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連勝的闖王李自成,為何會死在一個農夫手裡?

那一年,是闖王起兵的第十五年。

湖北境內。闖王騎馬行在最前面,後面跟著一群疲憊的士兵。不斷有人前來彙報周邊情況和各方戰況。

他面無表情。自從江西戰敗後,他就變得沉默寡言。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哪怕是曾與他推心置腹的手下。

他動了動乾癟的嘴脣,似乎想說些什麼,又無奈地搖了搖頭。

再往前,就是九宮山。

九宮山,乃陳朝皇帝兄弟九人為躲避戰火,在此處建起九座行宮,因而得名。

“沒想到,我也有今天。”闖王仰視著眼前的巍巍大山,喃喃道。

一夥農夫揹著鋤頭,從山上下來,看到大順軍旗,慌忙四散逃走。

闖王猛然意識到,從何時起,自己變得如此不受歡迎了?以往,大順軍不管到哪裡,都能受到農民兄弟的夾道歡迎。那句“迎闖王,不納糧”音猶在耳。如今呢?

一路連勝的闖王李自成,為何會死在一個農夫手裡?

他想起最初的歡愉時光。

在獄卒高立功的幫助下成功越獄,迎娶高立功的姐姐高桂英當日,他喝得醉醺醺,對著姐弟倆立下重誓:“自成當勇奮拼進,他日必飛黃騰達,報此恩情!”

投奔舅父高迎祥當日,他與舅父扶肩而立,舅父語重心長:“今封你為闖將,望不負民心,問這昏君討個公道!”

崇禎十三年,河南大旱,他率軍闖入河南,收留饑民,開倉放糧,百姓夾道歡迎,高唱“迎闖王,不納糧。”他駕馬車路過,掀簾偷看。滿城百姓的歡聲笑語,在他心上漾開了浪花。

攻破洛陽後,慶功宴上,他把福王的肉和鹿肉共煮,笑稱其為“福祿宴”。酒肉入喉那一刻,他眼中殺氣騰騰,彷彿坐擁天下。

進北京城的第一天,他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第二日,當街處死了兩個違反規定的士兵。百姓大喜。望著城樓下一片祥和的北京城,他雄心勃勃,彷彿看到了龍袍加身的自己。

北京英武殿稱帝那天,他剛打了敗仗。撤退的計劃以經擬好,是昨夜絞盡腦汁才作出的決定。臨走前, 他一定要登上帝位。因為,他不知道下次打回來是何年何月了,或者說,是否還能打回來尚未可知。

為了避免被圍困,他帶了二十人,卸去盔甲,只攜了那把帶了多年的大刀,輕裝上山。

不知不覺,已經到達山腰。回望曲曲折折的小路,他再次陷入了沉思:自己一路走來,不正像此刻這般,身後是曲曲折折的山路,前方是近在咫尺的山頂。篳路藍縷的日子都走過來了,只差一步了,為什麼愣是跨不過去呢?

一路連勝的闖王李自成,為何會死在一個農夫手裡?

往日時光再次浮現。

他率部下南下鳳陽那次,掘了明朝皇室的祖墳,並一把火燒了朱元璋起家的皇覺寺。那天晚上他一連做了好幾個噩夢。

入京城後,他親眼看到部下四處抄家,劉宗敏製作五千具夾棍,拷打明官;士卒們在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那幾天的北京城,氣氛恐怖,人心惶惶。

在山海關兵敗吳三桂,他氣得咬牙切齒,回京城怒殺吳三桂家上下34人。

抬起頭,他彷彿能看見那些冤魂。他整夜整夜地失眠。曾經嫉惡如仇,而今自己也成了惡人。

他終於明白了失敗的原因。

從稱帝的那一刻開始,他已經失敗了。

他曾視大明為人生中最大的敵人,為除大明,萬死不辭。

可他忽視了,大明已今非昔比,背後的滿人早已虎視眈眈。

他曾無數次幻想過踏進北京城的場景,萬民擁戴,千宮萬闕,何等威風?

可他忘卻了自己的最初的使命——為農民謀福利。

被仇恨套上了枷鎖。

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被權勢遮住了雙眼。

丟了民心,誤了軍隊,怪誰?

一路連勝的闖王李自成,為何會死在一個農夫手裡?

“你就是闖王?”當地忠於明朝的農民程九伯帶一群農民從山上下來,擋住了去路。

“我不是闖王,我是李自成。成也農民,敗也農民。既然如此,我只好殺了你!”

雙方勢均力敵,在九宮山上開戰。

李自成與程九伯扭打在一起。兩人滾在地上廝打。李自成騎在程九伯身上,試圖拔刀殺之,卻怎麼也拔不出來。身後的農夫掄起鏟子,對著李自成當頭一擊。

夕陽西下,殘陽如血。

倒下的闖王分明看到,那把刀被血漬和泥水黏在刀鞘裡,已凝為一體。

參考文獻:

【1】《明史》卷三○九《李自成傳》

【2】鄭廉:《豫變紀略》

【3】趙國華、張德信:《李自成之死考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