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

小傳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清末北京孔廟進士碑林

但其早年出身貧寒,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劉魁書為保定府皁隸,即舊時衙門裡的差役。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規定,皁隸之家的子弟不允許參加,故劉春霖自幼寄養在肅寧縣伯父家中,後入蓮池書院就讀。劉在中狀元之前,備嘗艱辛,他曾刻制“平生志不在溫飽”一印加以自勉。

狀元之由來

劉春霖中狀元之過程,在時人眼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參加的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的最後一科,此榜出的進士,很多都成為民國時期出類拔萃的人物,如記者黃遠生、政界要員湯化龍、王揖唐、張其煌、譚延闓等。

據傳,這一科的狀元原本為廣東人朱汝珍。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清末北京孔廟進士碑林

但其早年出身貧寒,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劉魁書為保定府皁隸,即舊時衙門裡的差役。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規定,皁隸之家的子弟不允許參加,故劉春霖自幼寄養在肅寧縣伯父家中,後入蓮池書院就讀。劉在中狀元之前,備嘗艱辛,他曾刻制“平生志不在溫飽”一印加以自勉。

狀元之由來

劉春霖中狀元之過程,在時人眼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參加的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的最後一科,此榜出的進士,很多都成為民國時期出類拔萃的人物,如記者黃遠生、政界要員湯化龍、王揖唐、張其煌、譚延闓等。

據傳,這一科的狀元原本為廣東人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清末北京孔廟進士碑林

但其早年出身貧寒,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劉魁書為保定府皁隸,即舊時衙門裡的差役。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規定,皁隸之家的子弟不允許參加,故劉春霖自幼寄養在肅寧縣伯父家中,後入蓮池書院就讀。劉在中狀元之前,備嘗艱辛,他曾刻制“平生志不在溫飽”一印加以自勉。

狀元之由來

劉春霖中狀元之過程,在時人眼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參加的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的最後一科,此榜出的進士,很多都成為民國時期出類拔萃的人物,如記者黃遠生、政界要員湯化龍、王揖唐、張其煌、譚延闓等。

據傳,這一科的狀元原本為廣東人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書法

金樑在《光宣小記》中記“殿試派讀卷大臣八人,複試及朝考,各派閱卷大臣八人。傳閱詩卷,排定甲乙,以前十卷進呈。聞是科,初以朱汝珍卷列第一,及發下,則第一為劉春霖,而硃卷第二,餘卷亦有更動,謂由欽定。實則,捲上,或隨手翻閱,次序微亂,發下時,即據以為定,不得擅易。一甲二甲,出入在此頃刻間也。”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清末北京孔廟進士碑林

但其早年出身貧寒,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劉魁書為保定府皁隸,即舊時衙門裡的差役。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規定,皁隸之家的子弟不允許參加,故劉春霖自幼寄養在肅寧縣伯父家中,後入蓮池書院就讀。劉在中狀元之前,備嘗艱辛,他曾刻制“平生志不在溫飽”一印加以自勉。

狀元之由來

劉春霖中狀元之過程,在時人眼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參加的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的最後一科,此榜出的進士,很多都成為民國時期出類拔萃的人物,如記者黃遠生、政界要員湯化龍、王揖唐、張其煌、譚延闓等。

據傳,這一科的狀元原本為廣東人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書法

金樑在《光宣小記》中記“殿試派讀卷大臣八人,複試及朝考,各派閱卷大臣八人。傳閱詩卷,排定甲乙,以前十卷進呈。聞是科,初以朱汝珍卷列第一,及發下,則第一為劉春霖,而硃卷第二,餘卷亦有更動,謂由欽定。實則,捲上,或隨手翻閱,次序微亂,發下時,即據以為定,不得擅易。一甲二甲,出入在此頃刻間也。”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金樑

金樑在《瓜圃述異》中記:“又是科第一,原定朱汝珍,太后閱卷始改劉,已屢見近人記載矣。而餘卷本第三,李姚琴先生題記曾詳言之。相傳太后觀字,喜疏淡而惡烏方,朱擅楷法,惟用筆較重。太后閱第一卷,不甚合意,見第二卷為細筆,而第三卷尤瘦硬,將置諸首,即餘卷也。及閱策首有痛哭流涕句,是屆為七十萬壽恩科,太后以為不祥,竟擲於地,遂改第二為第一,於是劉為狀元,朱為榜眼矣。左右既知第三卷不為太后所喜,查系旗卷,乃急易一旗卷為探花,即商衍鎏,然外間早已傳餘為第三,捷報竟至餘寓,其時京津各新聞皆喧登焉。事之確否不可知,而餘寓鴻升店,確曾高懸探花之報,則人人皆目睹而豔傳者也。”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清末北京孔廟進士碑林

但其早年出身貧寒,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劉魁書為保定府皁隸,即舊時衙門裡的差役。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規定,皁隸之家的子弟不允許參加,故劉春霖自幼寄養在肅寧縣伯父家中,後入蓮池書院就讀。劉在中狀元之前,備嘗艱辛,他曾刻制“平生志不在溫飽”一印加以自勉。

狀元之由來

劉春霖中狀元之過程,在時人眼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參加的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的最後一科,此榜出的進士,很多都成為民國時期出類拔萃的人物,如記者黃遠生、政界要員湯化龍、王揖唐、張其煌、譚延闓等。

據傳,這一科的狀元原本為廣東人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書法

金樑在《光宣小記》中記“殿試派讀卷大臣八人,複試及朝考,各派閱卷大臣八人。傳閱詩卷,排定甲乙,以前十卷進呈。聞是科,初以朱汝珍卷列第一,及發下,則第一為劉春霖,而硃卷第二,餘卷亦有更動,謂由欽定。實則,捲上,或隨手翻閱,次序微亂,發下時,即據以為定,不得擅易。一甲二甲,出入在此頃刻間也。”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金樑

金樑在《瓜圃述異》中記:“又是科第一,原定朱汝珍,太后閱卷始改劉,已屢見近人記載矣。而餘卷本第三,李姚琴先生題記曾詳言之。相傳太后觀字,喜疏淡而惡烏方,朱擅楷法,惟用筆較重。太后閱第一卷,不甚合意,見第二卷為細筆,而第三卷尤瘦硬,將置諸首,即餘卷也。及閱策首有痛哭流涕句,是屆為七十萬壽恩科,太后以為不祥,竟擲於地,遂改第二為第一,於是劉為狀元,朱為榜眼矣。左右既知第三卷不為太后所喜,查系旗卷,乃急易一旗卷為探花,即商衍鎏,然外間早已傳餘為第三,捷報竟至餘寓,其時京津各新聞皆喧登焉。事之確否不可知,而餘寓鴻升店,確曾高懸探花之報,則人人皆目睹而豔傳者也。”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小楷《甲辰科狀元策》(局部)

"

小傳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篔,河北肅寧人。

光緒十八年年(1892)秀才。

後讀於保定蓮池書院,師從桐城古文大師吳汝綸,光緒三十年(1904)中甲辰科狀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後任翰林院修撰。

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東京政法大學留學,宣統元年(1909)歸國,曾任清資政院議員、福建提學使、保定直隸高等學堂監督、清資政院議員。

民國後,一度隱居家中,後任袁世凱大總統府內史、中央農事試驗場廠長,後任總統府祕書幫辦兼代祕書廳廳長、直隸省教育廳廳長、治理自治籌備處處長等。

1942年病故。

出身皁隸之家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之名可謂家喻戶曉。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清末北京孔廟進士碑林

但其早年出身貧寒,家中世代務農,其父劉魁書為保定府皁隸,即舊時衙門裡的差役。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規定,皁隸之家的子弟不允許參加,故劉春霖自幼寄養在肅寧縣伯父家中,後入蓮池書院就讀。劉在中狀元之前,備嘗艱辛,他曾刻制“平生志不在溫飽”一印加以自勉。

狀元之由來

劉春霖中狀元之過程,在時人眼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參加的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會試,是中國歷史上科舉的最後一科,此榜出的進士,很多都成為民國時期出類拔萃的人物,如記者黃遠生、政界要員湯化龍、王揖唐、張其煌、譚延闓等。

據傳,這一科的狀元原本為廣東人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朱汝珍書法

金樑在《光宣小記》中記“殿試派讀卷大臣八人,複試及朝考,各派閱卷大臣八人。傳閱詩卷,排定甲乙,以前十卷進呈。聞是科,初以朱汝珍卷列第一,及發下,則第一為劉春霖,而硃卷第二,餘卷亦有更動,謂由欽定。實則,捲上,或隨手翻閱,次序微亂,發下時,即據以為定,不得擅易。一甲二甲,出入在此頃刻間也。”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金樑

金樑在《瓜圃述異》中記:“又是科第一,原定朱汝珍,太后閱卷始改劉,已屢見近人記載矣。而餘卷本第三,李姚琴先生題記曾詳言之。相傳太后觀字,喜疏淡而惡烏方,朱擅楷法,惟用筆較重。太后閱第一卷,不甚合意,見第二卷為細筆,而第三卷尤瘦硬,將置諸首,即餘卷也。及閱策首有痛哭流涕句,是屆為七十萬壽恩科,太后以為不祥,竟擲於地,遂改第二為第一,於是劉為狀元,朱為榜眼矣。左右既知第三卷不為太后所喜,查系旗卷,乃急易一旗卷為探花,即商衍鎏,然外間早已傳餘為第三,捷報竟至餘寓,其時京津各新聞皆喧登焉。事之確否不可知,而餘寓鴻升店,確曾高懸探花之報,則人人皆目睹而豔傳者也。”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小楷《甲辰科狀元策》(局部)

出身皁隸之家的劉春霖是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狀元?

劉春霖小楷《甲辰科狀元策》(局部)

而晚清名臣陳夔龍在其《夢蕉亭雜記》亦記有“甲辰會試,借豫闈舉行。餘以豫撫派充知貢舉,總裁為長白裕文恪德相國、長沙張文達百熙尚書、吳縣陸文端潤庠總憲、南海戴文誠鴻慈侍郎,滿知貢舉為長白熙閣學瑛,其餘同考、監試、提調等官,均由京奉派來豫,贊襄其事,揭曉日,餘與諸公齊集至公堂升座,拆卷填榜。陸文端手持一卷語餘曰:此卷書法工整,為通場冠(時已廢謄錄),廷試可望大魁。揭封,知為肅寧劉君春霖。......迨殿試臚唱,劉君果獲大魁。”可見劉春霖中狀元之由來。(未完待續)

(作者鄒典飛系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京派書法研究會副會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