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解釋世界的科學指南 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馬克思主義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研究對象、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包含著科學的本質要素,是名副其實的科學。●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重要體現。●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當代中國如果丟掉了馬克思主義,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戰亂紛爭,經濟停滯,社會動盪,殃及百姓。●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再度發現”。

從1999年開始,英國曾組織過三次“千年思想家”的評選,馬克思都是位居第一。列寧曾經說過:“沿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決不會窮盡它);而沿著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麼也得不到。”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1年,馬克思主義為什麼不可被超越?為什麼“行”?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它依然佔據著科學和道義的制高點。

名副其實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指明瞭人類社會必然走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大道的客觀規律。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馬克思主義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研究對象、以實踐為檢驗標準,包含著科學的本質要素,是名副其實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以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為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於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於積極“改變世界”,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馬克思之所以撰寫《資本論》等著作,其“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從而利用規律,“縮短和減輕”歷史進程中的“痛苦”。

馬克思主義誕生一百多年來,一些人使出渾身解數試圖證明馬克思主義“已過時”,卻令馬克思主義的“未過時”不證自明。列寧曾經精闢地指出,資產階級學者“曾經一百次、一千次地宣告唯物主義已被駁倒,可是直到現在,他們還在一百零一次、一千零一次地繼續駁斥它”。因為儘管時代出現了階段性變化,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沒有變化,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弊端與內在矛盾並沒有消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使命沒有終結。所以,如同美國學者海爾布隆納在《馬克思主義:贊成與反對》中寫的那樣: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

充滿智慧的方法

唯物辯證法大有用武之地。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重要體現。從方法論上來說,“中國奇蹟”的產生在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運用唯物辯證法,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滯後,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論十大關係》等著作都是唯物辯證法的中國成果,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和社會主義改革論等為重要內容的鄧小平理論同樣也是唯物辯證法的成果,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以統籌兼顧為根本方法的科學發展觀,系統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而系統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始終貫穿著唯物辯證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正確認識、“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的重大關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述等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的新成果,都無不閃耀著辯證法的智慧,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正在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走向新的偉大勝利。

正確看待歷史與發展的眼光

唯物史觀已成時代共識。《馬克思傳》的作者戴維·麥克萊倫發現,“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我們現在都是馬克思主義者:我們傾向於把人看作社會的人,而不是孤立的個體;我們以歷史的觀點來正確評價經濟因素在人類社會中的中心地位;我們看到,在特定的時代,思想是與特定的社會經濟集團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馬克思的批判已教會很多人看到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現象,教他們至少要努力去減少這些現象。”在歷史進程中,“兩個必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科學預言沒有過時。二戰以後,資本主義由國家壟斷加速向國際金融資本壟斷過渡。這在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的同時,也在更大範圍實現了生產資料私人佔有,進一步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在金融資本的滲透和支配下,西方民主制度被金錢所“綁架”,使得本來就有侷限性的資產階級民主陷入更深的困境。

與此同時,社會主義中國正在創造“中國奇蹟”。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站在時代前沿,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衝破僵化封閉模式的束縛,創造性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同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贏得了比較優勢,使社會主義在佔世界人口近20%的中國呈現蓬勃生機,並且解決世界70%的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伴隨著物聯網的曙光,共享經濟等社會發展新樣態的出現使共產主義的現實趨勢日益顯現。

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創新發展。面對蘇東劇變後的世界社會主義的低潮,有人質疑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過時了。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進行了系統闡述和精闢分析,既說明了世界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及其演進,也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船,始終航行在科學社會主義的軌道上。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述寫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是深深紮根於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實踐證明,今天之中國,同新中國成立以前之中國,鴉片戰爭以後之中國,受困於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歐美一些國家,陷入發展陷阱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政治動盪、社會混亂的西亞北非一些國家相比,“風景這邊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得對,走得好。歷史和現實也告訴我們,當代中國如果丟掉了馬克思主義,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戰亂紛爭,經濟停滯,社會動盪,殃及百姓。

被現實“再發現”的基本原理

有人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但是《資本論》卻一次次被重溫、“再發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說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馬克思早就診斷,這一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所患的疾病並非“一般感冒風寒”,而是“先天性心腦疾病”。德國學者埃爾瑪·阿爾特法特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再度發現”,人們在危機中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它“有助於分析當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現實積累與金融市場的關係以及勞動和性別關係的變化”“可以增進對資本主義運作方式的理解,能消除自我矇昧,並助力政治實踐”。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批判性的,更是建設性的。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論,提出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比如,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等等。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特約評論員 鍾君 作者系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