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陸軍 石油 人力資源 坦克 寂寞的紅酒 寂寞的紅酒 2017-09-03

文/寂寞的紅酒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出動550萬大軍全面進攻蘇聯。戰爭初期,德軍勢如破竹,打的蘇聯潰不成軍,蘇聯損失了40%的人口和近半的工業區。儘管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但蘇聯依然沒有就範,很快就組織起了有效的防禦,和德國進入了拉鋸戰。那麼蘇聯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能硬扛德國的瘋狂進攻?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第一,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在短時間內向西擴張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大大拓展了國家戰略縱深。由於蘇聯還沒有完成對這些新佔領區的消化,軍事設施也沒有修建完,蘇聯在當地的統治非常不穩固,所以德國打不過來的時候這些地區很快就易主。雖然蘇聯丟了半壁江山,但蘇聯丟掉的主要是新佔領區和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等農業區。事實上,蘇聯正在逐步收縮,以土地換時間,雖然丟掉了很大一部分領土,但為工業的遷徙爭取了時間,蘇聯成功的完成了工業向西部的轉移。所以德軍在戰爭初期取得的戰果顯著,但蘇聯並沒傷筋動骨。當德軍打到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蘇聯才真的進行全力阻擊,很快雙方在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一線形成了焦灼的態勢。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第二,蘇聯是歐洲第一工業國家,工業設施完善,工業門類齊全,工業產能強大。1938年巔峰時期,蘇聯工業生產佔到了世界份額的17.6%。儘管蘇聯工業產品品質不高,多為粗製濫造,但蘇聯工業生產數量巨大,這種數量優勢和蘇聯豐富的人力相得益彰。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第三,蘇聯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豐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雖然蘇聯的鋼鐵產量沒有德國高,但蘇聯煤炭、鐵礦石等礦產資源比德國豐富,德國的優質鐵礦石、瘦煤(褐煤是其中的一種)和燒結礦等鋼鐵冶煉資源大部分需要進口,一旦陷入僵持蘇聯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此外,蘇聯擁有一項德國垂涎的資源,那就是石油。作為世界第二大產油國,蘇聯石油不僅能夠自給甚至還能出口,而德國的石油主要靠產量較小的羅馬尼亞油田以及成本高昂的煤變油工廠,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德國的工業生產和機械化部隊作戰能力。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第三,蘇聯軍事力量強大,戰爭潛力巨大。戰前蘇聯擁有近600萬部隊、2萬架飛機以及2.4萬輛坦克,和德國實力不相上下。儘管在初期蘇聯被德國的閃電戰打蒙了,但蘇聯很快利用獨有的集權體制進行了戰爭動員,蘇聯豐富的高素質人力資源和有效的兵役體制,使得蘇聯在8天之內動員了530萬兵員,總兵力超過了1000萬,這種動員能力連德國和美國都感到驚歎。蘇聯強大的工業和人力資源結合到一起,很快就形成了巨大的戰爭資源優勢,蘇聯靠著人海和坦克海淹沒了德軍,讓德國止步蘇聯。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第四,蘇聯領土遼闊,戰略縱深大。蘇聯擁有世界上最遼闊的國土,佔到了世界的六分之一。即使蘇聯不反抗,德國打到遠東也得走半年。龐大的佔領區使得德軍不得不分兵駐防,漫長的補給線讓德軍不堪重負,寒冷的冬天讓德軍苦不堪言,蘇聯人佔盡了地利,德國深入蘇聯腹地,在雪地裡和蘇聯人打雪仗,只能說德國人過於狂妄了。德國人真該見好就收,先佔了蘇聯半壁江山,坐等蘇聯內亂。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第五,英美向蘇聯提供了巨大的援助。一方面,美英利用海軍優勢將德國困在了歐洲大陸,為蘇聯提供了戰略支援,美英的騷擾和轟炸使得德國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英美向蘇聯進行輸血,讓蘇聯起死回生,越打越強,正是美英提供的航空燃油、橡膠等資源和海量的武器讓蘇聯渡過了難關,美英提供的機床、工人等設備和技術讓蘇聯的工業實力飆升,有了和德國抗衡的資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