焦慮,當焦躁時,它會到處亂撞,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它也可能原地打轉,就是不動窩,讓我們一籌莫展。

當我們遇到自己不給力的時候,理性的我不應該打壓責怪情緒的我。或許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又或許這個事情本應可以提前預防,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而不是懊惱和憤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當我們因為累而不願意早起訓練時,我們不應該責怪自己就是個懶人,根本就完不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需要想象自己成功衝線的振奮場景;

當我們訓練當中精疲力竭不想再繼續的時候,不要怪自己慫,或者罵自己腦子進水了,怎麼就非要訓練趟這趟渾水?我們要在腦海中浮現跑友們以我們為榜樣,他們羨慕的眼神、熱烈的追隨的樣子,這會讓我們滿血復活!

當訓練計劃和家庭、工作衝突時,我們應該果斷調整計劃,而不是鐵打不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平時早起2個小時訓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把訓練放在晚上或白天,則彈性不足,一旦當天有事,就無法迴旋,然後就會影響情緒。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04身體管理

如果說情緒是達成目標的影響因素,則身體是達成目標的根本。我們在訓練中要密切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防止訓練過度,導致身體傷害。

>>>>保證睡眠

休息是訓練的一部分,不管是肌肉,還是有氧能力,其增強過程都是靠超量恢復的原理,訓練就是相對於我們平時狀態的“超量”,而休息則是“恢復”,變強正是發生在休息期間。所以訓練日之間的休息十分重要。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關注心率

晨脈是反映身體恢復狀況的晴雨表,如果晨脈比平時的高,說明訓練量過大,或者休息不足,總之是相對於訓練量,恢復不足。

>>>>體察身體反應

如果當天起來,渾身無力,異常疲憊,啥也不想幹,那就休息,不管有沒有課表。這是身體發出的警告,需要休整。

如果腳掌、腳跟痛或者腳踝痛,要注意。首先自查技術動作是不是有問題,很多時候動作不對,造成身體傷害。如果動作問題不大,看看是否訓練量過大?如果也不是,就要加強相關力量訓練,並減少跑步訓練量。防止最弱的一環拖垮整個鏈條。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關於這一點,我本人有過教訓,當時備戰馬拉松時,在訓練的第二階段,腳底疼、腳踝也疼,但是一直沒有重視,一直帶傷訓練,最終傷痛在比賽時爆發,腳踝和腳底痛得無法跑步,最終比賽失利,所有訓練化作泡影,腳傷也2個多月才好。

訓練中的厭跑情緒,是跑者最大的敵人

圖片源自跑步學院訓練營

馬拉松訓練是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訓練前做足心理準備。認識馬拉松的本質是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所以才要慢以致遠地跑比賽,以慢為快地訓練。

為了防止訓練以及比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衝擊,我們要做好計劃管理、情緒管理、身體管理,彈性安排、善對情緒、關注身體。

另外,最好叫上自己的跑友們一起訓練,不要一個人練,人多走得更遠。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機會相互監督,又能相互促進,何樂而不為呢。一起跑,更精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