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旅遊攻略 西王母 伏羲 崆峒山 遇見丹霞 2017-05-17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平涼風景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平涼柳湖風景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1道教聖地—崆峒山

崆峒山,道教聖地,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 現有多數材料解釋大致有三: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為道教勝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種說法,不無道理。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崆峒山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崑崙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峽秦漢時期,崆峒山開始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臺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佈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鬥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近年來,新修了法輪寺、臥觀平涼、觀音堂、通天橋、飛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景點三十五處,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臺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築群。

2天下王母第一宮—回山西王母

回山王母宮被譽為“天下王母第一宮”。回山王母宮位於中國絲綢古道甘肅涇川縣城以西一華里處,涇汭二河交匯之地的回山之上。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西王母宮

王母宮是唯一有翔實歷史記載的西王母發祥地。《史記》載,周穆王西征犬戎到涇河上游,在回山瑤池會見西王母,穆王惜別時曾勒石題"西王母之山",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因此留下了"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的傳世詩篇。漢武帝西巡時,於七夕之時在涇川瑤池與王母相會,有幸品嚐了王母娘娘的仙桃。

在1999年涇川召開的海內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話)學術研討會上,專家一致認為,西王母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她是中華民族的女神、美神。涇川地處西王母部族生存的地域中心,是西王母文化發祥地,涇川王母宮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廟,距今已有2100多年曆史。1999年,被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授予"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2002年中華世紀壇取土儀式上被定名為"中華西王母祖祠",2006年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09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3伏羲文化—成紀文化城

成紀文化城位於靜寧縣城中心,是為了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礎設施,是靜寧縣重要文化基礎設施和旅遊景點之一,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成紀文化城由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國保等專家設計,整個建築秦漢風格鮮明,氣勢宏偉,佔地66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2600萬元。主要建築物有伏羲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文化局、旅遊局、八卦壇和石刻碑廊。整個建築為秦漢建築風格,高大宏偉,古樸典雅,內涵豐富。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伏羲大殿

1997年10月奠基動工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緊張施工建成了伏羲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文化局、旅遊局、檔案局“五館三局”等主要建築物。2001年,在搞好綠化美化的同時,建成了八卦壇、圍牆、碑廊和南大門,於當年10月底完成了成紀文化城總體建設規劃。並先後成功地舉辦了“首屆成紀文化節暨果品交易會”等一系列商貿、文化活動。成紀文化城的成功建設,實踐了“窮縣辦大文化、促大發展”的理念,成為縣城的標誌性建築,為研究開發成紀文化提供了理想載體。

成紀為靜寧古地名。相傳,華夏“人文初祖”伏羲孕一紀(十二年)而後成,故古人把伏羲誕生地稱為“成紀”。伏羲立足成紀故里,放眼黃河上下,畫八卦,釋民疑,創國家,定官制,正姓氏,立嫁娶,制儷皮,作網罟,興音樂,推甲歷,開拓了華夏文明。伏羲大殿內塑有伏羲青銅聖像,頂繪《河圖》等彩畫,壁刻伏羲聖蹟圖,陳列九鼎八簋等禮器,是海內外華人懷古祭祖的聖地。成紀文化城是為了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礎設施,由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國保等專家論證設計,整個建築為秦漢建築風格,氣勢宏偉,古樸典雅。總面積66畝,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現已建成了“五館三局”等主要建築物,完成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文化城成為集懷古祭祖、觀光旅遊、文化娛樂、休閒健身於一體的群眾性文化娛樂場所。

4紅軍聖地—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位於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繼紅村。這裡曾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兩次途經和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的地區之一。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領導曾在這裡宿營紮寨,召開幹部群眾大會,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1996年前後,當年群眾自願集資,縣委、縣政府撥款共同修建了紀念館。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紅色旅遊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佔地面積2384平方米,建築面積272平方米,設有3個展室14個展櫃。館內陳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王稼祥、張聞天、博古等中央領導同志長征時的珍貴圖片資料40餘件,"平型關大戰要圖"等實物16件,還陳列有毛澤東當年用過的電話機、銅燈、火盆和房東家的織布機、紡線機、古式梳妝檯,以及肖華在長征中用過的辦公桌等。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紀念館建成後,於1997年和1999年分別被靜寧縣委、縣政府和平涼地委、行署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位於靜寧縣西北,312線國道旁,離縣城20公里。曾是紅軍長征途經靜寧,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宿營過的地方。建國後,靜寧縣對界石鋪毛主席住過的院落和紅軍曾經召開群眾大會、宣傳抗日的舊紅樓(紅軍樓)多次進行維修和保護。1996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為了緬懷先烈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激勵後代,縣委、縣政府號召全縣幹部群眾捐款6.6萬餘元,又對紀念館修葺擴建,對"紅軍樓"加固彩繪,新立了長征紀念碑。

5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

古靈臺位於甘肅平涼市靈臺縣城內,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後,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築。"靈臺"歷史悠久,古靈臺位於甘肅平涼市靈臺縣城內,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後,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築。唐時,正式定為縣名。原"靈臺"坐北向南,臺體用土夯築。歷史上,"靈臺"兩次被毀,兩次重建。1933年重修的"靈臺",青磚徹面,底寬12.3米,高12.3米,臺體分兩層,頂建八卦亭,內塑周文王像。傳說在建成之時,從東面飛來兩隻丹頂鶴,連續三天繞臺飛鳴,棲於文王廟的古柏之上,一時轟動縣城,被視為吉祥之兆。據記載,民國十七年(1928),當時的軍政當局為修建營房,將故臺盡數剷除,激起民憤。民國二十一年(1932)春,經隴東綏靖司令、中央陸軍新編第五師師長楊子恆倡導,縣長張東野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徵發民工在其原址組織修復,二十三年秋築臺工程告竣。 文化深遠,被譽為"神州祭靈第一臺。"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古靈臺

靈臺縣,不僅以"靈臺"而得名,而且以商周文化遺存為主體的"文物大縣"著稱,被甘肅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為靈臺縣所富有的大量重要遺址和珍貴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已發現古遺址240多處,古墓葬30處,古城址6處,古生物化石點18處;已發掘出土各種文物近萬件,其中3000多件被省以上文物部門收藏。

6西隴之名山—蓮花臺

蓮花臺在華亭縣馬峽鄉境內,距縣城西40公里,景區範圍118.8平方公里。這裡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種繁多,文化遺蹟豐富,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與水構成了奇、險、峻、秀、妙等獨特的自然景觀。蓮花臺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隴上旱碼頭——平涼旅遊攻略

蓮花臺

蓮花臺位於關山頂峰五臺山之陽,距縣城35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古稱"龍首山",唐憲宗李純改名"青龍山",民間稱"蓮花臺",因山頂有一巨石形似盛開的蓮花而得名。臺高30米,有天然石塔一座,左懸右垂,十分險峻。秦在此建"峙"以祭"天神",宋、元、明、清代,均在此建廟宇、寺院,臺上原有古建築200餘間,唐曾敕封常住僧三千五百名。現存唐、明、清石碑20多座。山上奇峰怪石甚多,翠綠的松柏生長在高聳的石峰萬仞石崖縫間,萬丈懸崖令人無不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有北方名山之神奇,又有江南水鄉之柔美,為隴原少有。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是華亭縣待開發的重要旅遊資源。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皇祭天第一罈——華亭蓮花臺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