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古大散關)

風翔在長安以西三百多裡,是長安西邊距離最近,也是最後一個軍事重鎮,老杜當年就是在這裡“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然後被封為左拾遺的,李商隱當然知道這些舊事,於是,他的這首詩與老杜的詩風格也近似。

全詩一百韻,五言就是一千字,比老杜的《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多一倍,甚至多過《北征》的七十韻七百字,我們之所以拿老杜的名作來比,是因為李商隱這首詩被後世評為能一老杜詩篇抗衡的現實主義作品。

全詩簡直就是大唐的興亡史,寫各種腐敗現象,指出國家致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權者的倒行逆施,他不僅譴責朝中尸位素餐的權臣,甚至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夠大膽,也夠激進。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古大散關)

風翔在長安以西三百多裡,是長安西邊距離最近,也是最後一個軍事重鎮,老杜當年就是在這裡“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然後被封為左拾遺的,李商隱當然知道這些舊事,於是,他的這首詩與老杜的詩風格也近似。

全詩一百韻,五言就是一千字,比老杜的《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多一倍,甚至多過《北征》的七十韻七百字,我們之所以拿老杜的名作來比,是因為李商隱這首詩被後世評為能一老杜詩篇抗衡的現實主義作品。

全詩簡直就是大唐的興亡史,寫各種腐敗現象,指出國家致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權者的倒行逆施,他不僅譴責朝中尸位素餐的權臣,甚至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夠大膽,也夠激進。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現在的鳳翔)

生活永遠是詩人作品最重要的源泉,或許我們應當慶幸,慶幸在李商隱中進士之後仍被命運安排,有了這次接觸底層大眾的機會。詩太長,限於篇幅不再轉錄全詩,有興趣請搜來一讀。我們只挑其中部分句子來說一下:

老杜的《北征》,開篇是:“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李商隱模仿說:“蛇年建午月,我自樑還秦。南下大散嶺,北濟渭之濱。”同樣是交待時間地點等記敘要素。這幾乎成了長篇記事詩的標準開頭方法。

詩人看到的民間情形是什麼樣呢?“農具棄道旁,飢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存者皆面啼,無衣可迎賓。”因為無人種田,農具被拋棄在路上,耕牛餓死在空墩。慢慢地經過村落,整個村落十家中無一家倖存。而倖存者個個面帶啼痕,接待來客,卻連囫圇的衣服都沒有。

伊昔稱樂土,所賴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親。生兒不遠征,生女事四鄰。”要知道,從前這個地方曾號稱“樂土”,靠得是長官們施行仁政。那時的大官清廉到冰清玉潔,小吏和善的像自家至親。生了兒子不用遠征,生了女兒可以嫁給近鄰。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古大散關)

風翔在長安以西三百多裡,是長安西邊距離最近,也是最後一個軍事重鎮,老杜當年就是在這裡“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然後被封為左拾遺的,李商隱當然知道這些舊事,於是,他的這首詩與老杜的詩風格也近似。

全詩一百韻,五言就是一千字,比老杜的《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多一倍,甚至多過《北征》的七十韻七百字,我們之所以拿老杜的名作來比,是因為李商隱這首詩被後世評為能一老杜詩篇抗衡的現實主義作品。

全詩簡直就是大唐的興亡史,寫各種腐敗現象,指出國家致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權者的倒行逆施,他不僅譴責朝中尸位素餐的權臣,甚至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夠大膽,也夠激進。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現在的鳳翔)

生活永遠是詩人作品最重要的源泉,或許我們應當慶幸,慶幸在李商隱中進士之後仍被命運安排,有了這次接觸底層大眾的機會。詩太長,限於篇幅不再轉錄全詩,有興趣請搜來一讀。我們只挑其中部分句子來說一下:

老杜的《北征》,開篇是:“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李商隱模仿說:“蛇年建午月,我自樑還秦。南下大散嶺,北濟渭之濱。”同樣是交待時間地點等記敘要素。這幾乎成了長篇記事詩的標準開頭方法。

詩人看到的民間情形是什麼樣呢?“農具棄道旁,飢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存者皆面啼,無衣可迎賓。”因為無人種田,農具被拋棄在路上,耕牛餓死在空墩。慢慢地經過村落,整個村落十家中無一家倖存。而倖存者個個面帶啼痕,接待來客,卻連囫圇的衣服都沒有。

伊昔稱樂土,所賴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親。生兒不遠征,生女事四鄰。”要知道,從前這個地方曾號稱“樂土”,靠得是長官們施行仁政。那時的大官清廉到冰清玉潔,小吏和善的像自家至親。生了兒子不用遠征,生了女兒可以嫁給近鄰。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貞觀之治)

況自貞觀後,命官多儒臣。例以賢牧伯,徵入司陶鈞”更何況自從貞觀年之後,任命官長多是文臣。國家也照例把州郡裡好一點的長官,調任為宰相讓他們治國安民。

現在的窮困之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降及開元中,奸邪撓經綸”他們認為整個大唐的衰敗,就是從奸相李林甫開始的。從開元年間起,奸邪就開始擾亂國家政權。從此武官吃香,賢良告退,直至引發了“安史之亂”,是謂“奚寇東北來,揮霍如天翻。”(安祿山軍中人多奚族)。其實也正是“安史之亂”使大唐走向衰落之路,國家日趨貧弱,民眾不得安生。

巍巍政事堂,宰相厭八珍。敢問下執事,今誰掌其權?瘡疽幾十載,不敢抉其根。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這是代民眾發問:巍峨壯麗的政事堂裡,宰相們議事後吃飽各種奇珍。斗膽地問問閣下:現在是誰執掌相權?國家創傷潰爛幾十年,卻沒人敢去挖它的禍根。國土越是縮小賦稅卻越是加重,人口越是稀少徭役越是苛繁!這幾句,很像老杜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奇崛!問得有力!但依現在眼光來看,其實質並不到根,還是在說國家沒有一個好的宰相,這是他們的歷史侷限性,李商隱和民眾們都無法突破!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古大散關)

風翔在長安以西三百多裡,是長安西邊距離最近,也是最後一個軍事重鎮,老杜當年就是在這裡“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然後被封為左拾遺的,李商隱當然知道這些舊事,於是,他的這首詩與老杜的詩風格也近似。

全詩一百韻,五言就是一千字,比老杜的《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多一倍,甚至多過《北征》的七十韻七百字,我們之所以拿老杜的名作來比,是因為李商隱這首詩被後世評為能一老杜詩篇抗衡的現實主義作品。

全詩簡直就是大唐的興亡史,寫各種腐敗現象,指出國家致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權者的倒行逆施,他不僅譴責朝中尸位素餐的權臣,甚至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夠大膽,也夠激進。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現在的鳳翔)

生活永遠是詩人作品最重要的源泉,或許我們應當慶幸,慶幸在李商隱中進士之後仍被命運安排,有了這次接觸底層大眾的機會。詩太長,限於篇幅不再轉錄全詩,有興趣請搜來一讀。我們只挑其中部分句子來說一下:

老杜的《北征》,開篇是:“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李商隱模仿說:“蛇年建午月,我自樑還秦。南下大散嶺,北濟渭之濱。”同樣是交待時間地點等記敘要素。這幾乎成了長篇記事詩的標準開頭方法。

詩人看到的民間情形是什麼樣呢?“農具棄道旁,飢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存者皆面啼,無衣可迎賓。”因為無人種田,農具被拋棄在路上,耕牛餓死在空墩。慢慢地經過村落,整個村落十家中無一家倖存。而倖存者個個面帶啼痕,接待來客,卻連囫圇的衣服都沒有。

伊昔稱樂土,所賴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親。生兒不遠征,生女事四鄰。”要知道,從前這個地方曾號稱“樂土”,靠得是長官們施行仁政。那時的大官清廉到冰清玉潔,小吏和善的像自家至親。生了兒子不用遠征,生了女兒可以嫁給近鄰。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貞觀之治)

況自貞觀後,命官多儒臣。例以賢牧伯,徵入司陶鈞”更何況自從貞觀年之後,任命官長多是文臣。國家也照例把州郡裡好一點的長官,調任為宰相讓他們治國安民。

現在的窮困之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降及開元中,奸邪撓經綸”他們認為整個大唐的衰敗,就是從奸相李林甫開始的。從開元年間起,奸邪就開始擾亂國家政權。從此武官吃香,賢良告退,直至引發了“安史之亂”,是謂“奚寇東北來,揮霍如天翻。”(安祿山軍中人多奚族)。其實也正是“安史之亂”使大唐走向衰落之路,國家日趨貧弱,民眾不得安生。

巍巍政事堂,宰相厭八珍。敢問下執事,今誰掌其權?瘡疽幾十載,不敢抉其根。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這是代民眾發問:巍峨壯麗的政事堂裡,宰相們議事後吃飽各種奇珍。斗膽地問問閣下:現在是誰執掌相權?國家創傷潰爛幾十年,卻沒人敢去挖它的禍根。國土越是縮小賦稅卻越是加重,人口越是稀少徭役越是苛繁!這幾句,很像老杜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奇崛!問得有力!但依現在眼光來看,其實質並不到根,還是在說國家沒有一個好的宰相,這是他們的歷史侷限性,李商隱和民眾們都無法突破!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甘露之變)

近年牛醫兒,城社更攀緣。盲目把大旆,處此京西藩。”牛醫兒,指鄭注,前文說過,據說他的父親是牛醫。近年那個醫牛的小子鄭注(其實,李訓的作用更大),與君側小人勾結相攀緣。盲目安排人掌持軍中大旗,就把這裡做了京城西部的藩籬。

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亂得更狠:“盜賊亭午起,問誰多窮民”強盜們大白天就出來逞凶,如果問他們是誰,卻原來多是走投無路的窮人。

我聽此言罷,冤憤如相焚。昔聞舉一會,群盜為之奔。又聞理與亂,系人不繫天。我願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頭出鮮血,滂沱汙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脣。使典作尚書,廝養為將軍。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聞!這一節是全詩的收束,清代紀曉嵐稱:“‘我聽’以下,淋漓鬱勃,如此方收得一大篇詩住。”確實,也只有這樣有力的結尾,才配得上、收得住這樣一首長詩: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古大散關)

風翔在長安以西三百多裡,是長安西邊距離最近,也是最後一個軍事重鎮,老杜當年就是在這裡“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然後被封為左拾遺的,李商隱當然知道這些舊事,於是,他的這首詩與老杜的詩風格也近似。

全詩一百韻,五言就是一千字,比老杜的《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多一倍,甚至多過《北征》的七十韻七百字,我們之所以拿老杜的名作來比,是因為李商隱這首詩被後世評為能一老杜詩篇抗衡的現實主義作品。

全詩簡直就是大唐的興亡史,寫各種腐敗現象,指出國家致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權者的倒行逆施,他不僅譴責朝中尸位素餐的權臣,甚至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夠大膽,也夠激進。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現在的鳳翔)

生活永遠是詩人作品最重要的源泉,或許我們應當慶幸,慶幸在李商隱中進士之後仍被命運安排,有了這次接觸底層大眾的機會。詩太長,限於篇幅不再轉錄全詩,有興趣請搜來一讀。我們只挑其中部分句子來說一下:

老杜的《北征》,開篇是:“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李商隱模仿說:“蛇年建午月,我自樑還秦。南下大散嶺,北濟渭之濱。”同樣是交待時間地點等記敘要素。這幾乎成了長篇記事詩的標準開頭方法。

詩人看到的民間情形是什麼樣呢?“農具棄道旁,飢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存者皆面啼,無衣可迎賓。”因為無人種田,農具被拋棄在路上,耕牛餓死在空墩。慢慢地經過村落,整個村落十家中無一家倖存。而倖存者個個面帶啼痕,接待來客,卻連囫圇的衣服都沒有。

伊昔稱樂土,所賴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親。生兒不遠征,生女事四鄰。”要知道,從前這個地方曾號稱“樂土”,靠得是長官們施行仁政。那時的大官清廉到冰清玉潔,小吏和善的像自家至親。生了兒子不用遠征,生了女兒可以嫁給近鄰。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貞觀之治)

況自貞觀後,命官多儒臣。例以賢牧伯,徵入司陶鈞”更何況自從貞觀年之後,任命官長多是文臣。國家也照例把州郡裡好一點的長官,調任為宰相讓他們治國安民。

現在的窮困之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降及開元中,奸邪撓經綸”他們認為整個大唐的衰敗,就是從奸相李林甫開始的。從開元年間起,奸邪就開始擾亂國家政權。從此武官吃香,賢良告退,直至引發了“安史之亂”,是謂“奚寇東北來,揮霍如天翻。”(安祿山軍中人多奚族)。其實也正是“安史之亂”使大唐走向衰落之路,國家日趨貧弱,民眾不得安生。

巍巍政事堂,宰相厭八珍。敢問下執事,今誰掌其權?瘡疽幾十載,不敢抉其根。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這是代民眾發問:巍峨壯麗的政事堂裡,宰相們議事後吃飽各種奇珍。斗膽地問問閣下:現在是誰執掌相權?國家創傷潰爛幾十年,卻沒人敢去挖它的禍根。國土越是縮小賦稅卻越是加重,人口越是稀少徭役越是苛繁!這幾句,很像老杜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奇崛!問得有力!但依現在眼光來看,其實質並不到根,還是在說國家沒有一個好的宰相,這是他們的歷史侷限性,李商隱和民眾們都無法突破!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甘露之變)

近年牛醫兒,城社更攀緣。盲目把大旆,處此京西藩。”牛醫兒,指鄭注,前文說過,據說他的父親是牛醫。近年那個醫牛的小子鄭注(其實,李訓的作用更大),與君側小人勾結相攀緣。盲目安排人掌持軍中大旗,就把這裡做了京城西部的藩籬。

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亂得更狠:“盜賊亭午起,問誰多窮民”強盜們大白天就出來逞凶,如果問他們是誰,卻原來多是走投無路的窮人。

我聽此言罷,冤憤如相焚。昔聞舉一會,群盜為之奔。又聞理與亂,系人不繫天。我願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頭出鮮血,滂沱汙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脣。使典作尚書,廝養為將軍。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聞!這一節是全詩的收束,清代紀曉嵐稱:“‘我聽’以下,淋漓鬱勃,如此方收得一大篇詩住。”確實,也只有這樣有力的結尾,才配得上、收得住這樣一首長詩: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紀曉嵐像)

我聽罷村民的訴說,心中怨憤有如火焚。據說古時(春秋)晉國任用士會,盜賊一聽說就向別處逃奔。又聞說國家的一治一亂,全都取決於人事而無關蒼天。我願意為這些事情,在國君前剖心瀝肝。哪怕叩頭直到鮮血染面,也讓它染遍那君臣來往的宮殿。詩人有報國救國的念頭,他願意把自己全部奉獻出來。但是——他馬上意識到,已經不可能了。

九重的禁門昏暗隔絕,只得徒然地悲喜沾脣。小吏一下子變作尚書,奴僕也居然成了將軍。千萬不要再說這些話,這些話使我不忍聽聞。

你看,老杜那一代詩人,無論如何罵奸邪責佞臣,但對皇帝一句壞話都沒有,到李商隱這裡,最後這一段,直接把皇帝的昏庸也捎上了,這比杜甫他們更進了一層,但他還明白:君前直諫只是幻想罷了,現實中的朝堂之上,根本不敢說話,說了沒用,還會招來禍殃。於是他說,算了吧,就這樣算了吧,

一首詩,詩人的情緒先是痛惜,後是憤怒,接著要拼命一搏,最後落在壓抑低沉的無可奈何,這更增添了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深層悲痛,詩人以最終的無言表達了自己的悲傷與悲愴。詩中所寫,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李商隱個體的悲哀,更是大唐的時代悲嘆!難怪清代朱庭珍在《筱園詩話》中說:“五言長篇,始於樂府《孔雀東南飛》一章,而蔡文姬《悲憤》詩繼之。唐代則工部之《北征》、《奉先述懷》二篇,玉溪《行次西郊》一篇,足以抗衡。

"

今天接著讀李商隱的詩。

我們說,李商隱趕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大事變“甘露之變”,這使他有機會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思考國家的命運,就好比杜甫趕上了“安史這亂”。時勢造就大詩人,李商隱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杜甫像)

第五次落榜以及給令狐綯的信

雖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考進士本來就難,但李商隱這次真的傷透了心,因為在“甘露之變”之後,開成元年的進士試中,李商隱又落榜了。

這是他第五次落榜,雖然這一年(836年)他才二十六歲,距五十歲遠著呢,但失敗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更何況,他對自己自許甚高。他傷心透了,他憋了一肚子憤慨和不平,所以,當他看到自己再一次榜上無名時,他帶著一腔怒氣,迅速離開了長安城,這是他的傷心地,走之前,已經擔任左拾遺的令狐綯給他送來了一些資費和一封書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來年再戰,必能金榜高中雲雲之類的客套話。

但李商隱這次實在是傷透了心,他抬腿就走,直接回了河南老家,並沒有去令狐綯府上告辭,這實際上是非常失禮的,當然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跟令狐綯交情深厚 。此外他還寫了一封措辭激憤的信給令狐綯,就是《別令狐拾遺書》,簡略說一下大意:

他先說說自己跟令狐綯“一日相從,百年見肝膽”友情深重,卻又無奈於“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困不動,固不能常合而有常離。”沒辦法,你太順利了,可是我太不順利了,我們只能聚少離多。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唐的文人圈子)

接著他就開始大發牢騷,說現在朝中已經形成了一個所謂的“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人與人之間信義與友情都不存在,有的只是虛偽做作的面孔,他們口口聲聲厭惡“市儈之道”,但他們行走的恰恰就是這種“市儈之道”。其實,他這是一篙子打翻一船人,當他這樣寫的時候,令狐綯也正在這個文人圈子裡滾打,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心情。

在信中,李商隱打了個比方:女人們在幼小時受盡寵愛,長大了談婚論嫁,無不痛恨以門第錢財為條件的包辦婚姻。然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們自己當了母婦,對待他們自己的女兒,卻仍然是老一套,代代如此,循環往復……他討厭這樣的“市道”。每每想到這些,他甚至“真令人不愛此世,而欲狂走遠颺耳。”這是失敗之後的出世想法(可能也跟他學道有關),當然不現實,但足見他的激動不安心態。

在信的最後一段,李商隱說了一段名言: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首陽之二士,豈蘄盟津之八百?吾又何悔焉!”這一句,或者還算是氣話,他說自己要學習伯夷、叔齊一樣恥食周粟,寧肯餓死首陽山上;又要學古時候八百諸侯都隨周反商一樣不跟世俗同流合汙(實際上他第二年就又參加了進士試)!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李商隱痛恨現實,但他相信歷史是公正的!千年之後的歷史會記得我李商隱!

千百年下,生人之權,不在富貴,而在直筆者。是啊,李商隱青史留名了,歷史是公正的。

一封著名的“走後門”信

李商隱憤慨歸憤慨,不平歸不平,837年春天,他又進京應試 了,這次不同,他開始“走後門”了,他先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目的是託關係、“走後門”,這算是唐代官場腐敗現象之一,不過,這在晚唐司空見慣,因為幾乎所有的舉子們在應試之前都四處“行卷”,把自己和得意之作彙集成冊,送給可能影響考官的人,總之是說:你看看我,我很有才!給自己拉拉票,無可厚非。

李商隱之前不屑於“行卷”,因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才能,考個進士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入世從俗。這封“走後門”的“行卷”信很有名,也寫得很有意思,轉過來一讀: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木雕像)

中丞閣下:愚生二十五年矣。五年讀經書,七年弄筆硯。始聞長老言:“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謂道,豈古所謂周公、孔子者獨能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繫今古,直揮筆為文,不愛攘取經史,諱忌時世。百經萬書,異品殊流,又豈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僧;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宜州所不取。居五年間,未曾衣袖文章,謁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識其面,恐不得讀其書,然後乃出。

鳴呼!愚之道可謂強矣,可謂窮矣。寧濟其魂魄,安養其氣志,成其強,拂其窮,惟閣下可望。輒盡以舊所為發露左右。恐其意猶未宣洩,故復有是說。某再拜。(李商隱《上崔華州書》)

其實這一年,他二十七了,少說了兩歲(或許許多考證者認為他生於813年,即認為這封信是最有力的證據)。緊接著他說我小時候就很聰明啊(行卷時不吹,更待何時?)但接下來的話有點過頭,特別是說“蓋願與周、孔俱身之耳”,換句話說:聖人能,我也能!我要向聖人看齊!崔龜從是個遵禮師古的人,這樣的語氣,這樣的信,他到這裡,估計已經渾身不舒服了,心裡一定在說:這小子,可真狂!

更要緊的還在後頭,他接下來說:我考了五年了(其實翻翻履歷,六年了,中間834年一年沒考,前後已經考了五次),前面的主考都對我有成見,所以沒有上榜,而且之前我從未做過“行卷”之事,這一次,我希望您能幫幫我,您是我第一次“行卷”之人,可見我有多敬重您(你這不明擺著讓老崔得罪人!賈觫死在甘露之變,崔鄲可活得好好的)。

崔龜從當然有影響力,因為他剛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下來,朝中自然故舊甚多,但當他看完這樣一封年少輕狂、不諳世事的信之後,他還會有動作嗎?事實正是如此,李商隱的“唯一”一次“行卷”,如石沉大海,一點漣漪都沒泛起來。

終於中了進士

開成二年(837),李商隱六戰進士試,這一次,主考官是高鍇。幸運女神終於降臨到李商隱頭上,因為高鍇跟令狐綯的關係很好,平常令狐綯不少給高鍇幫忙。據李商隱的《與陶進士書》載:

時獨令狐(綯)補闕最相厚,歲歲為寫出舊文納貢院。既得引試,會故人夏口(高鍇)主舉人,時素重令狐賢明,一日見之於朝,揖曰:“八郎之交誰最善?”綯直進曰“李商隱者”三,道而退,亦不為薦託之辭,故夏口與及第。然此時實於文章懈退,不復細意經營述作,乃命合為夏口門人之一數耳。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像)

當高鍇得知自己被任命為主考官時,就問令狐綯:你覺得你的朋友裡面誰最好?令狐綯急忙連說:李商隱、李商隱、李商隱。結果,李商隱就榜上有名了,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你看,多戲劇性,多可笑,又多麼可悲,李商隱拼了老命考了六年,只不過就是令狐綯的一句話,就這麼考上了,時也命也!李商隱反倒對此不考量人的才能的做法不滿意,真是個性啊!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大雁塔)

中了進士,接下來就是會同年、拜座師、宴曲江、題雁塔,一番例行風光。但中進士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資格,他還必須得通過吏部的“關試”,才可能得到官職,在此之前,李商隱先是回老家濟源給母親報喜,緊接著,他就急急奔向漢中,自己的恩師令狐楚在那裡,他病了。

等到李商隱趕到漢中,令狐楚已病情沉重,在委託李商隱替自己寫了《遺表》之後,一代名臣、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於當年的十一月十二日在漢中安然長逝。據說,他是端坐著和家人訣別之後死去的,甚至歿時還有大星隕落於寢室之上。

接著就是奉柩歸葬,李商隱當然以子侄之禮同行回京,恩深似海啊!

一首現實主義的詩歌傑作

從漢中到長安,翻越秦嶺,過大散關,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對於李商隱來說,他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了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韻》,當然,這得益於他一路的所見所聞。所謂的西郊,指的是鳳翔,這個地方容易讓人想起老杜。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古大散關)

風翔在長安以西三百多裡,是長安西邊距離最近,也是最後一個軍事重鎮,老杜當年就是在這裡“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然後被封為左拾遺的,李商隱當然知道這些舊事,於是,他的這首詩與老杜的詩風格也近似。

全詩一百韻,五言就是一千字,比老杜的《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多一倍,甚至多過《北征》的七十韻七百字,我們之所以拿老杜的名作來比,是因為李商隱這首詩被後世評為能一老杜詩篇抗衡的現實主義作品。

全詩簡直就是大唐的興亡史,寫各種腐敗現象,指出國家致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權者的倒行逆施,他不僅譴責朝中尸位素餐的權臣,甚至把批判的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夠大膽,也夠激進。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現在的鳳翔)

生活永遠是詩人作品最重要的源泉,或許我們應當慶幸,慶幸在李商隱中進士之後仍被命運安排,有了這次接觸底層大眾的機會。詩太長,限於篇幅不再轉錄全詩,有興趣請搜來一讀。我們只挑其中部分句子來說一下:

老杜的《北征》,開篇是:“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李商隱模仿說:“蛇年建午月,我自樑還秦。南下大散嶺,北濟渭之濱。”同樣是交待時間地點等記敘要素。這幾乎成了長篇記事詩的標準開頭方法。

詩人看到的民間情形是什麼樣呢?“農具棄道旁,飢牛死空墩。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存者皆面啼,無衣可迎賓。”因為無人種田,農具被拋棄在路上,耕牛餓死在空墩。慢慢地經過村落,整個村落十家中無一家倖存。而倖存者個個面帶啼痕,接待來客,卻連囫圇的衣服都沒有。

伊昔稱樂土,所賴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親。生兒不遠征,生女事四鄰。”要知道,從前這個地方曾號稱“樂土”,靠得是長官們施行仁政。那時的大官清廉到冰清玉潔,小吏和善的像自家至親。生了兒子不用遠征,生了女兒可以嫁給近鄰。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貞觀之治)

況自貞觀後,命官多儒臣。例以賢牧伯,徵入司陶鈞”更何況自從貞觀年之後,任命官長多是文臣。國家也照例把州郡裡好一點的長官,調任為宰相讓他們治國安民。

現在的窮困之狀,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降及開元中,奸邪撓經綸”他們認為整個大唐的衰敗,就是從奸相李林甫開始的。從開元年間起,奸邪就開始擾亂國家政權。從此武官吃香,賢良告退,直至引發了“安史之亂”,是謂“奚寇東北來,揮霍如天翻。”(安祿山軍中人多奚族)。其實也正是“安史之亂”使大唐走向衰落之路,國家日趨貧弱,民眾不得安生。

巍巍政事堂,宰相厭八珍。敢問下執事,今誰掌其權?瘡疽幾十載,不敢抉其根。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這是代民眾發問:巍峨壯麗的政事堂裡,宰相們議事後吃飽各種奇珍。斗膽地問問閣下:現在是誰執掌相權?國家創傷潰爛幾十年,卻沒人敢去挖它的禍根。國土越是縮小賦稅卻越是加重,人口越是稀少徭役越是苛繁!這幾句,很像老杜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奇崛!問得有力!但依現在眼光來看,其實質並不到根,還是在說國家沒有一個好的宰相,這是他們的歷史侷限性,李商隱和民眾們都無法突破!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甘露之變)

近年牛醫兒,城社更攀緣。盲目把大旆,處此京西藩。”牛醫兒,指鄭注,前文說過,據說他的父親是牛醫。近年那個醫牛的小子鄭注(其實,李訓的作用更大),與君側小人勾結相攀緣。盲目安排人掌持軍中大旗,就把這裡做了京城西部的藩籬。

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亂得更狠:“盜賊亭午起,問誰多窮民”強盜們大白天就出來逞凶,如果問他們是誰,卻原來多是走投無路的窮人。

我聽此言罷,冤憤如相焚。昔聞舉一會,群盜為之奔。又聞理與亂,系人不繫天。我願為此事,君前剖心肝。叩頭出鮮血,滂沱汙紫宸。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脣。使典作尚書,廝養為將軍。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聞!這一節是全詩的收束,清代紀曉嵐稱:“‘我聽’以下,淋漓鬱勃,如此方收得一大篇詩住。”確實,也只有這樣有力的結尾,才配得上、收得住這樣一首長詩: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紀曉嵐像)

我聽罷村民的訴說,心中怨憤有如火焚。據說古時(春秋)晉國任用士會,盜賊一聽說就向別處逃奔。又聞說國家的一治一亂,全都取決於人事而無關蒼天。我願意為這些事情,在國君前剖心瀝肝。哪怕叩頭直到鮮血染面,也讓它染遍那君臣來往的宮殿。詩人有報國救國的念頭,他願意把自己全部奉獻出來。但是——他馬上意識到,已經不可能了。

九重的禁門昏暗隔絕,只得徒然地悲喜沾脣。小吏一下子變作尚書,奴僕也居然成了將軍。千萬不要再說這些話,這些話使我不忍聽聞。

你看,老杜那一代詩人,無論如何罵奸邪責佞臣,但對皇帝一句壞話都沒有,到李商隱這裡,最後這一段,直接把皇帝的昏庸也捎上了,這比杜甫他們更進了一層,但他還明白:君前直諫只是幻想罷了,現實中的朝堂之上,根本不敢說話,說了沒用,還會招來禍殃。於是他說,算了吧,就這樣算了吧,

一首詩,詩人的情緒先是痛惜,後是憤怒,接著要拼命一搏,最後落在壓抑低沉的無可奈何,這更增添了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深層悲痛,詩人以最終的無言表達了自己的悲傷與悲愴。詩中所寫,是時代的悲哀,也是李商隱個體的悲哀,更是大唐的時代悲嘆!難怪清代朱庭珍在《筱園詩話》中說:“五言長篇,始於樂府《孔雀東南飛》一章,而蔡文姬《悲憤》詩繼之。唐代則工部之《北征》、《奉先述懷》二篇,玉溪《行次西郊》一篇,足以抗衡。

李商隱有了這詩首,總算可以跟杜甫相提並論了

(李商隱浮雕)

有這樣一首詩,小李一輩子不枉了。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有了這樣一首詩,他這一輩子怕是再也飛揚不起來了,可能寫完這首詩,他的一生就已經註定,朝堂上哪裡會需要腹誹皇帝的憤青呢?

如此想來,我們就可以原諒他為什麼只能在他的愛情詩裡沉醉了,並不是他不願意出來,而是他沒辦法出來。其實,這也不壞!

(【唐詩閒讀】之210,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