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對話 縱論經濟形勢

厲以寧 經濟 農村改革 三農 株洲新聞網 2017-06-18
高端對話 縱論經濟形勢

6月14日-15日,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厲以寧,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徐憲平一行來株考察調研,並與我市企業家代表座談。會上,87歲高齡的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對各位企業家提出的經濟問題一一作答。

堅持土地“三權分置”

湖南兆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斌:未來內需的拉動,除了城市貢獻,應該還有城鎮化,那麼城鎮化之路應該如何走?農村改革如何進一步推進?

厲以寧:

現階段城鎮化的問題主要是如何深化農村改革。我認為,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農民的土地可以自己耕種,可以辦家庭農場,也可以把土地交給別人來種。

農村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也就是說,農民不一定要自己買拖拉機、收割機,可以購買服務,讓別人替你耕、替你收。生活方面的服務,也可以向服務公司購買。

農業還要進一步改革,提高效率,改良品種,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到技術創新中去,這就是供給側改革在農業方面要做的事情。

創新是信息的重新組合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株洲江山集團黨委書記、湖南中威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武:中國的醫藥企業不是不願意創新,而是新產品給企業帶來的利潤太薄,抑制了企業創新的源動力。您如何看待創新?

厲以寧:

首先,創新的定義要變。現在用的定義是100多年前的定義,熊彼特提出的 “創新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現在過時了。我認為,創新應該是信息的重新組合,而不是生產要素的重組。

政府應該搭建平臺,讓更多的中間人在企業家和發明家之間牽線搭橋。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做這個事情,他們談創意、談創新、談創業。我認為創意最要緊,有創意才有創新、創業。希望政府支持他們,讓他們有平臺、可融資。所以,創新不僅是融資問題,也不僅是發明問題,而是制度改革的問題。

PPP應鼓勵民營資本進入

湖南偉大集團董事長鄧天驥:感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享受到的政策資源有差別,像是兩個話語體系。民營企業的這個困惑如何破解?

厲以寧:

湖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推進會才在長沙召開,軍工企業將進一步跟民營企業加強合作。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未來民營企業將會越來越受重視。

當前,PPP正越來越受各個國家的重視,只是我國的PPP還有待規範。為什麼呢?因為在國內,第二個P主要是國有資本,而不是民營資本。國有企業把好項目都做了,那民營企業就沒得做了。所以說還要出臺新的政策,進一步完善PPP。

此外,民營企業要發展,也要走職業經理人道路,這條路是中國一定要走的。

農村金融服務會逐步好轉

唐人神集團董事長陶一山:家庭農場應該是“城歸”群體一條非常好的出路,但問題是,現有的金融體系不太支持農民建家庭農場。對於貸款難,不知您有什麼建議?

厲以寧:

我們發現,在浙江是大銀行對大企業,中等銀行服務中等企業,小銀行服務小企業。對於小企業的貸款,特別是小企業用房子、產權證作抵押貸款,銀行是歡迎的。不要以為農民會很輕易地丟掉自己的房產、承包土地。農戶用土地、房產抵押,壞賬率不到1%,這是我們親自去調查得到的數據。

可能還有兩種限制,一種是所有制限制,國有企業優先,民營企業排後面去,這其實是不對的。第二是規模限制,民營企業你做大了好貸款,小的就不好貸款。這種局面正在改變,我相信農村金融服務會逐步好轉。

制定嚴格的制度,不重複徵稅

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樂安:製造業企業比較關心成本,但每次減負之後,感覺成本還增加了,什麼原因呢?

厲以寧:

這個要制定科學的稅費制度。減負主要在什麼地方反映出來,要反映在不重複徵稅上。但還得要一段時間,至少現在已在重視這個問題了。

“社會人”假設已取代“經濟人”假設

厲以寧:

過去很長時期內,主流思想都是古典派的經濟學思想或者新古典派經濟學思想,以“人是經濟人、人是理性人”假設為主,經濟人、理性人必然是以最低成本、最大收益作為自己行事原則。但現在,我感到這種“經濟人”假設不符合現狀了,因為現在競爭越來越多,如果要堅持最優選擇,即最低成本、最大收益,必然造成兩敗俱傷,形成雙輸。我認為“人是社會人,不是經濟人”,人是現實的人,要求的不是最低成本、最大收益,而是現在主張的“協商、和解、雙贏”,各自後退一步,海闊天空,和解才有更大的希望。

(株洲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龍棟 整理 易翔 攝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