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輝林中:唯獨你說我們比較快

林中 楊欣 投資 樂居財經 2019-05-17

觀點指數 林中緊了緊西裝,走到臺上。這位旭輝的掌舵者,帶領著身後一眾公司管理層,出席在香港舉辦的年度股東會。隨行的人包括行政總裁林峰、首席財務官楊欣、獨立非執行董事顧雲昌等。

“總共十個人(管理層)哦。”兩位早早在會議廳裡就座的長者,小聲地交流著。

與臺上管理層人數眾多相比,今天到場的投資者並不多,僅四排座位也並未坐滿。他們邊聽著股東會的各項表決議案,邊翻閱著旭輝的財報。

觀點地產新媒體現場瞭解,此後的提問環節,從一個關於“存貨”的問題開始。

“擬做出售的開發中物業,從300多億增長到800多億,為什麼會增長這麼多?”一位身著黑色T恤衫的投資者,對這個猛漲143%的數字表示不解,用帶著粵語口音的普通話發問。

林中稍微頓了一下:“因為今年旭輝推盤量為3000到3500億,去化率大概60%左右,銷售目標不低於1900億。未來推盤量的增加,在建面積也會增加,每年的開工量都會增長。”

“上市以來,旭輝發展真是太快了,我都想不到,為什麼會發展得這麼快?”該名投資者繼續提問。

“唯獨你說我們比較快,很多人都說我們比較保守。”林中的迴應,引來一片笑聲。

他繼續解釋道:“比如,我們比萬科肯定要快的,因為萬科規模比我們大,慢一點是正常的。旭輝目前排在行業的第十四、十五位,發展速度比行業的平均水平要高,因為我們要追趕前面的企業。但我們不激進,控制好風險。”

這一段看似簡單的話語,其實是林中的內心獨白。旭輝2018年實現1520億元的銷售額,424億元的營業收入,在業內正處於一個規模發展與運作質量都不能鬆手的爬坡位置,稍稍放下任何一邊都意味著“失衡”。

但在調控基調持續、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要實現“規模追趕”並非易事。

年報顯示,旭輝的存貨從2017年的437.31億元上漲至2018年的943.76億元,1.16倍的增長率,顯示了企業正在為推盤積蓄彈藥。但年內,旭輝的存貨週轉率由0.65下降至0.46。由此可見,體量的增大,也拖慢了其週轉的節奏。

一般而言,週轉效率的變化,進而會影響到現金流的狀況。另一名股東顯然也注意到這一點:“去年旭輝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轉為負數,想知道企業在規模發展的同時,如何去平衡現金流?”

“這在公司規模發展過程中是正常的事情。”首席財務官楊欣自覺地接過了問題,“旭輝的土地儲備,與TOP15房企比較,是相對比較少的,目前的土儲只能滿足我們三年的推盤量。所以在土地價格比較合理的時候,我們進行了擴儲。從單個年度來看,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值,但總體來看風險可控。” 楊欣迴應了企業週轉話題後,談到了旭輝的土地投資。

看來,旭輝管理層確實對“倉廩不實”產生了焦慮。據觀點指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末,旭輝的土儲量為4120萬平方米,這相比於同個規模梯次的陽光城、中南、金茂等房企,都有所遜色;甚至比旭輝落後幾百億銷售規模的房企,在土儲上都有追趕它的可能。

為此,旭輝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保持著較大的擴儲力度。僅於今年4月份,其就於天津、西安、成都、合肥、太原5城新增8個項目,新增建面364萬平方米;拿地支出108億元,拿地金額佔當月銷售額比重達69%。

其中,關於拿地權益問題,投資者繼續追問旭輝管理層:“去年旭輝拿地權益只有50%多,這會不會影響到歸屬股東的淨利潤?”

股東的憂慮不無道理。此前觀點指數發佈《2019年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權益銷售金額TOP100》報告分析稱,TOP10、TOP20、TOP30、TOP50、TOP100五個梯次的平均銷售權益比例分別為0.76、0.75、0.72、0.76、0.79。

由此可見,在TOP10與TOP30房企在尋求話語權中,犧牲了一定的銷售權益,而旭輝正好處於該階段中。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旭輝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淨利潤的比例已從2014年的93%,降到了2018年的76%。

面對提問,楊欣表示:“報表上的數據都代表著過去,今年前四月,旭輝獲取土地的權益已經超過70%。為什麼去年獲取土地權益比較低,今年比較高呢?因為去年相對來說地價會高一點,在高點的時候我們公司希望分散風險。”

事實上,年初業績會中,已有多家房企意識到項目並表的重要性,甚至有房企提出了“杜絕合營、聯營”的想法。旭輝為了保證利潤的結轉與現金流的實現,提高項目權益比例勢在必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