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科舉考試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科舉考試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場

二、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武則天還發明瞭武舉,今天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文舉。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真正意義上完備的制度,共分成四個級即: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科舉考試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場

二、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武則天還發明瞭武舉,今天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文舉。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真正意義上完備的制度,共分成四個級即: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現場示意圖

三、中秀才難度不亞於研究生入學考試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沒有我們現在“畢業”這種說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沒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說是入門級的考試,如果連秀才都中不了,那中舉人、進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個時候爺爺和孫子一塊兒提著考籃進考場的人比比皆是。其實單單從考取秀才來說,其難度已經不亞於現在的研究生入學難度了,因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經過三級考試。縣裡考一次,府裡考一次,最後到省裡提督學政那裡考一次,這三場嚴格的考試只有考到一、二等級的合格者才能獲得秀才的稱號。每個府院考試每三年考二次,每次錄取45名,平均每年錄取人數大約也就30名左右,那麼按這樣的名額再細分下去的話,也就是說每個縣也基本只有5個讀書人中考中秀才,相當於現在全縣高考的前五名。換句話說,也只有全縣那麼多高中生中的超級學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說考個秀才難不難?那麼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餘糧

你得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我們暫且不說從私塾啟蒙教育到參加秀才趕考這一段時間所花費的什麼學費、書本費等等。單從準備考秀才算起,你教科書的費用,《論語》《孟子》《書經》《詩經》《禮記》《左傳》(共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歷朝歷代的正史典籍,筆墨紙硯,這就讓你要花費不少的銀兩。最讓你感到恐怖的是,這些書你都得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應用自如。想想看,讓你去背數十本幾百萬字的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已經足以讓你感到崩潰的了。什麼“十年寒窗中狀元”那都是比中彩票還低的機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為你聯保

保人出具保單就相當於現在的准考證,擔保人替你擔保是有一定責任風險的,紅包大小不論,你家總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場的水陸交通、打尖住店等等這些費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從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趕考路途遠的話花費就更大了。考試完後還要按規定交封卷錢,每人每次考試三分銀子,在沒有開榜前,還是要住在旅店裡等開榜結果出來了才肯甘心回去,這期間住店、吃飯、到處旅遊、買東西所花的銀子也是不小的開支。

考秀才的難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麼中秀才後能得到哪一些特權呢?

1.是繼續考舉人的通行證

讀書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進一步去考取舉人的資格,相當於拿到了一張考舉人的通行證。

2.可以免除賦稅、徭役

朝廷雖然沒有給秀才發放俸祿,但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特權,比如說,可以免除賦稅、徭役,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免除賦稅、徭役這一點是脫離平民百姓的一個重要開始。我們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裡刨個不停,幹著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頭來還得向朝廷交納各種賦稅、一旦朝廷有戰事還得交納剿餉、練餉等等各種名目賦稅、徭役。

3.有了等級上的特權

秀才見了縣官已經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樣下跪了,縣官更不敢隨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萬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墳冒青煙、吉星高照中了狀元,那縣官老爺可就慘了。秀才還可以有向縣官建言的權力了,相當於現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權委員一樣有建言獻策的權力了。

4.秀才有了當先生的資格

中了秀才那在當地可以說是小有名氣的讀書人了,畢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舉人一直考不上的話,至少還可以退回來在當地當個私塾先生,工資雖不是很高,但肯定超過用勞動力賣錢的階層,所以秀才已經是脫離了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給富戶或地主家當先生,碰到慷慨的東家也會相對比較滋潤。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科舉考試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場

二、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武則天還發明瞭武舉,今天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文舉。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真正意義上完備的制度,共分成四個級即: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現場示意圖

三、中秀才難度不亞於研究生入學考試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沒有我們現在“畢業”這種說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沒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說是入門級的考試,如果連秀才都中不了,那中舉人、進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個時候爺爺和孫子一塊兒提著考籃進考場的人比比皆是。其實單單從考取秀才來說,其難度已經不亞於現在的研究生入學難度了,因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經過三級考試。縣裡考一次,府裡考一次,最後到省裡提督學政那裡考一次,這三場嚴格的考試只有考到一、二等級的合格者才能獲得秀才的稱號。每個府院考試每三年考二次,每次錄取45名,平均每年錄取人數大約也就30名左右,那麼按這樣的名額再細分下去的話,也就是說每個縣也基本只有5個讀書人中考中秀才,相當於現在全縣高考的前五名。換句話說,也只有全縣那麼多高中生中的超級學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說考個秀才難不難?那麼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餘糧

你得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我們暫且不說從私塾啟蒙教育到參加秀才趕考這一段時間所花費的什麼學費、書本費等等。單從準備考秀才算起,你教科書的費用,《論語》《孟子》《書經》《詩經》《禮記》《左傳》(共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歷朝歷代的正史典籍,筆墨紙硯,這就讓你要花費不少的銀兩。最讓你感到恐怖的是,這些書你都得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應用自如。想想看,讓你去背數十本幾百萬字的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已經足以讓你感到崩潰的了。什麼“十年寒窗中狀元”那都是比中彩票還低的機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為你聯保

保人出具保單就相當於現在的准考證,擔保人替你擔保是有一定責任風險的,紅包大小不論,你家總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場的水陸交通、打尖住店等等這些費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從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趕考路途遠的話花費就更大了。考試完後還要按規定交封卷錢,每人每次考試三分銀子,在沒有開榜前,還是要住在旅店裡等開榜結果出來了才肯甘心回去,這期間住店、吃飯、到處旅遊、買東西所花的銀子也是不小的開支。

考秀才的難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麼中秀才後能得到哪一些特權呢?

1.是繼續考舉人的通行證

讀書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進一步去考取舉人的資格,相當於拿到了一張考舉人的通行證。

2.可以免除賦稅、徭役

朝廷雖然沒有給秀才發放俸祿,但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特權,比如說,可以免除賦稅、徭役,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免除賦稅、徭役這一點是脫離平民百姓的一個重要開始。我們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裡刨個不停,幹著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頭來還得向朝廷交納各種賦稅、一旦朝廷有戰事還得交納剿餉、練餉等等各種名目賦稅、徭役。

3.有了等級上的特權

秀才見了縣官已經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樣下跪了,縣官更不敢隨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萬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墳冒青煙、吉星高照中了狀元,那縣官老爺可就慘了。秀才還可以有向縣官建言的權力了,相當於現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權委員一樣有建言獻策的權力了。

4.秀才有了當先生的資格

中了秀才那在當地可以說是小有名氣的讀書人了,畢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舉人一直考不上的話,至少還可以退回來在當地當個私塾先生,工資雖不是很高,但肯定超過用勞動力賣錢的階層,所以秀才已經是脫離了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給富戶或地主家當先生,碰到慷慨的東家也會相對比較滋潤。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圖

四、中舉人有多難?

古代的讀書人中了秀才以後,意味著有繼續參加考試中舉人的資格。以明清兩代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選拔考試,叫作鄉試。因為通常在農曆的秋天八月舉行,所以鄉試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後由學政發佈正、副榜,正榜中試者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上面講了那麼多中秀才的難度,那麼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中舉人到底有多難,同時我們也一起了解一下中舉人以後可以擁有哪一些權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舉人錄取率只有2%

我們拿距離現在相對近的朝代明朝來分析,有明一朝總共276年,據不完全統計,明朝考上舉人的大約有10萬人左右,明朝鄉試是三年一次,這樣平均下來的話也就是說每年全國大約可以中舉362人。每三年只中舉1000人,一年362人,這是什麼樣的概念?這還是古代全年齡段秀才都可以參加的考試。如果參照清華、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來計算,一年下來考中舉人的人數為清華、北大人數的1/20,所以古代的舉人的含金量本人覺得要高過清華、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統計數據裡得出的結果是大約五十個秀才個裡面中一個舉人。錄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舉人在本縣內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書中學到的《范進中舉》這一篇文章就生動地刻劃了范進由於考中了舉人以後差點瘋掉的情形,也從側面說明了中舉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二)中舉後的權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變得更加穩定

中了舉的人就可以被稱為老爺了,還是拿明朝來舉例,明朝的讀書人考中舉人之後,各種納稅不需要,那時候有當地的很多富人跟農民為了避稅會把自家田產掛在舉人名下,每年都會給舉人家裡好處費,單單憑這一項舉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經不愁了。中秀才在縣官面前只能說免去跪拜,而舉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經濟圈圈錢,還可以在縣官面前可以稱兄道弟,因為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級別了。

2、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資格,同時舉人也是省一級地方政府所能錄取的最高學歷的讀書人了,再上去就是國家錄用進士的考試了。一般中了舉的學子還會繼續參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的春闈考試去拼一把,爭取中得進士。在清代初期,因為進士人數不多,而且剛立國不久,各地官員缺編多的情況下,舉人一般可出任知縣、教職等職務。因此也有“頭頂知縣,腳踏教官”的說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後,隨著每三年開考一次,錄取進士數量增加,要想從舉人直接去當官難度增加了很多,這一時期起舉人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授予官職。那就是有一個叫“大挑”的晉升制度,所謂“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選舉人中選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職。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慶時改為了三科,每六年才舉辦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舉人們都十分珍惜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不過大挑週期太長,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職也有限,能夠如願的還是極少數人。

明清時期,出身舉人的官員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舉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譽,左宗棠更了不起,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新疆,興辦洋務,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科舉考試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場

二、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武則天還發明瞭武舉,今天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文舉。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真正意義上完備的制度,共分成四個級即: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現場示意圖

三、中秀才難度不亞於研究生入學考試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沒有我們現在“畢業”這種說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沒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說是入門級的考試,如果連秀才都中不了,那中舉人、進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個時候爺爺和孫子一塊兒提著考籃進考場的人比比皆是。其實單單從考取秀才來說,其難度已經不亞於現在的研究生入學難度了,因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經過三級考試。縣裡考一次,府裡考一次,最後到省裡提督學政那裡考一次,這三場嚴格的考試只有考到一、二等級的合格者才能獲得秀才的稱號。每個府院考試每三年考二次,每次錄取45名,平均每年錄取人數大約也就30名左右,那麼按這樣的名額再細分下去的話,也就是說每個縣也基本只有5個讀書人中考中秀才,相當於現在全縣高考的前五名。換句話說,也只有全縣那麼多高中生中的超級學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說考個秀才難不難?那麼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餘糧

你得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我們暫且不說從私塾啟蒙教育到參加秀才趕考這一段時間所花費的什麼學費、書本費等等。單從準備考秀才算起,你教科書的費用,《論語》《孟子》《書經》《詩經》《禮記》《左傳》(共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歷朝歷代的正史典籍,筆墨紙硯,這就讓你要花費不少的銀兩。最讓你感到恐怖的是,這些書你都得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應用自如。想想看,讓你去背數十本幾百萬字的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已經足以讓你感到崩潰的了。什麼“十年寒窗中狀元”那都是比中彩票還低的機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為你聯保

保人出具保單就相當於現在的准考證,擔保人替你擔保是有一定責任風險的,紅包大小不論,你家總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場的水陸交通、打尖住店等等這些費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從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趕考路途遠的話花費就更大了。考試完後還要按規定交封卷錢,每人每次考試三分銀子,在沒有開榜前,還是要住在旅店裡等開榜結果出來了才肯甘心回去,這期間住店、吃飯、到處旅遊、買東西所花的銀子也是不小的開支。

考秀才的難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麼中秀才後能得到哪一些特權呢?

1.是繼續考舉人的通行證

讀書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進一步去考取舉人的資格,相當於拿到了一張考舉人的通行證。

2.可以免除賦稅、徭役

朝廷雖然沒有給秀才發放俸祿,但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特權,比如說,可以免除賦稅、徭役,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免除賦稅、徭役這一點是脫離平民百姓的一個重要開始。我們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裡刨個不停,幹著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頭來還得向朝廷交納各種賦稅、一旦朝廷有戰事還得交納剿餉、練餉等等各種名目賦稅、徭役。

3.有了等級上的特權

秀才見了縣官已經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樣下跪了,縣官更不敢隨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萬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墳冒青煙、吉星高照中了狀元,那縣官老爺可就慘了。秀才還可以有向縣官建言的權力了,相當於現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權委員一樣有建言獻策的權力了。

4.秀才有了當先生的資格

中了秀才那在當地可以說是小有名氣的讀書人了,畢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舉人一直考不上的話,至少還可以退回來在當地當個私塾先生,工資雖不是很高,但肯定超過用勞動力賣錢的階層,所以秀才已經是脫離了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給富戶或地主家當先生,碰到慷慨的東家也會相對比較滋潤。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圖

四、中舉人有多難?

古代的讀書人中了秀才以後,意味著有繼續參加考試中舉人的資格。以明清兩代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選拔考試,叫作鄉試。因為通常在農曆的秋天八月舉行,所以鄉試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後由學政發佈正、副榜,正榜中試者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上面講了那麼多中秀才的難度,那麼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中舉人到底有多難,同時我們也一起了解一下中舉人以後可以擁有哪一些權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舉人錄取率只有2%

我們拿距離現在相對近的朝代明朝來分析,有明一朝總共276年,據不完全統計,明朝考上舉人的大約有10萬人左右,明朝鄉試是三年一次,這樣平均下來的話也就是說每年全國大約可以中舉362人。每三年只中舉1000人,一年362人,這是什麼樣的概念?這還是古代全年齡段秀才都可以參加的考試。如果參照清華、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來計算,一年下來考中舉人的人數為清華、北大人數的1/20,所以古代的舉人的含金量本人覺得要高過清華、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統計數據裡得出的結果是大約五十個秀才個裡面中一個舉人。錄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舉人在本縣內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書中學到的《范進中舉》這一篇文章就生動地刻劃了范進由於考中了舉人以後差點瘋掉的情形,也從側面說明了中舉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二)中舉後的權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變得更加穩定

中了舉的人就可以被稱為老爺了,還是拿明朝來舉例,明朝的讀書人考中舉人之後,各種納稅不需要,那時候有當地的很多富人跟農民為了避稅會把自家田產掛在舉人名下,每年都會給舉人家裡好處費,單單憑這一項舉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經不愁了。中秀才在縣官面前只能說免去跪拜,而舉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經濟圈圈錢,還可以在縣官面前可以稱兄道弟,因為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級別了。

2、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資格,同時舉人也是省一級地方政府所能錄取的最高學歷的讀書人了,再上去就是國家錄用進士的考試了。一般中了舉的學子還會繼續參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的春闈考試去拼一把,爭取中得進士。在清代初期,因為進士人數不多,而且剛立國不久,各地官員缺編多的情況下,舉人一般可出任知縣、教職等職務。因此也有“頭頂知縣,腳踏教官”的說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後,隨著每三年開考一次,錄取進士數量增加,要想從舉人直接去當官難度增加了很多,這一時期起舉人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授予官職。那就是有一個叫“大挑”的晉升制度,所謂“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選舉人中選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職。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慶時改為了三科,每六年才舉辦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舉人們都十分珍惜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不過大挑週期太長,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職也有限,能夠如願的還是極少數人。

明清時期,出身舉人的官員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舉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譽,左宗棠更了不起,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新疆,興辦洋務,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欽點狀元試卷

五、中進士有多難?

進士考試稱為禮部的會試,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闈之後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國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壽等大喜事還會開恩科。

禮部的會試中榜者,稱之為貢士,其實這些貢士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一般都將會是進士。只不過還得經過最後一關考試,這最後一關考試稱之為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殿試實際上是最後排名的一次考試。這些人也全部有一個尊貴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門生。經過殿試的考生出成績後,根據成績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賜進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自宋代開始,中進士後即可以馬上授官職,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況又略有不同,清朝時狀元一般授翰林院編撰,為從六品官職,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官職。二、三甲進士會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級”衙門觀政,也可以稱之為“學習行走”,大體上就是實習的意思。這些新科進士只有通過了實習期(一般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過後,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職。有的在各部委任職,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現在我們來說說考中進士的難度,

(一)錄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國每年平均錄用進士3-5人,到了唐中期時約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屆),清代科舉從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開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佈廢除科舉考試,清政府一共錄取26849年進士。其中順治三年449名進士為人數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僅錄取83名進士。在清朝長達268年的歷史上,清政府總共舉行了112次殿試,總共錄取26849人,這樣平均下來其實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展示內容為依據計算得出結果。在中國1300多年科舉考試歷史中,全國平均下來每375萬個讀書人才能考中一個進士。依據泉州地方誌的統計,科舉成績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萬個讀書人才錄取一個進士。

(二)考進士要用錢鋪路

古代學子要投身科舉,購書籍、遊學交流、聘請好老師,往來考試等費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紙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為例,一本書均價為2貫,約摺合現在的人民幣800-1200元。沒有幾十萬塊人民幣你都買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參考書。一個士子每年要花費幾個月在趕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參加歲考、道考、科考、鄉試。還要與其他士子進行文會,所需要的路費、餐飲、車馬輪船等交通費都是一筆鉅額開支。中國歷史上中進士平均年齡為35歲,一個人35年沒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進士來反哺家族,那機率無異於中500萬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沒有全族的資助,是不可能從考秀才到中進士這個漫長的科舉考試過程的。

"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此主人學識淵博,或感嘆他家陰宅、陽宅風水極佳,光宗耀祖。就像我們現在身邊如果出了一個高考狀元被清華或北大錄取也會直豎大拇指。當下各高校正在錄取各地高考考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古代學子中進士和如今考上清華、北大來比較哪一個更牛的話題,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古代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科舉考試

一、科舉制產生前國家是如何錄用人才的?

在中國統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們稱之為先秦,主要採用“世卿世祿”以及分封天下的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說當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貴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續,平民家的孩子想通過正常渠道當官是幾乎不可能的,後來為了讓更多士兵奮勇殺敵,又引入軍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計只剩下上戰場殺敵立功。到了東周末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客卿、食客等等。總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當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代。提拔民間人才的方式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由各級地方官吏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舉的稱為秀才,由各郡推舉的稱為孝廉。魏晉時代,門閥制度更是壟斷了官員的任用通道,入仕為官成了貴族的專利。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場

二、科舉制打開了平民上升通道

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唐朝武則天還發明瞭武舉,今天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文舉。到了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真正意義上完備的制度,共分成四個級即: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現場示意圖

三、中秀才難度不亞於研究生入學考試

古代的科舉制度中沒有我們現在“畢業”這種說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沒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歲數考中秀才就多大歲數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說是入門級的考試,如果連秀才都中不了,那中舉人、進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個時候爺爺和孫子一塊兒提著考籃進考場的人比比皆是。其實單單從考取秀才來說,其難度已經不亞於現在的研究生入學難度了,因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經過三級考試。縣裡考一次,府裡考一次,最後到省裡提督學政那裡考一次,這三場嚴格的考試只有考到一、二等級的合格者才能獲得秀才的稱號。每個府院考試每三年考二次,每次錄取45名,平均每年錄取人數大約也就30名左右,那麼按這樣的名額再細分下去的話,也就是說每個縣也基本只有5個讀書人中考中秀才,相當於現在全縣高考的前五名。換句話說,也只有全縣那麼多高中生中的超級學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說考個秀才難不難?那麼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餘糧

你得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家庭,我們暫且不說從私塾啟蒙教育到參加秀才趕考這一段時間所花費的什麼學費、書本費等等。單從準備考秀才算起,你教科書的費用,《論語》《孟子》《書經》《詩經》《禮記》《左傳》(共計四十萬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歷朝歷代的正史典籍,筆墨紙硯,這就讓你要花費不少的銀兩。最讓你感到恐怖的是,這些書你都得必須要背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應用自如。想想看,讓你去背數十本幾百萬字的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已經足以讓你感到崩潰的了。什麼“十年寒窗中狀元”那都是比中彩票還低的機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為你聯保

保人出具保單就相當於現在的准考證,擔保人替你擔保是有一定責任風險的,紅包大小不論,你家總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場的水陸交通、打尖住店等等這些費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從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趕考路途遠的話花費就更大了。考試完後還要按規定交封卷錢,每人每次考試三分銀子,在沒有開榜前,還是要住在旅店裡等開榜結果出來了才肯甘心回去,這期間住店、吃飯、到處旅遊、買東西所花的銀子也是不小的開支。

考秀才的難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麼中秀才後能得到哪一些特權呢?

1.是繼續考舉人的通行證

讀書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進一步去考取舉人的資格,相當於拿到了一張考舉人的通行證。

2.可以免除賦稅、徭役

朝廷雖然沒有給秀才發放俸祿,但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已經獲得了一定的特權,比如說,可以免除賦稅、徭役,可以直接找縣官提建議等。免除賦稅、徭役這一點是脫離平民百姓的一個重要開始。我們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裡刨個不停,幹著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頭來還得向朝廷交納各種賦稅、一旦朝廷有戰事還得交納剿餉、練餉等等各種名目賦稅、徭役。

3.有了等級上的特權

秀才見了縣官已經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樣下跪了,縣官更不敢隨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萬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墳冒青煙、吉星高照中了狀元,那縣官老爺可就慘了。秀才還可以有向縣官建言的權力了,相當於現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權委員一樣有建言獻策的權力了。

4.秀才有了當先生的資格

中了秀才那在當地可以說是小有名氣的讀書人了,畢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舉人一直考不上的話,至少還可以退回來在當地當個私塾先生,工資雖不是很高,但肯定超過用勞動力賣錢的階層,所以秀才已經是脫離了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給富戶或地主家當先生,碰到慷慨的東家也會相對比較滋潤。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古代考試圖

四、中舉人有多難?

古代的讀書人中了秀才以後,意味著有繼續參加考試中舉人的資格。以明清兩代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選拔考試,叫作鄉試。因為通常在農曆的秋天八月舉行,所以鄉試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後由學政發佈正、副榜,正榜中試者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上面講了那麼多中秀才的難度,那麼下面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中舉人到底有多難,同時我們也一起了解一下中舉人以後可以擁有哪一些權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舉人錄取率只有2%

我們拿距離現在相對近的朝代明朝來分析,有明一朝總共276年,據不完全統計,明朝考上舉人的大約有10萬人左右,明朝鄉試是三年一次,這樣平均下來的話也就是說每年全國大約可以中舉362人。每三年只中舉1000人,一年362人,這是什麼樣的概念?這還是古代全年齡段秀才都可以參加的考試。如果參照清華、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來計算,一年下來考中舉人的人數為清華、北大人數的1/20,所以古代的舉人的含金量本人覺得要高過清華、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統計數據裡得出的結果是大約五十個秀才個裡面中一個舉人。錄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舉人在本縣內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書中學到的《范進中舉》這一篇文章就生動地刻劃了范進由於考中了舉人以後差點瘋掉的情形,也從側面說明了中舉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二)中舉後的權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變得更加穩定

中了舉的人就可以被稱為老爺了,還是拿明朝來舉例,明朝的讀書人考中舉人之後,各種納稅不需要,那時候有當地的很多富人跟農民為了避稅會把自家田產掛在舉人名下,每年都會給舉人家裡好處費,單單憑這一項舉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經不愁了。中秀才在縣官面前只能說免去跪拜,而舉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經濟圈圈錢,還可以在縣官面前可以稱兄道弟,因為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級別了。

2、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資格,同時舉人也是省一級地方政府所能錄取的最高學歷的讀書人了,再上去就是國家錄用進士的考試了。一般中了舉的學子還會繼續參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的春闈考試去拼一把,爭取中得進士。在清代初期,因為進士人數不多,而且剛立國不久,各地官員缺編多的情況下,舉人一般可出任知縣、教職等職務。因此也有“頭頂知縣,腳踏教官”的說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後,隨著每三年開考一次,錄取進士數量增加,要想從舉人直接去當官難度增加了很多,這一時期起舉人要有一定的條件才能授予官職。那就是有一個叫“大挑”的晉升制度,所謂“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選舉人中選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職。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慶時改為了三科,每六年才舉辦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舉人們都十分珍惜這樣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不過大挑週期太長,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職也有限,能夠如願的還是極少數人。

明清時期,出身舉人的官員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舉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譽,左宗棠更了不起,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新疆,興辦洋務,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欽點狀元試卷

五、中進士有多難?

進士考試稱為禮部的會試,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闈之後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國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壽等大喜事還會開恩科。

禮部的會試中榜者,稱之為貢士,其實這些貢士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一般都將會是進士。只不過還得經過最後一關考試,這最後一關考試稱之為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殿試實際上是最後排名的一次考試。這些人也全部有一個尊貴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門生。經過殿試的考生出成績後,根據成績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賜進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自宋代開始,中進士後即可以馬上授官職,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況又略有不同,清朝時狀元一般授翰林院編撰,為從六品官職,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官職。二、三甲進士會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級”衙門觀政,也可以稱之為“學習行走”,大體上就是實習的意思。這些新科進士只有通過了實習期(一般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過後,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職。有的在各部委任職,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現在我們來說說考中進士的難度,

(一)錄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國每年平均錄用進士3-5人,到了唐中期時約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屆),清代科舉從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開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佈廢除科舉考試,清政府一共錄取26849年進士。其中順治三年449名進士為人數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僅錄取83名進士。在清朝長達268年的歷史上,清政府總共舉行了112次殿試,總共錄取26849人,這樣平均下來其實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展示內容為依據計算得出結果。在中國1300多年科舉考試歷史中,全國平均下來每375萬個讀書人才能考中一個進士。依據泉州地方誌的統計,科舉成績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萬個讀書人才錄取一個進士。

(二)考進士要用錢鋪路

古代學子要投身科舉,購書籍、遊學交流、聘請好老師,往來考試等費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紙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為例,一本書均價為2貫,約摺合現在的人民幣800-1200元。沒有幾十萬塊人民幣你都買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參考書。一個士子每年要花費幾個月在趕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參加歲考、道考、科考、鄉試。還要與其他士子進行文會,所需要的路費、餐飲、車馬輪船等交通費都是一筆鉅額開支。中國歷史上中進士平均年齡為35歲,一個人35年沒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進士來反哺家族,那機率無異於中500萬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沒有全族的資助,是不可能從考秀才到中進士這個漫長的科舉考試過程的。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進士放榜

古代一個讀書人,以最順暢的速度來計算,他6歲上私塾開始學習生涯,35歲中進士,那這裡面大約花費30年時間。中進士後一般由朝廷授予從六品到七品的官職,這個官階放在現在大約相當於正處級幹部,30多歲的正處級幹部是非常年輕的,當然有不少學子50多歲才中進士,這是後話。以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來比較,也以最順暢的速度來計算,一個學生22歲本科畢業,考入公務員,五年一升,從普通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這樣算下來要25年時間,所以正常速度來講混到正處級至少得45歲(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對比如今通過省考、國考以及通過博士人才引進等各種政策和途徑來獲得入仕機會,古代的為官之路就難多了,正是因為古代入仕途徑很少,除了考上舉人和進士,其他的途徑很難當官,所以讀書人爭相向著“進士”的最高目標出發,難度可想而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