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和尚有話說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今王王和尚點評魯迅先生詩作第五篇,亦為完結篇。

迅翁之詩風,前已略述,今補充論及。和尚以為,魯迅先生之詩極冷又極熱。極冷者,先生目光犀利,思考深邃,當此民生凋敝政府昏聵之時,魯迅總是眼光冷峻,內含悲涼,故其詩瘦硬而冰冷,諸如“下土惟秦醉”“ 人間直道窮”“ 炎天凜夜長”“ 未敢翻身已碰頭”“ 荷戟獨彷徨”“ 英雄多故謀夫病”“ 如磐夜氣壓重樓”等句既滿含壓抑與悲憤,又顯得蒼勁凌厲,為其內心冷靜冷峻也。因冷靜而飽含淒涼,因冷峻而獨坐彷徨。

而其極熱者,在於先生面對黑暗激發拔救之心,雖備受壓抑然根骨硬挺,雖滿目瘡痍而飽含希望,其不熱而何?諸如“管他冬夏與春秋”之瀟灑不羈,“掃除膩粉呈風骨”之高蹈意氣,“怒向刀叢覓小詩”之神威凜凜,“相逢一笑泯恩仇”之豪壯豁達,“我以我血薦軒轅”之拳拳之心,“文章得失不由天”之昂揚自信,“空留紙上聲”之無奈而堅持,均由其內心堅定與熱忱而來。故其詩或豪壯自信,或灑脫飄逸,或志宏才絕,無不盡現擔當與責任。

故讀魯迅詩可助思考,可開胸襟,可立偉志,可養浩氣。今日之作,諸君可以此言證詩。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魯迅經典詩作選評 完結篇

無題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王和尚評詩

此詩寫於1934年。日本侵略者佔領東北之後,國民政府消極抵抗,卻極力發動內戰。其時國內山河殘破,民生凋敝,而國民政府又舉借外債,致使國民經濟更為崩潰,同時打壓進步思想和文化,查禁進步書刊,摧殘革命文藝事業。鑑於此,魯迅先生怒不可遏,作此詩以抒憤。

“萬家墨面沒蒿萊”,“ 墨面”窮苦百姓也;“沒蒿萊”,田野荒蕪,荒草悽迷也。“萬”取其多,“墨面沒蒿萊”,百姓生存困苦,民生凋敝。此句描寫國民政府倒行逆施之下,百姓生活窮困,萬事荒蕪,一派絕望景象。而此時國民政府反而更加嚴苛地查禁打擊反應社會現實的文藝書刊,致使萬馬齊喑,一片沉默。故有“敢有歌吟動地哀”。句以反問,更有悲涼和反抗之意。“動地哀”,可見民非無苦,非不欲言,壓抑過甚一旦爆發,則有摧天坼地之力。也暗示,此時作者心中之悲憤足以動地搖天,但是面對封鎖,唯有沉默而已。“歌吟”即進步報刊之發聲。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面對如此壓抑黑暗之處境,魯迅先生既包含悲憤又憂心忡忡,固有句“心事浩茫連廣宇”,浩茫,空闊遼遠;廣宇,廣闊宇宙。此句寫先生依然懷有國事之憂,雖不能言而心實慮之。其思慮廣闊而厚重,蒼茫而綿長,可見先生之心多麼廣闊與憂患。故逼出結句“於無聲處聽驚雷”,此句大妙,既寫出此時不得已之沉默,又懷抱希望,相信驚雷會打破此時之黑暗與沉悶。結句有自信,有期盼,有希望而且有力量。表現對當局之斥責和對未來之展望。

此詩是先生名作之一,其詩沉鬱頓挫,寓一腔悲憤於尺寸之中,既圓轉如意,又深婉多諷,頗有意象跳脫,神采飛揚之美。

題《芥子園畫譜·三集》贈許廣平

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王和尚評詩

魯迅先生雅好傳統圖畫,1934年,迅翁雖然常受各方之攻擊,先生撰文迎戰,但是在閒暇之餘也購書以贈妻。許廣平,魯迅先生之夫人,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1927年1月,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許任助教和廣州話翻譯,與魯迅在白雲路租房同居;10月與魯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嬰。魯迅先生去世後,許為整理先生遺著做出極大貢獻。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魯迅先生購書贈妻,記述與愛妻共同之志趣與愛好,表達對愛妻的感激與愛護之情,從中頗能窺見魯迅先生之柔情。自1925年許廣平與先生通信始,至1934年已近十年,回望十年來路,“攜手”可見其情深,“艱危”可見其坎坷。“以沫相濡亦可哀”典出《莊子》,寫出夫妻二人相守以共的真摯感情,“可哀”即可嘆。先生寄書表意,以畫譜讓妻子陶冶性情,緩解疲勞,共享夫妻之樂,而十年來心酸與幸福唯有二人心知。情之動人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而兩人之真情從“此中甘苦兩心知”亦能窺見。

此詩似隨手而成,感情樸實真摯。雖韻字十灰與四支混用,於律不協,然貫注真情亦可動人。但以詩法來看,此詩卻顯直白,情韻不長,亦是瑕疵。

無題

煙水尋常事,荒村一釣徒。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王和尚評詩

1933年,中國內憂外患,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即便如魯迅先生亦飽受國民黨當局打壓,生活拮据,內心苦悶。感此而作此詩。作者以“釣徒”自況,孤身一人,終年出沒於煙水浩淼間,然此亦尋常事矣。頭兩句寫處境之艱窘險惡,但也隱含著“世路如今已慣”的意思,“尋常”二字,或許多少有一點自得。然而深宵酒醒,發現連一個可以掙飯吃的地方也找不到了。詩到最後,不免愴然有懷。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似從宋秦觀“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和張元幹詞“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中化來。菰蒲,水草名,其實可食,舊時長以此指隱士安居之處。

這首五絕言短意長,寄慨遙深,內含悲憤,但以尋常事輕鬆寫來,頗有委婉含蓄之妙。而全詩又鼓盪一種孤傲之氣,不屈服壓不垮,頗有杜甫沉鬱頓挫之風味。

阻郁達夫移家杭州

錢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

墳壇冷落將軍嶽,梅鶴淒涼處士林。

何似舉家遊曠遠,風波浩蕩足行吟。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王和尚評詩

這是一首諷喻詩,其中有一段曲折。

1933年,國民黨政府瘋狂殘害進步人士,上海暗殺成風,以致人心惶惶。郁達夫自命為文人,而非“戰士”,為躲避災禍,計劃於4月攜妻子王氏移居杭州。魯迅先生認為此舉實為不妥,因為當時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好濫施淫威,更喜殘害進步人士,政治環境更為惡劣,此去更為危險。然郁達夫妻子王氏頗好虛榮與交際,故極力慫恿郁達夫搬遷。當此之時,魯迅先生借郁達夫索詩之機,題此詩以贈之。故名曰“阻郁達夫移家杭州”。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首聯“錢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錢王,即五代時吳越開國之主錢鏐;登假,古以此稱帝王駕崩。前句說:錢王雖死而國勢為改,一如從前。據記載,“兩浙錢氏,偏霸一方,急徵苛慘,科賦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可見錢氏搜刮之苛刻。而作者拈出“錢王”當暗指浙江之官吏,而“仍如在”,也暗指如今浙江官場如錢王一樣橫徵暴斂殘酷無情,以此來告誡郁達夫此時移居杭州並不明智。

後句,“伍相”乃指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伍子胥幫助吳王夫差出兵伐楚,以報父仇。後伍子胥建議夫差滅掉鄰敵越國勾踐,而吳王貪財短視,不聽勸告,且逼迫伍子胥橫劍自殺。伍子胥在憤恨之餘,留下遺言,要家人於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掛在東城門上,親眼看著越國軍隊滅掉吳國。吳王夫差極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魯迅先生拈伍子胥一事,暗勸郁達夫不要自投羅網如伍子胥蒙冤而死。“隨波不可尋”,可見伍子胥拋屍錢塘江,消失無跡,如果郁達夫執意搬家,有可能步入伍子胥後塵。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首聯對起,連用兩典,可見魯迅寫詩之功力。整聯均是提醒郁達夫不可貿然搬家杭州,前句寫浙江省統治者之醜態惡行,後句以伍子胥冤死做反襯,提醒郁達夫要潔身自好,舉止謹慎。以典寫今,用典自然,或警示,或規勸,循循善誘,實為妙筆。

二聯“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平楚”典出謝眺“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平楚即茂盛平正之叢林。日和,風和日麗。健翮,矯健的翅膀。借指矯健的飛禽。亦比喻有才能的人。“蔽高岑”典出王璨“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對句意為:小山開滿鮮花,香氣瀰漫,遮蔽了遠方的高山。第二聯以比興起筆,語帶諷刺。浙江官場錯綜複雜,形勢動盪不定,外表一片祥和但是暗流湧動。以“健翮”比郁達夫,以“憎”提點,可見以郁達夫之高才肯定會引起庸碌之輩的憎恨。以“平楚”來比喻平庸但是錯綜複雜的浙江形勢,亦極為貼切。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而後句更為有趣,小山香滿,寫得春意盎然,似乎在暗諷郁達夫妻子之熱情與浮誇,如果郁達夫耽於兒女情懷,就好比被香氣遮蔽了的高山,而失去其巍峨之壯美。第二聯以 含蓄之筆提醒郁達夫不要沉溺於兒女情懷而輕易陷入被嫉妒和攻擊的境地。這一聯寫得婉轉蘊藉,並且對郁達夫迭出讚揚之辭,可見魯迅先生對郁達夫的看重之情,也為郁達夫輕率移居杭州表示惋惜和擔憂。

三聯“墳壇冷落將軍嶽,梅鶴淒涼處士林”,這一聯用岳飛和林逋典故繼續規勸郁達夫。岳飛有救世之才但是慘死杭州風波亭,如今其墳壇冷落讓人感喟;林逋隱居孤山,梅妻鶴子不問世事,也只落得身後淒涼。故知,前句規勸郁達夫不可輕入杭州,免得如岳飛空有一腔報國之志而蒙冤慘死;後句亦規勸郁達夫,值此國亂世危之時,不可學林逋消極避世,沉溺於小世界的清淨。這一聯一正一反,前許其志,後勸其出,寫得搖曳多姿,含義豐富。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前三聯反覆規勸郁達夫不要輕易搬家杭州,以含蓄意象與典故警醒來反覆說理。至第四聯則直抒胸臆,曰“何似舉家遊曠遠,風波浩蕩足行吟”。“舉家遊曠遠”指郁達夫舉家搬遷杭州事,以“何似”(哪裡比得上)冠之,表現出極大的反對之意,語帶反諷。“風波浩蕩足行吟”倒轉一筆,意即到處均風波浩蕩,國事急待有為之人,當次國難衰頹之際,正須郁達夫輩呼號奮發,揭露時弊,此處足可行吟,何必遠遷?魯迅先生規勸之意,勉勵之情溢於言表。

這首律詩實為迅翁之代表作,其辭高壯流亮又頓挫悲涼,反覆規勸又極盡友職,用語委婉蘊藉,既有對郁達夫的期許,又有對郁達夫的安慰,感情起伏,曲折不定,實為即事妙作。

亥年殘秋偶作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王和尚評詩

此為現存魯迅先生最後一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中國內部矛盾極為尖銳,國民黨第五次圍剿共產黨革命根據地,形勢嚴峻。共產黨被迫轉移,經過長征,於1935年十月到達陝北。同時,日本侵略者加緊對中國的侵犯與滲透,國家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當次之時,魯迅先生有感而發,慨嘆時事。應當瞭解題目之“殘”字,不僅之秋末蕭條,亦有山河殘破之意。

首聯“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時已深秋,萬物蕭條,一派蕭索荒寒之意。“臨”可見秋氣森森,戧殺萬物,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壓迫感。“秋肅”不惟寫秋,亦慨嘆當時壓抑絕望之現實。著一“驚”字,可見作者雖然歷遍滄桑,但是如此肅殺之秋,如此絕望之現實猶能驚人心魄。當次萬物肅殺之時,先生也不禁黯然悲涼,故有“敢遣春溫上筆端”之句。“敢”乃豈敢,不敢之意。當次嚴寒之季,作者亦不能以筆表達絲毫希望,春天似乎更加遙不可及。此句可見先生內心之悲涼,也可見當時社會現實之嚴峻。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當此嚴峻絕望之際,先生百感交集,只感覺塵海茫茫希望所剩無幾,故曰“塵海蒼茫沉百感”,著一“沉”字可見先生此時百味雜陳也只有沉於海底,難發一言。由此可知先生內心之迷茫與壓抑。當此深秋之時,日本侵略者策劃“華北五省獨立”方案,加緊分化中國領土。而國民黨亦無作為,唯有號令其官員與士兵從河北即察哈爾撤退南逃,故有“金風蕭瑟走千官”句。一個“走”字寫出國民黨倉皇撤退的窘態,也可見先生對此之譏諷與憤恨。

由社會現實之描繪,先生之筆轉入自我反思。“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髮寒”,老歸指年老退居故鄉;“菰蒲”,水草名,其實可食。魯迅先生感嘆:即便年老歸鄉,隱居田澤,但是卻苦於沒有生存之道,衣食尚無著落。此句先生萌生退意,但是即便退隱江湖亦無安身之處。可見當時民生凋敝之巨。而“夢墜空雲齒髮寒”更是沉痛,年少的夢想均已成空,如雲端跌落,思之令人齒冷生慄。這聯寫得極為悲涼,前句寫無處歸隱,後句寫夢想落空,年老體衰,當次殘秋之季,思之令人淚下。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尾聯“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竦聽,翹首引足以盼也;荒雞,用祖逖聞雞起舞典;闃寂,寂靜也。前句承接上句“夢墜空雲”,想再起期盼雞鳴,可聞雞起舞,一墜少年壯志,但是此時偏偏萬籟無聲,一片死寂。“偏”字極為有力,寫出事與願違,先生內心之悲涼可見一斑。而“闃寂”也有現實消沉,萬馬齊喑之意。而此時作者起坐看星,唯見星斗橫天,夜方深沉。這樣一個白髮蕭疏的老人,於夜間獨看星辰,夜色如墨,萬籟俱寂,一片安靜與沉默,其內心之孤獨、悲涼與絕望可見一斑!

這首律詩全篇皆對,章法井然,筆力雄渾,詩情澎湃,百感交集,寫出先生一腔憂國憂民之情懷,令人感佩不已。其詩中立意之高妙,寄寓之深沉,對世事之關切更可窺見先生之熱血漸冷,悲涼迷茫之意。

此詩實為魯迅先生之絕唱,本系列以此詩結束,和尚至此亦沉默黯然。

魯迅的絕唱,這五首詩寫盡魯迅的風骨與柔情,推薦收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