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
"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臨高縣,隸屬海南省,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臨高縣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東鄰澄邁縣,

西南與儋州市接壤,

西北瀕臨北部灣,

北瀕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縣政府駐臨城鎮,距省會海口市83公里。全境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47公里,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317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海口82公里。

"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臨高縣,隸屬海南省,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臨高縣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東鄰澄邁縣,

西南與儋州市接壤,

西北瀕臨北部灣,

北瀕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縣政府駐臨城鎮,距省會海口市83公里。全境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47公里,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317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海口82公里。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歷史建置沿革

臨高,古名富羅、臨機,早在秦時屬象郡。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立珠崖、儋耳郡時屬儋耳郡。

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並儋耳於珠崖,臨高屬於珠崖。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建縣,因縣治毗耶山,故名毗善縣,屬珠崖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毗善縣改為富羅縣,屬儋州。同年,撤富羅縣,在今治東40裡那虞都海濱之臨機村設置臨機(雞)縣。顯然,其縣名稱是以村名而得。

唐玄宗開元年(713年)更今名臨高,宋朝時臨高僧併入瓊州。

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初遷於今治莫村。

民國時期,臨高縣隸屬廣東省瓊崖行政公署,南區善後公署,海南特區行政公署。

臨高縣於1950年4月21日解放。

1958年11月30日臨高和澄邁合併為金江縣。

1961年5月又從金江縣分出。

轄10個鎮、1個農場(加來農場)、2個開發區(金牌港經濟開發區、臨高角旅遊度假開發區),176個村(居)委會、880個自然村,人口51.5萬(截至2018年8月政府官網展示數據)。

"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臨高縣,隸屬海南省,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臨高縣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東鄰澄邁縣,

西南與儋州市接壤,

西北瀕臨北部灣,

北瀕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縣政府駐臨城鎮,距省會海口市83公里。全境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47公里,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317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海口82公里。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歷史建置沿革

臨高,古名富羅、臨機,早在秦時屬象郡。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立珠崖、儋耳郡時屬儋耳郡。

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並儋耳於珠崖,臨高屬於珠崖。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建縣,因縣治毗耶山,故名毗善縣,屬珠崖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毗善縣改為富羅縣,屬儋州。同年,撤富羅縣,在今治東40裡那虞都海濱之臨機村設置臨機(雞)縣。顯然,其縣名稱是以村名而得。

唐玄宗開元年(713年)更今名臨高,宋朝時臨高僧併入瓊州。

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初遷於今治莫村。

民國時期,臨高縣隸屬廣東省瓊崖行政公署,南區善後公署,海南特區行政公署。

臨高縣於1950年4月21日解放。

1958年11月30日臨高和澄邁合併為金江縣。

1961年5月又從金江縣分出。

轄10個鎮、1個農場(加來農場)、2個開發區(金牌港經濟開發區、臨高角旅遊度假開發區),176個村(居)委會、880個自然村,人口51.5萬(截至2018年8月政府官網展示數據)。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教育事業沿革

臨高縣教育,始於宋紹興二年(1132年)。當時學校稱學宮。明清設有書院、義學、社學、私塾。

清朝末年,書院改為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縣建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學堂,每校招生各1班,50人,教師2-3人。

民國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增設四、五、六區高等小學堂以及美當、龍田、發豪、金龍、宮花、昌拱、啟明、金波、美所、安全、邊興、龍波12間初等小學堂,學生1525人,教師52人。

民國七年(1918年),由於軍閥混戰,學堂停辦。

民國十年(1921年),成立縣國民學校,校址在城隍廟,設2個班,學生60人,教師2人。

民國十二年(1923年),臨高縣第一間女子學校成立,校址在關帝廟,學生50人。

民國十四年(1925年),臨高縣共有小學校28間,學生2303人。

民國十五年(1926年),第一、第二高小合併稱第一高等小學校,地址在原臨江書院。

民國十九年(1930年),臨高縣國民學校增至44間,學生2612人。師資水平不高,學生文化質量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軍侵入臨高,大多數師生逃散,學校停辦,只有抱瑞村和昌拱村2間私塾堅持上課。在日軍佔領期間,日偽為了推行奴化教育,日本人先後在新盈、縣城和加來開設3間學校,校長由日本人擔任,教師22人,其中日本人8人。學生200多人,分8個班級,課程以教《日語》為主。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學校全部復辦。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臨高縣17個鄉鎮中,有中心學校14間,保學校110間,共220班,學生7918人,教職員工281人。

1951年,除了恢復原有的小學外,還增設初小學校78間,學生2121人。

1952年,區立高小學校20間,98個班,學生4121人,教師146人。下半年鄉村小學經過整頓後,有137間,450個班,學生8114人,教師321人。

1954年,學校向廣大工農群眾開門,臨高縣12590名小學生中,工農子女佔94.7%。同時,還將一些民辦小學改為公辦小學。

1957年,在教師中開展整風反右運動,出現了反右擴大化,臨高縣598名中小學教師中,有54人被錯劃為右派分子,74人錯定為中右分子。

1958-1960年“大躍進”期間,學校師生都參加“大鍊鋼鐵”運動,教學秩序被打亂,教學質量下降。

1964年,臨高縣大抓普及小學教育,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半日制學校,其中耕讀小學284所,463個班(組),學生8053人。當時臨高縣7-11週歲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4%,被評為省、區普及小學教育的先進縣。

1965年,耕讀小學發展到546所,學生增至1005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上升到97.3%,實現了村村隊隊有小學。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

1968年8月,成立臨高縣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委員會。各公社、大隊也相應成立了。貧管會”和“貧管領導小組”,派貧宣隊進駐學校,派工農講師上講臺,許多教師下放到農村或“五·七”幹校勞動。把小學下放到生產大隊管理。整個“文革”期間,師生主要參加政治活動和體力勞動,很少學文化。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後,進行撥亂反正,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給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和被批鬥的教師進行平反,恢復工作。同時,配備小學校長218人,教導109人。

1980年,給550名民辦教師轉正。

1983年—1984年,給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教師,戶口在農村的家屬辦理“農轉非”。

1985年,臨高縣小學340間,1330個班,學生39567人,教職員工1668人,其中專任教師1490人,臨高縣學齡兒童28446人,已入學的有27752人,入學率達97.5%。經省、區檢查驗收,批准為完成普及小學教育的縣。

2015年,投入3億元建設實驗中學和瀾江學校,投入3414萬元建設7所幼兒園。推進思源學校拓展項目、教師週轉房工程和薄改工程。推進臨高中學創建“省一級學校”工作,臨城中學更名為臨高三中。招聘117名教師。開工建設縣級均衡發展附屬工程41個。

"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臨高縣,隸屬海南省,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臨高縣位於海南島西北部。

東鄰澄邁縣,

西南與儋州市接壤,

西北瀕臨北部灣,

北瀕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

縣政府駐臨城鎮,距省會海口市83公里。全境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47公里,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317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海口82公里。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歷史建置沿革

臨高,古名富羅、臨機,早在秦時屬象郡。

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立珠崖、儋耳郡時屬儋耳郡。

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並儋耳於珠崖,臨高屬於珠崖。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建縣,因縣治毗耶山,故名毗善縣,屬珠崖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毗善縣改為富羅縣,屬儋州。同年,撤富羅縣,在今治東40裡那虞都海濱之臨機村設置臨機(雞)縣。顯然,其縣名稱是以村名而得。

唐玄宗開元年(713年)更今名臨高,宋朝時臨高僧併入瓊州。

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初遷於今治莫村。

民國時期,臨高縣隸屬廣東省瓊崖行政公署,南區善後公署,海南特區行政公署。

臨高縣於1950年4月21日解放。

1958年11月30日臨高和澄邁合併為金江縣。

1961年5月又從金江縣分出。

轄10個鎮、1個農場(加來農場)、2個開發區(金牌港經濟開發區、臨高角旅遊度假開發區),176個村(居)委會、880個自然村,人口51.5萬(截至2018年8月政府官網展示數據)。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教育事業沿革

臨高縣教育,始於宋紹興二年(1132年)。當時學校稱學宮。明清設有書院、義學、社學、私塾。

清朝末年,書院改為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縣建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學堂,每校招生各1班,50人,教師2-3人。

民國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後,增設四、五、六區高等小學堂以及美當、龍田、發豪、金龍、宮花、昌拱、啟明、金波、美所、安全、邊興、龍波12間初等小學堂,學生1525人,教師52人。

民國七年(1918年),由於軍閥混戰,學堂停辦。

民國十年(1921年),成立縣國民學校,校址在城隍廟,設2個班,學生60人,教師2人。

民國十二年(1923年),臨高縣第一間女子學校成立,校址在關帝廟,學生50人。

民國十四年(1925年),臨高縣共有小學校28間,學生2303人。

民國十五年(1926年),第一、第二高小合併稱第一高等小學校,地址在原臨江書院。

民國十九年(1930年),臨高縣國民學校增至44間,學生2612人。師資水平不高,學生文化質量低。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軍侵入臨高,大多數師生逃散,學校停辦,只有抱瑞村和昌拱村2間私塾堅持上課。在日軍佔領期間,日偽為了推行奴化教育,日本人先後在新盈、縣城和加來開設3間學校,校長由日本人擔任,教師22人,其中日本人8人。學生200多人,分8個班級,課程以教《日語》為主。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學校全部復辦。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臨高縣17個鄉鎮中,有中心學校14間,保學校110間,共220班,學生7918人,教職員工281人。

1951年,除了恢復原有的小學外,還增設初小學校78間,學生2121人。

1952年,區立高小學校20間,98個班,學生4121人,教師146人。下半年鄉村小學經過整頓後,有137間,450個班,學生8114人,教師321人。

1954年,學校向廣大工農群眾開門,臨高縣12590名小學生中,工農子女佔94.7%。同時,還將一些民辦小學改為公辦小學。

1957年,在教師中開展整風反右運動,出現了反右擴大化,臨高縣598名中小學教師中,有54人被錯劃為右派分子,74人錯定為中右分子。

1958-1960年“大躍進”期間,學校師生都參加“大鍊鋼鐵”運動,教學秩序被打亂,教學質量下降。

1964年,臨高縣大抓普及小學教育,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半日制學校,其中耕讀小學284所,463個班(組),學生8053人。當時臨高縣7-11週歲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5.4%,被評為省、區普及小學教育的先進縣。

1965年,耕讀小學發展到546所,學生增至1005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上升到97.3%,實現了村村隊隊有小學。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

1968年8月,成立臨高縣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委員會。各公社、大隊也相應成立了。貧管會”和“貧管領導小組”,派貧宣隊進駐學校,派工農講師上講臺,許多教師下放到農村或“五·七”幹校勞動。把小學下放到生產大隊管理。整個“文革”期間,師生主要參加政治活動和體力勞動,很少學文化。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後,進行撥亂反正,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給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和被批鬥的教師進行平反,恢復工作。同時,配備小學校長218人,教導109人。

1980年,給550名民辦教師轉正。

1983年—1984年,給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教師,戶口在農村的家屬辦理“農轉非”。

1985年,臨高縣小學340間,1330個班,學生39567人,教職員工1668人,其中專任教師1490人,臨高縣學齡兒童28446人,已入學的有27752人,入學率達97.5%。經省、區檢查驗收,批准為完成普及小學教育的縣。

2015年,投入3億元建設實驗中學和瀾江學校,投入3414萬元建設7所幼兒園。推進思源學校拓展項目、教師週轉房工程和薄改工程。推進臨高中學創建“省一級學校”工作,臨城中學更名為臨高三中。招聘117名教師。開工建設縣級均衡發展附屬工程41個。

海南臨高沿革,一口氣了解臨高建置和教育沿革歷史概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