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中國第一個大分裂的時代,三個國家執行三種不同的體制,魏國實行秦始皇留下的帝制,吳國實行世家大族共治的模式,後來成了東晉的樣板。蜀漢實行戰國時期的代理人制度,也就是君相合作制度。所以三國的意義對於中國歷史發展是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制度的試錯時代。

今天不討論制度的問題,今天來探討一個問題,劉備這個條件並不怎麼好的人靠什麼在三國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劉備這3點做法是他取得成功的祕訣,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借鑑

我們先來看一下劉備的條件,幼年失去父親與母親一起長大,論武藝似乎並不出彩,當然也不差,論文采,少年時期,他母親擠破腦袋,想盡辦法靠著別人的資助最後送他去當世大儒盧植的門下學習。但是劉備的行為卻讓人掉眼珠子。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

這是一個差生,不但是一個差生,而且是一個根本不顧念家庭,根本不顧念自己家經濟實力的愛慕虛榮的差生,因為玩的都是富二代玩的東西。

論出身和曹操沒有辦法比,曹操的父親當過太尉,孫權的父親也不弱。劉備的大漢皇叔就是吹的,因為劉備所謂的先祖是西漢的王爺,問題是現在是東漢,隔了幾百年。如果我們再往上數個幾千年,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那劉備靠什麼?

劉備這3點做法是他取得成功的祕訣,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借鑑

靠朋友

劉備一開始怎麼起家呢?很多人都覺得他天生有大才,所以大家會資助他。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

商人是天生圖利,一個賣馬的為什麼要巴結這個沒有功名的小子?難道想搞長期投資?顯然不是了,因為史書中並沒有再一次記載這兩位仁兄最終得到劉備什麼好處。不像魯肅和糜竺等人他們是有目的。

你們還記得劉備哪裡人嗎?涿郡涿縣人。這有什麼講究呢?

鮮卑懲艾,後不敢復入塞。遷為涿令——《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

這個人當涿縣縣令,這個人是誰呢?是劉備的生死兄弟公孫瓚。他們關係好到什麼程度,你看史書記載。

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

公孫瓚當劉備老家縣令的時候,劉備正在家閒著沒事幹的,所以張世平不是看中劉備,是看中劉備後面的縣令公孫瓚。

劉備這3點做法是他取得成功的祕訣,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借鑑

你們肯定還記得《三國演義》中有一督郵索要錢財,結果張飛打了他一頓,劉備他們三個只好一起逃命,這個在歷史上也發生過,至於是否索要錢財那就不清楚了。他們亡命之後,為什麼後來投軍還有人敢收呢?

破虜校尉鄒靖哪來的膽子敢收這個犯事的傢伙呢?又是劉備的才能?當然不是了,因為公孫瓚救過鄒靖的命,恩人的小弟不管怎麼都要收留,這個面子還是要給的,再說當時公孫瓚正處在上升之時,不可得罪。後來劉備從無官當到平原令,這一切還是靠公孫瓚,包括後來當上徐州牧也是一樣。《陶謙為啥讓徐州給劉備,難道徐州沒人?這裡藏著個不為人知的祕密》三國題材的文章我寫過太多了,這裡就不再詳細說了。

靠敵人

劉備從公孫瓚那裡脫離主要是因為陶謙為了抵抗曹操才留下劉備。劉備和曹操此時是死敵,幹了幾場,敗了。劉備當了徐州牧之後,自然還是和曹操對著幹,所以才會收留剛剛奪走曹操老巢卻失敗的呂布。當時呂布不是劉備的敵人,三英戰呂布的事情自然也沒有發生過。

劉備這3點做法是他取得成功的祕訣,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借鑑

後來呂布搶了劉備的徐州,劉備就去投靠曹操。結果原先是敵人的曹操連續給劉備升官,而且關係好的不得了。

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

劉備當過這輩子最高的官就是左將軍,這個官是曹操舉薦的。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曹操和劉備鬧翻了。劉備跑到袁紹那裡去了,因為劉備是袁紹的兒子袁譚的舉薦人,這份情的確足夠讓袁紹收留他。

袁紹是劉備的敵人嗎?當然是了,因為袁紹的主要對手是劉備的好兄弟公孫瓚,當年劉備還在許昌的時候,袁紹滅掉公孫瓚,要了他的命。所以自然是敵人。

劉備藉著這二個敵人,一個幫著升官,一個被借力在荊州劉表那裡謀得了地位。

劉備這3點做法是他取得成功的祕訣,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借鑑

捨得面子

三顧草廬的故事是個中國人都清楚。但當時諸葛亮並不顯名。

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徐庶是劉備的謀士,當然沒有《三國演義》說的那麼神了。劉備很器重徐庶當也是事實,徐庶只是劉備的手下,憑手下這麼一說,就讓主子跑了三次,這個怎麼說也不合常理,但劉備做到了,左將軍劉備去見一個比自己小了二十歲的沒有名氣的青年人。如果不是扔下面子,誰能做得到?這一次不要面子使他得到了諸葛亮的忠心。

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向孫權說希望能督荊州。

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為什麼孫權最晚稱帝?因為他最沒有資格,只是一個軍閥,在當時講究正統的時代,他稱帝是立不住腳的。但是左將軍劉備向討虜將軍孫權要地盤,赤壁之戰後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當然這顯然是相互吹捧的,曹操主持的東漢朝廷是不會批准的。這次不要面子使得他擁有了自己的地盤。

劉備這3點做法是他取得成功的祕訣,可以給你的人生提供借鑑

劉備佔領蜀地之後,孫權向劉備討回荊州,先把妹妹弄回去,然後搶了劉備佔的荊南三個郡。劉備當然不同意,來到了公安駐守,打算和小舅子大幹一場,結果曹操佔領漢中,他馬上割地與小舅子求和。這一次不要面子,使得孫權出兵攻打合肥,然後吳蜀就此和平。劉備安心和曹操搶漢中。所以這一次不要面子得到更大的利,那就是用幾個郡換回整個漢中,最後自己稱漢中王。

劉備最後一戰是夷陵之戰,這一戰敗的很慘,是劉備一生的大敗,最終劉備是氣死的,死前他跟劉禪說: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一個皇帝需要如此巴結自己手下之人,叫他稱其為父。這種託孤方式用下詔書的方式讓未來的皇帝稱丞相為父,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可能是獨一份。這顯然是劉備的又一次不要面子。這一次不要面子換來的是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換來的是蜀漢四十多年的穩固。

如果劉備死要面子,執著於自己得到的身份,或許在他的亂世中就一無所有了,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他的好兄弟公孫瓚,還有袁紹,袁術都是反面教材。

靠這三樣,使得劉備以自己並不突出的條件最終在三國中脫穎而出。這給你有什麼啟發嗎?當然更多的啟示,你可以看我寫的


劉備的成功當然不止這三點,還有很多條件和因素,也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呈現,但這三點的確是劉備異於常人之處,這種思維方式還是很值得思考和借鑑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