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


"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公元219年,錯失荊州的關羽敗走麥城,突圍之時被東吳擒殺,一代勇將就此殞命。

已在益州稱帝的劉備聞訊後悲痛不已,隨即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舉全國之精銳興兵伐吳。

重兵之下,吳主孫權一面向曹魏求和,一面令陸遜率軍迎戰,雙方對峙一年有餘。

"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公元219年,錯失荊州的關羽敗走麥城,突圍之時被東吳擒殺,一代勇將就此殞命。

已在益州稱帝的劉備聞訊後悲痛不已,隨即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舉全國之精銳興兵伐吳。

重兵之下,吳主孫權一面向曹魏求和,一面令陸遜率軍迎戰,雙方對峙一年有餘。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終於在公元222年八月,陸遜在夷陵燒燬蜀軍營寨數百里,劉備逃亡至白帝城,麾下數萬精兵幾乎覆沒。

這場戰鬥是三國時代的最後一場大戰,也是古代戰爭史上防禦戰的經典戰例,史稱“夷陵之戰”,最終以東吳險勝,蜀漢慘敗而告終。

對於國力原本就偏弱的蜀漢而言,這次失敗的代價是慘重的。

不僅未能重新奪回荊州,反而將多年苦心經營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而且第二年劉備的病逝,更是令這個政權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荊州又損耗了大量的國力,“興復漢室”的夢想從此成了泡影。

"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公元219年,錯失荊州的關羽敗走麥城,突圍之時被東吳擒殺,一代勇將就此殞命。

已在益州稱帝的劉備聞訊後悲痛不已,隨即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舉全國之精銳興兵伐吳。

重兵之下,吳主孫權一面向曹魏求和,一面令陸遜率軍迎戰,雙方對峙一年有餘。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終於在公元222年八月,陸遜在夷陵燒燬蜀軍營寨數百里,劉備逃亡至白帝城,麾下數萬精兵幾乎覆沒。

這場戰鬥是三國時代的最後一場大戰,也是古代戰爭史上防禦戰的經典戰例,史稱“夷陵之戰”,最終以東吳險勝,蜀漢慘敗而告終。

對於國力原本就偏弱的蜀漢而言,這次失敗的代價是慘重的。

不僅未能重新奪回荊州,反而將多年苦心經營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而且第二年劉備的病逝,更是令這個政權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荊州又損耗了大量的國力,“興復漢室”的夢想從此成了泡影。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此後蜀漢丞相諸葛亮勞心費神的維持,也不過是替後主劉禪爭得了幾十年的偏安而已。

歷經千年,劉備為弟報仇,雖為義氣之舉,但也頗遭非議。

在世人看來,劉備身負重興漢室的使命,卻不顧大局最終導致蜀漢一蹶不振,所作所為絕非雄主。

眾所周知,劉備本為販夫織履之徒,最終卻成長為割據一方的軍閥,自然有過人的膽識和韜略。

在筆者看來,興兵伐吳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只不過是藉著替關羽報仇的名義。

01

早在公元207年,尚在南陽隱居的諸葛亮就對劉備指出了荊州的戰略意義:“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早就對諸葛亮素有仰慕,再加上征戰半生尚未立足,劉備自然對這番高論頗為重視。

更何況諸葛亮隨後更是為他作出了戰略規劃:佔荊州以積蓄國力,再圖益州之險峻,待局勢有變時,從益州出兵秦川,再令一勇將從荊州出兵取宛城洛陽,兩路夾擊逼擊曹魏。

對於野心勃勃的劉備而言,這樣的規劃無疑為他打滿了雞血。

此後在眾人的協助下,劉備取荊州得益州,無不是對這套計劃完美的執行。

這樣一個執行力超強的人,怎麼會為了所謂的義氣而前功盡棄?

更何況,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興兵伐吳,此時距離關羽被害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

此舉如果說是出於一時義憤,顯然難以立足。

因此可以說,興兵伐吳,非為報仇,而是意在荊州。

02

自關羽被害後,魏蜀吳三方的力量發生了一些變化,綜合對比發現,此時的局勢對劉備是最有利的,伐吳是奪回荊州的最佳時機。

雖然吳國斬殺了關羽奪回了荊州,但自身也蒙受了很大損失:東吳原本就不盛產武將,此時黃蓋、程普、淩統都已先後病死,荊州的三任都督周瑜、魯肅、呂蒙也已離世,唯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在荊州之戰前被孫權發掘出來的。

魏國方面,梟雄曹操已死。曹丕之才不及其父,而且登基後立足未穩,加上此前赤壁之戰的陰影,曹丕未必敢輕易開戰。

反觀劉備這邊,除了關羽已死,他麾下尚有張飛、黃忠、趙雲、馬超、魏延等武將,加上智囊諸葛亮的輔助,基本上延續了巔峰時期的陣容。

而且現實的壓力,已經逼迫劉備不得不動手。

劉備麾下的武將雖然實力耀眼,但有一處硬傷,即年齡偏大。

此時的劉備年過六旬,張飛年過五旬,黃忠出場時即是老將。

此時的趙雲也並非青壯,他的年紀比劉備還要大,剩下兩人中,馬超要鎮守西涼,魏延鎮守漢中。

在那個人均壽命有點短的年代,這樣的陣容肯定是沒有年齡優勢的,此時不對東吳動手,難道要待這些名將凋零後再出兵?

"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公元219年,錯失荊州的關羽敗走麥城,突圍之時被東吳擒殺,一代勇將就此殞命。

已在益州稱帝的劉備聞訊後悲痛不已,隨即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舉全國之精銳興兵伐吳。

重兵之下,吳主孫權一面向曹魏求和,一面令陸遜率軍迎戰,雙方對峙一年有餘。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終於在公元222年八月,陸遜在夷陵燒燬蜀軍營寨數百里,劉備逃亡至白帝城,麾下數萬精兵幾乎覆沒。

這場戰鬥是三國時代的最後一場大戰,也是古代戰爭史上防禦戰的經典戰例,史稱“夷陵之戰”,最終以東吳險勝,蜀漢慘敗而告終。

對於國力原本就偏弱的蜀漢而言,這次失敗的代價是慘重的。

不僅未能重新奪回荊州,反而將多年苦心經營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而且第二年劉備的病逝,更是令這個政權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荊州又損耗了大量的國力,“興復漢室”的夢想從此成了泡影。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此後蜀漢丞相諸葛亮勞心費神的維持,也不過是替後主劉禪爭得了幾十年的偏安而已。

歷經千年,劉備為弟報仇,雖為義氣之舉,但也頗遭非議。

在世人看來,劉備身負重興漢室的使命,卻不顧大局最終導致蜀漢一蹶不振,所作所為絕非雄主。

眾所周知,劉備本為販夫織履之徒,最終卻成長為割據一方的軍閥,自然有過人的膽識和韜略。

在筆者看來,興兵伐吳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只不過是藉著替關羽報仇的名義。

01

早在公元207年,尚在南陽隱居的諸葛亮就對劉備指出了荊州的戰略意義:“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早就對諸葛亮素有仰慕,再加上征戰半生尚未立足,劉備自然對這番高論頗為重視。

更何況諸葛亮隨後更是為他作出了戰略規劃:佔荊州以積蓄國力,再圖益州之險峻,待局勢有變時,從益州出兵秦川,再令一勇將從荊州出兵取宛城洛陽,兩路夾擊逼擊曹魏。

對於野心勃勃的劉備而言,這樣的規劃無疑為他打滿了雞血。

此後在眾人的協助下,劉備取荊州得益州,無不是對這套計劃完美的執行。

這樣一個執行力超強的人,怎麼會為了所謂的義氣而前功盡棄?

更何況,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興兵伐吳,此時距離關羽被害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

此舉如果說是出於一時義憤,顯然難以立足。

因此可以說,興兵伐吳,非為報仇,而是意在荊州。

02

自關羽被害後,魏蜀吳三方的力量發生了一些變化,綜合對比發現,此時的局勢對劉備是最有利的,伐吳是奪回荊州的最佳時機。

雖然吳國斬殺了關羽奪回了荊州,但自身也蒙受了很大損失:東吳原本就不盛產武將,此時黃蓋、程普、淩統都已先後病死,荊州的三任都督周瑜、魯肅、呂蒙也已離世,唯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在荊州之戰前被孫權發掘出來的。

魏國方面,梟雄曹操已死。曹丕之才不及其父,而且登基後立足未穩,加上此前赤壁之戰的陰影,曹丕未必敢輕易開戰。

反觀劉備這邊,除了關羽已死,他麾下尚有張飛、黃忠、趙雲、馬超、魏延等武將,加上智囊諸葛亮的輔助,基本上延續了巔峰時期的陣容。

而且現實的壓力,已經逼迫劉備不得不動手。

劉備麾下的武將雖然實力耀眼,但有一處硬傷,即年齡偏大。

此時的劉備年過六旬,張飛年過五旬,黃忠出場時即是老將。

此時的趙雲也並非青壯,他的年紀比劉備還要大,剩下兩人中,馬超要鎮守西涼,魏延鎮守漢中。

在那個人均壽命有點短的年代,這樣的陣容肯定是沒有年齡優勢的,此時不對東吳動手,難道要待這些名將凋零後再出兵?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03

真實的歷史中,至始至終,諸葛亮都沒有對興兵伐吳這件事提出過反對意見。

以他的才智,自然可以預見:此時討伐東吳合乎情理,局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可以設想一下,假設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會有怎樣的局面?

最直接的影響是,劉備和張飛不會死於在這場戰爭,蜀漢政權的國力沒有被削弱。

那麼接下來,劉備面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北伐曹魏,要麼隱忍以圖後計。

第一條:如果不進攻東吳,孫權自然不會主動歸還荊州,那麼北伐唯有從蜀道進軍,可面對兵多將廣的曹魏,劉備心中並無勝算,而且此時吳蜀聯盟已經破裂,難免東吳不會在蜀軍北伐時再度背後捅刀。

第二條:隱忍待發。此時三國君主,曹丕和孫權都年富力強,唯有劉備年老體衰,留給他的時間已然不多,而且荊州一失,對士氣和民心影響頗為嚴重。若出兵征討,或勝或敗總歸有五成的勝算,如果隱忍不發,非但荊州不能奪回,連一成的勝算都沒有了。

"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公元219年,錯失荊州的關羽敗走麥城,突圍之時被東吳擒殺,一代勇將就此殞命。

已在益州稱帝的劉備聞訊後悲痛不已,隨即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舉全國之精銳興兵伐吳。

重兵之下,吳主孫權一面向曹魏求和,一面令陸遜率軍迎戰,雙方對峙一年有餘。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終於在公元222年八月,陸遜在夷陵燒燬蜀軍營寨數百里,劉備逃亡至白帝城,麾下數萬精兵幾乎覆沒。

這場戰鬥是三國時代的最後一場大戰,也是古代戰爭史上防禦戰的經典戰例,史稱“夷陵之戰”,最終以東吳險勝,蜀漢慘敗而告終。

對於國力原本就偏弱的蜀漢而言,這次失敗的代價是慘重的。

不僅未能重新奪回荊州,反而將多年苦心經營的軍事力量消耗殆盡,而且第二年劉備的病逝,更是令這個政權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荊州又損耗了大量的國力,“興復漢室”的夢想從此成了泡影。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此後蜀漢丞相諸葛亮勞心費神的維持,也不過是替後主劉禪爭得了幾十年的偏安而已。

歷經千年,劉備為弟報仇,雖為義氣之舉,但也頗遭非議。

在世人看來,劉備身負重興漢室的使命,卻不顧大局最終導致蜀漢一蹶不振,所作所為絕非雄主。

眾所周知,劉備本為販夫織履之徒,最終卻成長為割據一方的軍閥,自然有過人的膽識和韜略。

在筆者看來,興兵伐吳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只不過是藉著替關羽報仇的名義。

01

早在公元207年,尚在南陽隱居的諸葛亮就對劉備指出了荊州的戰略意義:“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早就對諸葛亮素有仰慕,再加上征戰半生尚未立足,劉備自然對這番高論頗為重視。

更何況諸葛亮隨後更是為他作出了戰略規劃:佔荊州以積蓄國力,再圖益州之險峻,待局勢有變時,從益州出兵秦川,再令一勇將從荊州出兵取宛城洛陽,兩路夾擊逼擊曹魏。

對於野心勃勃的劉備而言,這樣的規劃無疑為他打滿了雞血。

此後在眾人的協助下,劉備取荊州得益州,無不是對這套計劃完美的執行。

這樣一個執行力超強的人,怎麼會為了所謂的義氣而前功盡棄?

更何況,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興兵伐吳,此時距離關羽被害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

此舉如果說是出於一時義憤,顯然難以立足。

因此可以說,興兵伐吳,非為報仇,而是意在荊州。

02

自關羽被害後,魏蜀吳三方的力量發生了一些變化,綜合對比發現,此時的局勢對劉備是最有利的,伐吳是奪回荊州的最佳時機。

雖然吳國斬殺了關羽奪回了荊州,但自身也蒙受了很大損失:東吳原本就不盛產武將,此時黃蓋、程普、淩統都已先後病死,荊州的三任都督周瑜、魯肅、呂蒙也已離世,唯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在荊州之戰前被孫權發掘出來的。

魏國方面,梟雄曹操已死。曹丕之才不及其父,而且登基後立足未穩,加上此前赤壁之戰的陰影,曹丕未必敢輕易開戰。

反觀劉備這邊,除了關羽已死,他麾下尚有張飛、黃忠、趙雲、馬超、魏延等武將,加上智囊諸葛亮的輔助,基本上延續了巔峰時期的陣容。

而且現實的壓力,已經逼迫劉備不得不動手。

劉備麾下的武將雖然實力耀眼,但有一處硬傷,即年齡偏大。

此時的劉備年過六旬,張飛年過五旬,黃忠出場時即是老將。

此時的趙雲也並非青壯,他的年紀比劉備還要大,剩下兩人中,馬超要鎮守西涼,魏延鎮守漢中。

在那個人均壽命有點短的年代,這樣的陣容肯定是沒有年齡優勢的,此時不對東吳動手,難道要待這些名將凋零後再出兵?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03

真實的歷史中,至始至終,諸葛亮都沒有對興兵伐吳這件事提出過反對意見。

以他的才智,自然可以預見:此時討伐東吳合乎情理,局勢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可以設想一下,假設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會有怎樣的局面?

最直接的影響是,劉備和張飛不會死於在這場戰爭,蜀漢政權的國力沒有被削弱。

那麼接下來,劉備面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北伐曹魏,要麼隱忍以圖後計。

第一條:如果不進攻東吳,孫權自然不會主動歸還荊州,那麼北伐唯有從蜀道進軍,可面對兵多將廣的曹魏,劉備心中並無勝算,而且此時吳蜀聯盟已經破裂,難免東吳不會在蜀軍北伐時再度背後捅刀。

第二條:隱忍待發。此時三國君主,曹丕和孫權都年富力強,唯有劉備年老體衰,留給他的時間已然不多,而且荊州一失,對士氣和民心影響頗為嚴重。若出兵征討,或勝或敗總歸有五成的勝算,如果隱忍不發,非但荊州不能奪回,連一成的勝算都沒有了。

劉備興兵伐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只為了替關羽報仇嗎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

三國割據是一段波雲詭譎歷史交鋒,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當權者追逐的只有更大的利益。

在權力的刺激下,劉備為弟報仇而興兵伐吳的舉動,不過是在道義的偽裝下,留給世人的一個謊言。

參考資料:《隆中對》、《三國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