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爺爺到曾孫管了皇家四代人,屢干涉皇家家事為何還能明哲保身

他從爺爺到曾孫管了皇家四代人,屢干涉皇家家事為何還能明哲保身

歷來臣子染指皇家家事,一般都沒有好下場,但是,歷史上有位牛人,歷經四代帝王,屢屢染指皇家家事,不僅安然無恙,還特別深受四位皇上的青睞,這個人就是歷經唐朝四代的李泌。

李泌自幼就被稱為神童,曾被張九齡尊為“小友”。他知識淵博,尤其喜歡道教,常去華山、黃山學道。唐玄宗曾慕名召他進宮講老子,還讓他在東宮做事。由此,李泌結識了太子李亨,並與之關係密切。

安史之亂時,玄宗扔下一個爛攤子逃往四川。危難之時,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支撐搖搖欲墜的大唐江山,史稱唐肅宗。

當時的大唐時局混亂,面對偌大一個爛攤子,肅宗焦頭爛額,束手無策,他四處招募賢良之才,希望時局有所逆轉。知道李泌善用謀略,肅宗便讓人四處尋找他。李泌得知此情,便去見李亨。他與肅宗探討時局,將當時的局勢分析得入木三分,並指出了打敗安祿山的關鍵。肅宗想要封李泌官做,但李泌執意以門客身份幫忙,他還跟肅宗約定:“俟平京師,則去還山。”肅宗對李泌很尊敬,稱他“先生”,從不直呼他名字。

他從爺爺到曾孫管了皇家四代人,屢干涉皇家家事為何還能明哲保身

肅宗對李泌非常器重,他對李泌特賜金紫,拜他為廣平王(太子李豫)的行軍司馬。要說這李泌,確實有人緣,不僅跟肅宗關係好,跟太子李豫和建寧王李倓的關係也相當好。

當時,建寧王作戰勇敢,肅宗對他安排的職位,常常要高於太子李豫。李泌擔心將來太子繼位會出現不必要的事端,便偷偷勸說肅宗,把軍事大權託付給太子,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為此,李泌與肅宗爭執半天,最終說服了肅宗。李亨曾對李泌說:“卿當上皇天寶中,為朕師友,下判廣平行軍,朕父子三人,資卿道義。”肅宗說這話時絕對想不到,李泌竟會與李家第四代交好。

本來,依照李泌的建議,大約兩年就能平息叛亂。但是,肅宗急於收復長安和洛陽,結果導致戰亂歷經了八年之久。

收復兩京之後,肅宗便向玄宗上奏,請他回來做皇帝,而他自願回東宮繼續做他的太子。

李泌對肅宗說:“皇上這麼做,太上皇是不會回來的。”李亨不解,李泌分析說,玄宗皇帝是個明白人,他明白即便肅宗是真心真意要重做太子,但那些平息叛亂的功臣卻未必會答應。父子皇權的交割,很可能會引起另一場不必要的戰事,所以,肅宗這道奏摺上了,玄宗是不會回京的。肅宗聽了,覺得李泌說得很對,便問怎麼才能讓父皇安心回來。李泌笑道:“這事就交給我了。”

他從爺爺到曾孫管了皇家四代人,屢干涉皇家家事為何還能明哲保身

李泌與大臣給玄宗上奏,大意說:肅宗非常思念父皇,請他回去頤養天年,以盡孝道。

玄宗看了這封奏摺,果然高高興興回京做他的太上皇了。

安史之亂,李亨登基,李輔國是功臣,為此,李亨非常寵信他。但是這個李輔國,心胸很狹窄,看到李亨與李泌關係密切,非常的妒忌,對李泌心存猜忌,時常在肅宗面前說李泌的壞話。

李泌是個聰明人,他洞察一切,不想摻入是非之中,便藉口修道,離開京城。肅宗力勸無果,便賜李泌三品俸祿,還為他建造房屋。李泌離開了這是非之地,但無辜的建寧王李倓卻遭到了殺身之禍。

李倓,肅宗李亨的第三個兒子,與太子李豫同父異母。他為人正直,作戰勇敢,在平息安史之亂中立下大功。他看不服李輔國和皇后張良娣借皇上寵信無惡不作,幾次三番在父親肅宗面前揭露他們的罪惡,引起兩人不滿。最終兩人相互勾結,陷害李倓欲謀害太子李豫。

肅宗聽信兩人讒言,不顧太子李豫苦苦相勸,賜死建寧王。後來,李泌與廣平王李豫多次向肅宗表明李倓無罪,肅宗也感到非常後悔。李豫繼位後,追封李倓為齊王,不久諡為承天皇帝,還給他與興信公主的第十四個女兒張氏辦了冥婚,諡號恭順皇后,將兩人改葬順陵。此是後話,但從中可以看出代宗皇帝對這位弟弟的情義非淺。

他從爺爺到曾孫管了皇家四代人,屢干涉皇家家事為何還能明哲保身

玄宗去世不久肅宗也去世了,廣平王李豫繼位,史為唐代宗。代宗一繼位,就把李泌召了回來。他與其父不同,為了留住李泌,他挖空心思要斷了李泌的修道念頭。他不僅強迫李泌吃肉,賜他府邸,還賜他與朔方已故留後李暐的外甥女婚事。但是,丞相元載擔心代宗寵信李泌,大權旁落, 處心積慮擠走他。代宗沒辦法,只好偷偷告訴李泌,讓他出去走走,一有機會就將他調回京城。

元載被誅後,代宗即刻召李泌回京,準備重用他。但是,事情卻不像代宗希望的那樣,李泌又遭到丞相常袞的猜忌。常袞想將李泌擠出京城,後在代宗的堅持下,李泌留在了京城。但是,常袞並沒有善罷甘休,最終還是將李泌擠到了杭州。

李泌這個人,雖然屢屢染指皇家家事,或許是他對權力的不屑,又或者是因為他一心崇慕道學的緣故,幾任皇帝和太子,都將他當作人畜無害的摯友,代宗的兒子李適,也就是當時的太子,與李泌的關係也非常的要好。(李泌特有皇上太子緣)

代宗去世後,太子李適繼位,這便是唐德宗。德宗對李泌也很器重,涇源兵變後,德宗在梁州避難,他急召李泌,授予李泌左散騎常侍,命他每天都在中書省值班,以便有事與他商談。

叛亂平息以後,德宗對李泌更加信任。李泌盡職盡責,他勤修內政,保全功臣,遏制吐蕃安定邊陲。有時他與德宗意見不同,便會反覆上奏申辯,有時竟會為一件事上奏達十多次。

太子妃蕭氏的母親是郜國公主,因為使用邪術獲罪,被德宗幽禁在宮裡。因為這件事,德宗遷怒於太子李誦,有心廢除太子。德宗常常讚賞舒王李誼賢明,李泌深諳德宗的心思。便勸說德宗。德宗看李泌敢違背自己意願,便以他的家人威脅他。

皇上以威脅的口吻對臣子說話,這是很危險的事,倘若李泌說服不了德宗,就有可能全家遭殃。那麼李泌又是怎麼做的呢?李泌哭了。他對德宗說,自己是宰相,即便因為諫言被殺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但是,如果他不諫言,倘若太子被廢,乃至被殺,日後德宗後悔,埋怨他不諫言,一怒殺了他的兒子,那他可就絕後了。雖然自己兄弟也有兒子,但是他們的祭祀他卻不能享受。

李泌用說自己的方式,告訴德宗,如果廢除殺死太子,如果將來後悔,也會於事無補。他還以當年肅宗、代宗、和建寧王父子之間的往事為例與德宗爭辯,兩人爭執數次,方才感動了德宗。

他從爺爺到曾孫管了皇家四代人,屢干涉皇家家事為何還能明哲保身

但是,皇上畢竟是萬人之上的君主,雖然他同意李泌的觀點,卻依然用高高在上的口吻質疑李泌:“為什麼,你要極力參與我的家事?”李泌說,他肩負宰相重任,只要全國“一物失所”都是他的失職。更何況是眼看著太子即將遭受冤禍,如果自己不說,可就罪過大了。

安撫完德宗,李泌又安慰心神恍惚的太子,並告訴太子對待皇上要更加孝順,千萬不可以死諫清白。後來,德宗身體有恙,太子悉心伺候,終贏得了德宗的信任,父子之間的心結,在李泌的周旋之下,終於冰釋前嫌。

德宗跟李泌說起此事,非常感慨。李泌聽了拜賀之餘,也承認自己因為此事憂慮壓力很大,感覺力不從心,想要告老還鄉。德宗對李泌道歉,安慰,卻堅決拒絕他退休。一年後,李泌因病去世,死時年僅六十八歲。德宗非常傷心,追贈李泌為太子太傅。

歷來,臣子插手皇家家事,都難逃厄運。但李泌一生,侍奉四代君王,屢屢插手皇家家事,不僅沒被懲治,四代君王還對他都很器重信賴。從他與幾代君王之間的關係來看,李泌應該是一位交際能力非常強,屬於人畜無害,老少通吃的人物。既能堅持自己的政見,又能保全自己性命,除去李泌的能力確實非凡,也說明這幾任皇上,都算得上開明,否則,李泌再賢良,再才智過人,遇上一個昏君,也早就身首異處了。

李泌喜談修道,不重權貴,這在當時的權貴中,是很受譏諷的。但是,我覺得,李泌之所以喜歡對修道高談闊論,正是他的聰明過人之處。歷史上,權臣能夠全身而退的寥寥無幾,或許,李泌就是想以熱衷修道的方式明哲保身,以此來告訴皇上,還有同朝為官的大臣,自己沒有心思鑽營權貴,只想修道成仙。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秋果 編輯:吃硬盤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