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唐代,一個人要進官場,除了世襲以外,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即可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書,希望以才華獲得垂青;三是通過達官顯貴的推薦走上仕途。

杜甫這三條路都走過,跟杜甫一樣偉大的李白,走過兩條路,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杜甫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被玩弄,當時李林甫為相,舉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試,一個都沒有錄取。李林甫向皇帝報告說“野無遺賢”,就是民間已經沒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經選盡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書,前後上了三次,寫的都是賦,第一次寫的是《雕賦》,送上去就沒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禮賦》,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賢院,後來又讓寫了幾篇文章,送到有關部門等候選用,結果也沒了消息。第三次寫的是《封西嶽賦》,也是泥牛入海。

這條路又沒走通,杜甫就開始走第三條路,就是找有權勢的人推薦自己,當時李白都是走這條路,也是沒走通。諷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權貴都沒人理他,後來玄宗聽了道士吳筠的推薦,竟然進入翰林。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當官的人把你推薦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給擠掉了,所以都不願意推薦。這個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歐陽修,就推薦了好多人,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都經他推薦過。北宋政治比較開明,而李白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弄權的朝臣太監,根本不想讓其他人進入官場。

杜甫跟李白一樣,到處找人推薦,寫詩寫文讚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後推薦給朝廷,但是吃閉門羹是經常事。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唐代,一個人要進官場,除了世襲以外,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即可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書,希望以才華獲得垂青;三是通過達官顯貴的推薦走上仕途。

杜甫這三條路都走過,跟杜甫一樣偉大的李白,走過兩條路,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杜甫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被玩弄,當時李林甫為相,舉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試,一個都沒有錄取。李林甫向皇帝報告說“野無遺賢”,就是民間已經沒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經選盡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書,前後上了三次,寫的都是賦,第一次寫的是《雕賦》,送上去就沒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禮賦》,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賢院,後來又讓寫了幾篇文章,送到有關部門等候選用,結果也沒了消息。第三次寫的是《封西嶽賦》,也是泥牛入海。

這條路又沒走通,杜甫就開始走第三條路,就是找有權勢的人推薦自己,當時李白都是走這條路,也是沒走通。諷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權貴都沒人理他,後來玄宗聽了道士吳筠的推薦,竟然進入翰林。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當官的人把你推薦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給擠掉了,所以都不願意推薦。這個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歐陽修,就推薦了好多人,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都經他推薦過。北宋政治比較開明,而李白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弄權的朝臣太監,根本不想讓其他人進入官場。

杜甫跟李白一樣,到處找人推薦,寫詩寫文讚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後推薦給朝廷,但是吃閉門羹是經常事。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就飢不擇食了。開始選擇的推薦人,都是品德比較好,名聲比較好,又有學問的人,後來,只要是權貴,就是心裡瞧不上的,也一樣寫詩呈上去,希望能得到重視,進而得到推薦。

就這樣,杜甫結識了比他小14歲的嚴武。嚴武也是文人,詩寫的挺好,所以跟杜甫能走到一起,兩人雖然也有不睦的時候,但交往了一輩子。嚴武因病死亡後,杜甫很悲痛,寫了好幾首悼念他。

杜甫跟嚴武走近,是因為當時的宰相房琯,二人都是房琯的人。房琯失勢後,嚴武不到二年捲土重來,而杜甫因為處於底層,根本就沒有機會,人家也看不到他。杜甫在48歲時,嚴武第二次入川任劍南節度使,領成都尹。嚴武第一次入川時,杜甫還不在成都。這段時間,嚴武跟杜甫關係特好,對杜甫照顧有加。

但是,時間不長,玄宗和肅宗相隔半個月都死了,嚴武被朝廷調去為兩個死鬼皇帝修陵墓。這時候高適入川接替劍南節度使。本來,高適跟杜甫李白關係特別好,杜甫33歲李白44歲那年,曾跟高適一起遊玩一起喝酒十幾天,無話不談,關係十分密切。

但是,後來因為李白入幕永王李璘王府,肅宗跟永王矛盾爆發,李璘慘敗身亡,李白無辜成了叛逆。而剿滅永王的統帥就是高適,所以,雙方變成了敵對方。李白被捕下獄後,高適沒有營救他。因為這個原因,杜甫和李白,跟高適之間矛盾很深,不再交往。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唐代,一個人要進官場,除了世襲以外,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即可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書,希望以才華獲得垂青;三是通過達官顯貴的推薦走上仕途。

杜甫這三條路都走過,跟杜甫一樣偉大的李白,走過兩條路,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杜甫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被玩弄,當時李林甫為相,舉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試,一個都沒有錄取。李林甫向皇帝報告說“野無遺賢”,就是民間已經沒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經選盡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書,前後上了三次,寫的都是賦,第一次寫的是《雕賦》,送上去就沒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禮賦》,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賢院,後來又讓寫了幾篇文章,送到有關部門等候選用,結果也沒了消息。第三次寫的是《封西嶽賦》,也是泥牛入海。

這條路又沒走通,杜甫就開始走第三條路,就是找有權勢的人推薦自己,當時李白都是走這條路,也是沒走通。諷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權貴都沒人理他,後來玄宗聽了道士吳筠的推薦,竟然進入翰林。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當官的人把你推薦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給擠掉了,所以都不願意推薦。這個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歐陽修,就推薦了好多人,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都經他推薦過。北宋政治比較開明,而李白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弄權的朝臣太監,根本不想讓其他人進入官場。

杜甫跟李白一樣,到處找人推薦,寫詩寫文讚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後推薦給朝廷,但是吃閉門羹是經常事。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就飢不擇食了。開始選擇的推薦人,都是品德比較好,名聲比較好,又有學問的人,後來,只要是權貴,就是心裡瞧不上的,也一樣寫詩呈上去,希望能得到重視,進而得到推薦。

就這樣,杜甫結識了比他小14歲的嚴武。嚴武也是文人,詩寫的挺好,所以跟杜甫能走到一起,兩人雖然也有不睦的時候,但交往了一輩子。嚴武因病死亡後,杜甫很悲痛,寫了好幾首悼念他。

杜甫跟嚴武走近,是因為當時的宰相房琯,二人都是房琯的人。房琯失勢後,嚴武不到二年捲土重來,而杜甫因為處於底層,根本就沒有機會,人家也看不到他。杜甫在48歲時,嚴武第二次入川任劍南節度使,領成都尹。嚴武第一次入川時,杜甫還不在成都。這段時間,嚴武跟杜甫關係特好,對杜甫照顧有加。

但是,時間不長,玄宗和肅宗相隔半個月都死了,嚴武被朝廷調去為兩個死鬼皇帝修陵墓。這時候高適入川接替劍南節度使。本來,高適跟杜甫李白關係特別好,杜甫33歲李白44歲那年,曾跟高適一起遊玩一起喝酒十幾天,無話不談,關係十分密切。

但是,後來因為李白入幕永王李璘王府,肅宗跟永王矛盾爆發,李璘慘敗身亡,李白無辜成了叛逆。而剿滅永王的統帥就是高適,所以,雙方變成了敵對方。李白被捕下獄後,高適沒有營救他。因為這個原因,杜甫和李白,跟高適之間矛盾很深,不再交往。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高適入川做節度使,杜甫就帶著一家去了梓州,梓州的長官叫章彝,原本是嚴武部屬,但是,跟嚴武不同。此人飛揚跋扈,一副軍閥作風,人品也極差。杜甫此時真正的飢不擇食,連這樣的人也攀上了。杜甫此時已經五十出頭了,自然是識得人的。但是,他求官心切,就管不了許多了。

據統計,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杜甫寫過十一首詩,極盡對章彝的讚美之詞,這成為杜甫晚年的汙點,頗受後人詬病。估計杜甫寫了這些詩後,連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讀一遍,心裡明明鄙視人家,還要那樣吹捧讚美,這是很難受的事。我們來選幾首看看杜甫對這位軍閥是怎麼吹捧的。

淮海維揚一俊人,金章紫綬照青春。指麾能事迴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朝覲從容問幽仄,勿雲江漢有垂綸。

——《奉寄章十侍御》

章彝是揚州人,杜甫稱讚他是淮海維揚的英才,有著扭轉乾坤的雄才大略,訓練的軍隊能夠讓鬼神敬畏。把一個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的軍閥,跟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相提並論,說章彝深得民眾敬愛,可以跟光武帝倚重的寇恂媲美。最後兩句,把自己比成姜太公,希望章彝推薦自己。

而實際上,章彝這樣一個軍閥,在梓州可以說是為所欲為,在國家危亡之際,屢屢組織大型狩獵,說不擾民,根本就沒人相信。民眾怎麼可能對他敬愛,會像寇恂那樣捨不得他走呢,應該是一直祈禱他早走早好吧。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唐代,一個人要進官場,除了世襲以外,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即可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書,希望以才華獲得垂青;三是通過達官顯貴的推薦走上仕途。

杜甫這三條路都走過,跟杜甫一樣偉大的李白,走過兩條路,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杜甫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被玩弄,當時李林甫為相,舉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試,一個都沒有錄取。李林甫向皇帝報告說“野無遺賢”,就是民間已經沒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經選盡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書,前後上了三次,寫的都是賦,第一次寫的是《雕賦》,送上去就沒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禮賦》,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賢院,後來又讓寫了幾篇文章,送到有關部門等候選用,結果也沒了消息。第三次寫的是《封西嶽賦》,也是泥牛入海。

這條路又沒走通,杜甫就開始走第三條路,就是找有權勢的人推薦自己,當時李白都是走這條路,也是沒走通。諷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權貴都沒人理他,後來玄宗聽了道士吳筠的推薦,竟然進入翰林。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當官的人把你推薦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給擠掉了,所以都不願意推薦。這個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歐陽修,就推薦了好多人,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都經他推薦過。北宋政治比較開明,而李白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弄權的朝臣太監,根本不想讓其他人進入官場。

杜甫跟李白一樣,到處找人推薦,寫詩寫文讚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後推薦給朝廷,但是吃閉門羹是經常事。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就飢不擇食了。開始選擇的推薦人,都是品德比較好,名聲比較好,又有學問的人,後來,只要是權貴,就是心裡瞧不上的,也一樣寫詩呈上去,希望能得到重視,進而得到推薦。

就這樣,杜甫結識了比他小14歲的嚴武。嚴武也是文人,詩寫的挺好,所以跟杜甫能走到一起,兩人雖然也有不睦的時候,但交往了一輩子。嚴武因病死亡後,杜甫很悲痛,寫了好幾首悼念他。

杜甫跟嚴武走近,是因為當時的宰相房琯,二人都是房琯的人。房琯失勢後,嚴武不到二年捲土重來,而杜甫因為處於底層,根本就沒有機會,人家也看不到他。杜甫在48歲時,嚴武第二次入川任劍南節度使,領成都尹。嚴武第一次入川時,杜甫還不在成都。這段時間,嚴武跟杜甫關係特好,對杜甫照顧有加。

但是,時間不長,玄宗和肅宗相隔半個月都死了,嚴武被朝廷調去為兩個死鬼皇帝修陵墓。這時候高適入川接替劍南節度使。本來,高適跟杜甫李白關係特別好,杜甫33歲李白44歲那年,曾跟高適一起遊玩一起喝酒十幾天,無話不談,關係十分密切。

但是,後來因為李白入幕永王李璘王府,肅宗跟永王矛盾爆發,李璘慘敗身亡,李白無辜成了叛逆。而剿滅永王的統帥就是高適,所以,雙方變成了敵對方。李白被捕下獄後,高適沒有營救他。因為這個原因,杜甫和李白,跟高適之間矛盾很深,不再交往。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高適入川做節度使,杜甫就帶著一家去了梓州,梓州的長官叫章彝,原本是嚴武部屬,但是,跟嚴武不同。此人飛揚跋扈,一副軍閥作風,人品也極差。杜甫此時真正的飢不擇食,連這樣的人也攀上了。杜甫此時已經五十出頭了,自然是識得人的。但是,他求官心切,就管不了許多了。

據統計,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杜甫寫過十一首詩,極盡對章彝的讚美之詞,這成為杜甫晚年的汙點,頗受後人詬病。估計杜甫寫了這些詩後,連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讀一遍,心裡明明鄙視人家,還要那樣吹捧讚美,這是很難受的事。我們來選幾首看看杜甫對這位軍閥是怎麼吹捧的。

淮海維揚一俊人,金章紫綬照青春。指麾能事迴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朝覲從容問幽仄,勿雲江漢有垂綸。

——《奉寄章十侍御》

章彝是揚州人,杜甫稱讚他是淮海維揚的英才,有著扭轉乾坤的雄才大略,訓練的軍隊能夠讓鬼神敬畏。把一個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的軍閥,跟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相提並論,說章彝深得民眾敬愛,可以跟光武帝倚重的寇恂媲美。最後兩句,把自己比成姜太公,希望章彝推薦自己。

而實際上,章彝這樣一個軍閥,在梓州可以說是為所欲為,在國家危亡之際,屢屢組織大型狩獵,說不擾民,根本就沒人相信。民眾怎麼可能對他敬愛,會像寇恂那樣捨不得他走呢,應該是一直祈禱他早走早好吧。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關於章彝組織狩獵,杜甫也寫了詩來讚美,詩裡也稍微帶了那麼一點諷喻,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君不見東川節度兵馬雄,校獵亦似觀成功。 夜發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圍步驟同。禽獸已斃十七八, 殺聲落日回蒼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駱駝羆峞垂玄熊。 東西南北百里間,彷彿蹴踏寒山空。有鳥名鴝鵒, 力不能高飛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為見羈虞羅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馬一馬驄。況今攝行大將權, 號令頗有前賢風。飄然時危一老翁,十年厭見旌旗紅。 喜君士卒甚整肅,為我回轡擒西戎。草中狐兔盡何益, 天子不在咸陽宮。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 嗚呼,得不哀痛塵再蒙。

這次狩獵是什麼時候?是天子不在咸陽宮,不在咸陽宮去哪了呢,因為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陝州了。這這樣的時候,動用部隊,夜發猛士三千人,發起如此浩大的狩獵行動,顯然不是時候。但是,杜甫卻大加恭維,讚美章彝有前賢之風。雖然有“得不哀痛塵再蒙”這樣的句子,微微進行了諷諫,但主要是在歌頌這樣的活動,描寫壯觀的場面。

按照杜甫對下層人民的態度,是肯定反對這樣的狩獵的,心裡是不願看到這樣的場景的,但是,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真的不管不顧了。

不過,杜甫跟章彝的蜜月期並不長,因為他也知道,跟這種人在一起,時刻都充滿危險。再說,章彝一直也不表態推薦。既危險又失望,所以杜甫決定離開。他準備出陝,另尋別處。但是,他沒走成,因為這時候,嚴武又回來了,還是劍南節度使,高適因為屢屢失地,被調走,嚴武第三次入川。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唐代,一個人要進官場,除了世襲以外,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即可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書,希望以才華獲得垂青;三是通過達官顯貴的推薦走上仕途。

杜甫這三條路都走過,跟杜甫一樣偉大的李白,走過兩條路,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杜甫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被玩弄,當時李林甫為相,舉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試,一個都沒有錄取。李林甫向皇帝報告說“野無遺賢”,就是民間已經沒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經選盡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書,前後上了三次,寫的都是賦,第一次寫的是《雕賦》,送上去就沒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禮賦》,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賢院,後來又讓寫了幾篇文章,送到有關部門等候選用,結果也沒了消息。第三次寫的是《封西嶽賦》,也是泥牛入海。

這條路又沒走通,杜甫就開始走第三條路,就是找有權勢的人推薦自己,當時李白都是走這條路,也是沒走通。諷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權貴都沒人理他,後來玄宗聽了道士吳筠的推薦,竟然進入翰林。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當官的人把你推薦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給擠掉了,所以都不願意推薦。這個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歐陽修,就推薦了好多人,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都經他推薦過。北宋政治比較開明,而李白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弄權的朝臣太監,根本不想讓其他人進入官場。

杜甫跟李白一樣,到處找人推薦,寫詩寫文讚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後推薦給朝廷,但是吃閉門羹是經常事。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就飢不擇食了。開始選擇的推薦人,都是品德比較好,名聲比較好,又有學問的人,後來,只要是權貴,就是心裡瞧不上的,也一樣寫詩呈上去,希望能得到重視,進而得到推薦。

就這樣,杜甫結識了比他小14歲的嚴武。嚴武也是文人,詩寫的挺好,所以跟杜甫能走到一起,兩人雖然也有不睦的時候,但交往了一輩子。嚴武因病死亡後,杜甫很悲痛,寫了好幾首悼念他。

杜甫跟嚴武走近,是因為當時的宰相房琯,二人都是房琯的人。房琯失勢後,嚴武不到二年捲土重來,而杜甫因為處於底層,根本就沒有機會,人家也看不到他。杜甫在48歲時,嚴武第二次入川任劍南節度使,領成都尹。嚴武第一次入川時,杜甫還不在成都。這段時間,嚴武跟杜甫關係特好,對杜甫照顧有加。

但是,時間不長,玄宗和肅宗相隔半個月都死了,嚴武被朝廷調去為兩個死鬼皇帝修陵墓。這時候高適入川接替劍南節度使。本來,高適跟杜甫李白關係特別好,杜甫33歲李白44歲那年,曾跟高適一起遊玩一起喝酒十幾天,無話不談,關係十分密切。

但是,後來因為李白入幕永王李璘王府,肅宗跟永王矛盾爆發,李璘慘敗身亡,李白無辜成了叛逆。而剿滅永王的統帥就是高適,所以,雙方變成了敵對方。李白被捕下獄後,高適沒有營救他。因為這個原因,杜甫和李白,跟高適之間矛盾很深,不再交往。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高適入川做節度使,杜甫就帶著一家去了梓州,梓州的長官叫章彝,原本是嚴武部屬,但是,跟嚴武不同。此人飛揚跋扈,一副軍閥作風,人品也極差。杜甫此時真正的飢不擇食,連這樣的人也攀上了。杜甫此時已經五十出頭了,自然是識得人的。但是,他求官心切,就管不了許多了。

據統計,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杜甫寫過十一首詩,極盡對章彝的讚美之詞,這成為杜甫晚年的汙點,頗受後人詬病。估計杜甫寫了這些詩後,連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讀一遍,心裡明明鄙視人家,還要那樣吹捧讚美,這是很難受的事。我們來選幾首看看杜甫對這位軍閥是怎麼吹捧的。

淮海維揚一俊人,金章紫綬照青春。指麾能事迴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朝覲從容問幽仄,勿雲江漢有垂綸。

——《奉寄章十侍御》

章彝是揚州人,杜甫稱讚他是淮海維揚的英才,有著扭轉乾坤的雄才大略,訓練的軍隊能夠讓鬼神敬畏。把一個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的軍閥,跟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相提並論,說章彝深得民眾敬愛,可以跟光武帝倚重的寇恂媲美。最後兩句,把自己比成姜太公,希望章彝推薦自己。

而實際上,章彝這樣一個軍閥,在梓州可以說是為所欲為,在國家危亡之際,屢屢組織大型狩獵,說不擾民,根本就沒人相信。民眾怎麼可能對他敬愛,會像寇恂那樣捨不得他走呢,應該是一直祈禱他早走早好吧。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關於章彝組織狩獵,杜甫也寫了詩來讚美,詩裡也稍微帶了那麼一點諷喻,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君不見東川節度兵馬雄,校獵亦似觀成功。 夜發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圍步驟同。禽獸已斃十七八, 殺聲落日回蒼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駱駝羆峞垂玄熊。 東西南北百里間,彷彿蹴踏寒山空。有鳥名鴝鵒, 力不能高飛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為見羈虞羅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馬一馬驄。況今攝行大將權, 號令頗有前賢風。飄然時危一老翁,十年厭見旌旗紅。 喜君士卒甚整肅,為我回轡擒西戎。草中狐兔盡何益, 天子不在咸陽宮。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 嗚呼,得不哀痛塵再蒙。

這次狩獵是什麼時候?是天子不在咸陽宮,不在咸陽宮去哪了呢,因為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陝州了。這這樣的時候,動用部隊,夜發猛士三千人,發起如此浩大的狩獵行動,顯然不是時候。但是,杜甫卻大加恭維,讚美章彝有前賢之風。雖然有“得不哀痛塵再蒙”這樣的句子,微微進行了諷諫,但主要是在歌頌這樣的活動,描寫壯觀的場面。

按照杜甫對下層人民的態度,是肯定反對這樣的狩獵的,心裡是不願看到這樣的場景的,但是,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真的不管不顧了。

不過,杜甫跟章彝的蜜月期並不長,因為他也知道,跟這種人在一起,時刻都充滿危險。再說,章彝一直也不表態推薦。既危險又失望,所以杜甫決定離開。他準備出陝,另尋別處。但是,他沒走成,因為這時候,嚴武又回來了,還是劍南節度使,高適因為屢屢失地,被調走,嚴武第三次入川。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杜甫太高興了,趕緊去投靠嚴武。嚴武也特別高興,這次向朝廷推薦,杜甫在嚴武府裡做了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唐朝的官員,根據大小,賜不同顏色的魚袋,一眼就可以看出官階,跟現在的軍銜一樣。

杜甫終於做了幹部,還有了魚袋。所以,後來稱杜甫為杜工部,就是從這裡來的。但是,杜甫在嚴武這裡做官時間並不長,還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原來,章彝跋扈成性,不把嚴武放在眼裡,多次違反軍令,自行其是,被嚴武抓起來了。因為杜甫寫了那麼多詩稱讚他。從這些詩裡看到的是,杜甫跟章彝交情過密。本來,這也不會令嚴武動殺機,但這中間發生了一件事。

就在章彝被抓後,嚴武安排了一個酒局,杜甫也在場。因為喝酒多了,杜甫就開始亂說話。平常,杜甫對嚴武很尊重,嚴武也很尊重杜甫。而這一天,杜甫喝多了,因為他比嚴武大十四歲,就託大了。

喝多了,就躺到了節度使的床上,這本來就犯了大忌。杜甫呢,還瞪著嚴武說:“嚴挺之乃有此兒”。直呼嚴武父親的名字了,這在古代是極為不尊重的行為。所以嚴武當時就不高興了,直接就準備把杜甫和章彝一起宰了。

這時候,嚴武的母親聽到了風聲,她對杜甫挺崇拜的,知道杜甫大才,生怕兒子殺了賢才,所以趕緊趕來了,設法救了杜甫。怎麼救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嚴母勸說了兒子,嚴武一笑泯恩仇。一說是嚴母偷偷把杜甫帶上節度使府後面,弄來了一條小船,杜甫得以脫逃。

筆者傾向於第一種說法,因為杜甫跟嚴武的交情深厚,不會因為一句話就殺了杜甫的。杜甫確實在嚴武這裡只幹了半年多就離開了。但是,杜甫離開後,跟嚴武並沒有斷絕關係,而是一直都有聯繫,直到嚴武因病身亡。

而且,得知嚴武死訊後,杜甫放聲大哭,後來,杜甫寫了《八哀詩》,悼念他心目中最尊敬的八位人物,其中對嚴武的評價最高,把嚴武比作諸葛亮,比作賈誼,比作顏回,反覆詠歎,真正的一往情深。所以,嚴武肯定不是真的想殺杜甫,杜甫也知道了自己的冒犯,所以不如離開。即使是離開後,嚴武對杜甫還是經常照顧的。

"

古代文人,學習的目的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必須走仕途,否則根本就無法獲得平臺,施展才幹。杜甫自然也是懷有這樣的抱負,所以求官動作從未間斷,有時候甚至都做出違心之事。沒辦法,不這樣做,就不能出人頭地。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唐代,一個人要進官場,除了世襲以外,有三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即可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書,希望以才華獲得垂青;三是通過達官顯貴的推薦走上仕途。

杜甫這三條路都走過,跟杜甫一樣偉大的李白,走過兩條路,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杜甫參加過兩次,第一次沒考上,第二次被玩弄,當時李林甫為相,舉行了一次奇葩的考試,一個都沒有錄取。李林甫向皇帝報告說“野無遺賢”,就是民間已經沒有有才能的人了,都已經選盡了。

考不上,杜甫就直接向皇帝上書,前後上了三次,寫的都是賦,第一次寫的是《雕賦》,送上去就沒有任何消息了。第二次是《三大禮賦》,這次倒是被唐玄宗看上了,命待招集賢院,後來又讓寫了幾篇文章,送到有關部門等候選用,結果也沒了消息。第三次寫的是《封西嶽賦》,也是泥牛入海。

這條路又沒走通,杜甫就開始走第三條路,就是找有權勢的人推薦自己,當時李白都是走這條路,也是沒走通。諷刺的是,李白找了好多權貴都沒人理他,後來玄宗聽了道士吳筠的推薦,竟然進入翰林。

這條路其實不好走,當官的人把你推薦上去了,就有可能把自己給擠掉了,所以都不願意推薦。這個制度到了北宋倒是很有用,像歐陽修,就推薦了好多人,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都經他推薦過。北宋政治比較開明,而李白杜甫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時期,弄權的朝臣太監,根本不想讓其他人進入官場。

杜甫跟李白一樣,到處找人推薦,寫詩寫文讚美人家,想得到器重,然後推薦給朝廷,但是吃閉門羹是經常事。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在這樣的情況下,杜甫就飢不擇食了。開始選擇的推薦人,都是品德比較好,名聲比較好,又有學問的人,後來,只要是權貴,就是心裡瞧不上的,也一樣寫詩呈上去,希望能得到重視,進而得到推薦。

就這樣,杜甫結識了比他小14歲的嚴武。嚴武也是文人,詩寫的挺好,所以跟杜甫能走到一起,兩人雖然也有不睦的時候,但交往了一輩子。嚴武因病死亡後,杜甫很悲痛,寫了好幾首悼念他。

杜甫跟嚴武走近,是因為當時的宰相房琯,二人都是房琯的人。房琯失勢後,嚴武不到二年捲土重來,而杜甫因為處於底層,根本就沒有機會,人家也看不到他。杜甫在48歲時,嚴武第二次入川任劍南節度使,領成都尹。嚴武第一次入川時,杜甫還不在成都。這段時間,嚴武跟杜甫關係特好,對杜甫照顧有加。

但是,時間不長,玄宗和肅宗相隔半個月都死了,嚴武被朝廷調去為兩個死鬼皇帝修陵墓。這時候高適入川接替劍南節度使。本來,高適跟杜甫李白關係特別好,杜甫33歲李白44歲那年,曾跟高適一起遊玩一起喝酒十幾天,無話不談,關係十分密切。

但是,後來因為李白入幕永王李璘王府,肅宗跟永王矛盾爆發,李璘慘敗身亡,李白無辜成了叛逆。而剿滅永王的統帥就是高適,所以,雙方變成了敵對方。李白被捕下獄後,高適沒有營救他。因為這個原因,杜甫和李白,跟高適之間矛盾很深,不再交往。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高適入川做節度使,杜甫就帶著一家去了梓州,梓州的長官叫章彝,原本是嚴武部屬,但是,跟嚴武不同。此人飛揚跋扈,一副軍閥作風,人品也極差。杜甫此時真正的飢不擇食,連這樣的人也攀上了。杜甫此時已經五十出頭了,自然是識得人的。但是,他求官心切,就管不了許多了。

據統計,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杜甫寫過十一首詩,極盡對章彝的讚美之詞,這成為杜甫晚年的汙點,頗受後人詬病。估計杜甫寫了這些詩後,連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讀一遍,心裡明明鄙視人家,還要那樣吹捧讚美,這是很難受的事。我們來選幾首看看杜甫對這位軍閥是怎麼吹捧的。

淮海維揚一俊人,金章紫綬照青春。指麾能事迴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湘西不得歸關羽,河內猶宜借寇恂。朝覲從容問幽仄,勿雲江漢有垂綸。

——《奉寄章十侍御》

章彝是揚州人,杜甫稱讚他是淮海維揚的英才,有著扭轉乾坤的雄才大略,訓練的軍隊能夠讓鬼神敬畏。把一個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的軍閥,跟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相提並論,說章彝深得民眾敬愛,可以跟光武帝倚重的寇恂媲美。最後兩句,把自己比成姜太公,希望章彝推薦自己。

而實際上,章彝這樣一個軍閥,在梓州可以說是為所欲為,在國家危亡之際,屢屢組織大型狩獵,說不擾民,根本就沒人相信。民眾怎麼可能對他敬愛,會像寇恂那樣捨不得他走呢,應該是一直祈禱他早走早好吧。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關於章彝組織狩獵,杜甫也寫了詩來讚美,詩裡也稍微帶了那麼一點諷喻,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君不見東川節度兵馬雄,校獵亦似觀成功。 夜發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圍步驟同。禽獸已斃十七八, 殺聲落日回蒼穹。幕前生致九青兕,駱駝羆峞垂玄熊。 東西南北百里間,彷彿蹴踏寒山空。有鳥名鴝鵒, 力不能高飛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何為見羈虞羅中。 春蒐冬狩侯得同,使君五馬一馬驄。況今攝行大將權, 號令頗有前賢風。飄然時危一老翁,十年厭見旌旗紅。 喜君士卒甚整肅,為我回轡擒西戎。草中狐兔盡何益, 天子不在咸陽宮。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 嗚呼,得不哀痛塵再蒙。

這次狩獵是什麼時候?是天子不在咸陽宮,不在咸陽宮去哪了呢,因為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陝州了。這這樣的時候,動用部隊,夜發猛士三千人,發起如此浩大的狩獵行動,顯然不是時候。但是,杜甫卻大加恭維,讚美章彝有前賢之風。雖然有“得不哀痛塵再蒙”這樣的句子,微微進行了諷諫,但主要是在歌頌這樣的活動,描寫壯觀的場面。

按照杜甫對下層人民的態度,是肯定反對這樣的狩獵的,心裡是不願看到這樣的場景的,但是,為了得到章彝的推薦,真的不管不顧了。

不過,杜甫跟章彝的蜜月期並不長,因為他也知道,跟這種人在一起,時刻都充滿危險。再說,章彝一直也不表態推薦。既危險又失望,所以杜甫決定離開。他準備出陝,另尋別處。但是,他沒走成,因為這時候,嚴武又回來了,還是劍南節度使,高適因為屢屢失地,被調走,嚴武第三次入川。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杜甫太高興了,趕緊去投靠嚴武。嚴武也特別高興,這次向朝廷推薦,杜甫在嚴武府裡做了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唐朝的官員,根據大小,賜不同顏色的魚袋,一眼就可以看出官階,跟現在的軍銜一樣。

杜甫終於做了幹部,還有了魚袋。所以,後來稱杜甫為杜工部,就是從這裡來的。但是,杜甫在嚴武這裡做官時間並不長,還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原來,章彝跋扈成性,不把嚴武放在眼裡,多次違反軍令,自行其是,被嚴武抓起來了。因為杜甫寫了那麼多詩稱讚他。從這些詩裡看到的是,杜甫跟章彝交情過密。本來,這也不會令嚴武動殺機,但這中間發生了一件事。

就在章彝被抓後,嚴武安排了一個酒局,杜甫也在場。因為喝酒多了,杜甫就開始亂說話。平常,杜甫對嚴武很尊重,嚴武也很尊重杜甫。而這一天,杜甫喝多了,因為他比嚴武大十四歲,就託大了。

喝多了,就躺到了節度使的床上,這本來就犯了大忌。杜甫呢,還瞪著嚴武說:“嚴挺之乃有此兒”。直呼嚴武父親的名字了,這在古代是極為不尊重的行為。所以嚴武當時就不高興了,直接就準備把杜甫和章彝一起宰了。

這時候,嚴武的母親聽到了風聲,她對杜甫挺崇拜的,知道杜甫大才,生怕兒子殺了賢才,所以趕緊趕來了,設法救了杜甫。怎麼救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嚴母勸說了兒子,嚴武一笑泯恩仇。一說是嚴母偷偷把杜甫帶上節度使府後面,弄來了一條小船,杜甫得以脫逃。

筆者傾向於第一種說法,因為杜甫跟嚴武的交情深厚,不會因為一句話就殺了杜甫的。杜甫確實在嚴武這裡只幹了半年多就離開了。但是,杜甫離開後,跟嚴武並沒有斷絕關係,而是一直都有聯繫,直到嚴武因病身亡。

而且,得知嚴武死訊後,杜甫放聲大哭,後來,杜甫寫了《八哀詩》,悼念他心目中最尊敬的八位人物,其中對嚴武的評價最高,把嚴武比作諸葛亮,比作賈誼,比作顏回,反覆詠歎,真正的一往情深。所以,嚴武肯定不是真的想殺杜甫,杜甫也知道了自己的冒犯,所以不如離開。即使是離開後,嚴武對杜甫還是經常照顧的。

杜甫為求人推薦做官,寫11首詩讚美一位軍閥,險些惹來殺身之禍

從以上可以看出,杜甫跟章彝有一段蜜月期,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真心的,不過是想得到推薦,飢不擇食,病急亂投醫罷了。但是,杜甫跟嚴武的友誼是貫穿終生的,跟他與李白一樣。在杜甫的生命中,李白和嚴武,是最重要的人,沒有人比這兩人更重要了。

我們對於古人,不能苛求他們盡善盡美,即使是杜甫違心地吹捧章彝,也只是一種手段,想通過這條路出仕報國,從骨子裡,杜甫不會跟這樣的人同流合汙。杜甫成為偉大的詩人,跟其做人也是密不可分的。對於他所做的我們不看好的事,我們可以選擇無視,因為我們需要的,是杜甫的詩,那是一個時代的高峰,跟李白雙峰對峙,至今無人能超越。

參考文獻:

1、歐陽修,《新唐書》

2、郭沫若,《李白與杜甫》

版權說明:

本文為史上文人那點事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保留追究侵權的權利。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您的每一個點贊、每一次轉發、每一條評論,都是對筆者最大的支持,最熱情的鼓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