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美國電影製作人Christopher Borrelli早在2013年就發表了關於英文中“curator”這個詞被廣泛傳播和運用,在歐美市場變得有些陳詞濫調的現象。他提到:

“飲料品牌紅牛最近舉行了一些和街頭藝術家合作的相關活動,但是該品牌並沒有用‘組織’或者‘舉辦’這樣的詞,而是選擇用‘curates’代替這些動詞,表示他們推出了這一系列活動。同樣地,美國女明星Blake Lively宣佈她的第一家生活方式品牌公司的時候,也用‘curate’代替其他動詞,體現她的公司宗旨是想要為大家打造更多美好的人生。據我個人經驗而言,有一次我在餐廳點了一盤芝士,但是在菜單上我發現除了說明這個芝士是被‘curated’以外,找不到任何這個芝士的‘產地’或者‘生產商’有關的信息。”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紅牛品牌活動Red Bull Curates Canvas Cooler

在Christopher Borrelli看來,現如今人人都是curator(策展人)。如果你在電腦裡有一個音樂播放列表,其中的每首歌都代表了你自己一個故事,那就說明你“curate”(策劃)了這一系列音樂。

所以,“curator”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何意義?是否人人都可以成為“curator”?

傳統含義

首先,我們要聊一聊“curator”的最基本含義。

當你在google上搜索“curator”,會看到解釋:A keeper or custodian of a museum or other collection. 中文意思是,博物館或者其他藏品的管理人或保管人。所以在比較通俗和傳統的意義上來說,“curator”這個詞在西方語境中代表“策展人”,意指在美術館、博物館和圖書館等機構策劃展覽,決定文物呈現方式的工作者,為藝術品的內容和鑑賞方面提供專業知識。策劃展覽不僅僅反映個人的興趣愛好,它更多地包含了學術、框架思維和講故事等多方面的內容,和我們生活裡的一切事物息息相關。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美術館策展人

而當你翻閱字典,你還會看到其他一些有意思的解釋,比如“curator”也指代動物園的負責人。所以另一個角度來說,“curator”有著照顧或監督某事的含義,其中重點強調的是對物體的保護。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Elmwood Park動物園的curator(負責人)

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聽上去較為嚴肅的詞,會被各行各業的人借鑑?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需要歸結於便利的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由於網絡讓許多信息垂手可得,產生了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例如在網上隨處可見的朋友或者陌生人的評論,使得博物館可提供的專業信息少了一些“特權地位”。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和想法的獲得途徑變得更廣泛,跨度更大,“curate”(策劃)的定義在博物館中顯得不夠靈活了,“curator”(策展人)的定義已經被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發散思維再定義。

從流行音樂到博客

意大利策展人、編輯和作家Paola Anteonelli曾經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組織了一場私人沙龍活動,邀請了四個嘉賓,召開了一個跨學科小組來探討在藝術界備受爭議的術語詞“curator”的現在和未來。嘉賓中有MoMA首席策展人Ann Temkin, 作為傳統策展人的例子;流行博客Brain Pickings的精英博主Maria Popova,作為有能力向我們提供“curated”內容的互聯網的代表;傳媒教授Jeff Jarvis,提供了關於記者如何“curate”新聞的觀點;還有最具挑釁性的嘉賓,超級流行音樂製作人組合Stargate的成員之一Erik Hermansen,發表關於DJ文化也可以是一種形式的“curation”的言論。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Paola Anteonelli

在這場活動中,所有的東西都是“curated”(策劃過的):嘉賓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而受邀的觀眾也是因為他們各自的觀點和角色被選中。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Paola Antonelli在MoMA的私人沙龍活動進行發言

Ann Temkin展示了作為一個傳統策展人的工作內容,例如她通常需要精挑細選出好的藝術品進行策劃和佈置展覽。對於像她這樣的視覺藝術策展人,最不關心的就是文字類的工作;Jeff Jarvis則指出如今記者的地位已經不如以前,同時媒體工作人員喜歡把自己稱為是信息的curators(策展人);Maria Popova的言論最沒有爭議,她認為curators(策展人)最基本的素養就是溝通,去挖掘未知的工藝品和信息,讓curation(策展)成為創造力的新主導形式。我們是生活在尋找文化的年代,而不是一味去瀏覽已有的信息。所以對這位博主來說,傳統概念裡的信息並不是非常重要了,她的curation(策展)是創造新知識的;在最後,作為一個流行音樂的創造者,Erik Hermansen強調他通過把節拍、樂器和歌手組合到一起,創作出一首歌的行為,就類似於curator(策展人)在博物館策劃出一場展覽。但是他強調,這中間的結果是很不同的,因為他認為他的創造力相比較博物館中的策展人,針對更廣泛的受眾,他的品味已經成為數百萬人的品味。

總的來說,不同職業背景的人對“curator”的理解和表現形式都大不相同。

學生們的私人收藏

更有趣的是,寫作研究學者、教授和作家Liz Rohan通過觀察“收集”和“組織”這些行為模式,從教育的角度闡述了她對“curator”的理解,探索了學生們是如何從他們的興趣愛好,甚至是一些衝動行為中去建立起自己的個人素養和文化的。

她為學生們分配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內容,比如詢問他們自己是否有任何收藏音樂專輯、童年紀念品、日記、雜誌期刊或者收據的習慣。Liz Rohan從他們的這些收藏品中尋找出他們的各種行為模式,並且通過觀察去發現是否這些學生的個人經歷反映了主流文化的影響力。她認為學生中有些收藏是有意識地進行的,很顯然地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文化體系:比如在相冊中把照片一張張排列整齊,主要目的是為了講述一個故事,讓這本相簿成為一個“可以講故事的”相簿,是為了記錄和記住這些記憶。而其中有一些收藏則是比較隨意的,毫無意識的,就像我們垃圾桶裡的垃圾或者辦公室的公告板一樣。

人人都是策展人,也許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童年時期的私人相冊收藏

Liz Rohan認為學生們的這些收藏的靈感都來源於他們“童年時代的自我”,這些音樂專輯、相冊或者是童年紀念品都是屬於學生們的藝術品,是一種“協作”:這些被收藏的物品都各自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比如當一張音樂專輯變成一個學生的音樂收藏,存在於一系列專輯中時,它早已經失去了自己本來的意義,而是獲得了新生命,被重新發現、重新思考和重新理解。

在這裡,curator(策展人)和觀眾可以是一個人,也就是學生自己。當這些學生們的私人收藏行為變成一種藝術實踐,一項創造性的努力時,這樣的行為也可稱為curation(策展),因為這樣的過程不僅包含了創造性的思維模式,也是一種讓自己學習和認識自我,保持謙遜的方式。

結論:“Curator“這個詞確實製造了很多爭議性的話題,因為如果人們過度得使用這個詞,或多或少會讓那些在博物館裡認真工作的策展人們少了一些名號上的權威性。但實際上,將“curating”正確地應用到其他學科和職業領域,鼓勵每個人更留心生活,富有更多創造力,更有心得把自己的思維和信息分享給別人的時候,那麼或許人人都是策展人。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藝術市場通訊》,版權歸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轉載合作請聯繫編輯(微信:ccy-130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