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根據軍功大小,前後一共封了八個異姓王,他們分別是韓信、彭越、英布(又稱黥布)、張耳、臧荼、盧綰、韓王信、吳芮。隨著王朝局勢的穩定,大多數的異姓王都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被誅殺,這其中又以淮陰侯韓信為代表。

那麼,這八大異姓王都有什麼功勞,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1、楚王韓信

說到韓信,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韓信被人們稱為“兵仙”,這一稱呼已經提即被世人所認可。歷史上關於韓信的成語簡直不要太多,“胯下之辱”、“多多益善”、“戰無不勝”、“國士無雙”、“十面埋伏”、“背水一戰”、“暗度陳倉”、“功高震主”、“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等等。韓信能被封王,究其原因還是為大漢朝的開國立下了第一軍功。韓信先滅齊,再降燕,再滅齊,最後佈下十面埋伏,最終滅項羽於垓下。滅掉齊國後,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劉邦稱帝后,改封為楚王,後獲罪改封淮陰侯,最終在長安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殺害。劉邦親征陳豨回來後,聽說韓信已被殺,其反應是“且喜且哀之”,這五個字將劉邦對待韓信的態度描繪的淋漓盡致。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韓信滅掉齊國後,項羽大獎龍且、身邊的謀士蒯通曾向他建議佔據齊地、三分天下,終不被其所採納,最終落了個被夷滅三族的下場。

2、樑王彭越

彭越是昌邑(今山東菏澤)人,原來的職業是漁夫。彭越平定了樑地,並據此地配合劉邦與項羽的正面作戰,《漢書》記載“漢三年,越常往來為漢遊擊楚,絕其糧於樑地”,又經常給漢軍提供糧食補給。劉邦與項羽激戰滎陽的時候,正是彭越斷了項羽的糧道,才使得漢軍轉危為安。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後,聽從了張良的建議,允諾彭越裂土封王,“取睢陽以北之轂城皆以王彭越”,於是彭越“引兵會垓下”。後彭越被封為樑王,都定陶。

後來,劉邦討伐陳豨向彭越調兵,彭越不答應,於是劉邦派人責問彭越,彭越稱病。後被人揭發謀反,被貶為庶人,發配至蜀地。半路遇到呂后,彭越向呂后哭訴,被呂后帶到洛陽。呂后對劉邦說,彭越是個壯士,把他遷往蜀地是留後患。於是呂后指示彭越的門客告發他謀反,最終被滅族。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彭越遭受的刑法是醢刑,也就是被多位肉醬,可謂慘到家了。不僅如此,呂后還將肉醬“遍賜諸侯”,直接刺激了下面英布的謀反。

3、淮南王英布

英布是安徽六安人,因為受過秦朝的黥刑,又被人成為黥布。英布年少的時候相過面,“當刑而王”。英布獲刑被押送到驪山做苦役,後來帶領一夥人逃亡做了強盜。英布最先投靠的項羽,是項羽的開路先鋒。著名的鉅鹿之戰,就是他最先渡河與秦軍作戰站住了腳跟,項羽才過河打敗了章邯帶領的刑徒軍。項羽被攔在了函谷關,又是英布帶隊從小路攻破關隘,項羽才進入的咸陽。英布戰功卓著,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後來英布被項羽猜忌,劉邦巧妙利用了英布和項羽的矛盾,最終派隨何策反了英布。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並派英布進攻項羽,後帶領九江並與劉邦合為垓下。

彭越看到韓信被誅殺後心裡就很恐懼。彭越被剁成肉醬後,英布看到了彭越的一團血肉,心裡就更加恐慌,於是暗地裡聚集部隊,以防不測。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英布懷疑下屬賁赫與自己的愛姬有染,要逮捕賁赫。賁赫於是逃到長安去告狀,說英布有謀反的跡象。劉邦聽從蕭何的意見派人去實地調查,英布以為劉邦要治他謀反的罪,終於起兵造反。

英布兵敗逃到了長沙哀王那裡,被後者設計誘殺。值得一提的是,英布之所以會跑到長沙哀王那裡,是因為英布曾經娶了長沙哀王的姑姑,兩個人是親戚。沒有想到,最親近的人,最後反而成了親手埋葬自己的人。

4、燕王盧綰

盧綰是劉邦的豐縣老鄉,兩家是世交,而且和劉邦是同一天出生,後來又成了同學,關係非常的近親。劉邦起兵以後,盧綰很自然就成了劉邦最鐵桿的親信。盧綰是劉邦豐沛集團的核心成員之一,史料記載在劉邦集團中,劉邦對待蕭何曹參很尊敬,那是因為他們的能力,若是論關係近親,沒有人能比得上盧綰。盧綰先被封為長安侯,後來燕王臧荼被誅殺,留了一個空缺,於是劉邦封了盧綰為燕王。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盧綰謀反的過程相當離奇。劉邦滅掉陳豨後,發現盧綰與陳豨有某種說不清的瓜葛。劉邦派審食其、趙堯去盧綰那裡去調查,盧綰非常害怕,並認為劉邦身體已經非常不好,呂后專殺異姓王,恐怕不久將要完蛋。劉邦聽到了這些話,有又發現盧綰的部將張勝在匈奴,而張勝此人早就私通匈奴,於是劉邦認為盧綰果然造反了。盧綰不得已,只好逃到了匈奴,被分為了東胡盧王。

盧綰逃到了匈奴後日子過得很不好,經常被匈奴人欺負,一心想回到漢朝,不久就死了。後來,他的子孫還是重新投降了漢朝。

5、韓王信

韓王信是戰國七雄韓國的皇裔。劉邦還定三秦的時候許諾封韓王信為王,讓他帶兵平定韓國故地。韓王信因為平定韓地有功,被封為韓王。韓王信的王城先定在了潁川,後來劉邦覺得韓王信有些軍事才能,於是讓他改封在太原郡,用來防備匈奴。匈奴攻打韓王信,韓王信向匈奴求和,被劉邦猜忌,於是改投降匈奴,並協助匈奴攻擊太原。著名的白登之圍,就是因為韓王信倒戈匈奴,匈奴兵至晉陽(太原),威脅長安。劉邦為了社稷安危御駕親征,最終被圍在了白登七天七夜。四年後,韓王信兵敗被殺。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韓王信與太子都逃亡匈奴,在頹當城又生了一個兒子,起名為頹當。後來頹當又投降了漢朝,被封為弓高侯,後在吳楚七國之亂立下了戰功。

值得一提的是,弓高侯頹當有個孫子特別有名,就是漢武帝最愛的男寵韓嫣,後被王太后賜死。

6、趙王張耳

張耳是大梁人,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與自己的忘年交陳餘投奔了陳勝,後來幫助起義軍平定了趙地。項羽分封諸王的時候,張耳因為追隨項羽入關有功,被封為了趙王。後來,張耳認清了楚漢爭霸的形勢,決定投奔劉邦。他與韓信一起攻佔了趙地,後又被劉邦立為趙王。

張耳死後,他的兒子張敖又被立為趙王,而且張敖娶了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成了劉邦的女婿。張敖後來被牽扯進了暗殺劉邦的謀反案,被降為了宣平侯。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7、燕王臧荼

臧荼是燕國舊將,鉅鹿之戰的時候,臧荼曾被燕王韓廣派去援救趙國。項羽分封天下的時候,項羽封臧荼為燕王,韓廣改封為遼東王。韓信滅掉趙國後派使者給臧荼送心,勸降了臧荼,平定了燕地。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後,臧荼與韓信、英布、彭越等人共同擁立劉邦為皇帝。

劉邦大肆捕殺項羽舊部引起了臧荼的恐慌,於是起兵造反,劉邦帶盧綰等人親征平叛,臧荼兵敗被殺。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8、長沙王吳芮

吳芮在秦國是番陽縣令,頗有江湖名氣,曾將自己女兒嫁給英布。秦末天下大亂,吳芮帶領越人起兵響應。後來跟隨項羽進入函谷關,被封為衡山王。後來與張良結識,於是在張良的勸說下改擁劉邦。項羽死後後,吳芮以吳王之後的身份,與韓信等人擁劉邦為帝,劉邦也詔封吳芮為長沙王。

《漢書》關於吳芮的記載並不多,但最顯眼的記載就是“高祖賢之,制招御史‘長沙王忠,其定著令’”。也就是說,劉邦認為在諸多異姓王中,吳芮是最忠心的,要寫在法令上。

長沙王吳芮是八個異姓王中最好的,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懷疑且沒有被剝奪王爵的人。長沙王一共傳了5代,直到無嗣才除國。

劉邦剷除了七個異姓王,為何獨留一個?

關於漢初的八位異姓王,班固在《漢書》中總結說,彭越、韓信、英布、臧荼、盧綰與兩個韓信都因為勢力太過強大而劉邦被懷疑,恐懼不安,最終造反而至滅亡。張耳雖然非常聰明,但是封國也就傳到了兒子張敖而已。只有這個吳芮,因為不失正道能夠傳位5代最終無子而終,也多虧了劉邦將吳芮的忠誠清清楚楚地寫在了法令上,所以能夠保全家世,實在是非常不容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